精选纪念改革kai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4篇

上传人:简单 文档编号:456468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纪念改革kai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选纪念改革kai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选纪念改革kai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 4 篇碾子老家祖宅前有一盘碾子,碾盘呈圆形,周遭有五六米的样子,要三四个大人才能合围过来,盘面光滑,盘厚足有* 公分。在它的上面是一个圆柱形碾砣,盘下用方形石块支起,敦厚稳实。我们全村上下,总共这两盘碾子。白天,人们要下地干活。推碾子只能挤一早一晚这种边角时间来做。全村人口中的粮食,大多是在这两盘碾子上,乡亲们臂推腿蹬,迈着沉重的步子挣扎出来的。常言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家紧靠着碾子,碾粮自然就不用去排号。只要地里的活忙完,看碾子闲着,母亲会叫上们兄弟姐妹一块帮着推碾子。不过,我是打心底里都不愿意做的。活儿累不说,还要一圈一圈枯燥而又无聊的重复。我曾经问过母亲,这样碾粮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母亲感慨地说: “只要这碾子还在,碾粮就不会停下来。”我若有所思。心想:我才不会一辈子,都走在这碾道里呢。碾子就这么一年四季总不闲着,它也就这么一年到头的碾着全村人们的日子。进入腊月,又会是一次全村人碾粮的高潮。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准备蒸年糕的面。到年底儿,腊月二十七八,碾子才能真正停下来。年糕端上来了。碾子真的碾香了整个村子。接下来,碾子上就会被贴满红红的“青龙大吉”,庄稼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碾子的感激, 青龙满身披红挂彩好不威武。碾子就这样年年岁岁地碾着人们的日子,它也在庄稼人的心目中这样满满地活着。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起,碾子上,来碾粮的人少了起来。而邻家的电磨却整日耀武扬威地引吭高歌着。也难怪它这么神气,人们要费大半天才能在碾子上碾完的活,它几分钟就干完了。起初,人们还真的心里有些不踏实,怅然地觉着像少了些什么,但看看电磨磨出的那么细的面,脸上又净是喜悦。更让人高兴的是,忙活了一天,再也不用拖着疲惫的身体去推碾子了;也不用早早起来,在睡意蒙眬中去转碾道了。碾子的吱扭声,也就真的停了下来。一天,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父亲吸着烟,突然把耳朵侧向院前的方向,好像等着听到点什么?还是母亲最懂父亲,笑着说:“别听了,没人推碾子了。”父亲坐正,深深地吸了一口烟。我们才明白,静夜里,没有了碾子的吱扭声,父亲还没缓过来。我倒觉着,耳边没有了低沉的哀怨,空气多了几分甜甜的幸福。碾子旁,没有了往日的喧闹,我家的小院清静了许多。日子一天天过去,碾子上,落满了鸟雀的粪便,鸡也在碾盘下做下了窝,它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悠闲,完全把自己当作了这里的主人。几场雨过后,昔日光滑结实的碾道里,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草,草疯长着,大有吞并碾子势的势头。秋初,这曾经门庭若市的碾子,完全被人把高的荒草所湮没,往日香饽饽似的碾子,一下子陷入了孤独和凄凉的境地。电磨依然高傲地轰鸣着。现在已毫无疑问,在人们的心里,电磨已完全占据了无法取代的位置。几年过去了,碾子就孤独地停在那里,碾子旁边不光杂草丛生,还长出了许多的灌木,它们交互错杂,肆无忌惮地生长着。人们已看不出碾子的样子,甚至有人都已经忘记了,那里还有一盘碾子的存在。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日子一眨眼就过去了。前年回家,父亲高兴地告诉我,说村里正在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并决定在院子前面的空地建一个文化广场。我问:“碾子要拆除吗?”紧接着又补了一句 “毕竟没有什么用处了。”父亲脸上掠过一丝凄凉。只说了句“会吧。”这个春节,我带着妻女回老家过年,家门口,我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前一个漂亮的文化广场已经建设完毕。不仅有现代化的健身器材,还建了曲径廊亭。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碾子留了下来,冲洗一新的碾砣、碾盘,油光闪亮的碾桩、碾架,整个碾子面貌焕然一新,它鲜亮地站在了广场的一隅。不过它现在的职责不是磨面,而是供人们观赏体验的文化景点。女儿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激动地告诉他,这是碾子,是中国农耕文化的缩影,也是中国由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挺进的见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被风吹过的夏天落日的余晖赶走最后一股热浪,轻拂的晚风捎来几丝难得的清凉,湖边几株原本无精打采的芦苇也恢复了生机,开始随风摇摆。此刻,汤洁和丈夫已结束一天紧张的工作,正推着年迈的奶奶和尚在康复中的父亲,徜徉在湖边的小路上,一家人边走边聊,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一切显得那么安静祥和。曾几何时,眼前的这些对汤洁来说,只在梦里出现过,她从来不敢奢望自己也会有今天的幸福。“微风吹过的一瞬间,似乎吹翻一切,只剩寂寞肯沉淀”一阵轻风吹过,耳畔飘来熟悉的旋律,将汤洁的思绪不由自主拉回 10 多年前那个记忆犹新的夏天。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汤洁从小便注定不能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汤洁很懂事,从不和同学攀比,每天放学后还主动帮忙干家务活,虽然小小年纪便承受了不该承受之重,但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汤洁过得也很开心。然而,这种清苦而平静的日子在*年夏天被打破了。那是在汤洁刚满 13 岁不久,一个噩耗突然传来母亲被检查出癌症晚期!这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将汤洁一家打入无尽的黑暗之中。为给母亲治病,一家人四处筹钱,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将能想到的亲朋好友全都借了个遍,最后好不容易凑了一些钱。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点钱相比治疗费用只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见妈妈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汤洁的心就像被针扎一样难受。无奈之下,她特地和奶奶跑到附近的庙里,求菩萨保佑妈妈能够好起来。可菩萨并未显灵,汤洁只能眼睁睁看着妈妈一天天憔悴,最终和她阴阳两隔。母亲的离世给汤洁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她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深深自责。那段时间,汤洁产生辍学的念头,她天真的认为,如果当初自己不上学,就可以将省下来的学费为母亲买药,母亲也许就不会离自己而去。文化不高的父亲虽然讲不出多少大道理,但他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他对汤洁说,妈妈不在了,你还有爸爸,只要你好好读书,我们家一定会有出头之日。从那以后,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挣钱,全力供汤洁读书。汤洁也很争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两面墙壁。*年夏天, 20 岁的汤洁顺利考上大学。拿着入学通知书,汤洁百感交集,曾经的酸楚似乎已成为过去,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崭新的一页和幸福的明天。命运有时就是爱开玩笑。就在汤洁对人生充满期待,遨游在大学校园的知识海洋中时,曾一度平静的生活却再起波澜,将她那刚刚萌芽的梦想击得粉碎。*年 7 月,正利用暑假勤工俭学的汤洁突然接到电话,父亲因工作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虽然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彻底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父亲病倒了,意味着家里唯一的支柱倒了,经济来源完全断了,巨额的医药费、生活费、学费怎么办?谁来照顾父亲?谁来挣钱养家?正当汤洁不知何去何从,新的灾难又向她袭来80 岁高龄的奶奶由于悲伤过度,突然中风。孤独、无助、迷茫接踵而至的打击将这个年仅 21 岁的姑娘压得喘不过气。那一刻,汤洁感到整个世界都塌了,一直苦苦支撑的那道防线已处在崩溃的边缘。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不厌其烦地嘶喊着,让本就不知所措的汤洁更加焦虑不安。思来想去,汤洁觉得除了放弃学业再无其他选择,毕竟生活还得继续,自己不能倒下,家人还需要她。当汤洁擦干眼泪,准备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时,她的遭遇被街坊四邻知晓。街道民政所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来到汤洁家中,为她送去临时救助金。他们还告诉汤洁,国家已经出台大病救助和民政医疗救助政策,以她父亲的情况,可以享受这些政策。*区民政局听社区反映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小姑娘需要帮助后,专门带来慰问金,解了汤洁的燃眉之急。民政局领导还鼓励她,困难只是暂时的,不要想太多,有党和政府作靠山,一切都会好起来,千万不要放弃,要好好完成学业。随后,在区民政局和街道、社区的共同帮助下,汤洁申请了特困人员救助和贫困助学金,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去了新的生机,也让汤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难关度过了,这个要强的姑娘不愿完全依赖党和政府。作为家中唯一有劳动能力的人,汤洁决定用自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即便前路注定坎坷,但此刻的她已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汤洁开启“5 加 2”“白加黑”模式。她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三段,一部分赶去学校上课,一部分用来兼职赚钱,发传单、搞促销、当家教,只要能赚钱的她都做,有时一天要赶好几场,其余的时间就呆在医院,陪护父亲和奶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汤洁经常累得腰酸背疼,为此她也偷偷抹过眼泪,但她根本没时间去哀怨,只能咬紧牙关挺住。那一刻,汤洁真正懂得了“当你无路可走又不得不继续往下走的时候你就坚强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虽然救助金每年都在涨,但医院开支实在太大。几个月后,汤洁不得不为父亲和奶奶办理出院,在家中康复治疗。当时,有很多人好心劝她,可以将其中一个送到敬老院,以减轻负担。但汤洁觉得他们母子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互相离不开,病了也是个伴,不忍将二人分开。然而,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她也清楚,白天自己要去上课,谁来照顾他们?就在汤洁有些左右为难时,社区的民政专干告诉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可以为她解决这个问题,那里不仅有专车早接晚送,还免费提供茶水、午餐等,各种设施设备十分齐全,图书室、电影厅、健身房等应有尽有,在那里老人身心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更有利于身体康复。在汤洁的印象中,这些不应该都是高档会所才有的服务吗?将信将疑的她专门跑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看个究竟。转了一圈下来,汤洁彻底放心了,第二天就将两位老人送了过去,让日间照料中心替自己尽孝。就这样,心无旁骛的汤洁终于顺利完成学业。*年 6 月,汤洁大学毕业,当年 8 月,她以优异成绩考上教师编制。有了工作,经济压力缓解了,照顾双亲也方便了,汤洁终于苦尽甘来,人生翻开新的一页。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那天,汤洁拿出一半交了“特殊党费”。她在日记中写道:感谢有你,帮我拨开前路上的重重迷雾,让我重新看见生活的光明。如今在给学生上课时,汤洁有时会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分享给大家,很多学生都觉得老师太不幸了,命运对她真不公平。每当这时,汤洁就会告诉学生们,其实她很庆幸,庆幸自己身处一个好时代,生在一个好地方,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她的人生将是另一番景象,人要懂得感恩。正因为经历过往日的艰辛,汤洁更能体会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在毕业后不久,她便主动找到社区民政专干,要求取消自己的特困救助。她知道,政府的救助金是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她希望自己的退出能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享受救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突然变成了,阳光的夏天” 又是一阵微风吹过,音乐还萦绕在耳边,路已快到尽头。汤洁回过神来,身旁的亲人正聊着家长里短,表情怡然自得,幸福满满。汤洁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多年前的那个夏天,仿佛就在昨天。尽管那个夏天有太多的不堪回首,但也有值得永远铭记的东西。那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有痛苦、有失落,有温暖、有感动,喜怒哀乐愁,样样都有过,酸甜苦辣咸,样样都尝过。在汤洁看来,相比同龄人,她的人生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但却一定是最完整的。感谢有你,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开放的中国,共同的机遇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前,也就是*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4 月 10 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发表重要主旨演讲,郑重宣示了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40 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极大解放和发展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古人讲,天道酬勤,春华秋实。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 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 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 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 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 40 年间和平发展,能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与前*年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我出生于* 年,非常幸运的成长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闲茶饭后,总是听着家里的老人们感慨着从前生活的不易和改革开放的诸多好处。我出生之前,老人们本来是住平房的,家里连电视、录音机也没有,买肉买米都要一大早起来排队,并且要手持粮票,那时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容易买到菜,除非你是当官的或者你认识那些卖菜卖米的。市场上根本没有现在那些叫嚣的商贩,人们根本没有经商这个理念。家里的人均月收入才四十多块,每餐吃的都是很简单。一家三口就挤在五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没有购物广场也没有*tv,街上也只是些破破烂烂的房子和黑乎乎的小卖部。后来,爸爸和妈妈买了摩托车、录音机、冰箱、彩色电视。他们不用再排队买菜了,市场上什么菜都有,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了。马路由柏油路变成了水泥路,马路两旁也出现了一些饭馆和商铺。我们也从 50 平米的房子搬到了 100 平米,家里的家具也齐全了,爸爸妈妈睡的是席梦思了,我的床下也铺了一层有一层褥子。那是他们工资平均也有 1000多块,生活也有了充足的保障。我可以穿很漂亮的衣服了,可以背崭新的书包。再后来有了电脑,互联网,网络电视,变频空调,日子越过越好,也越来越方便,需要什么物品也都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看今天的幸福生活,忆过去的艰苦岁月,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常说:“ 现在的日子过去不敢想,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美的日子,要格外的珍惜啊。”再说说学校设施吧,小学的时候,老师用的是木黑板,擦黑板用的是抹布,教鞭就是一根直尺,我们用的桌椅都是木头钉成的,一不小心裤子就会被钉子刮破。因为我个子那时候比较矮,有的时候还要跪在上面听讲,教室的地板是水泥地,窗户是木框的,窗户要用铁扣关上的。我们的体育课很单调,一般都是跑跑步,没有什么体育器械。更没有电脑室、音乐室或实验室这些先进的设备。上了初中后,黑板是塑料的,有专门的黑板刷,教鞭是用专门的作图长尺,我们用的桌椅是用铁和木做成的了,光滑而素雅,舒服极了。教室的地板是水磨石地板砖的,窗户可以直接用铁栓关上了。我们的体育课有了各种各样的器械: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毽子、鞍马、板球;我们有了电脑课、音乐课、实验课、美术课,还有了相应的电脑房、音乐室、美术室、实验室。那时候的生活真是精彩极了,极大的丰富了精神文明生活。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如同一部跨时空梦幻电影,恰似在昨日,却是在今天。*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制度不断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的小日子越来越好,企业的发展在这四十年里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出生在美丽的港城连云港,经历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连云港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 年以来,连云港市改革、开放、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城乡居民物质消费由“量”的满足开始向“质”的转变,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方位得到提高。大学毕业后我光荣地进入到了灌云农商行参加工作,至今已经两年了,在充分的掌握技能外,也了解到很多金融业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年, 中国以名义 GDP 为 5.579 万亿美元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截至*年底我国 GDP 已达到 74.4 万亿元,是*年 3650 亿元的进 204 倍, 年均增长率超过 9%。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为适应并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 *年开始,至今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历了近 40 年的改革历程,改变了自1949 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大一统 “的银行业格局, 逐渐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局面。小时候,存钱取钱全是一张存折,需要大量的银行人力资源,也多有误差,全靠人工。现如今,我们越来越熟练的掌握了 ATM 机的用法,大幅度减轻了人力负担。最近第一家无人银行现身上海,可刷脸取款,自助缴费,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十分的幽默风趣,提高了安全系数的同时现代化服务越来越方便快捷。改革开放这 40 年波澜壮阔,比改革更重要的是开放,开放的核心是向发达经济体学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是学苏联和东欧,构造了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年后,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开始向亚洲四小龙、日本、欧洲和美国学习,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多他们的影子,特别是新加坡模式对我们影响很大。所以中国这 40 年的成功最大的特征就是政府主导经济,这也是中国 40 年发展的核心逻辑。我称之为“企业家精神的泛社会化”,省委书记就相当于一个省的董事长,省长相当于省里的总经理。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走向今天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际上就是政府主导,加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股力量共同推动,带来了中国经济今天的繁荣。国企是基础,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外资是引进的,带来了资本、技术与制度;最关键的是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到今天占了主导地位。从国家统计局城镇就业人口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就业人口占比从*年几乎为零上升到*年的 77.6%;外资企业就业人口及占比在* 年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年就业占比为6.28%。一个国家的繁荣要永远有持续的企业家精神,永远有一波一波、一浪一浪创新和创业的企业家登上这个舞台,经济才会持续发展。美国为什么繁荣了 150年,就是工业浪潮诞生了金融巨头摩根、钢铁大王卡耐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汽车大王福特;上世纪50 年代消费浪潮又诞生了好莱坞、迪士尼、可口可乐、麦当劳这一批消费型的伟大企业;到了今天科技数据的时代又产生了比尔 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批伟大的企业家。所以美国是通过工业浪潮、消费浪潮、科技浪潮在推动这个民族的长期进步。今天中国是三股浪潮叠加,而且在持续的创新过程当中。工业社会解决衣食住行,服务业社会解决娱教医养。未来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实业当然很重要,但是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一定会逐步下降,根据目前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最终服务业的占比基本在 70%以上。服务业就是大消费,现在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但是大消费时代的风口在中国刚刚到来,在消费领域中国一定会产生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改革开放四十年,连云港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过去,成就斐然;展望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任重而道远。随着连云港市战略定位大幅提升,全市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的不断涌起,全市综合实力将进一步快速增强,城乡面貌将显著变化,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富裕美好。习近平说: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看我国传统养老到现代养老的变迁“养老”是恒古至今永恒的话题,因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 5 千年华夏文明史中,“敬老、爱老、养老”是其中最亮丽的一章,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特色,代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养老观念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家庭养老走向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体现的是社会的极大进步,也体现国家“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纵观古今养老轨迹的发展,就是一部伟大的、颠覆性的变迁史。1、看古代传统养老在我国古代,随着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共同生活,共同消费的家庭产生后。对父母的养老都以子女养老为主,家庭成员辅助的形式。在养老理念上,以孝为主,中国最早一部解释词解义的著作尔雅中对“孝”定义为“善事父母为孝”。孔子曰:“今子孝者是谓能养”。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科举时代,朝庭用人选官,把“孝”做为一条考核硬件,缺者不用。一个“孝”字,揭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与父母祖先的关系,与子孙后代的关系,与亲族朋友的关系。“孝”做为一种道德,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人们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同时孝道也使执政者作为教化人民行孝的有益措施,因此就出现了古代“24 孝”中的“ 虞舜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为母亲“亲尝汤药”、东汉时期董永“卖身葬父”、黄香为父亲“扇枕温衾”,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崇尚孝道的典型。特别是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出现的像王祥为病中继母脱衣卧冰暖化取鱼吃和春秋时期剡子披鹿皮钻进深山取鹿乳侍奉老人的动人故事,更是教育人们敬老、孝老、养老的典范。由此长期形成的“孝道”理念与子女养老相结合的家庭养老传统模式,被人推崇并源远流长。2、看上世纪 50、 *年代的传统养老我国是一个崇尚儒家文化的国家,五*年代仍然延续了“孝道”理念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以及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50 年代初,国家正处于建设新中国时期,鼓励妇女多生孩子。我记得 50 年代后期,我同学的母亲生了 7 个孩子,被评为“光荣妈妈”上了光荣榜,照片挂在大街上宣传,那时一个家庭生育七八个孩子是普遍的,多子女生活水平低,人们的要求也低。建国初期,公务人员全部实行“供给制”,除了配发衣服、伙食,简单的生活用品外,每月发 6 元钱津贴。城市大部分居民家家贫穷,经济据结,好多居民家庭靠糊火柴盒补贴家用,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火柴厂养活了*半城人”。农村小农经济,靠天吃饭,农民生活依然困难。再加上* 年代初,国家进入 3 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日常生活品供应紧张,凭票供应,绝大多数家庭经常是捉襟见肘,艰难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 3 年”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70 年代国家实行“低工资,多就业”,导致家庭没有经济积累,一但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亲生病,或者出现意外,就无力承担,既使支出了也是债台高筑。在建国后的 5、6、70 年代,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延袭传统“孝道”理念与多子女家庭养老模式,必然是低层次,低水平的养老。3、看改革开放 40 年现代养老80 年代初,随着国家“一孩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家庭由四世同堂,三世同堂,日益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占到三分之一,4 21 的家庭结构模式日趋普遍,独生子女供养 4 位老人的压力不断增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日益严竣的挑战,同时伴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家庭人”逐渐成为“社会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以人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应运而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年 10 月 1 日颁布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还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条例指导意见等等,促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据,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同时鼓励多渠道兴办老年教育,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发展养老服务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保障下,传统家庭养老到现代养老体系已基本形成,极大地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总书记在 2018 年元旦献词中指出: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了 9 亿多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了13.9 亿人”,至此,与 1889 年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德国相比,仅用了不到 40 年时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镇居民的发展过程,建立了城乡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织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保障安全网。从古代传统养老到现代养老体系的建立,写就的就是一部伟大的、颠覆性的变迁史,我做为一名老人,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振臂欢呼,倾心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