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560651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大妈”“女汉子”“土豪”等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类人、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表明A.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C.网络文化呈现出庸俗化倾向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为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xx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支持地方1815个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表明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C.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3.近年来,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如网络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逐渐形成了以文化内容为纽带、关联度日益加强的庞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这表明A.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D.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经济价值4.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这告诉我们文化发展阻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跨国公司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B.C.D.5.当今国际竞争,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作品花木兰被美国和印度翻拍成动画片,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现象说明A.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B.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6.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说明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B.C.D.7.歌谣,历来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民间的渔歌,就是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这表明A.音乐艺术普遍存在在于各领域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音乐艺术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形式D.劳动始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8.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传统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9.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材料中文化现象解读正确的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B CD10.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品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A.文化创新决定商品价值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网络信息是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A.B.C.D.12.7月1日,由中国企业在美国建设的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伯班克市落成。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就是指人们的受教育程度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B.C.D.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网友“大同”认为,中共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认识,展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网友“正强”认为,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网友“能量”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现代经济的发展,包括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断然不行的。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9分)14.有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就发展了,物质条件差了,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好。联系教材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10分)15.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意见指出,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xx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xx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材料二 上海市和浙江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意见,结合上海和浙江实际,就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制定了实施方案。两地的方案都必考语、数、外,不分文理;上海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科目中选考3门,浙江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考3门。(1)选取材料一中最能体现的一个唯物辩证法道理,运用此哲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12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15分)(3)根据材料二,浙江和上海今年入学的高一学生今后高考升学将面临学业水平考试的“6选3”或“7选3”。面对今后的“选科”,请你为上海和浙江的学生提两条建议。(6分)xx届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答案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课时练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BCAABCABAD1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更是发展。14.材料中的观点认识到了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一定的合理性。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是不合理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越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了,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没有看到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15.(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上海、浙江两地的招生制度改革既要从各自的市情省情出发,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又要为其他省市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普遍意义。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地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了不同的招生制度,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两地不同的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体现了特殊也离不开普遍性。两地把中央的方针与各自的实际结合起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使其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民生政治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答案示例:扬长避短,避免功利,主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导向。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结合学校学科条件和自己的实力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