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简单 文档编号:455526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 s 内和第 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 m 和 7 m。则刹车后 6 s 内的位移是( )A20 m B24 m C25 m D75 m2、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 3 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 540 m;隔 3 分钟后又观测 1 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 360 m,若火车在这 7 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 A0.03 m/s2 B0.01 m/s2 C0.5 m/s2 D 0.6 m/s23.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 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 ,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与时间 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4.如图所示,物体 A 放置在固定斜面上,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于物体 A 上。在力 F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 A 始终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 A 受到的合力增大 B物体 A 受到的支持力不变C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减小5.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 的斜面,以速度 v 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个质量为 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合力的方向(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6. 如图所示,a、b 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 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上,b 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7如图所示,F1、F2、F3 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8. 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50 N,分力 F1 的方向与合力 F 的方向成 30角,分力 F2 的大小为 30 N则( )AF1 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 的方向是唯一的CF2 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2 可取任意方向9.2017 年 8 月 8 日四川九寨沟发生 7.0 级地震,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紧急成立生命救援队赶往灾区此次救援队携带的救援工具,包括生命探测器、扩张机等,如图所示是扩张机的原理示意图,A、B 为活动铰链,C 为固定铰链,在 A 处作用一水平力 F,滑块 B 就以比 F 大得多的压力向上顶物体 D,已知图中 2L1.0 m,b0.05 m,F400 N,B 与左壁接触,接触面光滑,则 D 受到向上顶的力为(滑块和杆的重力不计 )( )A3 000 N B2 000 NC1 000 N D500 N10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 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 0.1,物体 A 与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0.2。已知物体 A 的质量 m2 kg,物体 B 的质量 M3 kg,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现对物体 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为使物体 A 与物体 B 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 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20 N B15 N C10 N D5 N11.如图所示,滑轮 A 可沿倾角为 的足够长光滑轨道下滑,滑轮下用轻绳挂着一个重为 G 的物体 B,下滑时,物体 B 相对于 A 静止,则下滑过程中( ) AB 的加速度为 gsinB绳的拉力为 G/cosC绳的方向保持竖直D绳的拉力为 G12.如图所示,ad、bd、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 ,三个滑环分别从 a、 b、c 处释放( 初速为 0),用t1、t2、t3 依次表示滑环到达 d 所用的时间,则( )At1 t2 t3 Ct3 t1 t2 D t1 = t2 = t3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3、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 F1、F2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时间 t0 和 4t0,速度分别达到2v0 和 v0 时撤去 F1、F2 ,甲、乙两物体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在 F1、F2 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 x1、x2,则 x1=2x2B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 x1=1.2 x2C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 21D若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 和 a2,则 a1=8a214、 2015 年 6 月 9 日晚,因受沿线焚烧秸杆产生烟雾影响,宁洛高速公路安徽省蒙城段发生多起多点车辆追尾事故。假设髙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 乙车在后.速度均为 v0=30m/s. 距离 s0 = l00m. t=0 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t=6s 时两车等速 B.t=6s 时两车距离最近C.0-6s 内两车相距 90m D.两车在 0-9s 内会相撞15、在塔顶上将一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 20m/s 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当物体位移大小为 10 m 时,物体所经过的时间可能为( )16.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为 G,保持细绳 AO 的位置不变,让细绳 BO 的 B 端沿四分之一圆周从 D 点缓慢向 E 点移动。在此过程中( )A细绳 BO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B细绳 BO 上的张力先减小后增大C细绳 AO 上的张力一直增大D细绳 AO 上的张力一直减小17.2017 年 5 月 30 日晚,在广西来宾市区桂中水城,一只狗下河喝水时因为安装在水下的彩灯电线漏电而被电死当地有关部门立即排查水下线路,消除安全隐患漏电是常见的现象,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的 Q 处有一固定的质点 A,Q 正上方 P 点处用细线悬挂着另一质点 B,A、B 两质点因为带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致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由于漏电,A、B 两质点的带电荷量逐渐减小在电荷漏完之前有关细线对悬点 P 的拉力 T 和质点 A、B 之间库仑力F 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T 保持不变 BF 先变大后变小CF 逐渐减小 DT 逐渐增大18.如图(a) ,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v1、t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 斜面的倾角B. 物块的质量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 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19.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以一定的速率 v0滑到水平传送带上左端的 A 点,当传送带始终静止时,已知物体能滑过右端的 B 点,经过的时间为t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保持速率不变,则物体也能滑过 B 点,且用时为 t0B若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运行且保持速率不变,则物体可能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然后向左加速,因此不能滑过 B 点C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当其运行速率(保持不变)v v0 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运动滑过 B 点,用时一定小于 t0D若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运行,当其运行速率(保持不变)v v0 时,物体一定向右一直做匀加速运动滑过 B点,用时一定小于 t0三、实验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7 小空,每空 2 分,共 14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题目后面的横线上。 )20.某学生用图( 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 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 )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 a = _m/s2;打点C 点时物块的速度 V =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出动摩擦因数 ,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 斜面的倾角21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用 M 表示,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用 m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上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1)当 M 与 m 的大小关系满足_时,才可以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保持盘及盘中的砝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 m 和 M,直接用公式 amg/M 求出 (3)在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 M 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时,由于平衡摩擦力时操作不当,两位同学得到的 aF 关系分别如图中 2 中甲、乙所示(a 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其原因分别是:甲图:_;乙图: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2、 ( 7 分) “30 m 折返跑”中:在平直的跑道上,一学生站立在起点线处,当听到起跑口令后(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跑向正前方 30 m 处的折返线,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固定在折返线处的标杆,再转身跑回起点线,到达起点线处时,停止计时,全过程所用时间即为折返跑的成绩学生可视为质点,加速或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触摸杆的时间不计该学生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12.5 m/s2,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25 m/s2,到达折返线处时速度需减小到零,并且该学生全过程中最大速度不超过 vm12 m/s. 求该学生“ 30 m 折返跑”的最好成绩23.(7 分)质量 m2 kg 的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在F1 4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恰好能沿水平面匀速滑行,如图甲所示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若将木板垫成倾角为 37斜面(如图乙所示) ,要使木块仍能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则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2 应多大?( 已知 cos 370.8,sin 370.6,g10 m/s2)24 ( 8 分)如图,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70,并以速度 V=10m/s 匀速运动着。在传送带的 A 端轻轻的放一小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 , A,B 间的距离 s=16m,则(1 )当皮带顺时针转的时候,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 )当皮带逆时针转的时候,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西安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B B B C B C C B B A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3 14 15 16 17 18 19BD AB ABD BC AC ACD AC三实验填空题(本大题共 2 小题,7 小空,每空 2分,共 14 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题目后面的横线上)20.(1 ) 3.25;1.79;(2)C21.(1)mM (2)B (3)木板的倾角过大,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22 ( 7 分)解析: 设起点线处为 A,折返线处为B,学生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先做匀加速运动,紧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设此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1,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2,则由运动学公式,有:v a1t1,va2t2,LABv2(t1t2) 联立式,可解得:v10 m/s , t14 s,t2 2 s因为 vvm,所以从 A 到 B 的过程中,学生的确先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减速运动从 B 到 A 的加速过程中,速度从零增大到 12 m/s 需用时:t3vma1 122.5 s4.8 s(注意;返跑过程中并为规定反跑到起点线处速度为零,故返跑过程中最大速度为 vm)加速过程的位移 xvm2 t328.8 m,最后阶段的匀速运动用时:t4 LABxvm 3028.812 s0.1 s所以,该学生“30 m 折返跑”的成绩为tt1t2t3t410.9 s. 22.答案: 10.9 s23.(7 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则摩擦力等于拉力为:mg=F1解得: (2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其受力如图:垂直斜面方向:N=mgcos37沿斜面方向:F2=f+mgsin37 f=N解得:F2=mgcos37+mgsin37=0.22100.8+2100.6=15.2N答:(1)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2)沿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2 为 15.2N24. (8 分)答案:4 s,2s(1 )传送带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时,对放在传送带上的小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小物体沿传送带向下滑动时,小物体在垂直传送带的方向受力平衡,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物体沿传送带下滑的加速度为: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 B 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需要的时间为 t,则 可得 t=4s(2 )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正常转动时,开始时,传送带作用于小物体的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小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2=g(sin+cos )=10m/s2小物体加速到与传送带运行速度相同是需要的时间为在这段时间内,小物体沿传送带下滑的距离为由于 tan,此后,小物体沿传送带继续加速下滑时,它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的方向向下,因此传送带对小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有改为沿传送带向上,如图乙所示:其加速度变为 a1=g(sin-cos)=10(0.6-0.50.8)m/s2=2m/s2小物体从该位置起运动到 B 端的位移为 s-s1=16m-5m=11m小物体做初速度为 v=10m/s、加速度为 a1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代入数据,解得 t2=1s(t2=-11s 舍去)所以,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 B 端的时间为t=t1+t2=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