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学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554577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8.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力学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听力学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听力学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力学基础 1 声学基础 声音声音是由某个物体或物质振动产生机械波引起的 声音的速度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米 秒 在不同的介质中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声波在空气中的各个方向传播 随着声源的振动强度的大小 受传动的空气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将振动疾速传播向更远的地方 2 声学基础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音调是指基音频率的声刺激给人耳的感觉 声压是指由于声波造成环境大气压的变量即总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 同频率一样 空气压力的变化 声压 是可以精确衡量 它是个物理量 3 声学基础 人耳听觉的动态范围人耳感觉到的声波频率在20 20000Hz 以1000 3000Hz的声波最为敏感 分贝分贝是级差单位 分贝数值是两种功率和能量比率的对数值的10倍 4 声学基础 用分贝衡量听觉范围人耳可接受的声音范围 用能量比来表达 国际上将20 pa声压为参照值 因此刚可听见声压为的0dB 这表明1000Hz的声音下 正常人耳的痛阈值大听阈值120dB SPL即声压级水平 5 声学基础 复合声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听到声音都是复合声 它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组成 复合声与音色复合声是由若干频率不同振幅不同的纯音组成 基音频率决定它的音调 6 耳的解剖 7 耳的解剖 听觉系统包括耳和听觉中枢神经系统 其中耳分为三部分 外耳 中耳 内耳 外耳 耳廓外耳道中耳 鼓室外侧壁内侧壁后壁听小骨鼓室内耳 半规管前庭耳蜗 8 耳的解剖 9 外耳包括耳廓 外耳道 10 耳廓 耳廓 位于头颅两侧 内含弹力软骨支架 外覆皮肤 分为前后两面 后面凸 但较平整光滑 前面凹凸不平 有耳甲腔 耳甲艇 耳轮脚等标志 其中耳甲艇存在与否是定制机中全耳内式和半耳内式的鉴别标志 11 外耳道 外起耳廓的耳甲腔底 内止于鼓膜 外1 3为软骨部 内2 3为骨部 二者交界处较窄 称峡部 从耳甲腔至鼓膜长约2 5 3 5cm 耳道走行略呈 S 外1 3向内 后 上弯曲 内2 3向内 前 下弯曲 检查鼓膜 放置耳镜或探头等 需将耳廓向后上方牵引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含毛囊 皮脂腺 耵聍腺 耵聍腺是一种变异的汗腺 耵聍有干湿两种 在取耳印模时 应注意清除 6岁以后的小孩已与成年人外耳道相似 耳道式 迷你耳道式及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的耳印模取样时必须达到狭窄部以内位置 其中完全耳道式要求助听器的耳印模仅5mm左右 换言之 耳印模应达到外耳道15 20mm处方能保证助听器的效果 12 中耳 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 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腔和通道 包括鼓室 咽鼓管 鼓窦及乳突气房四部分 与听觉功能关系最直接的是鼓室鼓室形状很不规则 大致可看成是一个具有6个壁的腔隙 鼓膜是构成外侧壁的主要部分 内侧壁有椭圆窗和圆窗 前壁有咽鼓管鼓口 后壁上方与乳突相通连 鼓室腔内含有听骨 韧带 粘膜皱襞 肌肉及神经等结构 鼓室容积约为1 2ml鼓室内侧壁即内耳的外侧壁 表面凹凸不平 中部偏下近似圆丘状膨隆 为鼓岬 是耳蜗基底转起始部向外隆起所致 听骨链由锤骨 砧骨 镫骨依此以关节连接而成 13 内耳 又称迷路 深藏在颞骨岩部中 外层骨质为骨迷路 其内有随骨迷路分布的膜管或膜囊 名膜迷路 骨迷路与膜迷路间充满外淋巴液 膜迷路含内淋巴液 两者互不相通 骨迷路分耳蜗 前庭 半规管三个部 含听觉和前庭器官 与听觉相关主要是耳蜗耳蜗为蜗牛状结构 盘绕约2 5周 将其展直 骨管长约35mm 从蜗底到蜗尖的高度约5mm 由两个膜 前庭膜 基底膜 分隔为三部分 前庭阶中阶 蜗管 鼓阶柯替器在基底膜上 由内外毛细胞 支持细胞 网状膜和盖膜等构成CochlearPartition 耳蜗隔 14 听觉的生理 15 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声音通过空气传导与骨传导传入内耳 以空气传导为主 气导 声波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内耳 骨导 颅骨 内耳 骨鼓途径 颅骨 外耳道 鼓膜 听骨链 内耳 16 声音传入内耳的骨导途径 压缩式 耳蜗壁随着声波的疏密相而膨胀和压缩 内耳淋巴液压缩性很小 只能向圆窗或椭圆窗流动 但圆窗膜的活动大 压缩期前庭阶中淋巴液向鼓阶流动 导致基底膜振动 移动式 耳蜗随颅骨反复振动 内淋巴存在堕性 在每一个振动周期中 淋巴液的位移落后于耳蜗壁 耳蜗壁向上移 淋巴液的移动跟不上 使圆窗膜外凸 耳蜗壁向下 淋巴液使镫骨底板外移 因而引起基底膜振动 17 外耳的生理功能 收集声波 有采音作用声压增益 对语言区频率声音有放大作用声源定位 18 中耳的生理功能 主要功能是变压增益装置三个放大机制 1 听骨链的杠杆作用 放大系数1 3 2 鼓膜与椭圆窗面积差 3 鼓膜呈锥形 19 鼓膜 鼓膜面积约为85mm2 有效振动面积55mm2 椭圆窗面积3 2mm2 二者比为55 3 2 17 7 因此 声压经鼓膜到达内淋巴的压力放大是17 1 3 22倍 可提高听力27dB 20 耳蜗的生理功能 耳蜗功能有二 一是传音功能 二是感音功能 具体为 1 声音引起耳蜗的机械运动 2 振动能量传递到毛细胞 3 耳蜗分辨声音的频率与强度 4 声音刺激引起的生物电活动 5 耳蜗的换能过程 21 耳的病理 22 耳聋的概念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 0 5 1 2kHz 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 即有听力障碍 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 在90dB以上者为聋 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聋 23 耳聋的分级 按WHO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 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 轻度聋 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 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 40dB 中度聋 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 听阈41 55dB中 重度聋 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 听阈56 70dB 重度聋 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 听阈71 91dB 全聋 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 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 24 耳聋的分类 耳聋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两大类 器质性聋按病变部位划分为 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 25 传导性聋 conductivehearingloss 外耳 中耳传音机构发生病变 音波传入内耳发生障碍 例如 耵聍栓塞 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聋 26 感音神经性聋 sensorineuralhearingloss 指耳蜗螺旋器病变不能将音波变为神经兴奋或神经及其中枢途径发生障碍不能将神经兴奋传入 或大脑皮质中枢病变不能分辩语言 统称感音神经性聋 如梅尼埃病 耳药物中毒 迷路为 噪声损伤 听神经瘤等 27 混合性聋 mixeddeafness 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 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硬化症晚期 爆震性聋等 28 诊断 应仔细询问病史 检查外耳道及鼓膜 进行音叉检查及纯音听阈测听 以查明耳聋的性质及程度 对儿童及不合作的成人 还可进行客观测听 如声阻抗测听 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及耳蜗电图等 29 耳聋的防治原则 传导性聋的防治早期积极治疗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 传音结构修建术 鼓室成形术 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 如能早期施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 可保存和恢复听力 对传导性聋较重者 可配戴助听器 以提高听力 30 耳聋的防治原则 感音神经性聋的防治 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目前尚不理想 因此 关键在预防 发病后及早治疗 积极防治因急性传染病所引起的耳聋 做好传染病的预防 隔离和治疗工作 增强机体 尤其是儿童 的抵抗力 对耳毒性药物的使用 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如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 并用维生素和扩张血管的药物 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药物综合治疗 如增进神经营养和改善耳蜗微循环的药物 各种血管扩张剂 促进代谢的生物制品等 31 听力检测 32 基本概念 听阈 受检查者在某个频率上能听见的最小声音 听阈增加 与 听力下降 同义 听力零级 正常年青人在各个频率上平均听阈用dBHL表示 33 基本概念 传导性聋 骨导正常 气导下降 气 骨导间距在10 60dB之间 气导一般不超过60 65dB 低频损失较高频明显 病变在外耳或中耳 34 基本概念 感音神经性聋 气 骨导曲线呈一致性下降 一般高频听力损失较重 35 基本概念 混合性聋 兼有传导性聋与感音神经性聋的听力曲线特点 36 基本概念 听力障碍 指听阈从正常变坏 ISO DIS1999 2 听力残疾 足以影响日常生活中个人效率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不便 常以在低背景噪声中听懂会话的能力来表示 37 基本概念 正常听力听力曲线 25dB中度41 55dB轻度听力障碍26 40dB中重度56 70dB重度71 90dB极重度 91dB以上的阈指平均的阈值 PTA 即500Hz 1000Hz和2000Hz处气导听阈的平均值 38 基本概念 骨气导间距 air bonegap 出现于传音性聋时气导听阈增加而骨导听阈正常时 一般位于10 60dB之间 当骨导阈值在55 60dB以上时 骨气导间距判断传音性聋就失去了意义 因为此骨导阈值几乎达到了最大值 肯定是感音神经性聋 全聋 各频率听力计 1000Hz最大输出应在120dB 各频率的最大输出均无反应 或仅125 250Hz 气 骨导最大输出有反应 多为振动感所致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