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七篇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526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精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精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七篇在太行山西麓的丛峦之中,坐落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村子不大却依山傍水,地上有良田千亩,地下有黑白宝藏,真真是一个好去处。上个世纪 90年代,我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山村里,这里的黑宝藏指的是煤,1912 年孙中山来山西视察时,曾来回两度途径平定,提出了“以平定煤铸太行铁”的强国思想。村子里盛产无烟煤,家家户户生火做饭都用煤。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村里大队按每户人口发煤票。煤不能单独使用,燃烧火焰小不耐烧,得按一定比例配上红土再放些水,跟盖房子和泥一样搅拌均匀,记忆中,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少不了黄土堆黑煤堆。然而做煤糕可是个苦差事,泥槽里的煤糕通常只够三四天使用,村里担红土的地方又远,母亲挑着扁担晃晃悠悠将红土卸在院子里,这个时候,我们几个孩子常常取些红土捏泥人玩,说是泥人,多半捏得四不像。厨房的炉灶旁边是一个泥槽,母亲把院子的红土倒到泥槽里,三铁锹煤配一铁锹半的土,和出来的煤糕粘合度最好,不仅耐烧火力还旺,每次做完饭都需要添煤糕,只见母亲用铁锹把煤糕铲到炉灶里,把整个炉口堵实,再用“火柱”(通火用的铁棍)在煤糕上戳一个眼,每次一通火,整个厨房就会灰尘四起,烟雾弥漫,呛得人睁不开眼。好不容易打好的煤糕,常常一到吃饭时就甩脸色饭烧到一半,炉灶里突然轰的一响炉膛塌底了。母亲只好手忙脚乱赶紧再填些煤泥,我们几个孩子下午要上课急着吃饭,赶紧打开下面的火门,用笤帚、簸萁扇大约在我十岁左右,村里开始时兴使用蜂窝煤,家里新增了打蜂窝煤的铁模具,院子里找一块平整的空地,将煤粉与红土按比例掺和起来拌匀,从中间挖一个大坑,把外围一圈拿铁锹拍瓷实,并开始倒水。水要慢慢倒,边倒边用铁锹将掺和起来的煤粉和红土一点一点往中间撮,慢慢撮,要小心,稍不注意就漏水塌方。等水和煤泥完全融合到一起,浸透了才能开始打蜂窝煤。从煤泥的边上开始,母亲将模子放入煤泥中,使劲转一转模子,里面的煤泥就瓷实了,再一推,一块蜂窝煤就打好了。边上摆着一盆水,每打好一块,模子放进水盆过几遍,这叫“利边儿”。模子利边儿之后打出来的煤球才光滑,干了以后可以码很高,保证不会塌倒。否则缺边少沿,干透后凹凸不平,卖相难看。母亲打出的煤球棱角分明,太阳下看,竖列横行,一排一排光滑如镜,漂亮得像工艺品。打一次蜂窝煤得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可到底是比每餐做煤糕省力多了,到了饭点儿,家家户户炊烟缭绕,厨房里飘出阵阵菜香,我们放学回到家,肚子里的馋虫早被勾了起来,一进院子就直奔厨房,看看今天要做好什么好吃的。母亲总爱在炉台上烤点馒头片、红薯、包子什么的。馒头片烤得金黄酥脆,红薯软糯香甜,包子馅里面的油滋滋地冒了出来,吃起来那叫一个香!2005 年,我考入了县城里的一所重点高中,功课越来越繁忙,回家的机会慢慢变少了,和家里打电话时,母亲总是絮絮叨叨地说些家长里短,有一次,母亲说家里新添了电磁炉,我说:“那多方便,做饭也不用挨呛了”。“是方便,可是功率太大,稍微不留神锅就糊啦!不过有了这个新武器,倒不用担心炉灶塌了。”言语之间,我能听出母亲心里的欢喜,脑子里却又浮现出小时候一家老小扇火门的场景来。有一次放假回家,一进厨房,我就发现多了个“大家伙”煤气罐!嗬,这下可不用担心糊锅了,但是母亲一般是不舍得用的,村里没有卖气的,用完了得到县城里买,那么大个家伙,家里要没个青壮年,母亲一个人是万万搬不动的。2008 年,我们举家搬迁,住到了市里,市里全是煤气入户,做饭别提有多方便了,最高兴的还是数母亲了,经常见她边做饭边自言自语,“煤气火就是好,既实惠又干净!”有了方便的煤气灶,母亲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我们也跟着这个新武器享了不少口福,再看看家里的厨房,墙面的瓷砖洁白明亮,哪里还能见得一丝灰尘?过去和泥打煤球的日子已经彻底告别了,可是每次大快朵颐时,我总是想着,老家啥时候才能用上这干净便捷的煤气啊!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天然气作为相对高效的清洁能源,受到政府和市场的青睐,“煤改气”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我的老家很幸运地成为这项惠民政策的试验区,听说了这一好消息,母亲专程坐车回了趟老家。政府统一安排工人,挨家挨户在墙上打眼、铺设管道、安天然气表、发放天然气灶。年底前,家里就通了气,母亲郑重得像是参加隆重的剪彩仪式,小心翼翼地一扭开关,“噗”蓝色的火苗一下子窜了出来,欢快地舔着锅底,我知道,母亲的心里也燃烧起了欢快的小火苗。家里的旧炉灶一下子成了老古董,灰旧的灶台静静地蜷缩在厨房的角落里,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陈旧的往事,也许不知哪一天,它会被推倒拆除彻底消失。煤是家乡珍贵的宝藏,老百姓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乡亲们用煤生火做饭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家乡的煤给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便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上的转变更是日新月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换来碧水蓝天,造福子孙后代,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实行煤改气。老家炉灶的变迁史就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老百姓生活进步的小缩影,老家的炉灶变了又变,我相信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红火!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回娘家,是一种有特色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探访或小住几日。“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胭脂和香粉她的脸上擦” 一首回娘家生动地唱出了小媳妇回娘家一路上的“酸甜苦辣”。改革开放 40 载,纵时光悠悠,回娘家的习俗未曾改变,回娘家的路也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心。狭窄的小土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小时候特别不爱跟着妈妈回娘家,倒不是因为山高水远,路途遥遥,而是因为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只有爸妈结婚时候的那辆“凤凰”牌自行车,而且有大半的路程根本没有办法骑车,只能下来推着走。如果遇上前几天下过雨,那条小土路就找不到原本的模样了。经过雨水的“洗礼”,早已和成了稀泥,深一脚,浅一脚,实实在在的“一步一个脚印”,时不时还被溅得一身泥。有时自行车还会陷在泥浆里面动弹不了。蜿蜒向前的小土路,似乎怎么也走不完。一大早出门,往往到正午时分才能赶到外婆家,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每次妈妈提议回娘家,我的兴致都是不很高。笔直的水泥路上,公交车开到村门口。“要致富,先修路。”发展的口号写满了村庄周边的墙面,也深深写进了人们的心里。政府出资修好了主干道,笔直的水泥路,看着心里都舒畅,交互会车完全没问题。外婆和邻居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村里决定趁热打铁,提议筹集资金,把村里通往镇上还有村里的常用道路也一并修好,大家一呼百应,“最后一公里”顺利打通,小村庄终于可以和外面的世界“接轨”了。泥泞的小土路成为了过去,新修的水泥路上,公交车来来往往穿梭,满载着忙忙碌碌的人们。回娘家的路顺畅了许多,一张车票,就可以省下半天的时间,妈妈再提回娘家,我们也是积极响应。宽阔的柏油路上,周末农家自驾游。日子慢慢溜走 ,我也一天天长大,自己也开始踏上回娘家的路。每到周末,便会开车带着孩子,再带上母亲,一起去看外婆。那条水泥路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顺畅的柏油路,两旁是一排排挺拔茂盛的杨树,不远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一路上孩子欢呼雀跃,母亲也满心欣慰。从市区到外婆家开车也就个把小时的功夫,不少人会带着孩子自驾过来度周末。钓钓鱼、摘摘果子,甚至还能租下一小块田地,当一回“农夫”,自己种植蔬菜瓜果。柏油路的畅通,使得外婆家再也不是那个没人愿去的穷乡僻壤,已然成为现代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田园之地。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祖国西南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那里自古就是“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小时候记忆里的“路”是不足两尺宽蜿蜒曲折的“山路”,有的地面铺有小石块,大部分地方是泥土,偶有一块一米左右的石板跨过小溪。1978 年秋,我开始上小学,学校就在村里,到学校就是走这样的“山路”。由于村子小,村里只办到三年级,四、五年级时改到邻村就读,距离约五里,全是走的“山路”。邻村比我们村大,紧邻清水江边,在那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马路”,和我们现在施工常说的“便道”相差不多,宽约 3 米多,泥结碎石路面。这条“马路”一直通到十五里外的小镇,我的中学时代是在镇上度过,小镇是我中学时代的最远行程。在镇上,我又看到了水泥浇筑的“水泥路”,那便是我中学时代见过的最好的“路”。1991 年,我考上了大学,到了千里之外的石家庄。走出大山的我第一次见到了“铁路”,还有“沥青路”。那时,从我家里出发要坐 1 天汽车才能到怀化火车站,从怀化坐火车到石家庄大约 30 个小时,有时甚至更多,火车时速一般在 60 到 80 公里,漫长的“求学路”拉开了我和家的距离。记得开学报到前我到乡里购了两百多斤粮票带到学校兑换餐票,可见那时计划经济还占重要地位。大一第 2 学期,春天的故事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校园的气氛开始活跃,“经济特区”成为“头条新闻”。回老家的“路”却依然那么遥远,路途时间依然要 3 天左右。贫穷限制了我的“回家梦”,大学期间我一年只能回家一趟,另一假期就做些勤工俭学以补贴开支,“千里求学路”化作四年“思乡情”。毕业后来到铁道部十六工程局,报到那天,人事部领导问我想去哪个单位?我说想到施工一线,因为我对“筑路”具体怎么干还不清楚,这也许就是我当时的“初心”吧,于是我被分到了路桥公司(当时的机械化运输处),不久便下到第一个项目 菏东高速公路项目部,职业“道路”从此开始,我成为了一名“筑路人”。古语说,筑路架桥,积德积福。我开始用“心”学习“筑路技术”,努力看图、画图、学规范、学标准、还有“菲迪克条款”,白天上现场搞测量、做试验、计数量、洒灰线、甚至学开压路机,什么都学,就想尽快掌握所有施工技术。第二年,新生毕业时我当上了“师傅”,尽管还不怎么懂。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修了公路修铁路,管了路基管涵洞、桥梁,后来又管隧道,工地也从中原转战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同时,也顺便“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了各地风土人情,见证了改革的时代变迁。在家乡人眼里我成了“筑路人”的代表,筑路成了我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筑路人”。由于长年日晒雨淋,“筑路人”的脸从来都没有白过,虽然已是北京户口,可我从来都没在北京好好呆过,更没好好住过。“筑路人”四海为家,“铁道兵”志在四方,我更爱做一名“筑路人”,做一名“铁道兵”。“路”在我的心中逐渐的明朗。当我从一个工地换到另一个工地,或者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看到一条条新通的高速,一座座新建桥梁,心中就在默想“这里有我的一份辛劳”,“我们是真正的工程师”。我在外边筑路的同时,远方家乡出村的“山路”也经过了多次扩修,翻修,“村村通”的好政策惠及村里,大概在五六年前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小车可以方便地开到了家门口,回老家的路变得不再那么艰难。2016 年,当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贵州参加高速公路建设时,一个消息让我无比震惊: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贵州于 2015 年底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5128 公里。而一个新兴产业“互联网高速公路”也在贵州蓬勃发展,令世人瞩目。2005 年,公司参建了 “武广高铁 ”,一个新的名词“高速铁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08 年的 8 月1 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开通运营,2017 年 9 月 21 日京沪高铁“复兴号”实现 350 公里时速运营。高铁列车让人们实现了朝发夕至、一日千里的飞驰梦想。截止 2018 年,运营里程已超过2.5 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转眼十年过去,“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名片”,“一带一路”战略成为走出国门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和响应。2017 年,我们路桥公司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热潮,走出国门到了哈萨克斯坦。日前,集团公司苏丹国家铁路公司签署 2407 公里的铁路项目框架协议又开启了集团公司走出国门新的“筑路”里程碑。“路”的发展促进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变化。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3645 亿元迅速跃升到 20 17 年的82.7 万亿元,增长了 226 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 稳居世界第二位。 “路 ”的发展织起了五十六个民族的“联系网”,提升了亿万人民的“获得感”,连通了奔向小康的“幸福桥”。“路”在每个人脚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正确之“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筑路史”就是最伟大的实践证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我是一名抓住了“80”后“最后的尾巴”的人,改革开放于我而言就是 破茧成蝶。“班车”上的烟味老家在山区,以前要出远门的最重要工具大约就是“班车”了。除了鸡鸭等在车内乱叫,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呛人的烟味了。车内时常卷烟、叶子烟齐上阵,吞云吐雾,颇有“仙境”的感觉。实在有孕妇小孩呛得受不了了,才有人打开车窗将烟头掐灭扔出窗外或收捡到衣兜里。也有的人不予理睬,依然在烟雾缭绕“神仙快活”。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有时候也会选择乘车回家,但再也没有呛人的烟味了。实在有人忍不住想抽上两口,也会在中途休息或上下客的时候到车外解决。门口的垃圾小时候,扫完地就用“洋铲”将垃圾端到门口直接倒河里。国庆节回家,发现自家院坝里有了统一的垃圾桶,还分回收和不可回收。父亲说,现在如果家里环境不卫生,村上“当官的”还会找你谈话。门前的小河水清了,河边没有垃圾了。乡上配备了专门的收垃圾车辆,定期处理生产生活垃圾。饭桌上的肉小时候,父亲在林场上班。还顶着一个副厂长的“官职”。父亲一般隔一天或者两天回家一次。父亲回家,母亲就会提前煮好腊肉。小时候最喜欢的要算“卤鸭子”了。记得有一次,母亲赶场买回一只,我和哥哥就偷偷地吃,最后竟然偷吃了大半只。现在回家,母亲还会给媳妇说 2001 年的一件事情 哥哥读初中的时候,中午我和母亲在家炒肉吃。我偷偷地留了半碗放在碗柜里,母亲发现了,就批评说:我们两个人在家里,你还要留些。我说,今天哥哥放假,我给他留点。工作后,每次回家桌上都是大碗小盘的肉。媳妇说,怎么没有素菜?于是,每次回家,时令蔬菜便成了媳妇的最爱。我经常和媳妇说,你改变了我们家的饮食习惯。砍柴的背篓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要求我和哥哥要干活。上山砍柴伴随我从小学一直到高中。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上山砍柴还将膝盖砍了一条口子,缝了三针,拄着“拐爬子”去读的书。砍柴的背篓是父亲编的,门前有竹子,就地取材。下雨天父亲就会编新的背篓,或者修补损坏的。涨水后就会去河里捡“水落柴”,平时就去四五里外的山上砍柴,用背篓背回家。几年前,家里用天然气、电磁炉做饭了,偶尔也用柴锅做饭。背篓,使用越来越少了。“烧火地”的浓烟老家在山区,土地贫瘠。为了有更多的土地种庄家,很多人都会将坡度不陡,土地稍微厚实一点的山林砍掉,把柴草烧一下用来种地,我们当地成为“烧火地”。烧过的地杂草少,灰烬可以让土地更肥沃。小时候时常会看到山上浓烟滚滚,不清楚的还以为森林大火呢。读初中的时候,当地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烧火地”的没有了。房前屋后也种植了辛夷、南竹、厚柏等,野鸡、锦鸡这些动物常在林间出没。农村的小汽车上个月,哥哥拿到驾照买了自己的小车了。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了自己的汽车,国产的、合资的、进口的。家里做水果小生意的哥哥买了拉货用的小车,方便进货;嫁到成都的妹妹买了越野车,方便回家和工作;媳妇在县城带小孩的哥哥买了小车,空了就带小娃娃回山上看爷爷奶奶以前觉得离农村人很遥远的旅游也成了偶有的自驾游。“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农村人,用自己的奋斗,书写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幸福生活。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有着“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称谓的银川平原,我们所播种的都是春小麦。每到这个季节,家家户户是忙忙碌碌,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齐上阵,壮劳力梨地、背肥、施肥,女人们挑种子、撒种子,在古老的播种机后面及时跟进补种,以防机斗里没有种子,地里就会缺种,会减少收成,小孩有给大人拿水的,有拿种子的,有满地撒欢的 各种各样的姿态,各种各样的欢笑与开怀,尽管是尘土飞扬。那时候条件较好的家庭一般都有耕牛,用耕牛梨地、拉播种机,没有牛的用驴,因为驴的性子急,力气不如牛,耕地时会坚持不了,于是大人就想到边上再拴一根绳子,用人来搭配,就形成了一个人与驴组合,在农村这样的搭配太多太多。我是十几岁的少年,也算是家里的壮劳力,也就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重担,人与驴混搭,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前行,虽累但非常快乐,这也就是八十年代大街上满地摆的画师们的“春耕图”作品的景像吧!播种完了,人们都在家里继续享受春日阳天的沐浴,准备着其它的耕作,如玉米、春大豆等。也同时翘首以盼,等着小麦的发芽,也期盼着此时贵如油的春雨到来,滋润大地,滋润一天天露出地面的种芽,也滋润着每一个盼庄稼茁壮成长,盼秋日丰收的所有人们的心田。我们那里是黄河水灌溉,受地理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水稻是一年一季,4 月份育秧,5 月初开始下地插秧,又是与种小麦同样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家家户户人不歇息,牛马驴不停蹄。人与动物的合理搭配,随处可见,所不同的是种小麦是旱季,到处是欢乐起来的尘土,满脸灰土、满头灰土、满身灰土。而水稻是水浇地,插秧前需要人与动物搭配,共同努力拉扫泥杆,后面一般是 2 个人,一人的头使劲按住扫泥杆,前面的人与牛或驴使劲伸着脖子卖力气的往前拉,就是为了把高低不平的泥疙瘩扫平,一圈又一圈、一亩地得需要 2 个小时左右,等把泥疙瘩扫平了,具备了插秧的条件,这波人也累得够呛,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怀大笑,因为对方都一样,只看见个眼珠子,其余部位,脸、头发、脖子、衣服全被泥给糊了个透。插秧时各家合作,人多力量大,你家帮我家,我家帮你家,田梗两边 2 个人分别放线、拽线,沿线站成一排人,刷刷刷放线的人看这排插完了,随着一声“起线”,人们直起腰等第二排线、第三排线就这样的劳作完成了今年的插秧。在小麦、水稻等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杂草的生长,又开始了一遍一遍的除草,赶上雨水多的年份,杂草也特别得多,每个人拿个小板凳、拿个小铲子坐着除草,一点一点、一块一块,挪着凳子,顶着烈日,在水稻地挽起裤腿,头顶列日,身体裸露的部位忍受着眼前成片晃来晃去、嗡嗡叫的蚊子的叮咬。一遍一遍,除完这遍,待杂草长出后,再接着来,等它们长高了就只有直起腰去拔草了。我们收割的季节,小麦是在 7 月上旬,水稻在 9月底,玉米是 11 月中旬,到了丰收的季节,所有人又开始忙碌。送水的送水,能拿镰刀的全部上阵,忍着干涩灰尘的刺呛,汗流浃背,你争我抢,你追我赶,一天、二天、三天丰收的果实摆在地上一大片,等凉干打捆,用人力车拉回集中用的场地,开始用脱粒机脱籽,然后用大风扇吹,人们把籽用铁锨扬起来,把皮、麸子吹走,落下的就是干净的籽,我们叫这是打场、扬场。除了脱粒机、大风扇,剩下的都是人工操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慢慢地,不知不觉地改用了机械耕地,拖拉机拉运粮食,田间除草也见不到那么多人了,人们用上了除草剂。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往前走,我们也逐渐上了初中、高中、大学,地里面小时候那个场景看不到了,逐渐看到的是收割机、小型农用机具,在农忙的时候,是它们渐渐取代了人工劳动。如今,我们已步入中年,昔人的田间劳作今日依稀,40 年的改革开放,科技的完善与发达完全改变了田间地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山人海的忙碌。40 年经历的变化不断浮现,40 年从写信到随处可视频,从家庭电话到 BP 机的过渡,从少数人具有的手机到如今人人不缺手机及至手机功能的强大,从小时候到条件好的邻居家中看霍元甲、陈真、西游记等电视,到现在的动漫、3D、5D、7D 等,都在诉说着祖国在变化、祖国在强大,活在新中国的人们也在享受着改革带来的各种便利。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周末我刚进家门,父亲就对母亲说:“中午你做几个下酒菜,把老大老二叫过来,咱们一块吃饭说说话。”听完这话,我和父亲对视一笑。这下酒菜,我从小就听父亲经常说。几十年过去了,母亲准备的下酒菜也算是见证了我们家的变化。父亲和母亲都是好客的人,农闲时,街坊四邻都喜欢来我们家聊天。他们有时会来问问父亲关于某件事的看法,有时也会来和父亲聊聊新鲜事。因此,父亲和母亲不习惯住在城里。聊到尽兴时,父亲便会跟母亲说:“弄几个下酒菜,中午让老杨兄弟在家里吃饭。”其实父亲并不是贪杯的人,酒量也不大,只是在乡俗里“无酒不成席”。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每次,母亲只能去小菜园摘点自家种的蔬菜,准备下酒菜。有几年,家里经济困难,收成不好,家里的小菜园也没什么菜。母亲去小菜园摘了一把青辣椒剁碎了,拌上盐做成下酒菜,父亲和他朋友便愉快地吃了一顿饭。这就是穷乐呵吧。那几年谁家也不富裕,能吃上菜就算不错了。如果到了冬天,下酒菜就更简单了。酸白菜是父亲和他朋友们的常见下酒菜。那时,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储存大白菜准备过冬,母亲还用缸泡上一些大白菜制作成酸白菜。等有客人来时,捞出酸白菜,滴几滴香油,再根据口味浇上辣椒油,就成了一盘美味的下酒菜。到后来,家里用蜂窝煤烧煤炉子,把白菜和豆腐放在锅里架在煤炉子上炖,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火锅”。三五个朋友举杯畅谈,倒也快乐。进入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后,村里老百姓经济条件开始好转起来。再有老朋友来,父亲就会去小卖部买少量新鲜的鱼和肉,然后递给母亲:“做点下酒菜,中午我和他张叔喝几杯。”母亲笑呵呵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搀着肉和鱼的菜就上桌了。有了鱼肉香,几个人围坐在桌上,不亦乐乎。时代在变,母亲准备的下酒菜也在变。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和母亲更是和他们的朋友们走动频繁了。儿女都在外面,老人之间就只能抱团取暖了。听母亲在电话里常说,有的时候,会有父亲的老朋友站在院子里喊:“老马,中午有没有下酒菜,咱俩喝两杯?我带了两瓶好酒,我儿子从广东带回来的。我一个人也喝不着,过来找你一起尝尝。”父亲忙着递烟,而母亲则接过话:“冰箱里都是现成的菜。你俩聊着,我去准备下酒菜。”等饭菜上桌,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真是一桌丰盛的下酒菜。更可喜的变化是,过去冬天下酒菜比较单一,现在冬天除了大鱼大肉之外,还有一些反季节蔬菜。想吃的菜,在市场和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卖。父亲和朋友在饭桌上感慨万分:“我们都是过苦日子出身的,谁成想改革开放几十年发展得这么快。过去冬天吃白菜,现在冬天吃黄瓜。天天都像在过年。”不过,最近两年,我发现父亲的下酒菜又有新变化了。有一次回到家,父亲按照惯例让母亲给我们做几个菜。父亲说:“给孩子们做点真正的农家菜。”我故意说:“爸,吃这些咋喝酒啊?”父亲一本正经地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也开始注重健康与养生。这些菜都是我和你妈自己种的,专门给小孙子吃的。”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农家菜,我和儿子开心地笑了。我说:“咱们家这下酒菜里有大文章,这菜谱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巨变啊。”全家人纷纷点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我的家乡是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的肥城市,40 年前的肥城市只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县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肥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 年前的我正值青少年时期,可以说见证了这一时期家乡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记得当时村里有一条湍流的小河是去庄稼地的必经之路,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连通东西。每逢收获的季节,大人们都是推着载满苞米的独轮车从独木桥上往来通行。有的孩子还没练就大人们高超的平衡能力,只敢慢慢地爬着通过。曾经的独木桥早已不复存在,变成了畅通无阻的大道。以前崎岖坎坷的山路寸步难行,现在也修建得宽敞平坦,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游客可以驱车而上直到半山腰欣赏美景。40 年前,农村的住房条件也是很艰苦的。农民住的大多都是土坯房,好一点的是石头房。盖房的石材也是自己上山开采再一块块运回来,经过手工打磨后拿来使用的,全凭双手一点点建造。屋里院内,老鼠到处打洞,隔段时间,都得拌些石灰灌注老鼠洞。今天,农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外墙都贴上了结实漂亮的瓷砖,不仅满足了居住需求,还发展成了商业一条街。经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成了集农商一体的经济模式。40 年前,村里家家户户种桃树,以卖桃为生。经过多年的培育,桃的品种从最初的几种增加到了十几种,并发展成了一条以“肥桃”为核心的产业链,来到这里可以赏桃花、品桃宴、买雕刻品。现在村里还办起了储存库、桃罐头、桃木工艺品加工厂以及物流公司,真正实现了农业园区变景区、农家农户变民宿、农耕文化变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共同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肥城市还是远近闻名的“建安之乡”。改革开放的 40 年,也是建安工人不断奋斗进取的四十年。从最初的零散工匠到建筑安装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再到近年来诸多建筑安装企业纷纷“走出去”拓展外地市场。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兴起,沿线国家的建设工地上总能见到勤劳的肥城建安人在穿梭。这支让肥城人民为之骄傲的“铁军”更将精湛的技术带到了国外,为国家增光添彩。肥城的变迁就是山东省乃至全国乡村变迁的缩影。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精彩历程。历经岁月流光铅华洗尽,依然令人倍感温暖,它的拼搏进取的精神将代代相传,勤劳的人们在默默付出、步步前行。四十年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的富饶,还有精神的食粮。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一定会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