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提分训练共40套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5078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提分训练共40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提分训练共40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提分训练共40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提分训练共 40 套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 分子和原子01 知识管理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物质的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 (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的影响。说 明:(1)同一物质不同状态: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2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隔 ,遇冷时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概 念:(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关 系:分子是由 构成的。实 质: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为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注 意:“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粒子,且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 。02 基础题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氧气 B.过氧化氢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2.(岳阳中考) “五月粽香飘万家” ,能闻到粽香的原因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 停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3.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 结成冰 B.水分蒸发C.过氧化氢分解 D.水汽化4.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5.(娄底中考)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B.分子遇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C.分子遇热不断运动,遇冷静止不动D.分子遇热数目增多,遇冷数目减少6.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氯气( 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反应;(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_,氯分子 变成_,它们相互结合成的新分子是_;(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 。7 (河南中考)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酒香不怕巷子深。(2)加压时,6 000 L 氧气可装入容积为 40 L 的钢瓶中。03 中档题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 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B.在不断运动C.相互之间有间隙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9.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0.(宿迁中考)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11.(湘潭中考)下列事实的微观解 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C 10 mL 酒精与 10 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 mL 分子之 间有间隙D 一滴水中含有约 1.671021 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1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氧化汞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13.(1 )向容积为 250 mL 的细颈玻璃仪器 A 中加水至 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 中的现象是 ,说明 。(2 )继续向 A 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 A 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 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 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 A 细颈部的作用是 。1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1)从图中,你可看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别是什么?(2)从图中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04 实验突破1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 A 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 15 滴)。仪器 A 的名称是什么?其用途是什么?(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氨气具有哪些性质?(3) 某同 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什么?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哪种试剂具有挥发性?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 气 O2: 、 、 , 氢气 H2: 、 、 ,二氧化碳 CO2: 、 、 , 氨气 NH3: 、 、 ,氯 气 Cl2: 、 、 , 氯化氢 HCl: 、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知识管理1很小 越快 气体 液体 固体 变大 缩小 2.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 原子 分子 原子 分子基础题1 A 2.C 3.C 4.D 5.B 6.(1) 化合 (2)氢原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3)氢分子 氯原子 氢分子和氯分子 7.(1)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答: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中档题8 D 9.D 10.B 11.A 12.A 13.(1)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液面低于刻度线且距离较远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14.(1)答: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联系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 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实验突破15 (1)答:仪器 A 的名称是胶头滴管,用途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2)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这说明了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3)答: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课题 2 原子的结构第 1 课时 原子的构成01 知识管理1.原子的构成结 构:原子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 ) (不带电)电子(每个电子带 )关 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注 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层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这种现象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 子 层:一共 分为七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最多容纳 个电子,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又叫 ,电子数不超过 个。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3.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稀有气体 个(氦为 个) 电子 金属 一般 4 个 电子 非金属 一般 4 个 电子 02 基础题1.下列粒子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分子 D.电子2.(荆州中考)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中子 B.质子C.电子 D.质子和中子3.(永州 中考)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58 个质子和 82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 B.58C.82 D.1404.(杭州中考)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A.6 个质子和 8 个中子 B.8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C.6 个质子和 8 个电子 D.8 个质子和 6 个电子5.(广州中考)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 7C.容易得到电子D.有 3 个电子层6.下表 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钾 19 20 19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D.原子中质 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1 )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2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3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4 )带正电荷的是 ;(5 )带负电荷的是 ;(6 )不显电性的是 ;(7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8.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 ) “7”表示 。(2 )弧线表示 。(3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03 中档题9.(重庆 A 卷)同一原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B.原子和中子的电性不同C.原子核和电子的质量不同D.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不同10.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 B C D11.(桂林中考)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子层数是 3B.核内质子数是 17C.最外层电子数是 7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12.(杭州中考)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 3 个质子、4 个中子。 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D.原子呈电中性13.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C.该原子的原子核占的体积较大D.该原子核由 2 个质子和 2 个中子构成1 4(株洲中考 )下图中 A、B、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同质子数 的粒子是_(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填字母代号)。(3)D 粒子的名称是_;D 中 x_。15 (龙东改编 )如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16有 A、B、C、D 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 4 个连续的数。B 和 D 的原子核里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 和 C 的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 B 原子核外有 10 个电子。(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A B 10 C D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发现哪些规律?请画出下列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氢 H: ,氦 He: ,锂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 N: ,氧 O: ,氟 F: ,氖 Ne: ,钠 Na: ,镁 Mg: ,铝Al: , 硅 Si: , 磷 P: 。第 2 课时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01 知识管理1.离子定 义: 的原子。分 类: 的原子是阳离子; 的原子是阴离子。意 义:(以镁离子为例)注 意:原子形成离子只是核外电子的得失,核内质子数不变;失电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得电子时电子层数不变。2.相对原子质量定 义:以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 Ar。表 达 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某种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1/12关 系: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注 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比较得到的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其单位是“1” ,一般省略不写。02 基础题1.(衡阳中考)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2 g3.如图是元素 X 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是金属原子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7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18D.该粒子表示阴离子4.(成都中考)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和 其中相同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5.(湘西中考)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 )x ;(2 )该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6.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 ,属于阴离子的有 ,属于阳离子的有 。(2)通过上图,你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是什么吗?03 中档题7.(鄂州中考)下列关于 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C.Mg2比 Mg 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8.有 A、B 两种原子,已知 A 原子的质子数为a,A3和 Bn的电子排布相同,则 B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a3 n B.a3nC.a3n D.a3n9.(郴州中考)阳离子 R2中含有 18 个电子,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则一个 R 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A.40 B.22C.20 D.1810 (六盘水中考) 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12 B16 C5 D1011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氯原子得到 1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12 (长春改编 )下图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由图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_(填序号) 决定的。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 D 质子数(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_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原子得失电子后电子层_(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3)生成物 NaCl 是由_ _和 _(填符号) 构成的。13 (1)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m kg,另一个 A原子的质量为 n kg,且其中有 a 个质子。则 A 原子中的中子数是_。(2)已知一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为 5.4 m kg,R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n/3,则一个 R 原子的质量是_ kg。(3)现以一种氧原子质量的 1/16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2.6571026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9.2881026 kg,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14下图是核电荷数分别为 118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一个水分子共有_个原子核、_个质子。(2)一个 Mg2核外共有_ 个电子; 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_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离子符号(各 2 遍)并画出离子结构示意图:钠离子 Na: 、 、 ,氯离子 Cl: 、 、 ,镁离子 Mg2: 、 、 ,氧离子 O2: 、 、 ,铝离子 Al3: 、 、 ,硫离子 S2: 、 、 ,参考答案课题 2 原子的结构第 1 课时 原子的构成知识 管理1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 近 远 第一层 2 8 最外层 8 电子层 电子数目 原子核 核电荷数 3.8 2 难得失 稳定 少于 易失去 不稳定 多于 易得到 不稳定基础题1 C 2.B 3.B 4.A 5.A 6.D 7.(1)分子、原子 (2)分子 (3)原子 (4)原子核、质子 (5)电子 (6)分子、原子、中子 (7)质子、电子 8.(1)原子核带正电荷数及核电荷数( 或质子数) 为 7 (2)电子层 (3)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中档题9 B 10.C 11.D 12.A 13.D 14.(1)A 和 B (2)A和 C (3)氩原子 8 15. 答:原子很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 16.(1)9 10 9 9 10 10 10 11 12 11 11 12 12 12 12 (2)答: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第 2 课时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管理1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2 个镁离子 2. 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质量 质子 中子基础题1 B 2.A 3.D 4.B 5.(1)2 (2)3 失去 6.(1) (2)答: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中不等;原子不显电性, 离子显电性。中档题7 D 8.D 9.C 10.B 11.B 12.(1)A (2)离子 不一定 (3)Na Cl 13.(1)12nma (2)3m n/20 (3)56 14.(1)3 10 (2)10 氖 (3)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或其他合理答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