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5014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8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8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 1 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共 30 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青春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催人奋发;青春如一杯香醇的美酒,让人陶醉;青春如一缕和 x 的春风,令人qi 意。不必嗤笑曾经年少轻狂,只要哭过、笑过、奋斗过,一切都会成为 zh cng 在内心深处最美的记忆。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 “诗三百” ,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四书” 。B林冲是水浒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C “而立”代称三十岁, “而立之年 ”指有所成就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 “不惑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D “英雄辈出 ”“工匠精神” “共筑梦想” “绿水青山”,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7 春晚上演了众多精彩小品,如 真假老师提意见 为您服务 ,这些笑中有泪的喜剧让观众在抑扬顿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B此前,特朗普公然撕破脸,磨刀霍霍和中国打贸易战。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C专利战已成为手机巨头们的一种竞争利器,在国外“战场”上,苹果、三星、高通等科技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打得如胶似漆。D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每题 1 分,每题 2 分)其身正,不令而行;_。 _,福兮祸之所伏。沙鸥翔集,_。 _,无所谓无的。岳阳楼记中“ , ”一句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主旨。这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一致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_,_ ”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名著阅读。 (6 分)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插图,回答问题。 (4 分)说说左图相关的故事情节。(2 分) 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请简要说说与上右图宫廷游戏的讽刺意义。(2 分)下列对格列佛游记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利立浦特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B.小人国两大帝国战争的起因是利立浦特国改变了吃鸡蛋的习惯,不先磕破小端,而是要人们先磕破大端。C.格列佛的主人认为格列佛快要死了,便以一千金币的价格将其卖给了王后。这里作者明显地在揭露农场主惟利是图、贪得无厌、残酷剥削的险恶嘴脸。D.利立浦特有一项基本法令:“任何人,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在皇宫内撒尿都会被处以死刑。 ”6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8 分)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书法中的酒书法,又称“中国书法”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三个不同字体的“酒”字,依次应该是甲骨文、 、 。 (2分)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古人诗中的“酒”所蕴涵的情感。(2 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宋范仲淹)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名著中的酒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乙】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甲】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乙】文段说的故事是 ,选自名著 。 (4 分)二、阅读理解。 (60 分)(一)阅读宋朝梅尧臣的送何遁山人归蜀一诗,完成第 7 题。 (6 分)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7 下列诗句中的“杜鹃”与本诗中的“杜鹃”所营造的意境一致的是(2 分) (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C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D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2 分)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0 题。 (14 分)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 卷三一九,有删减)【注释】委废:家境衰败。 单弱:弱小,无所依靠。 宦:出仕。 工:擅长。行义:行为道义。 杨雄:人名。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奉继母益至( ) 一出其力( ) 鲜能过也 ( ) 帝然之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巩导之于欧阳修A怅恨久之 B辍耕之垄上 C嘱余作文以记之 D览物之情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抚 四 弟 九 妹 于 委 废 单 弱 之 中10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安石轻富贵,何吝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1曾巩为什么认为王安石“吝”?结合选文说说曾巩的哪些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2 分)(三)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 一文,完成 1214 题。 (10 分)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 ,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 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 “邮人”“驿足” “递夫” ,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汉代设“传驿” ,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 。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 ,用马速递称“驿” 。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 。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 ,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 。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 ,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 ,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12选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快递” ,如介绍了中国古代快递的起源,解说了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的规定。请根据两段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2 分)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 分)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 ,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东汉以后, “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 。14简析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采用的说明顺序及其效果。 (4 分)(四)阅读胡印斌的文章纸质书一直都很“暖” ,完成 15-17 题。 ( 10 分)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62017) 日前公布。其中提到,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9 月,北京市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了纸质书阅读率。与此同时,有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7.86 本,其中纸质书为 4.65 本,高于电子书。数据印证了纸质书阅读的逐渐回暖。事实上,尽管数字阅读势头迅猛,但现实中,喜欢“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至于各地为推动全民阅读而举办的各种书市、读书会、朗诵活动等,更是成为常态。这表明,纸质书一直都在那里,它一直都很“暖” 。从接受的层面看,纸质阅读的“仪式感”无可替代。不仅书籍本身从装帧到排版、插图等都带给人愉悦感,而且阅读活动本身与周围环境产生的内在默契,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已经与书籍一样,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精神体验。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体验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地积淀于人的意识深处。明代学者归有光深情描述自己的“项脊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在这里,读书与“南阁子” ,与小鸟、兰桂、清风、明月等,早已融为一体,共同构筑起一个读书人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世界并非归有光独有,几乎是每一个读书人的理想愿景。 “闲读半日” “围炉读书” “雪夜读书”等,均是如此。而从现实的语境看,对于当下为生计匆匆奔忙的人来说,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南阁子” ,然而,类似的执念与追求却是不绝如缕,甚至魂牵梦绕。把心思放空,捧起书册,也是走进自己内心、物我两忘的一种方式,由此带来的满足感、舒适感,并不是数字阅读所能比拟的。在这里,书籍这种载体,也几乎成为阅读的主要部分,难以切割。当然,强调纸质阅读并非要把两种读书方式对立起来。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零和关系,而是一种多赢。因为数字阅读不可避免带有碎片化、浅阅读的特征,往往也会引导人去阅读纸质书籍;而纸质书籍的沉潜、蕴藉,往往也可以通过数字检索得以加深、强化。或许,这也是当下尽管数字阅读接触率连续攀升之后,而纸质阅读也开始随之回暖的深层原因。纸质书籍,固然是我们的所爱;同时,我们也不该排斥数字阅读。反之亦然。只要我们愿意在快速奔跑中稍稍慢下来体悟“月白风清” “知行合一” ,那么,就大可不必担心不再有人读书。 (光明日报 ,2017 年 12 月。有删节)15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简要说说第一、二段的作用。 (3 分)16阅读文章,依次写出“纸质书一直都很暖 ”的原因。 (3 分) 17为了让第五段论证更充分、更容易理解,作者想为该段补充一个论据。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哪则材料合适,并简要阐述理由。 (4 分) 材料一: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华盛顿材料二:购得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后,我断断续续读了 4 个月。中间有一段时间准备放弃,书的后半段读得很草。书中的有些方法适用于学术研究、精读经典。就我看来,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阅读哪一本、哪一类书没有任何道理可言。天大的理,抵不过自己喜欢。阅读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阅读无禁忌。借用一句话:“你好好睡,我好好读书。等你醒了,我们聊柏拉图” 。其实也无需给阅读太多期望,自己感觉快乐就好。(2018 年 2 月,豆瓣读书)(五)阅读毛本栋的单车岁月 ,完成 18-22 题。(20 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 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 ,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月亮代表我的心 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人民周刊2017 年第 11 期)18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 分)19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 (4 分)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20试对“摇篮”作简要赏析。 (4 分)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这一图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老舍济南的冬天 )21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 (3分)22比较本文的结尾和柳叶儿的结尾,说说其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以及其作用。 (5 分)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宋学孟柳叶儿 )三、作文(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世间万物,都是遇见。当温暖遇见寒冷,便有了雨;当春天遇见冬季,便有了岁月;当天空遇见地面,便有了永恒;当男人遇见女人,便有了爱。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是难以忘怀的。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体特征鲜明;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