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上册物理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yoush****ohua2 文档编号:454971 上传时间:2018-1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上册物理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上册物理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上册物理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年九年级上册物理 10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4 分)一、选择题 (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24 分)1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下列生产和生活中的杠杆与阿基米德设想的杠杆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 B C D2.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温度 B. 热量 C.内能 D.质量3.一物体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5. 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 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 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l=W2 l=2 B W1=W2 l2 D W1W2 l 26.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7.如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8.分别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举到相同高度,对物体所做的功A.杠杆最多 B.斜面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 一样多 9.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 A 点的机械能为 120 J,当小球由 A 点运动到 B 点时,机械能变为 100J,则小球由 B 点运动到 C 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A.120 J B.100 J C.90 J D.80 J10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 O 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 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A一直省力 B先省力,后费力 C一直费力 D先费力,后省力11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O 为支点,杠杆自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 A 处用细绳悬挂重为 G的物体,当 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 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 F1;当 OB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 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 F2,则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12学生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如图所示) 。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 a 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橡皮筋系上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d 点是小石块从 a 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 a 点到 c 点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石块经过 b 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B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C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D小石块到达 c 点时,动能为零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76 分)二、填空题(本题有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13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一只约 50g 的鸡蛋,缓缓举过头顶.(1 )此过程小华对鸡蛋做了功,理由是:小华对鸡蛋有_的作用,鸡蛋沿_移动了一段距离。(2 )鸡蛋向上移动的距离约_ _m,小华对鸡蛋所做的功约为_J。14体育中考,男生设引体向上项目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 12 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 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 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_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_W (g 取 10N/kg)15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水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是水的温度变化图线, _是牛奶的温度变化图线,在这个过程中,_(热量/ 温度)从热水传递给牛奶。16马用 200N 的力拉着重为 1500N 的车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 100m,拉力对车做功_ _J ,重力对车做的功为_J17. 如图所示,工人通过定滑轮用 F=_N 的力,可以将重 10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若把定滑轮改成动滑轮提升同样的重物,好处是_,但机械效率将_ 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18如图,某人将一物体用 F=60 N 的推力匀速将一个重 300 N 的物体推上高 h=1 m、长 s=6 m 的斜面,则此人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_J,总功为_J,摩擦力为_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19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 能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选填“变大” 、 “ 变小”或“不变” ) 20.如图是商场的自动扶梯,它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 50kg 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 1ms 的速度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W,小华的机械能将_ _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21. 如图所示,钢球从高 h 处的斜糟上由静止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 A 碰上木块 B 后,能将 B 撞出一段距离 s。再让同一钢球从高 1.5h 处由静止滚下,重复第一次实验。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_ ,木块 B 被撞得越远。在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 f h、f 1.5h,则 f h_(选填“” “”或“” )f 1.5h。22.如图为一辆变速自行车,它的车把和后轮都可看作是一个杠杆或轮轴;你认为车把是一个_ 杠杆(或轮轴) (选填“省力” 、 “费力”或“等臂” ) ,后轮是一个_ _杠杆(或轮轴) (选填“省力”或“费力” ) ,骑着它爬坡时,后轴的齿轮应更换_ (选填 “较大的”或“ 较小的” )三、解答题(本题有 8 小题,共 48 分23、24 题 6分,25 题 6 分,其余每空 1 分)23.(6 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 )如图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动力 F1 的力臂;(2 )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同学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合适的绕线方法;(3 )如图所示,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动力 F 的示意图 (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24 ( 6 分)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 500N的拉力 F,10s 内使重为 900N 的物体匀速上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 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 ( 6 分)据报道,一位物理老师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质量分布和粗细均匀)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如图(a)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一端 B 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 O 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 O 点和铁笼悬挂点 B 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b)所示测得 OB=10cm,OA=5m,铁笼重 245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00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1 )设计步骤 a 的目的是_; (2 )大象的重量为多少 N(写出解题步骤) ;(3 )槽钢的重量为多少 N(写出解题步骤) 26在 “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的实验中:(1 )测出_ _的总重力,然后按如图所示组装动滑轮。(2 )若实验中提供三种重力不同的钩码:0.2N、0.5N 和 1N,实验时最好选择_ 。A0.2 N B0.5N C1N(3 )实验时,_ 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_ _上升,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7.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_,应改为 _;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 无关。(2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 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_ ;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28. 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 A 和 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 。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 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 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1 )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 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 _,因此它具有 _能。(2 )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29小辉和小石一起“研究杠杆平衡条件”:(1 )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使杠杆在 _位置平衡。 (2 )如图所示,在杠杆的左端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某一位置竖直向下拉住杠杆,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小辉经过多次实验后分析数据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石分析数据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你认为_ 的结论正确如果操作无误_ _(选填 “会”或“不会 ”)得出另一位同学的错误结论。(3 )为了帮助小辉得出正确的结论,应该不改变拉力的_ _,而改变拉力的 _(此 2 空选填“作用点” 、 “大小”或“方向” )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发现 F1OA_F2OB (选填“”或“” ) ,即可证明正确的结论.30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 如图甲所示,小红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他控制小车质量保持不变,让小车从斜面的_ (填“同一” 、 “不同 ”)高度下滑,目的是 _通过比较 _,可以比较小车具有的动能。(2) 小磊认为去掉木块,利用粗糙且足够长的木板,通过比较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也能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即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物体的动能越大于是小磊通过在小车上加砝码来改变质量,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情形,据此她得出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动能与质量_ (选填 “有关”或“无关”),该结论是_的。(“正确”或“错误”)(3) 小磊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_ 。理由是: _。若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_ 。(4 )小明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时采用的方案是: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现:木块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远。根据这一现象,能做出以下哪个判断?_。A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一定与其他因素有关B动能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外,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C不能判断物体动能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动能大小一定与质量外的其他因素有关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