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53692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XX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 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11 月 8 日,记者节。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从容。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XX 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欢迎大家阅读!XX 年中国记者节广播稿一、导入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甲:嗨!大家好!红领巾小广播又与大家见面啦!乙: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甲:我是今天的主持人( )。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二、校园新闻甲:先来说说本周的校园新闻:上周我校的运动健儿参加了 XX 市第二十八届运动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们学校争得了荣誉。六(2)中队的吴舫同学还成了体育明星呢!乙:少先队大队部组织了“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确立一个奋斗目标,争取一点进步,做一件好事,结交一个朋友,改掉一个缺点,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希望各中队积极开展本项活动,并及时上交活动总结。甲:岛石镇小学获得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组织奖。其中六(3)中队的方远瑶同学还获得了 XX 市的二等奖。三、记者节乙:真是可喜可贺啊,祝愿我们的学校,祝愿我们的同学前途更加美好!那么接下去我可要考考你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甲:哈哈!我早已准备好了关于今天记者节的资料了:不放假的工作节日记者节XX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 ,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 11 月 8 日定为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从 1933 年到 1949 年,每年的 9 月 1 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1949 年 12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 ,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其他各种纪念节日如:二七纪念、五卅纪念、七七抗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九一八纪念、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等,均不必放假。 ”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1999 年 9 月 18 日颁布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XX 年 8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 11 月 8 日定为记者节。11 月 8 日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 年 11 月 8 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60 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确定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为记者节的日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四、轻松一刻乙:轻松一刻,一刻轻松。甲:今天的笑话是狗:一条警犬看到马路上过来一条普通狗,就气势凶凶地跑去质问它:我是警犬,你是什么东西?普通狗不屑一顾地看看它说:蠢货,看清楚点,老子是便衣!五、结束曲队歌乙:今天的小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合:再见!各位朋友,我是一名来自贵州的新闻工作者。贵州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同时,她又是一个经济相对滞后的地方。贫穷与落后,常常使我心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手中的笔一次次显得沉重,我心中的泪一次次夺眶而出,因为,我面对的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然而,面对逆境,他们展现的却是感天动地的坚韧与奋争。因为这份源泉,我感觉自己的良心唯有正直,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这些普通民众;我感觉自己的文章唯有正直,才能更如实地传达我所获得的感动。我曾经采访过生活在喀斯特山区的山里人,你们很难想像真正的贫困是什么:那是苦捱岁月,了无指望;那是彻底的一无所有,被迫地听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当加起来还不足 10 元人民币而这群山里人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山河,改变生活,他们的行为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与命运抗争。我也曾经采访过在许多人信奉“金钱至上”的今天、却仍然将“劳动模范”这个似乎过时的称号当作三代人追求目标的一家人。坐在他们的中间,我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轻松和纯净。当他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数人已经久违的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歌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让我真正看到了人生价值的取向。我还曾经采访过响应党的号召,离开繁华的都市,来到贵州,将青春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三线建设的三线工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不是没有眼泪,也不是没有怨言,可我所看到的情景是:几个月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了,他们仍然是听着厂里的广播准时上下班。他们中间的许多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们今天的穿着,已经丝毫没有大都市的气息。这些三线工人中,很多是生产飞机的心脏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却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今年春节,我亲眼看见一位第一次乘坐飞机回上海探亲的三线职工不知道怎样系扣安全带,除了默默地帮他扣上安全带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是这群善良而敦厚的人,教会了我什么叫爱岗敬业、什么叫无私奉献。在这里,我要给大家看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这位老妈妈叫杨家珍,今年已经 70 岁了,自从被丈夫遗弃后,她一直靠捡垃圾为生。照片上的五个孩子,都是她捡垃圾时捡回来的弃婴。13 年前,她拾回了第一个孩子,如今,这个孩子已经读到了小学六年级。民政局的同志介绍说,杨妈妈很善良,她的行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写一写。于是,我去了杨妈妈的家。那天,孩子们都去上学了,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杨妈妈对我哭诉:我不是要当人贩子,也不想靠他们养老送终,我只是想,他们也是一条生命,养活了他们,兴许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杨妈妈哭着说,我也哭着听。杨妈妈说,记者同志,你信不信,我现在做菜时,就是将油放在锅里过一遍就拿出来留着下次用,但孩子们需要营养,所以我总是一个劲儿地扒饭,尽量将菜留给他们,但孩子们懂事,总是抢着给我夹菜。那一次的采访,我的采访本被自己的泪水浸湿了。去年春节,我抑制不住对杨妈妈和五个孩子的思念,提着一大包送给他们的衣物,再一次走访了杨妈妈。她明显地老了,可五个孩子却比以前长得结实和健康了。杨妈妈说,由于记者的报道,他们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捐助。然而,杨妈妈仅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的,全部捐给了五个孩子读书的学校,杨妈妈欣慰地对我说,她如今最高兴的事就是政府为她的做法撑了腰、正了名,她已经别无所求,她唯一担忧的是,自己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这五个孩子今后该怎么办。孩子们听到这儿,不约而同地跑到杨妈妈身边,帮她捶背捶腿,并嚷着说:“妈妈不会死的,妈妈会长命百岁。 ”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一次忍不住掉下来。告别他们的时候,已是暮霭时分,五个孩子抱着我送他们的衣物欢呼雀跃,杨妈妈却蹒跚着脚步将我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哀怜他们的命运,没有资格仅仅付出很有限的金钱就承受他们莫大的感激,因为恰恰是他们,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人世间的真善美。这个世界,唯情是真,唯爱是本。我没有想到,情和爱,这世间最浪漫的两个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绎得如此深刻和感人。现在每当走在华灯初上的街上,当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行人与我擦肩而过时,我总是想,他们或许就是我采访的众多可亲可敬的人当中的一个。是的,正是这些可亲可敬的普通人用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动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让“正直”这种清明的心境从来没有在我心中动摇过。我庆幸的是,在许多人用“物欲横流”用“人心不古”之类的词来形容这个社会时,在许多人因为价值取向的偏差而变得玩世不恭时,我却常常能被这些普通人所感动,常常因为他们的精神和信念而泪流满面。一次次的采访经历让我明白,为什么新闻工作的先行者邹韬奋先生会那么鞠躬尽瘁地去反映“农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学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仆的苦生活” ,因为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为什么萧乾老人在他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总是秉承“我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我不可能脱离人民去写新闻”的信念,因为同样是人民的精神激励着他。人民用他们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新闻工作者也正是靠着这份精神源泉来扬善惩恶的。正因为如此,我深深领会了江泽民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新闻舆论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新闻舆论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我想,人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往事和经历,不管将来我是否还从事记者职业,不管今后我是否还拿着话筒穿梭于大街小巷,我都将永远忘不了记者这段生涯。因为从这里开始,我学会了人类许多美好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将始终如一地贯穿我的整个生命。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 xx,是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xx栏目的一名记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无悔的追梦人和践行者涓流汇海,聚沙成塔,中国梦是个人梦的汇聚,也是集体梦的最终归宿,所以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它渐行渐近,是你我他共同给力的结果,是国家社会个人的不断前行。 “中国梦”正在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标识,激励着华夏儿女向着心中的梦想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媒体,作为一名长期一线工作的新闻记者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做好我们的新闻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传递正能量,做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是我无悔的追求。弘扬主旋律是我们的职责;传递正能量是我们的道义;做舆论监督是我们的良知。因为我们是记者,我们无时不在为因自己的努力而化解了一起纠纷,或者解决了他人的燃眉之急而骄傲;因为我们是记者,我们感知到了在润物细无声的社会进步发展中,有我们推动的力量在里面;因为我们是记者,在帮助别人实现梦想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梦想实现的甜蜜和幸福。今年七月,在蒜乡播报开展的“情聚蒜乡,圆梦学子”助学行动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家庭特别贫困的寒门学子,他叫李新奇。14 岁的时候爷爷和妈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爸爸又在车祸中失去了右腿和右臂,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每到收蒜的时候,就是一家最困难的时候。家里七亩地的大蒜都是爸爸李建军拖着一条瘸腿自己收自己晾,新奇说, “爸爸挖蒜,在地上爬,满身都是泥,三趟就磨破一条裤子.”爸爸趴着、爬着在地上一点点挖蒜的艰难情景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无法想象的,也是他这辈子都无法从记忆里抹去的。李新奇一家的遭遇经过我们的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引起很多好心人的关心,有的给她家送去了生活用品,有的送去了钱。在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帮助他圆了大学梦,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准飞行员” 。三年来我们共报道了 40 多名像李新奇这样的“寒门学子” ,在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资助下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去追逐属于他的梦想和未来。开始了生活的新篇章。凭着这份爱心和职责,我们相继报道了家境贫寒又遭诈骗的李振存,报道了身患尿毒症家中失窃的郭良兵,报道了捐肾救子的伟大母亲李福华,他们的事迹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唤起了社会关爱的力量,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看到他们得到帮助时满含热泪的眼睛和一张张绽放在阳光下的笑脸,我们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更被社会正义的力量深深感动着,这让我们感觉到世界真的很温暖。作为民生记者,我们每天都在百姓生活的最基层来回奔波,在匆忙的奔波中,我也不断成长,并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民生记者,不仅要有宏观意识,大局意识,更要有对百姓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废寝忘食,几年来的一线记者让我尝尽了其中的甜与苦。甜的是通过我们的报道群众的困难得到解决,苦的是虽然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仍有一些部门和群众对我们不够理解。掸去风霜,新的征程向我们招手,我作为金乡广播电视台记者中的一员,有决心更有信心把今后的工作做的更好,时刻谨记:心中有理想,笔下有责任,忠实记录,理性发声,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做无悔的追梦人和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工作。总有一种力量让我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深刻铭记;总有一个梦想让我魂牵梦绕,力量不会终止,感动终将继续,梦想一定实现。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