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说课稿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53310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第一部分、说教材教材分析鸟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前 面 两 节 分 别 介 绍 了 水 中 和陆 地 生 活 的 动 物 ,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如何进行探究和观察。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知道了鱼类的主要特征与水中环境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的观察与探究,概括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学生掌握了本节的知识和技能,还为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二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 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重难点分析1 重点:通过探究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2 难点: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这一实验第二部分、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围绕“生物适应环境”这一主线展开鸟类特征的探究,凭借学生原有的对鸟类的认识已经可以解决一些探究问题,如鸟类有翅膀等。但是学生对鸟类具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还不明确;且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教师要多方引导;学生个体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合理安排学习探究小组。第三部分、教法与学法.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标本、模型等直接展示出鸟类适于飞行的图片资料,变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都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第四部分、教学过程(第一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教具准备:纸张、活的家鸽、家鸽骨骼标本、鸟的羽毛、扇子等;(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分成小组;(2)准备纸张,预先叠好纸飞机;设计记录表格 2 份(如图)。(第二点) 新课教学(共分七个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导学(2 分钟)以“国际鸟人节”的活动图片导入飞翔是人类早有的梦想,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人不能飞而鸟能够飞?”,飞机的问世也是莱特兄弟从鸟类的特点中得到启示的,由此引入新课。2.资料展示,认识鸟类(5 分钟)在此安排了三个环节。环节:观察图片,(说出几种常见的鸟的名称。)环节:观看视频,(展示我国鸟类资源的资料,了解鸟类多样性。)环节:阅读课文,(了解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3.实验演示,激起波澜(3 分钟)4.分组体验,合作探究(20 分钟)阅读课本 21-23 页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尝试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学生通过观体形、轻展翅、摸胸肌、看骨骼、资料分析等手段,可以随时列表记录探究和观察的结果,通过汇报交流的途径,使学生归纳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概括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最后:表达和交流,给出简明扼要的板书。5.总结提升,画龙点睛(4 分钟)一、让小组自行用设计的表格来归纳总结一遍。二、观看图片,欣赏鸟的飞行,引导学生归纳出鸟类的主要特征。请同学们把内容朗读一遍。6.反馈练习,拓展延伸(1 分钟)(第三点)板书设计三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具有迅速飞行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资源优势,合力营造一个和谐、开放的课堂活动氛围,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切实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