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脾胃病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510686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脾胃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肾病脾胃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肾病脾胃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理论最主要两大特点 1 2 3 4 5 6 7 8 2 技术化把病人看做疾病的载体 医患之间的没有交流3 是商业化把病人看做消费的主体 寻求利益的最大化 现代医学失去了生命感4 畸形的医改制度让医务人员成了替罪羊 9 医学不只是科学 更是人学 医生所面对的是整体的人 应该确立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 坚守底线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10 e家模板 11 大医精诚原文唐 孙思邈 学医者必须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凡大医治病 必当安神定志 无欲无求 先发大慈恻隐之心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妍媸 怨亲善友 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 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 自虑吉凶 护惜身命 见彼苦恼 若己有之 深心凄怆 12 13 14 15 16 17 脾胃系疾病 1 免疫2 滤血3 造血4 储血 区别 运化水液1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脾主生血2 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水谷精微3 脾主升清脏器 西医 中医 18 脾主运化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 散精 作用 脾气自身作用 肺 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途径 19 脾主运化 金匮要略 云 饮食入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 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肾 胃 脾 肺 膀胱 20 脾主统血 21 1 升清 指脾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 头目 发挥濡养的作用 2 升提 脾气充足 固摄某些内脏于恒定的位置 防止内脏下垂 脾主升清 胃下垂 肾下垂 子宫脱垂 脱肛 22 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 消化 脾主统血 吸收 转输 升清 脾气主升 升举内脏 纳呆 腹胀 便溏 生湿 痰饮 水肿 脾气不升 清气不升 清气下陷 升举无力 神疲泛力头晕目眩 腹胀 腹泻 坠胀 久泻脱肛 内脏下垂 皮下 肌衄 脾失健运 脾不统血 内脏 便血 尿血 崩漏 病理分析 脾虚 23 脾胃系统疾病 脾胃系统疾病 1 胃痛2 痞满3 呕吐4 呃逆 1 腹痛2 泄泻3 痢疾4 便秘 24 胃痛 Concept 又称胃脘痛 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癌胃神经官能症 什么叫胃痛 西医疾病 25 病因 胃痛 26 1 外邪犯胃外感寒 热 湿诸邪 内客于胃 皆可致胃肠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 或过饥过饱 损伤脾胃 则酿生食积 或蕴湿生热 使胃气壅滞 不通则痛 3 情志不畅忧思恼怒 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胃气阻滞 而发胃痛 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 可致胃络血瘀 4 素体脾虚若素体脾胃虚寒 胃失温养 或胃阴亏虚 胃失濡养而发生疼痛 寒邪客胃 病因病机 实 虚 27 多食咸 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 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 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 则肉胝皱而唇揭 多食甘 则骨痛而发落 28 外邪犯胃 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内客于胃 肝气犯胃 损伤脾胃 胃失和降 气机阻滞 不通则痛 实 29 久病脾胃虚损 素体脾胃虚弱 胃阴不足 脾阳不足 胃失濡养 不荣则痛 虚 30 诊断 1 病史 常与情志不畅 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 饥饿 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等 劳累 受寒等因素有关 2 症状 胃脘痞疼痛 常伴有痞闷 胀满 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 嗳气 吞酸嘈杂等胃气失和的症状 3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X线照影 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活检等 可见胃 十二指肠粘膜炎症 溃疡等病变 大便或呕吐物隐血试验强阳性者 提示并发消化道出血 31 32 鉴别诊断 33 寒证 遇寒则痛甚 得温则痛减2 辨寒热热症 遇热则痛甚 得寒则痛减 实证 痛剧 固定不移 拒按 脉盛1 辨虚实虚证 痛势徐缓 痛处不定 喜按 脉虚 3 辨气血初病在气 久病在血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34 治疗用药原则1 胃痛的治疗以 理气和胃止痛 为基本原则 2 用药应做到 祛寒勿过于辛燥 养阴谨防滋腻 补脾注意运脾 化瘀宜兼理气 辨证论治 35 1 寒邪客胃 1 辨证依据 主症 恶寒喜暖 得温痛减 遇寒加重 口淡不渴 或喜热饮 舌脉象 舌淡苔薄白 脉弦紧 病史 有受寒饮冷史 2 治法 温胃散寒 行气止痛 辨证论治 36 辨证论治 3 方药 良附丸加味高良姜 吴茱萸香附 乌药 陈皮 木香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37 湿热中阻证 1 辨证依据 主症 胃脘疼痛 痛势急迫 脘闷灼热 口干口苦 兼症 口渴而不欲饮 纳呆恶心 小便色黄 大便不畅 舌脉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38 辨证论治 2 治法 清化湿热 理气和胃 3 方药 清中汤加减 39 清中汤加减 黄连 栀子 制半夏 草豆蔻 茯苓 陈皮 甘草 清化湿热 理气和胃 40 辨证论治 2 饮食停滞 1 辨证依据 主症 胃脘胀满疼痛 拒按 嗳腐吞酸 兼症 呕吐不消化食物 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 不思饮食 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 舌脉 舌苔厚腻 脉滑 病史 有暴饮暴食史 41 辨证论治 2 治法 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 3 方药 保和丸加减 42 消食化积 保和丸加减神曲 山楂 莱菔子 连翘茯苓 半夏 陈皮酒食肉食面食食热 理气和胃 辨证论治 43 3 肝气犯胃 1 辨证依据 主症 胃脘胀痛 痛连两胁 胸闷嗳气 喜长叹息 大便不畅 兼症 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嗳气 得矢气则痛舒 喜长叹息 大便不畅 舌苔多薄白 脉弦 舌脉 舌苔多薄白 脉弦 辨证论治 44 2 治法 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3 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 辨证论治 45 疏肝解郁 理气止痛 辨证论治 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 香附 白芍 川芎 陈皮 枳壳 46 胃阴亏虚证 1 辨证依据 主症 胃脘隐隐灼痛 似饥而不欲食 口燥咽干 兼症 五心烦热 消瘦乏力 口渴思饮 大便干结 舌脉 舌红少津 脉细数 虚 47 辨证论治 2 治法 养阴益胃 和中止痛 3 方药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48 辨证论治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沙参 麦冬 生地 川楝子 芍药 甘草 枸杞子 当归 养阴益胃 和中止痛 49 脾胃虚寒证 1 辨证依据 主症 胃痛隐隐 绵绵不休 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 兼症 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泛吐清水 神疲纳呆 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 舌脉 舌淡苔白 脉虚弱或迟缓 虚 50 辨证论治 2 治法 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 3 方药 黄芪建中汤 51 辨证论治 黄芪建中汤 黄芪 饴糖桂枝 生姜芍药 炙甘草 大枣 益气健脾 和胃止痛 温中 52 预防与调护 调摄精神 注意饮食 避免感邪 53 肾系疾病 1 排泄2 调节平衡3 内分泌 区别 1 肾藏精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 肾主水3 主纳气 西医 中医 54 55 主生长发育 56 57 2 主生殖 生殖器官的发育 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 以及生殖能力等 都与肾中精气和阴阳密切相关 天癸 由肾中精气产生 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及生殖机能的物质或功能 肾精 天癸 男子 精气溢泻 女子 月事时下 58 59 2 主水 肾能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并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的气化作用 肾者水脏也 主津液 素问 逆调论 60 61 3 主纳气 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保持吸气的深度 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出气也 肾纳气也 故肺为气之主 肾为气之本也 景岳全书 62 肾系疾病 Title 淋证 水肿 癃闭 阳痿 遗精 63 水肿 Concept 水液潴留泛滥肌肤 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特发性水肿 何谓水肿 西医疾病 64 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 包括急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衰等 二 范围 肾源性水肿 65 肾 胃 脾 肺 病因 膀胱 66 一 病因 风邪袭表 肺 风邪外袭肺失通调 风遏水阻风水相搏 流溢肌肤 水肿 景岳全书 肿胀 篇所言 凡外感毒风 邪留肌肤 则亦能忽然浮肿 1 1 67 脾 一 病因 外感水湿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衣裹身 脾为湿困水湿停聚 泛溢肌肤 水肿 2 68 一 病因 脾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嗜食辛辣多食生冷饮食不足 损伤脾胃水湿壅滞 横溢肌肤 水肿 3 69 一 病因 脾 劳倦过度 脾胃虚弱水湿壅滞 水肿 横溢肌肤 劳倦过度 4 70 一 病因 肾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薄弱 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水泛肌肤 水肿 5 71 二 病因 肾 久病劳欲 久病产后纵欲无节生育过多 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水泛肌肤 水肿 6 一 病因 72 二 病因 肺脾 疮毒内犯 疮毒内归 损伤脾肺水液代谢受阻 溢于肌肤 水肿 7 一 病因 73 风邪袭表 肺失通调 风水泛滥 疮毒内犯 感受水湿 饮食不节 劳倦体虚 脾失运化 肾失蒸化 湿毒浸淫 湿热蕴结 水湿浸渍 脾阳虚衰 肾阳衰微 水肿 水湿潴留泛溢肌肤 二 病因病理 74 三 诊查要点 一 发病特点 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 继及四肢全身 二 临床表现 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 重者全身皆肿 甚则腹大胀满 气喘不能平卧 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或尿少 恶心呕吐 口有秽味 鼻衄牙宣 头痛 抽搐 神昏谵语等危象 三 相关病史 可有乳蛾 心悸 疮毒 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75 1 一般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 肾功能 肝功能 包括血浆蛋白 心电图 肝肾B超 2 怀疑心性水肿可再查心超 胸片 明确心功能级别 3 肾性水肿可再查24小时尿蛋白总量 蛋白电泳 血脂 补体C3 C4 及免疫球蛋白 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 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 4 女性患者尤须注意排除狼疮性肾炎所致水肿 须查抗核抗体 双链DNA抗体 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4 相关检查 76 二 病证鉴别 77 78 辨证论治 1 辨阳水和阴水阳水 多因风邪外袭 起病急 颜面先肿 腰以上肿甚 皮色光亮而薄 按之凹陷易恢复 阴水 多因脾肾亏虚 起病缓 下肢先肿 腰以下肿甚 肤色萎黄或悔暗 按之如泥 凹陷难复 一 辨证要点 79 2 辨别外感与内伤外感 感受外邪 起病急 病程短 恶寒发热 头痛 身疼 脉浮 内伤 脏气亏虚 病程长 迁延反复 虚中挟实 以本虚为主 有气血阴阳不足表现 80 3 辨病变脏腑 在肺 脾 肾 心之差异 若水肿较甚 咳喘较急 不能平卧者 病变部位多在肺 若水肿日久 纳食不佳 四肢无力 身重 苔腻 病变部位多在脾 若水肿反复 腰膝酸软 耳鸣眼花者 病变部位多在肾 若水肿下肢明显 心悸怔怔 胸闷烦躁 甚则不能平卧 病变部位多在心 81 二 治疗原则 发汗 利尿 泻下逐水为治疗水肿的三条基本原则 一 阳水应以驱邪为主 二 阴水当扶正祛邪 三 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82 三 分证论治 一 阳水1 风水相搏证眼睑浮肿 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 来势迅速 多有恶寒 发热 肢节酸楚 小便不利 伴咽喉红肿疼痛 舌质红 脉浮滑数 治法 疏风清热 宣肺行水 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 常用药 麻黄 杏仁 防风 浮萍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石膏 桑白皮 黄芩 83 2 湿毒浸淫 眼睑浮肿 延及全身 皮肤光亮 尿少色赤 身发疮痍 甚则溃烂 恶风发热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 宣肺解毒 利湿消肿 代表方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常用药 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赤小豆 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84 3 水湿浸渍 全身水肿 下肢明显 按之没指 小便短少 身体困重 胸闷 纳呆 泛恶 苔白腻 脉沉缓 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治法 运脾化湿 通阳利水 代表方 五皮饮合胃苓汤 常用药 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皮 苍术 厚朴 陈皮 草果 桂枝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85 4 湿热壅盛 遍体浮肿 皮肤绷急光亮 胸脘痞闷 烦热口渴 小便短赤 或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腻 脉沉数或濡数 治法 分利湿热 代表方 疏凿饮子 常用药 羌活 秦艽 防风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皮 猪苓 茯苓 泽泻 木通 椒目 赤小豆 黄柏 商陆 槟榔 生大黄 86 二 阴水 1 脾阳虚衰证 遍体身肿日久 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脘腹胀闷 纳减便溏 面色不华 神疲乏力 四肢倦怠 小便短少 舌质淡 苔白腻或白滑 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 健脾温阳利水 代表方 实脾饮 常用药 干姜 附子 草果仁 桂枝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泽泻 车前子 木瓜 木香 厚朴 大腹皮 87 2 肾阳衰微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 面浮身肿 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起 尿量减少或反多 腰酸冷痛 四肢厥冷 怯寒神疲 面色苍白 甚者心悸胸闷 喘促难卧 腹大胀满 舌质淡胖 苔白 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助阳 化气行水 代表方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常用药 附子 肉桂 巴戟天 仙灵脾 白术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 88 3 瘀水互结证 水肿延久不退 肿势轻重不一 四肢或全身浮肿 以下肢为主 皮肤瘀斑 腰部刺痛 或伴血尿 舌紫暗 苔白 脉沉细涩 治法 活血祛瘀 化气行水 代表方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常用药 当归 赤芍 川芎 丹参 益母草 红花 凌霄花 路路通 桃仁 桂枝 附子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89 预防调护 1 避免风邪外袭 2 防止水湿外侵 3 注意调摄饮食 4 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抓破皮肤 5 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 6 坚持治疗 定期随访 7 劳逸结合 调畅情志 90 ThankYou 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