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主题阅读中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 一、课题背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阅读和习作教学相分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阅读时比较重视教授学生解题方法,而忽略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很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缺少语法习得和语感培养,更不会在阅读优美文字中获取写作热情。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生搬硬套,很少能写出好文章。有的学生甚至投机取巧,抄袭作文选上的例文,范文,应付老师,养成不好的文风。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提升,阅读教学也收效甚微。针对该问题,我们认为当前的语文主题阅读可以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增加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训练写作表达方法,激发创作热情,提升写作能力。为此我们确立了“在主题阅读中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探索主题阅读及作文教学新模式,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提高写作能力,为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并指出这种“意义” ,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 ,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4、 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阅读与写作,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内外阅读与写作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与创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让阅读真正为习作而服务,使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进行大量的语文积累,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同时与阅读相结合的写作练习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本之源,减轻学生写作的负担,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3、把教材中每单元一次的习作转化为与日常阅读、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小练笔,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4、使读写相结合,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以读促写的方法(1)仿写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们应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怎么写”的知识通过模仿运用到作文实践中,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写作技能,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和条理性,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模仿可以有以下几种:对照模仿式。它是直接从模仿对象处学习其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点,依样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是结构的模仿,也可以是情节的模仿,可以是人物塑造的模仿也可以是语言技巧的模仿。借题发挥式。它是相对于对照模仿来说的,不是一对一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对更多对象认识感悟的基础上把其中印象深刻之处巧妙的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赋予他全新的意义。创新发展式。它是指在原作的思路,进行创新改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增加自己的新的生活体验和素材,这是对原作的创新与再创造。(2)改写变换叙述人称或故事人物,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述同一内容。变换叙述方式,让学生换一种方式来叙述同一内容。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变换篇幅,如把具体的内容缩写,把概括的内容扩写。(3)想象写.语文教材和主题丛书中,有很多文本的中间或结尾都留有空白点,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可发挥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将空白点想象写补充完整。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独创性。想象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一些:看图想象。让学生看着课文插图展开想象,用语言描绘,通过想象写,学生在情景中体验了角色心理,学习运用内心描写的方法,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换位想象。将自己与作者换位或与文中的角色进行换位想象后写作。拓展想象。文章有些地方写得含蓄,或简练,或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把简练的地方补写完整,把含蓄的地方进行填充和扩展,把文中未尽之意,按原文思路加以想象与延伸,作到妙笔开生面,续出新格局;或者对一些有意义的童话或寓言故事进行拓展想象,写出更丰富多彩的结尾。(4)组合写所谓组合写即“移花接木” 。是指将阅读中遇到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再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拓展文章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重新组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5)读后感或好文推荐.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如读文有感,就从读后的感慨入手写一写读后感。在定期开展的读书交流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某一篇文章,和同学进行分享交流。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作文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2.以读促写的形式内容提挈型。可围绕文章中心设计练笔,引导梳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印象。内涵挖掘型。可抓住内含丰富,语义深刻的词句引导想象挖掘,借助形象显化语文。创造想象型。文章阅读后可激疑引思,促其创造想象,进而练笔。条件变更型。可变更文章第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进而练笔。条件逆反型。可逆反文章中某一条件,引导推理事情的发展,让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强化理解。体裁转换型。可借助文章题材、转变叙述方法。情境借用型。可借用文章所写事情的背景,变更内容,想象事情,进而作文。专题评价型。可引导学生从课文或主题丛书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进行专题阅读评价。五、研究方法.1、调查法以问卷、访谈、听课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2、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3、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4、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对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的认识与思考,寻求理论层面的支持,构建理论框架。5、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及时总结反思,对实验过程进行修正完善。六、研究阶段课题实验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 月 3 月2018 年 4 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组,第二阶段:2018 年 4 月2018 年 9 月,进行课题研究,并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总结。第三阶段:2018 年 9 月2018 年 10 月,总结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发表有关论文,课题.提供有关材料,进行结题鉴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