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509482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性厌食症 1 Contents 概述 病因 诊断标准 治疗 临床表现 2 概述 神经性厌食症 AnorexiaNervosa 是指个体通过节食 过度运动 引吐 导泻等手段 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 盲目追求苗条 体重显著减轻 3 病因 AN的病因学复杂 为多因素疾病 涉及社会文化 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双生子同病率的研究 神经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性腺功能异常 DST 神经生化异常 尿 脑脊液中提示去甲肾上腺素 NE 代谢产物水平下降 提示NE的代谢率减低 心理因素 拘谨 刻板 强迫的个性特征及完美主义倾向等 社会环境因素 审美观 发病的职业特征 4 临床特点 12岁 18岁女性的患病率为0 5 1 接近该组诊断标准的 准患者 较多 女性终身患病率估计为0 5 3 7 男女比例为1 10 限制型 限定饮食量 暴食或自我引吐型 有规律的暴饮暴食或自我引吐 包括自行引吐或滥用泻药 利尿剂及灌肠剂 营养不良 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 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心律不齐和肾衰竭 慢性肠炎食管侵蚀 龋齿等 停经 当患者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25 时 可能发生闭经 长期闭经的并发症包括雌激素减少和脱毛症 流行病学 并发症 障碍类型 5 临床表现 1 心理和行为障碍异常的进食行为 有意并费尽心机过分地节食或 和过度运动 引吐 导泻体重迅速下降 但自我感觉良好 缺少饥饿感超价观念及体象障碍 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对自身体重及体形存在认知综合障碍 6 临床表现 1 心理和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及自伤自杀行为 原因多种多样抑郁焦虑相当常见自伤自杀行为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常发生于晚上 不能持久节食而放纵暴食后常伴随过度运动 引吐 导泻等行为否认病态 治疗不合作社会功能基本正常 7 临床表现 2 生理障碍营养代谢障碍 严重的营养不良 重者可达恶病质状态多种躯体不适及合并症 上腹部隐痛 低体温 低血压 低血糖 水肿 心动过缓 水电解质紊乱 血细胞减少 骨质疏松 病理性骨折 心电图改变 内分泌功能紊乱 HPA HPT 性腺轴异常 闭经 性欲性功能低下 性心理生理发育迟缓 生长激素 皮质醇上升 甲状腺素 胰岛素分泌异常 8 诊断标准 CCMD 3 1 体重减轻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 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为 17 5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 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2 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 至少有下列1项 回避 导致发胖的食物 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 3 常可有病理性怕胖 4 常可有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 闭经 性兴趣丧失 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 胰岛素分泌异常 5 症状至少已3周 6 可有间隙发作的暴饮暴食7 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 正常体重千克数 身高厘米数 105BMI 体重千克数 身高米数的平方 一般体重18 5到24 9之间 亚洲人理想指数是18 5至22 9 9 鉴别诊断 1 躯体疾病 很多躯体疾病如大脑的肿瘤或癌症 可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 应通过相关检查予以排除引起体重减轻的躯体疾病 AN患者普遍存在内分泌紊乱 应通过相关检查排除原发内分泌疾病 2 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往往有食欲减退的特点 而AN患者食欲正常并有饥饿感 只在严重阶段AN患者才有食欲减退 抑郁症病人没有AN患者强烈的肥胖恐惧或体像障碍 AN中常见活动过度 是计划好的仪式性行为 对食谱和食物卡路里含量的先占观念 而抑郁症病人中并没有 3 躯体化障碍 可出现体重减轻 厌食 呕吐 异常的进食行为等 但一般讲 其体重下降较轻 缺少认为自己过胖的超价观念 闭经现象少见 病人合作且主动求医 10 躯体治疗 躯体支持治疗 供给高热量饮食 静脉营养 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促进食欲 餐前肌注胰岛素 但要防止低血糖反应药物治疗 1 缓解强迫 如氟西汀 2 抗抑郁药 如氯米帕明 3 减轻某些躯体症状如胃排空延迟 西沙必利和甲氧氯普胺 4 抗精神病药 如舒必利 氯丙嗪 11 心理治疗 认知治疗 主要针对患者的超价观念 体象障碍 进行认知偏差纠正 行为治疗 主要针对异常的进食行为 体重减轻 遵从阳性强化法原理 家庭治疗 主要针对与起病有关的家庭因素 系统的家庭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减少复发 12 神经性厌食症适宜食物 开胃健脾 营养原则宜吃具有补脾气 性平 性温 味甘 营养丰富 容易消化的食品 忌吃性寒凉 易损伤脾气 味厚滋腻 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 适宜食物1 谷物及豆类 粳米 籼米 玉米 薏米 番薯 豆腐等 2 肉 蛋 奶类 牛肉 兔肉 牛肚 猪肚 桂鱼 乌鸡等 3 蔬菜类 藕 粟子 山药 扁豆 豇豆 胡萝卜 马铃薯 洋葱 平菇等 4 水果类 葡萄 红枣 桃 杏等 健脾开胃 拔丝地瓜 健脾开胃 川味啤酒鸭 13 神经性厌食症适宜食物 孜然对消化不良 胃寒疼痛 肾虚便频均有疗效 中医认为 孜然气味甘甜 辛温无毒 具有温中暖脾 开胃下气 消食化积 醒脑通脉 祛寒除湿等功效 米酒即醪糟中的汤汁 饮后能开胃提神 对神经衰弱 精神恍惚 抑郁健忘等症有较好功效 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藕带就是还没有成形的藕 也就是最嫩的藕 本草纲目拾遗 云 藕粉 调中开胃 补髓养血 通气分 清表热 消食止泻 14 神经性厌食症护理查房 急诊病房 周缘渊 15 简要病史 姓名 张曜性别 男年龄 41岁主诉 排便次数减少1年 加重3月现病史 患者1年前开始因家中变故劳累后出现排便次数减少 最初通过饮食调节 后长期口服中药调理 期间反复使用过乳果糖 长柄开塞露 番泻叶通便治疗 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排便次数减少明显加重 可长达1周无大便 排气减少 排便困难 伴有脐周胀痛不适 阵发性 尤其进食固体食物后加重 便后可缓解 长期应用番泻叶通便 但自觉效果欠佳 每次解少量便 后呈稀水样 后于我院消化科予营养支持 石蜡油通便 泮立苏护胃 多烯 甘利欣保肝等对症治疗 现患者腹胀较前好转 解便较前规律出院 后于2017年10月16日至奉贤区中心医院就诊 在院期间出现精神异常及行为异常 予奥氮平口服 体重减轻20Kg 现为进一步诊疗收治我科 16 查体 T 36 8 CP 80次 分R 18次 分BP 100 60mmHg神志清楚 营养极差 回答切题 轻度贫血貌 躯干及四肢可见紫癜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腹舟状腹 腹壁软 全腹无压痛 无肌紧张及反跳痛 腹部无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 肝肾脏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肌力正常 肌张力正常 生理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 17 诊疗经过 入院后急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指标 予泮立苏抑酸护胃 奥氮平改善精神症状 新络纳促进胃肠蠕动 达吉辅助消化 并加强静脉支持治疗 PET CT示 血报告示 D 二聚体 2 96mg L 血红蛋白 80g L 18 主要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长期摄入不足 消化不良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患者营养不良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关 便秘 与患者消化不良有关 睡眠型态紊乱 与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有关 知识缺乏 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有关 19 主要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长期摄入不足 消化不良有关1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 文化 宗教 经济等 与患者 医生 营养师共同制定饮食计划 并根据体重情况及时修改 保证各种元素均衡全面 允许自带食物 2 指导患者进餐前适当休息以保证有充分精力进餐 并限制过量活动 以完成代谢增加食欲为宜 3 指导患者餐前避免摄入过多饮料 就餐时限制液体入量 以免过后胃部过度扩张 嘱其少饮咖啡和碳酸盐饮料 以免降低食欲或导致饱胀感 4 向患者讲解满足每日生长和健康所需的最低营养摄取量 以及在生命过程中个体不同时期的营养所需 若达不到则会导致体重减轻 健康不良 机体生长及自我修复功能减退 5 每天给患者测体重 尽量在早餐前 同一工具 时间 衣服 测前检查 防止增加重物和大量饮水等 减少干扰 6 督促监测患者进餐 准确记录出入量 护理效果 患者能遵循饮食计划 营养状态有所改善 20 主要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与患者营养不良有关1 评估患者的四肢活动度 2 鼓励患者生活自理 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易取处 只在必需时给予帮助 3 指导患者先在床上适当活动 双侧床拦保护 再下地散步 必要时有人陪护 活动应循序渐进 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 气急为原则 4 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 清淡易消化饮食 宜少量多餐 鼓励患者多进食 5 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6 指导患者使用拐杖或其他助行器 必要时患者外出时坐轮椅 7 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保证病人睡眠充足 护理效果 患者主诉活动耐力增强 活动后无不适感 21 主要护理诊断 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关1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 换气 及时更换床单位 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 限制探视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 保持机体清洁 如口腔及会阴处 4 给予高蛋白 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 5 监测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护 护理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 22 主要护理诊断 便秘 与患者消化不良有关1 评估患者排便习惯 便秘原因等 观察排便情况及大便的色 质 量 2 指导其按摩腹部 多进食蔬菜水果 适量的粗粮等方法 3 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4 训练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 排便时为其提供隐私和舒适的环境 6 每日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护理效果 患者便秘有所缓解 23 主要护理诊断 睡眠型态紊乱 与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有关1 评估患者的睡眠时间 方式 睡眠程度 睡眠习惯 睡眠型态紊乱的具体原因 2 观察和记录患者夜间连续睡眠的时间 程度 定时观察患者心律 心率 呼吸的变化及胸廓起伏情况 3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 采用高枕或半卧位姿势睡眠 4 指导患者放松 保持愉悦心情和稳定情绪 教会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 如热水泡脚等 5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睡眠和失眠的知识 了解影响睡眠规律的因素 解释良好的睡眠对疾病的好处 6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 避免干扰 7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并根据患者睡眠情况遵医嘱适当调整药量 护理效果 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提高 24 主要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 与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有关1 告知患者疾病的病因 主要危险因素 疾病发展过程及发病的表现 2 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及用药的必要性 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 3 关心体贴患者 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需求 4 向患者解释加强营养可以抵御饥饿 防止并发症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及生活起居 5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激动 烦躁不安 护理效果 患者掌握并理解关于疾病的基本知识 25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1 要努力争取患者的合作 医务工作者和营养师在鼓励患者摄取合理的热量的同时应尽力建立亲密的 富于同情心的和稳固的医患关系 以便帮助患者解除顾虑 纠正不良的进食行为 2 调节好家庭关系 帮助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3 做好细微的心理工作 认知重建 通过图片 音像等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纠正患者对体重与进食的错误认识和顽固的偏见 4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对肥胖的感受和态度 纠正患者的体像障碍 5 对患者的正常进食行为多鼓励 多赞扬 强化患者对自身的正确认知和对进食行为的接受度 6 如让患者与能食者共食 通过感染效果达到促进患者进食的目的 26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1 监测患者生长发育 营养状况及正常体重相差的百分比 以制订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计划 2 了解病史 膳食史 及患者是否服过利尿剂 腹泻剂及其它药物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 给以高热量饮食 膳食从低热开始 逐渐增加热量摄入 但要注意缓慢增加 治疗开始时每天给予1200 1500Kcal 以每周500 700Kcal的能量递增 最高可达每天3500Kcal左右 4 低脂肪和低乳糖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不适 5 逐渐增加患者蛋白质的供给 有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微量元素 6 治疗早期慎用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避免一时增加肠道容积 不能耐受 7 与患者协商制订食谱 选择患者喜好的食物 注意烹调方式及调味 使食物美观精致 味道可口 刺激病人食欲 8 由于患者长期未能正常食而造成的胃肠蠕动减弱 消化酶活性受抑制等情况 开始进食时 饮食内容一定要以清淡 少油腻 易消化为主 并避免选用易胀气食物如牛奶 干豆 硬果 生萝卜等 但要多选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无机盐 维生素的食物 如鱼 鸡 蛋 瘦肉 豆制品以及新鲜的蔬菜 水果 27 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9 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餐方式 逐渐增加饮食进量以保证营养摄入能满足机体消耗 增进营养 万勿操之过急 否则易使患者出现上腹饱胀感而终止进食 10 计算并记录每日进食量与体重 若能坚持按计划进食或体重有所上升 则给予口头或物质上的奖励 若不按计划执行给予适当处罚 11 鼓励患者记录营养日记 内容包括进食时间 地点 食物名称 自我感觉 根据记录帮助患者选用更适合 更富营养的食物 有利于改善病情 12 患者形成规律的进餐方式以后可逐渐减少对食物的强调 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通过各种方式使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习惯 让患者相信合理的饮食是通往健康的必由之路 13 定期称体重 可每周称三次体重 最好固定在晨起后称量 根据体重情况为患者制定增加体重的方案 如体重增加缓慢 可适当减少患者的活动量 以减少能量消耗 体重增加对患者也是个鼓励 理想的体重增加为每天200 400克 直到恢复到正常体重 28 健康教育 山楂麦芽茶 原料 生山楂25克 炒麦芽15克 制作 将生山楂去核 切片 与炒麦芽同用开水沏泡 渴饮 服法 代茶饮 功效 健胃 消食 适用于消化不良 宿食停滞 神经性厌食症等 山金胡萝卜汤 原料 山药30克 内金10克 新鲜胡萝卜200克 红糖20克 制作 胡萝卜洗净切片 放锅内与山药 内金同煮30分钟 加红糖即可 服法 饮汤食胡萝卜 山药 内金 功效 补中健胃 帮助消食 适宜于脾胃虚弱之消化不良 纳食少等症状的缓解 29 ThankYou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