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450193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40B61DB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36/ T 8902015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wall.) rehd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送审稿XXXX - XX-XX 发布 XXXX-XX -XX 实施发 布DB36/ T 8902015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栽植环境 .13.1 自然条件 .13.2 环境质量要求 .14 育苗 .14.1 圃地的选择 .14.2 苗床准备 .24.3 播种育苗 .24.4 播种育苗方法 .24.5 播种后病虫害预防 .24.6 扦插育苗 .24.7 苗期田间管理 .25 苗木出圃 .25.1 起苗时间 .25.2 苗木规格 .35.3 苗木检疫 .36 栽植 .36.1 移栽时间 .36.2 移栽苗木处理 .36.3 移栽方法 .37 林地管理 .37.1 中耕除草 .37.2 排水及灌溉 .37.3 追肥 .37.4 树形修剪 .48 病虫害防治 .48.1 防治原则 .48.2 主要病虫害防治 .49 档案建立 .4DB36/ T 8902015II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江西省吉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亮、彭招兰、李燕山、刘大椿、杨伟刚、蒋志茵、黄逢龙、曾红高。DB36/ T 89020151多穗柯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穗柯栽植环境、苗木培育、苗木分级、检疫、栽植、林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测定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的多穗柯栽培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栽植环境3.1 自然条件多穗柯喜光、喜肥及湿润环境。宜选择气候温暖湿润,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7,极端最高温度不高于 40,年降雨量 1400mm1600mm,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农田、旱地或缓坡地种植,土壤 PH 值应 5.06.5。3.2 环境质量要求种植基地周边应无化工企业、砖瓦厂、医院或交通主干道等有“三废”污染源。土壤质量应达到GB15618 的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应达到 GB3095 的二级标准以上,灌溉用水达到 GB5084 农田灌溉用水质标准二类(旱作)的标准。4 育苗4.1 圃地的选择圃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如排灌方便的微酸性稻田。忌选粘土、土质粘重、瘠薄、地势低洼、易积水、前作为烟草或麻类的土壤作苗床。DB36/ T 890201524.2 苗床准备整地前半个月应除尽杂草(含草根) ,让烈日暴晒,整地时每公顷用硫酸钾复合肥料 1500kg 和腐熟油枯 3000kg 或腐熟农家肥 12000kg 做基肥,肥料均匀散于地面上,将土壤深翻 30cm,整地时注意清除地中石块和草根,做到厢面平整,土料细碎。按 100120cm 宽做高畦,床面高 2030cm、步道宽 4050cm,苗床视地形情况一般 1020m。4.3 播种育苗种子的采集与贮藏9 月下旬选择优良健壮植株,采集饱满、颜色橙红或红色的的成熟果料,取出种子用 1%高锰酸钾或 1%多菌灵浸种消毒 10 分钟,然后晾干、沙藏。沙藏用的河沙须干净,湿度以手捏有印为宜,5保存。4.4 播种育苗方法时间:2 月上旬3 月上旬。方法:在整好的苗床按行距 20cm25cm 开深约 3cm 的浅沟,将种按均匀撒播至沟内,覆细土1cm22cm,再用厚 0.1mm,宽 1.3m 进行覆盖。播后管理:出苗后时揭去无纺布,保持土壤湿润,并分次进行间苗补苗,最后按株行距 8cm 定苗。4.5 播种后病虫害预防播种前种子使用 1%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使用 35%的丁硫克百威进行拌种,避免鸟兽侵害,苗木刚出土后每间隔 10 天使用 50%甲基脱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1%的多菌灵喷雾,防止苗木瘁倒病及真菌感染。4.6 扦插育苗时间:春季扦插 3 月4 月,秋季扦插 9 月10 月。插床准备:在准备好的苗床上铺一层黄心土,厚度约 2cm。插穗剪制:选择健壮母树上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 8cm10cm 长的穗条,每枝穗条 23 个节,保留最上部一片叶片,其余叶片摘除,绑成 50 支一捆备用。插穗处理:插穗用 1%的高锰酸钾浸泡消 10 分钟,再用 500 ppm 奈乙酸浸泡穗条根部 30 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扦插方法:按株行距 5cm10cm 插于苗床中,先用竹筷在苗床上插个小洞,然后将穗条插入,穗条入土 1/2 至 2/3。插后进行浇水,使泥土和插穗充分接触,搭高 1.8 米高遮荫网,每隔 2 小时进行喷雾一次,保持叶片湿润,直至 3 个月后穗条生根。4.7 苗期田间管理春季注意开沟排水,夏季干旱要经常浇水润苗,保持苗床的湿度为 85%90%,苗床温度2530,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观察生根情况和除草。新梢长出 10cm 以上,发根较多、根长达 10cm 时,每隔半月可用 1%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促苗。5 苗木出圃DB36/ T 890201535.1 起苗时间根据天气及栽植安排,起苗时间为育苗的次年 1 月至 3 月,根据天气及栽植安排而定,要求随起随栽。起苗应保持根系完整。5.2 苗木规格 苗木类型 等级 地径 高度 根系 其它指标I 级 0.6cm 50cm 一级侧不少于 4 根播种苗II 级 0.4cm 30cm 一级侧不少于 4 根I 级 0.5cm 40cm 根系完整扦插苗II 级 0.3cm 30cm 根系完整一年生苗,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5.3 苗木检疫苗木出圃前,应检疫,未发生检疫性病虫害的苗木方可出圃。6 栽植6.1 移栽时间1 月底3 月初进行移栽,选择雨后土壤湿润的阴天或细雨天气。6.2 移栽苗木处理苗木移栽前进行切根处理,剪断过长主根,主根长度一般不超过 15cm。并用少量钙美磷(浓度23%)和生根剂(500ppm)拌黄泥浆沾根。6.3 移栽方法以全垦方式整地,将深翻的土块打碎整平,捡出石块、杂草和树木根茎等后挖穴,穴的规格为40cm40cm40cm。移栽前在穴内施入底肥,底肥一般为腐熟枯饼或农家肥 13kg/穴,或火土灰 24kg/穴,或复合肥0.150.5kg/穴。底肥在移栽前 1 个月施入,将肥料与表土充分混合后均匀施入种植穴下部,要求距穴缘 20cm 左右,心土回填于上部,回填土要高于地表 5cm 左右。栽植株行距为 1.3m1.3m 或 1.2m1.5m,密度控制在 5600 株5900 株/公顷。移栽时必须做到栽正、舒根、踏实,栽植深度应略高于苗木出圃土痕。7 林地管理7.1 中耕除草根据杂草生长情况,夏、秋两季分别中耕除草 1 次,并结合除草药剂进行防治杂草,冬季进行培土一次。7.2 排水及灌溉DB36/ T 89020154雨季注意积水情况,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旱季则应每半个月浇一次水。7.3 追肥3 月进行追施一次农家肥(1.5kg)或化肥(0.1kg) ,施肥时距植株基部 25cm 处开条状沟,肥料均匀的放入沟底,覆土土填埋。7.4 树形修剪移后苗木长至 60 厘米摘除顶芽,促进侧枝萌发,苗木长至 80cm 后将其在 70cm 左右高度用机械修平,以后每年秋末收获秋叶后进行修剪至 70cm 高度。单位统一8 病虫害防治8.1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使用农药应符合 GB4285 和 GB/T8321 规定。8.2 主要病虫害防治炭疽病: 该病以预防为主,多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雨后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发病期则选用 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喷施。芽虫: 在芽虫大发生时期采用仿生物农药吡虫啉 2000 倍液进行治,如虫口密度不大则采用螵虫、绿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9 档案建立基地每个地块(片)应建立独立完整的档案。如平面分布图,基地生产情况表、基地农事活动记录表、基地农药使用记录表、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表。DB36/ T 89020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