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暖对比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87660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的冷暖对比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色彩的冷暖对比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色彩的冷暖对比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的冷暖对比 1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由于联想而形成的 蓝色常使人联想起湛蓝的海水 阴影处的冰雪 因此有寒冷的感觉 所以称为 冷色 2 3 4 红 橙 黄色常使人联想起东方旭日和燃烧的火焰 因此有温暖的感觉 所以称为 暖色 5 6 7 中性色既不属于冷色调也不属于暖色调 黑白灰是常用到的三大中性色 黑白灰这三种中性色能与任何色彩起协调 缓解的作用 它给人们的感觉轻松 可以避免疲劳 沉稳 得体 大方 由于绿色 紫色和其他颜色比起来 在冷暖属性方面偏中性 因此 有时人们也将绿色与紫色归到中性色里 中性色主要用于调和色彩搭配 突出其它颜色 8 9 一 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指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10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在同类色彩中 含暖意成分多的较暖 反之较冷 11 在色相环上 把红 橙 黄称为暖色 把橙色称为暖极 把绿 青 蓝划为冷色 把天蓝色称为冷极 色相环上左边的色彩偏冷 右边的色彩偏暖 12 三 色彩冷暖的强 中 弱对比1 冷暖的强对比 橙 蓝色对比 13 2 冷暖的中对比 暖色与中性微冷色 冷色与中性微暖色 14 3 冷暖的弱对比 暖色与暖极色 冷色与冷极色 15 四 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亮面色彩倾向于冷 暗部色彩倾向于暖 16 暖光灯下 亮部偏暖 17 冷灯光下 亮部偏冷 18 纯度低 冷暖感低 纯度高 冷暖感强 19 2 强弱变化规律 大面积色彩感强烈 小面积色彩感弱 20 纯色彩并置的色感强 混合在一起的色感弱 21 色彩在明度和距离相同的情况下 暖色色彩感强 冷色则弱 22 色彩的冷暖对比越大 色彩感觉就越强 对比越小就越弱 23 四 冷暖对比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1 冷暖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绘画中 每件作品都包含着色彩冷暖的对比因素 只是有些是强对比 有些是弱对比 一幅作品的色彩如果只有明度对比 没有色彩的冷暖对比 画面就会显得单调 索然无味 24 一幅画的色彩往往在明部与暗部 物体与物体 物体与背景 画面的前景与后景及画面的每一个部位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冷暖对比 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会产生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的冷暖变化 作画过程中要善于掌握色彩的冷暖变化规律 作品才会具有空间感 并且更加具有色彩艺术的生命力 25 26 27 28 29 2 冷暖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设计中适当运用冷暖对比 可以使作品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加强作品的色彩层次感 30 舞台灯光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1 服装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2 装潢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3 招贴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4 门面招牌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5 商标设计中的冷暖对比 36 五 作品欣赏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近似色对比 46 近似色 指区分不大的颜色 同一色系的颜色 47 1 同类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 色相距离在15 左右的色彩 48 49 2 邻近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 色相距离在45 左右的色彩 45 50 51 3 类似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 色相距离在60 90 左右的色彩 90 52 53 4 对比色对比 在色相环上 色相距离在120 左右的色彩 120 54 55 5 近似色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在绘画 设计中 利用近似色 同类色来降低色彩的明度 纯度 使画面色彩协调 淡雅 56 57 58 互补色对比 59 1 互补色 在色相环上 色相距离在180 左右的色彩 视觉效果醒目强烈 适合远距离使用 60 61 2 补色并列时 可使其色相产生最强烈的对比效果 62 63 64 65 66 67 3 互补色在绘画 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正确运用补色会使画面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招牌设计 76 学生作品欣赏 77 78 79 80 色彩的心理感知 81 色彩是感知又是知觉 对于色彩的心理感知研究 是色彩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是非常复杂的 因为颜色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文化 嗜好 经验都有很重要的联系 也就是说同样一种颜色 在不同的环境 时间 心情下产生的感觉都是不同的 82 如 在冬天见到冷色系 就会觉得特别冷 选择暖色的如橙 大红 夏天就要用些冷色的 如蓝色啦 绿色啦 让人觉得好清凉 清爽 例如 夏天百事可乐的广告就是以蓝色为主打色 让人想到了大海 清凉的感觉 这就是利用色彩的知觉 因此色彩对人的情绪会有不同的反应 83 84 85 86 色彩的心理效应 由色彩客观属性刺激人的知觉而产生 分为两种 一是直接的心理效应 二是间接的心理效应 直接的心理效应 如红色 让人感觉脉搏加快 血压升高 情绪冲动 思维活跃 蓝色 脉搏减弱 情绪沉静 安祥 儿童 就会用鲜艳 明亮快活的色彩 如 黄 橙 浅蓝 促进儿童的智力 而不会用咖啡 白色 黑色 这些颜色会感到很压力 比如餐厅的环境色就会用黄色啦 而会议室就会选用庄重些的冷色系 就不可能用红色或是黄色等 87 间接的心理效应 对人的印象 经验 体验导致出的联想 当心情平缓适应的时候看红色是美的 但是如果从战争归来的战士瞧到红色就会觉得痛苦 因为他们会联想到血的红色 88 色彩的联想和象征具象 白色 白雪 红色 红旗 黄色 柠檬抽象 白色 纯洁 高尚 神圣黑色 死亡 悲哀 阴沉红色 热情 革命 危险 89 用色彩构成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 90 91 92 用色彩构成分别表现酸甜苦辣的感觉 93 94 95 色彩与面积 96 色彩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面积出现参与对比的 比较色彩在不变三要素时 互相间的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对比的强度 1 色彩与色彩之间以较相等的比例参与对比时 对比较强 97 2 随着对比色一方的面积逐渐扩大 另一方的面积逐渐缩小 则对比逐渐减弱 即 色彩面积越悬殊 对比越弱 并逐渐走向由面积大的一方主控画面的色调 色彩面积均等时 对比最强 98 3 色彩面积减少的一方 会因为同时性作用 会有对方色彩的补色的倾向 如 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将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99 色彩的面积效果 对同一色彩而言 面积越大 明度 纯度越强 面积越小 明度 纯度感越弱 面积大时 亮色显得更轻 暗色显得更重 100 色彩与面积在绘画与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面积在画面上的大小 直接影响画面的冷 暖色调 101 102 103 色彩混合 104 一 色彩混合的形式所谓色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彩 经验表明 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 可获得第三种色彩 色彩的混合可归纳为加色法混合 减色法混合 中性混合等三种类型 1 加色法的颜色混合又称为色光混合 红 绿 蓝 蓝紫 是加色混合的色光三原色 加色混合可得出红光 绿光 黄光 红光 蓝紫光 品红光 蓝紫光 绿光 青光 红光 绿光 蓝紫光 白光 105 由于加色混合是色光的混合 因此随着不同色光混合量的增加 色光的明度也渐加强 所以也叫加光混合 当全色光混合时则可趋于白色光 它较任何色光都明亮 而彩色电视的成色方法称加色混合 106 2 减色混合减色法的颜色混合是指颜料的混合 减色混合分颜料的直接混合与透明色料的叠置混合两种 颜料混合的特色与加色混合相反 混合后的色彩在明度 纯度上都有降低 混合的成分愈多 其明度愈低 绘画设计等色彩调和 107 3 中性混合是色光进入视觉后形成的色彩混合效果 与色光混合相同 中性混合是加色混合 是反射光的混合 特点 色彩的明度 纯度不变 108 二 中性混合的分类 中性混合是色的混合中的一种 其中包括圆盘旋转混合和空间混合 1 旋转混合将颜色按同等比例放在混色圆盘上 通过马达进行旋转 于是各种颜色便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 这种混合方法与颜色混合法相近似 但明度上却是被旋转各颜色的平均明度 像混色那样 明度会降低 109 这种方法产生新色相的明度既不像色光 加色 混合那样 相混合的色相越多 明度越高 也不像颜料混合那样 色相越多明度越低 这种圆盘旋转混合的明度处于前两者中间 110 2 空间混合与圆盘混合的方法不同 它是将各种颜色分别 切割 成小面积 然后将它们并置 当退到一定距离看这些并置的小色块时 就会发现色彩的混合效果 因为这种混合必须借助一定空间距离才会有新的感觉 故称 空间混合 111 这种方法可以在色彩印刷的网点并置上找到明显例证 新印象派 如修拉 西涅克等人 创造的 点彩画法 即利用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而获得一种新的视觉效果 如果颜色的面积越小 不同颜色穿插关系越紧密 混合效果越显得柔和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新色相 显得丰富 多彩 且有一种跃动感 明度比减色混合要高一些 112 红与蓝的空间混合会获得一种明快的紫色 蓝色与黄的空间混合 可获得一种明快活跃的绿色 红与绿的空间混合 可获得一种跃动的近似金色的中明度灰 113 空间混合作品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色彩构成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作业题 1 互补色对比构成一幅 要求 19 19cm 2 空间混合一幅 要求 0 5 0 5cm 3 创作8 8cm的春 夏 秋 冬的色彩构成各一幅 129 THANKYOU 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