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84134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伏贴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伏贴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伏贴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播行动 中药透皮技术研讨会 1 湿气论盖闻坤土主湿 湿土寄旺四季 而春夏为甚 季夏为尤甚 人知避风寒 不知避湿 能避风寒 不能避湿者 以风寒伤人显而急 湿伤人隐而缓 隐则莫见 而受之也深 缓则不觉 而发之也迟 湿生于土 本气属阴 阴为寒湿 后乃渐化为湿热 然阴气必得阳气而后升 所以盛夏热甚湿生 万物皆润 溽暑蒸淫 自下而上 升于太虚 为云雾雨露 则湿之化气 又为阴中之阳 阴中之阳 为湿热 为温病 湿热 温病 固同气异名者 湿热为病 湿与热犹分为二 温病 湿与热直合为一 湿中有热 热中有湿 浊热粘腻 故谓之温 治之者 须要分别为本气 为化气 为分邪 为合邪 为外感 为内伤 于外感中 又须分别兼风 兼寒 兼暑之因 于外感 内伤中 又须分别湿多 热多 化燥 化火之变 2 治之者 须要分别为本气 为化气 为分邪 为合邪 为外感 为内伤 于外感中 又须分别兼风 兼寒 兼暑之因 于外感 内伤中 又须分别湿多 热多 化燥 化火之变 伤人身天气 地气之次第 入气分 血分之浅深 大抵湿之化气 多从上受 邪自口鼻吸入 故先伤天气 次及地气 经曰 伤于湿 首如裹 又曰 湿上甚为热 是也 湿之本气多从内受 总由脾肾阳虚 不能化水所致 故先伤地气 后及天气 经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又曰 肾主水 肾为胃关 关门不利 故聚水而从其类 是也 湿之本气 又或从外受 下受 伤天气 并及地气 经曰 风湿之伤人也 气血与邪 并客于分腠之间 寒湿之伤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固 营血涩 卫气去 又曰 阴受湿气 又曰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又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是也 3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 农历三伏的初 中 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 如果中伏为20天 间隔10天可加贴1次 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 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 10天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 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 以巩固或提高效 贴敷部位 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 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 大椎 定喘 膏肓 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 膈俞 肾俞 脾俞等穴位 4 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以白芥子 延胡索 甘遂 细辛 生姜作为基本处方 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 麻黄 肉桂 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 白芥子 延胡索 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 且均用生药 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 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 发红 甚至起泡 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 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 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5 二 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 黄芪 苍术 沉香 肉桂 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 白芥子 细辛 甘遂 干姜 仙灵脾 延胡索 小茴香 药材炮制 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 药物均采用生药 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 头伏开始 隔10天贴1次 至末伏止 连贴3贴 实施方法虚贴方 属肺虚 脾虚 肾虚患者选用 选择肺俞 双侧 脾俞 双侧 肾俞 双侧 心俞 双侧 定喘 双侧 肺虚者加太渊穴 双侧 脾虚者加足三里 双侧 肾虚者加太溪 双侧 温阳驱寒方 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 选择肺俞 双侧 脾俞 双侧 肾俞 双侧 膈俞 双侧 气海 双侧 6 三 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白芥子 延胡索 甘遂 细辛 肉桂 其比例为4 4 2 2 1 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 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 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 每年贴敷1个疗程 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 一般以经穴为主 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 心俞 膈俞等穴位 临床可根据辨证 肺气虚者加膏肓 膻中 脾气虚者加脾俞 关元 肾气虚者加肾俞 定喘 7 四 咳喘灵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苏合香 松脂粉 麝香 冰片 川贝 冬虫夏草等生药 功能 止咳祛痰 解痉平喘 扶正祛邪 增强免疫力 适用范围 对急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过敏性哮喘 肺气肿 肺心病 易感冒 特点 贴敷穴位 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 直达病灶 增强抗过敏 抗病毒功能 使用方便 无毒副作用 贴敷本膏药不影响其它药物疗效 有当即止咳平喘的功能 也有 冬病夏治 预防作用 贴敷力强 四季适应疗效持久 有较好地近期与远期疗效 8 五 哮喘三伏贴配方 取穴 肺俞 百劳 膏肓 药物 白芥子 延胡索各30克 甘遂 细辛各15克 麝香1 5克 生姜汁适量 治法 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 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 做成药饼备用 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 临用前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肺俞 百劳 膏肓或檀中穴 约4 6小时 局部皮肤灼辣 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 每伏贴一次 三年为一个疗程 寒症无痰哮喘 细辛5白芥子6元胡6制甘遂3 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 定喘穴 寒有痰哮喘 皂荚3白芥子6元胡6细辛6 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 定喘穴 9 五 哮喘三伏贴配方 取穴 肺俞 百劳 膏肓 药物 白芥子 延胡索各30克 甘遂 细辛各15克 麝香1 5克 生姜汁适量 治法 将前四味药共研成细末 使用时将药末加入鲜姜汁调匀 做成药饼备用 于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 临用前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肺俞 百劳 膏肓或檀中穴 约4 6小时 局部皮肤灼辣 发红而未起水泡时除去 每伏贴一次 三年为一个疗程 寒症无痰哮喘 细辛5白芥子6元胡6制甘遂3 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 定喘穴 寒有痰哮喘 皂荚3白芥子6元胡6细辛6 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肺腧 定喘穴 10 六 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取穴 神阕 足三里 气海 药物 巴豆2克 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治法 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 与姜汁调和如泥膏 制成小圆饼三个 将药饼放于消肿止痛贴上湿贴于穴上 一般12 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 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 对症处理 七 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药物 毛莨 白芥子 老虎草 独蒜头任选一种 取穴选择 肩周炎选肩三井 肘关节曲池 尺泽穴 下肢及膝关节选足三里 阳陵泉 绝骨 肩关节也可用疼痛通用方加姜汁调和 11 八 高血压三伏贴配方 取穴 神阕 涌泉 药物 吴茱萸60克 槐花30克 珍珠母30克 米醋适量 九 过敏性鼻炎三伏贴配方取穴 肺俞 百劳 膏肓 药物 白芥子5克 细辛 甘遂 玄胡各2克 麝香1 5克 姜汁适量 十 胃病 1 遇寒则痛 生附子 苦丁茶 炮川乌 白芷 白胡椒共为细末 大蒜汁贴上脘穴和足三里 2 遇热则痛 连翘 檀香共为细末 姜汁调和湿贴中脘足三里 12 十一 感冒阳虚感冒 制附子 肉桂取6克 蜂蜜调和贴双肺腧12 24小时 风寒感冒 炙麻黄 白芥子 细辛 杏仁 干姜共为细末 蜂蜜调和贴肺腧大椎穴 注意事项 1 贴敷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 2 敷贴期间 忌烟 酒 生冷 油腻 辛辣之品 3 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 用湿毛巾擦拭即可 4 贴敷时间 成人4 6小时 儿童1 2小时 5 谨遵医嘱 贴敷的适应症主要有 支气管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肺心病 慢性咳嗽 反复感冒 慢性鼻炎 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慢性胃肠炎 慢性胃炎 胃痛 溃疡病 慢性腹泄 小儿厌食 遗尿 虚寒头痛 颈肩腰腿痛 胸腹痛 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13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