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PPT教学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7798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46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表药PPT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解表药PPT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解表药PPT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解表方药,概述,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多入肺、膀胱经能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从而达到治愈表证,即黄帝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概述,适应证:主要用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分类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为主代表药:麻黄、桂枝、荆芥、防风;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辛凉解表药: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代表药:柴胡、葛根、连翘;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恶寒(或恶风)、发热鼻塞、喷嚏、无 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咽喉痒痛、 舌苔薄白、脉浮数等,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 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表证,药理作用,一、发汗和促进发汗 二、解热作用、降温作用 三、镇痛作用、镇静作用 四、抗炎、抗过敏作用 五、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六、调节免疫功能 七、止咳、祛痰、平喘,发汗实验法,三、常用实验方法,实验目的:观察药物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常用动物:小鼠、大鼠 实验方法:(1)汗液着色法:(2)汗液定量测定法:(3)汗腺上皮组织形态观察法:,解热方法实验目的:观察药物解热作用及解热作用的强度。 常用动物:兔、大鼠、小鼠 实验方法 感染性发热:(副)伤寒菌、内毒素、酵母菌非感染性发热:二硝基苯酚,镇静方法实验目的:观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常用动物:小鼠 实验方法:()活动计数法()延长睡眠时间法()抗惊厥法,其他镇痛实验 抗炎实验 抗病原微生物实验 免疫反应实验,一、发汗和促进发汗,1.麻黄碱使高温环境中的人排汗加速2.桂枝、生姜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发汗3.麻黄、桂枝能使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增加,促进发汗,并且二者配伍作用增强4.麻黄汤可使大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扩张,腺体扩大,分泌旺盛。,一、发汗和促进发汗,1、实验方法着色法:原理为碘与淀粉遇汗液产生紫色反应;指 标:放大镜下观察大鼠足跖部着色点(汗点)数量;阳性药:pilocarpine(毛果芸香碱)。 2、研究结果麻 黄:生物碱、挥发油 促进汗腺分泌发汗桂 枝:桂皮醛、桂皮酸 扩张末梢血管,促进末梢循环,与麻黄合用麻黄汤,增加麻黄发汗作用。生 姜:挥发油及其辛辣成分 扩张血管,使全身温热感能促进发汗。,汗法:解表药特有功效;作用:维持正常体温,排泄部分代谢产物;发汗 方式:温热性发汗药物:麻黄、桂技、生姜;方法:着色法,3、小结,发汗机制:1.直接影响汗腺功能,扩张汗腺导管,增加汗液分泌;2.兴奋汗腺M受体,促进汗液分泌;3.调节中枢神经及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发汗,二、解热作用、降温作用,解热:使发热动物的体温下降到正常,如多数解表药。降温:使正常体温下降到正常以下,如麻黄挥发油、柴胡皂苷、葛根素。 1、实验方法:采用实验性致热动物模型测其体温a、伤寒疫苗(或三联菌苗)iv家兔0.5-1.0ml/kg,致热约0.5-1h体温1 ;b、啤酒酵母(10%)iH大鼠1ml/100g炎症,约4-6h体温11.5 ;,2、解表药的作用大多数解表药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发热动物的体温。柴胡、桂技、防风、葛根、细辛、羌活、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九味羌活汤等其中柴胡皂苷、葛根素、防风挥发油、细辛挥发油、桂枝煎剂还有降温作用,解热作用机制:1.通过发汗解热 2.扩张皮肤黏膜血管,促进发汗散热 3.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脑内致热物质释放 4.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三、镇痛作用、镇静作用,镇痛:1、实验方法热板法、醋酸扭体法、机械压迫、 光热照射 2、解表药的作用大多数解表药(柴胡、桂技、防风、细辛等)均有镇痛作用, 痛阈、 扭体反应、 甩尾潜伏期。3、有效药物及成分防风、白芷、羌活、柴胡皂苷、-薄荷酮、桂皮醛等4、作用机制抑制致痛物质合成、释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痛觉传递,镇静: 除麻黄外,均有不同程度镇静作用。以桂枝、柴胡作用显著,桑菊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也有类似作用。表现:自主活动使巴比妥类药睡眠时间,四、抗炎、抗过敏作用,早期:渗出(微血管通透性水肿)炎症病变晚期:增生(肉芽组织形成)1、动物炎症模型角叉菜胶鲜鸡蛋清 大鼠足肿胀 急性炎症 甲 醛二 甲 苯 小鼠耳肿胀慢性炎症 大鼠棉球肉芽肿,2、药物作用柴胡、生姜、防风等大多数解表药减轻大鼠关节肿胀,使肿胀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或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3、抗炎机制抑制COX活性,影响AA代谢,抑制PGE2等炎症介质的生成或释放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发挥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抗过敏 麻黄、桂技、生姜等抑制各型变态反应,作用环节多 : 阻止过敏原进入机体; 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 阻止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 抑制抗体产生。,五、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柴胡、桂技、防风、紫苏叶、薄荷、细辛、羌活、白芷 多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 对 致病性真菌 有抑制作用。呼吸道病毒,六、调节免疫功能,柴胡、葛根、防风 巨噬C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桂技汤 血清溶菌酶含量诱导干扰素的生成,抑制病毒复制 柴胡、苏叶、白芷 促进内毒素抗体的产生加速 内毒素的清除。 麻黄、桂枝、小青龙汤、葛根汤对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七、止咳、祛痰、平喘,镇咳 麻黄、细辛、柴胡、薄荷 祛痰促进气管分泌功能平喘,抗菌、抗病毒、发汗、提高免疫功能 与发散表邪功效相关解表药 镇痛、镇静、解热、抗炎、抗过敏与解除表证功效相关止咳、祛痰,小结:,麻 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辛温解表药的代表药,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主治风寒感冒,胸闷咳喘,风水浮肿等。成分主要成分:生物碱,全草生物碱含量约12%,其主要有L-麻黄碱(占总生物碱的80-85%)、其次D-伪麻黄碱、L-去甲基麻黄碱、 D-去甲基伪麻黄碱及麻黄次碱。此外还有: 含挥发油、黄酮类、多糖、鞣酸等。,药理作用,一、发汗作用 二、平喘作用 三、利尿作用 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五、解热、镇痛、抗炎 六、镇咳祛痰作用 七、免疫调节,一、发汗作用,有效成分: 挥发油 生物碱1、麻黄水煎剂、麻黄水提物、麻黄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均有发汗作用;2、在一般情况下麻黄碱不能诱发人体出汗,但当人处于高温环境中用麻黄碱5060mg;经0.52.0小时汗腺分泌确比未用麻黄碱者更快更多。3、如用麻黄水浸剂1.02.0g(相当生药510g)内服,给以温覆(盖被取暖之意)逐渐全身有温热感,继而出汗。故有“仲景用麻黄,但取其发汗,故药皆温服,而温覆以取汗”(伤寒论今释)如不以温覆,则汗出不多。,4、给猫iv L-麻黄碱24mg/kg注射(或口服7mg/kg)测得其后足放散的水分量增加。 5、大鼠口服水溶液性提取物在75300mg/kg范围内,其发汗作用呈量效关系。 6.对麻醉动物没有发汗作用,提示发汗可能与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7.麻黄根有止汗作用。,M,作用机理(1)麻黄扩张汗腺导管,促进汗液分泌 (2)兴奋汗腺-R,使汗腺分泌增加。(3)与兴奋中枢某些部位有关。,二、平喘作用,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 作用:对抗组胺引起的离体器官平滑肌收缩;使豚鼠引喘潜伏期延长。,1.间接作用-促进肾上腺素能N末梢、肾上腺髓质释放NA2.直接作用-结构似肾上腺素,兴奋2-R,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兴奋R 使粘膜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粘膜肿胀 3.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过敏物质的释放 组胺、5-HT、慢反应物4.促进肺部PGE释放,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或抑制其分解,使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特点:起效较慢,作用温和,维持时间长,口服有效,但反复或交叉使用易产生快速耐受性。,平喘机理:,三、利尿作用,多种成分均有一定利尿作用,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机理:强心 兴奋-R 扩张肾血管 抑制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菌(多种细菌) 生物碱 挥发油 体外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小鼠有保护作用,五、解热、抗炎、镇痛作用,麻黄水煎剂、挥发油乳剂对家兔发热模型有解热作用。伪麻黄碱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麻黄挥发油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六、镇咳祛痰作用,麻黄水提物、麻黄醇提物、麻黄总生物碱、麻黄碱灌服明显抑制二氧化硫或机械刺激所致的动物咳嗽反射。帖品烯醇是镇咳有效成分之一。麻黄挥发油灌服有祛痰作用。,七、免疫调节,麻黄水煎液、麻黄挥发油、麻黄多糖能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正常小鼠体液免疫。 麻黄多糖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的CD4+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麻黄水煎液、麻黄挥发油、麻黄多糖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发汗通过 解热 驱除风寒表邪抗菌、抗病毒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通过 抗炎抗过敏 宣肺平喘减少粘膜肿胀利尿通过 消除水肿发汗,小结:,其它作用,特点:缓慢、温和、持久; 直接:受体作用饱和反复应用易产生快速耐受 间接:递质耗竭加强代谢:人注射50mg,代谢率增加14.2%。,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似肾上腺素作用。1、强心、升压(麻黄碱、伪麻黄碱)兴奋-R,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收缩压兴奋-R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血压舒张压部分血管有扩张(冠脉、脑、肌肉)。,大脑皮层 精神兴奋、失眠 治疗剂量能兴奋 呼吸中枢皮下中枢血管运动中枢,2、中枢兴奋作用(麻黄碱、伪麻黄碱),实验证明:能缩短戊巴比妥的催眠时间,对抗戊巴比妥的中枢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时为减少其中枢兴奋作用,常与镇静催眠药合用。,3、对平滑肌影响麻黄碱对离体豚鼠回肠的自发性收缩有抑制作用;对动物子宫、输精管有兴奋作用, 麻黄碱、伪麻黄碱可明显提高大鼠肛尾肌收缩。 麻黄提取物可松弛家兔膀胱体,对膀胱三角及尿道近端有收缩作用;,4.降血糖、降血脂 麻黄水提液、麻黄多糖、麻黄碱等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动物的血脂含量和去卵巢大鼠血清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L-麻黄碱可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促进萎缩胰腺的再生。,5.抗氧化、抗脑缺血损伤 麻黄多糖可抑制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产生,清除氧自由基 麻黄碱可增加大鼠脑缺血周围区新生突触的形成,促进皮层生长蛋白(GAP-43)及突触素(SYP)MRNA的表达,恢复神经生长及再生。,毒性及不良反应急性中毒:头痛、不安、失眠、心悸、流泪、周身不适、发热、大汗不止等。,柴 胡,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北柴胡、狭叶柴胡等的根。,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主治 发热、往来寒热、胸胁胀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等。 成分 柴胡皂苷(a-d )甾醇(-菠菜甾醇、豆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己酸、酸内酯等)多糖、黄酮。,药理作用,一、与透表泄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解热降温作用2、抗炎作用3、抗菌、抗病毒作用4、镇静、镇痛、镇咳作用5、促进免疫功能 二、与疏肝解郁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保肝利胆作用2、降血脂作用 3、抗抑郁 三、与升举阳气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一、与解表透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解热降温作用:本草纲目云:“盖热有在皮肤、在脏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 实验证明: 注射液 伤寒、 煎剂 副伤寒疫苗柴胡 醇浸膏 制剂对 酵母液 所致动物实验性发挥发油 热有解热作用。粗皂苷 发酵牛奶 挥发油 家 兔柴胡 煎 剂 对正常 大 鼠 有降温作用皂 苷 小 鼠有效成分:挥发油、皂苷、皂苷元临床用:总挥发油柴胡注射液,因其疗效好、毒性小。,作用机制1.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AMP、PGE的产生或释放,促进AVP释放,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移2.与抗菌、拮抗内毒素、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等有关。,正常 角叉菜胶 右旋糖酐5HT、醋酸 去肾上腺 组胺 抑制白细胞游走、炎症部位WBC;50mg478mg/kg抑制组胺释放。大鼠棉球肉芽肿柴胡皂苷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大鼠巴豆油肉芽肿 柴胡皂苷使大鼠血浆皮质酮,柴胡粗皂苷对 大鼠由,所引起的足跖和踝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抗炎作用:,抗炎成分柴胡皂苷、柴胡粗皂苷、挥发油等 抗炎机制 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ACTH,增强糖皮质激素作用 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柴胡体外对金黄色葡糖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柴胡水提液人乳头瘤病毒 皂苷乙肝病毒 黄酮乙型流感病毒 柴胡注射液呼吸道合胞病毒 柴胡注射液临床用于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病毒性结膜炎等,4.抗内毒素 柴胡提取液提高感染大肠埃希菌内毒素小鼠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对血管内弥漫性凝血模型大鼠有保护作用总皂苷体外对内毒素有直接破坏作用体内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5、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北柴胡丁醇-水提取物、50%乙醇提取物及南柴胡水提物均能增强淋巴细胞转化,促进IL-2、TNF-a的产生 柴胡乳剂能增加正常和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和血清溶血素含量。 柴胡滴丸、柴胡皂苷能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柴胡多糖可诱导B细胞增殖与成熟,提高病毒特异抗体滴度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二、与疏肝解郁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保肝利胆作用:CCl4D-半乳糖胺 保肝:柴胡对多种因素 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乙 醇扑热息痛血清AST、ALT活性 肝组织损伤减轻表现: 减轻肝硬变程度 肝细胞内糖原、RNA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纤维吸收,保肝作用机理: 柴胡皂苷对生物膜具有保护作用; 柴胡皂苷兴奋垂体ACTH释放肾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 提高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力。 促进肝细胞内DNA合成和组织再生,修复肝损伤。 抗氧化作用。利胆:柴胡 水浸剂 使犬总胆汁、胆盐排出量;醋制柴胡利胆作用最强,利胆成分可能为黄酮。,胆固醇柴胡皂苷使实验性高血症动物血中 甘油三酯磷脂 机理:加速胆固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排出。主要成分:皂苷和皂苷元,柴胡醇等。,3、中枢抑制:镇静、镇痛 、镇咳肝脏疏泄功能失常,临床可表现两肋疼痛,郁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这些症状与中枢兴奋作用有关,镇静作用可改善症状,与疏肝解郁有一定关系。,2、降血脂作用:,4.抗抑郁 柴胡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提取部位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GSH-Px、过氧化氢酶、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 柴胡能增加束缚四肢法所制备的肝郁证模型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A、DA含量。 机制:可能与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及抗氧化等作用有关。,三、与升举阳气功效的作用,对内脏平滑肌的影响调节胃肠张力:增强离体豚鼠小肠、离体兔肠的收缩作用;对抗Ach、BaCl2所致肠平滑肌痉孪作用;对子宫平滑肌也有兴奋作用。,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 柴胡 为其“解表泄热”的药理学基础;抗菌、抗病毒、镇静、镇痛、镇咳 保肝、利胆、降血脂 柴胡 是其“疏肝解郁”的重要依据;抗炎、镇静、镇痛柴胡 调节肠胃机能、兴奋子宫 是其“升举阳气”的部分机理。,小结:,其它药理作用1.抗惊厥、抗癫痫 2.抗肿瘤 3.治疗早期胰腺炎 4.保护胃黏膜,不良反应1.注射液可引起头晕、恶心、过敏反应等2.总皂苷溶血作用并有一定肝毒性3.挥发油急性毒性反应,葛 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块根,功效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透疹、除烦止渴、通经活络、解酒毒。主治发热、头疼、项背强痛、消渴、麻疹透发不畅、热痢、泄泻等 现代应用感冒、麻疹初期、冠心病、心胶痛、突发性耳聋。 成分黄酮类: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药理作用,一、解热作用 二、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三、降血糖 四、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1、扩张血管、降血压2、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3、抗心肌缺血4、抗心律失常5、抗血栓形成 五、提高免疫功能,一、解热作用,正常小鼠体温 煎剂、乙醇浸膏、葛根素对发热模型动物均有解热作用扩张血管 促进散热 体温 机理:呼吸运动水分排出,二、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葛根素能明显抑制高脂模型动物血浆的TG、TC、LDL-C含量,提高HDL含量,使HDL/ LDL-C比值显著增加, TC / HDL显著降低;对糖尿病大鼠和自发高血压大鼠的血脂异常有调节作用。 可能机制促进胆固醇向胆酸转化并外排 葛根素、大豆苷元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三、降血糖 葛根煎剂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 TNF-a,改善对胰岛素的抵抗。葛根素加强糖尿病大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对糖尿病所致脑神经细胞损伤并发症有防治作用。葛根黄酮对抗糖基化终产物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四、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扩张血管、降血压降压:总黄酮530mgkg iv犬BP(剂量增加,作用增强)总黄酮葛根 煎 剂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BP心率浸 膏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机理:BP降低交感神经功能(葛根素)血浆CA 心率-R阻滞作用:葛根750mg/kg=0.1mg/kg普萘洛尔(propranolol),总黄酮:扩张脑血管犬脑血流量NA脑血流量葛 根: 使脑血管状态恢复乙酰甲胆碱脑血流量3、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总黄酮扩张冠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葛根素 临床证实: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2、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中度缺血区心肌血流量明显进入侧支血流葛根素iv犬 严重缺血区不明显心肌乳酸生成肌酸、磷酸、激酶释放对缺血再灌心肌保护作用作用明显 氧耗量改善超微结构。 4、抗心律失常,特点:,5、抗血栓形成葛根素体外抑制ADP诱导的人及动物血小板聚集,体内抑制血栓形成 临床报道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五、提高免疫功能葛根素-脑梗死患者服用后T淋巴细胞功能增强葛根水浸液可刺激小鼠抗体产生,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其它药理作用,1.抗氧化 2.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 3.增强记忆 4.抗肿瘤 5.保护胃黏膜 6.抗肝损伤、解酒 7.抗炎,解 热 葛根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降血糖降压改善脑循环扩张冠脉活血通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改善血液流变性,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