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之文言断句PPT教学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7753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之文言断句PPT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二轮复习之文言断句PPT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二轮复习之文言断句PPT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 文言断句,1,问题.自我诊断,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B.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C.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 D.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D,3,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这段文字是沈璋为七百潞军求情的话。沈璋先申明自己的职责,然后再说这些人本没有反叛之心,是被贼人胁迫,现在招抚他们,他们又来了,如果杀了他们,就是杀归降的人。并表明了自己甘愿为这些人而死的决心。根据文意,结合人名和虚词,可以选出答案。,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B.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C.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 D.金人乃令萧庆授书/并以风闻/事责谊/谊诘其所自金人/以实告/乃还至南京/刘豫留之以计/得归,B,6,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文意,然后根据人名、地名和虚词断句。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在章谊要求金人一定要满足他出使的要求时,金人却拿传闻的事责备章谊,章谊问他们消息的来处,金人告诉他实情。章谊于是回来,到了南京,又被刘豫留下,后用计才得以脱身。在这段文字中,有人名、地名和能作为停顿标志的虚词,可辅助断开。,7,8,知识储备,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一、找名词,推动词,二、察对话,定句读,三、借虚词,明停顿,四、辨句式,助句读,五、辨修辞,助句读,六、看结构,定断句,9,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一、找名词,推动词,10,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标志如:“曰”“言”“云”“道”“谓”等。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二、察对话,定句读,11,1句首虚词(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盍、嗟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尾虚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3句中虚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这些词前后一般不断句。,三、借虚词,明停顿,12,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 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13,1、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句式,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如(若)何,得无(无乃)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2、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四、辨句式,助句读,14,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方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言断句。,五、辨修辞,助句读,15,典例7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答案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解析 这句话中“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是总说,继而分述,这就是总分关系。,六、看结构,定断句,16,例1(2015课标全国高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7,读文有道: 1.抓传主特点 传主孙傅;特点有远见,敢直言。 2.理传主事迹 这段文字重点介绍蔡翛为尚书时,孙傅对蔡翛的规劝,以及宣和末年高丽使者入贡时孙傅的一次进谏。,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19,审题目要点,找答题依据,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A,21,例2(2016全国高考甲,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22,读文有道: 1.抓传主特点 传主陈登云;特点不畏权贵、耿直敢言。 2.理传主事迹 节选部分详细记录了万历十六年弹劾郑承宪的一段话。,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24,审题目要点,找答题依据,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26,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提升.精准训练,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28,审题目要点,找答题依据,1、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2、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1、结合语境、句意:侯蒙上书建议用宋江去抵抗方腊。说宋江勇猛,没有人能与他抗衡的,不如赦免宋江,让他去征讨方腊来赎自己的罪。 2、找动词,推名词。 3、找虚词。,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30,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郭进,深州博野人。周广顺初,移淄州。二年,吏民诣观察使举留。是秋,迁登州刺史。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郡民见之有垂涕者,曰:“此郭公所种也。” (节选自宋史郭进传),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B.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C.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D.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32,审题目要点,找答题依据,1、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1、结合语境、句意:主要写其政绩和百姓对郭进的热爱。 2、找动词,推名词。,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B.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C.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D.改洺州团练使/有善政/郡民复诣阙请立碑颂德/诏左拾遗郑起撰文赐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蒲薍/后益繁茂/,D,3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董晋字混成,河中虞乡人。擢明经。肃宗幸彭原,上书行在,拜秘书省校书郎,待制翰林。大历中,李涵持节送崇徽公主于回纥,署晋判官。回纥恃有功,见使者倨,因问:“岁市马而唐归我贿不足,何也?”涵惧,未及对,数目晋,晋曰:“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诸戎以我之尔与也,莫敢确。尔父子宁,畜马蕃,非我则谁使!”众皆南面拜,不敢有言。 (节选自新唐书),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36,审题目要点,找答题依据,1、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 2、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1、结合语境、句意。 2、找动词,推名词。 3、找虚词。,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B.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C.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 D.我非无马而与尔/为市为尔赐者不已多乎/尔之马岁五至而边/有司数皮偿赀天子/不忘尔劳敕吏/无得问尔/反用是望我邪,A,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