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4614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337 大小:8.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7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7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蔄茂兰,1,.,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主编: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导论,学科性质:属于理论经济学。 学科地位:在经济学的各门科学中居于基础性学科的地位,是经济学科类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 。,3,.,本章教学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学习政治经济学目的,4,.,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经济”的含义 在古代典籍中“经济”一词,指“经邦济世”、“经国济民” 。 现代语言中对 “经济”一词有多种理解:,5,.,近代和现代“经济”一词,大致有如下几种含义:,节约、精打细算,个人生活的用度,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 或总体的简称,6,.,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一书中,首次用“经济”一词,意指家庭管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经济”也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7,.,(二)经济学:研究经济的学问。,色诺芬经济论指 家庭管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8,.,(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最早提出“政治经济学”概念的 是 世纪法国重商主义代表蒙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 表示他的研究突破了家庭和庭园范围,开始研究整个社会经济问题。,9,.,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诞生,完成于19世纪初。 “真正的现代经济科学,只是当理论研究从流通过程转向生产过程的时候才开始。”,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主要贡献:,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们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制度。,10,.,到了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经济学便产生了。 代表人物;,11,.,经济学家们的著作:,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马 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纲要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萨缪尔逊经济学 加上“政治”并不意味研究的对象是政治问题。,12,.,(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适应世纪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以及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战斗中产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以资本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展现了他们的经济思想。,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阐明了制度变更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结合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对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最深刻的揭示和卓越的研究。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制度论,也是运行论。,14,.,(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力基本要素 (1) 劳动者: 具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2)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3)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 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15,.,16,.,3.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17,.,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四环节的关系,生产起点; 消费终点; 分配、交换中间环节。 生产起主导作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性质;水平。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起到反作用。,18,.,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9,.,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强调以下两点:,第一,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20,.,第二,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因此研究生产关系还必须联系上层建筑。,21,.,总结,生 产 方 式,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形态,22,.,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23,.,经济规律的类型,1)一切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3)某个社会独有的经济规律 在某个社会中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叫基本的经济规律。,24,.,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三章 资本积累和再生产 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第六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第七章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第八章 资本主义地租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25,.,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唯物辩证法 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26,.,(二)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27,.,(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28,.,除掌握上述研究方法外,还应该借鉴和运用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如实证分析方法、数量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使政治经济学理论表述和论证更为完善、更为准确。,29,.,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注意,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 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30,.,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有助于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二、有助于更好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制度演进的方向,也能正确评定政府的经济政策。 三、有助于使我们学会用经济观念和经济分析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四、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31,.,.,32,商品和货币,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蔄茂兰,第一章,本章主要内容,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简单、最基本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其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本章讲述了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重点:商品的二 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与变化、价值规律、货币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等内容。,33,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1.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34,从质上看,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是不同的。,从量上看,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用一定单位来衡量, 用数量来表示其大小、多少。,35,2.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36,37,3. 价值 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形成价值。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38,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能成为商品。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得到解决。,39,二、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反映劳动的自然属性。,40,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41,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统一体。 统一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差别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反映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反映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42,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4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首先,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44,(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简单劳动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45,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的产品可以和多量的简单劳动的产品相交换。,46,(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效率。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47,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48,上述两个条件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要实现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因此,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最基本矛盾。,返回第一节,49,第二节 货 币,50,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起源简单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例如:,51,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起源简单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是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例如:,5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5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54,货币形式 即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上,这些贵金属就成为货币商品。,55,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使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流通手段: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贮藏手段:自发调节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支付手段: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世界货币:以金块或银块的形式出现。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56,三、货币形式及其演变,57,四、货币流通规律,(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待售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58,货币支付手段与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在本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的商品无须支付货币;前一时期内用延期支付方式赊购而在本时期内到期的货款需要支付货币;但交易双方互相赊购的商品则可以彼此抵消。,59,(二)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作为价值符号,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流通规律: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础。,60,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由于纸币供应量不足,流通量下降而导致的单位纸币升值、物价持续下跌现象。,61,小知识,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62,第三节 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要求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63,二、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叫做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其表现形式。 影响价格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值量 货币本身的价值量 供求关系变化,64,三、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两极分化。,65,四、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作用,市场机制有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 ()每个当事人都拥有完全的经济信息。 ()存在着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不产生外部效应。 ()交易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经济当事人完全理性。,66,市场失灵,第一,市场竞争导致垄断,垄断会造成市场失灵。 第二,经济的外部效应,会造成市场失灵。 第三, 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造成市场失灵。 第四, 市场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造成市场失灵。 第五,单纯的市场无法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形成市场失灵。,67,政府失灵, 由于行为能力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效率低下,或者说成本昂贵,导致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也有较高效率,但都带来不利的事先未曾料到的副作用; 某些外部性问题和国际性经济贸易问题,一国政府无能为力加以解决,如核利用中的污染问题、国际贸易纠纷问题。,68,政府失灵的原因:,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差异。 政府机构效率问题。 不完全信息与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 政府角色错位。,69,政府失灵的矫正措施,A.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 B.必须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作出恰当选择。 C.必须给政府角色以合理定位。 D.必须改革、完善政府机构和体制。 E.必须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 F.必须以制度法规规范政府行为。,70,案例分析: “华西”牛奶为什么倒进了下水道?,X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把库存的2吨鲜奶“哗哗”倒进了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赫然登出一条醒目新闻,华西乳业把收购不久的牛奶倒入下水道,这种情况已经连续1周。这一事件也使人们联想起了那些接二连三的相关报道。 海南的牛奶收购价一降再降,1斤牛奶的价钱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要命的是奶站还拒收,求卖无门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牛奶,有的干脆将奶牛宰杀;,71,广西一家从事奶牛饲养、加工和销售的民营企业,每逢销售淡季就不得不把卖不出去的鲜奶白白倒掉,1年就倒掉100吨; 兰州市近郊28位奶农因买方单方面中断购销契约,无奈而愤怒地将鲜奶倾倒在该公司厂房门前。 南京也发生牛奶大战,奶站减少收购量,南京多处发生奶农每天忍痛将白花花牛奶倾倒入鱼堂的倒奶事件。,72,陕西鲜奶倒进污水渠 或喂猪狗 http:/news.163.com 2005-08-12 06:36:00 来源: 南方网,73,敦煌11家养殖户陷入困境:千斤鲜奶忍痛喂猪狗 http:/news.163.com 2005-09-18 02:14:43 来源: 西部商报,74,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一、深化“劳动”概念的认识局部劳动-总体劳动 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知识劳动创造价值;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管理劳动创造价值;,75,三、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财富: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的社会产品。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 价值的创造只是同劳动有关;劳动是财富价值的唯一源泉。财富的生产离不开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 价值量的增加与财富量的增加并不都是对应的。 正确理解“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正确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76,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77,本章主要内容,在阐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规律,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货币向资本的转化、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的划分、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工资本质的理解等内容。,78,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 资本流通总公式,货币的拥有与投入是资本家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资本家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也必须首先用其拥有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货币不一定是资本。,79,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流通形式上的区别,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流通形式是: 商品(W)货币(G)商品(W),作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 货币(G)商品(W)货币(G),2)流通内容的差别: 前者为了获得新的使用价值,后者为了更多的价值增殖。资本流通的完整形式应是:G W G。这里G= G +G。G是运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额,称为剩余价值(m)。,80,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G W G称为资本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运动形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离不开流通。,81,二、劳动力成为商品,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82,2、劳动力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第一,劳动者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劳动者养育后代和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劳动者受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其特殊性表现为: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83,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具有一切劳动过程的共性,又有特殊性。特殊性表现在:第一,工人是在资本家的监督支配下劳动;第二,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84,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形成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不仅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而且还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如创造出的新价值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这只是价值形成过程。当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一定点,即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了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必然有剩余价值产生,从而成为价值增殖过程,85,A 3元 G W P W G 15元 Pm 12元,A 3元 G W P W G Pm,G= G + G , G= m = 3元,6小时,12,+,3,15元,12小时,24元,27元,24,+,6,30元,86,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 3元 12小时G W P W G 27元 Pm 24元 24+6 30元,价值量不发生变化,不变资本 (c),新创造价值,价值量发生变化,可变资本 (v),87,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1)划分的依据:能否带来剩余价值2)划分的内容: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称为不变资本,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带来了价值增殖,称为可变资本。 3)划分的意义: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88,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源泉问题1.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还是不变资本只能转移旧价值,不能创造新价值。 2.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不仅包括直接操纵机器的普通工人,也包括大量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者 3.复杂劳动占的比重不断增大,从而能够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4.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更有利于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而已。,89,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或 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90,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15,剩余劳动时间,m= 9/6 =150%,m= 6/6 =100%,91,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0,6,12,必 要 劳 动 时 间,剩 余 劳 动 时 间,m= 6/6 =100%,4,必要劳动时间,剩 |余 劳 动 时 间,m= 8/4 =200%,92,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93,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获超额剩余价值,其它企业与其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获超额剩余价值,该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该商品价值量降低,竞争和资本转移引起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商品价值量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资本家普遍获取相对剩余价值,94,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1.劳动力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消耗。 2.工资现象: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95,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1.劳动力与劳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消耗。 2.工资现象: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96,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的制定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用日工资除以每个工作日的产量定额的办法,来确定每件产品的工资单价的,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97,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实际工资的变动状况往往同名义工资并不一致。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很多,应该正确看待各国工资水平和 差别。,98,四、相对工资:工资与剩余价值的比较,在剩余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工资与剩余价值存在者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使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提高了,只要提高的幅度低于剩余价值增长的幅度相对工资就仍然下降。 相对工资的水平反映着劳资之间的矛盾状况。,99,第三章 资本的积累与再生产,本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理解资本积累的必然性,掌握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100,第一节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资本积累,一、再生产的一般概念,1、生产与再生产人类不能停止消费,因而也就不能停止生产。为了不断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生产活动就必须不断重复和更新地进行。连续不断的生产就叫再生产。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从来都是再生产过程。,101,2.再生产内容: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3.再生产规模: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区别在于:是否将剩余产品用作追加生产中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102,4.扩大再生产的方式,(1)外延扩大再生产: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2)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103,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涵义,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基础。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04,举例:假定有资本10000元,其中可变资本为20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在其他条件不变条件下,维持简单再生产。 资本家消费 1年: 8000c+2000v 8000c+2000v+2000m 2年: 8000c+2000v 8000c+2000v+ 2000m,105,三、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与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追加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 二)资本积累1.概念: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106,举例:假定:资本额10000元;可变资本20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积累率为50%。 8000c+2000v 8000c+2000v+2000m1000积累 1000消费 800c+200v 8000c+2000v 8800c+2200v+2200m,107,利用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3. 资本积累的原因 动力: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压力:竞争,2、资本积累的实质,108,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本化。剩余价值资本化。,利用占有的M 扩大资本 模 生产更多M,关系:,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源泉,实质,源泉,109,四、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1.剩余价值分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 2.在剩余价值分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取决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110,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 1、资本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111,2.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3.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着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资本的有机构成。,112,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意味着生产资本中c所占份额增大,从而c:v比例提高;反映着生产中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13,二、单个资本规模扩大的两个途径资本的积聚与集中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的前提个别资本的增大。 (二)个别资本的增大的两条途径:,1.资本的积聚个别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114,2.资本集中,若干个已经存在的资本合并为一个较大的资本,叫做资本的集中。资本集中的两种方式:兼并与联合。加速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竞争与信用。,115,3.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关系,区别:1)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积累;而资本集中是社会总资本的合并和联合。2)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依靠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来实现的。 (3)资本积聚方式下单个资本规模扩大速度慢,而集中则快得多。,116,3.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关系,区别:1)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积累;而资本集中是社会总资本的合并和联合。2)资本积聚是个别资本依靠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原有资本的重新分配来实现的。 (3)资本积聚方式下单个资本规模扩大速度慢,而集中则快得多。,117,二者联系,一方面,随着资本积聚的发展,单个资本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大资本经济力量的迅速增长更有可能在竞争中吞并中小资本,从而加速资本集中;另一方面,随着资本集中的发展,少数大资本家更有条件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加速资本的积聚。,118,三、相对人口过剩的形成,相对过剩人口就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资本对它的需求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一方面,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有时甚至绝对减少;,119,120,另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力的供给却日益绝对地增加。,a、由于技术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了,导致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进工厂;b、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队伍;c、在资本主义激烈竞争中,许多中小资本家破产,被迫沦为雇佣劳动者。,121,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主义生产可以随时找到可供雇佣的劳动力。 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加重了在业工人的压力,有利于资本家。,122,3.失业是世界性问题,除了有机构成提高导致的失业外,还有: 1)结构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3)摩擦性失业 4)体制性失业 5)市场竞争导致的失业 6)劳动力绝对过剩导致的失业,123,四、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随着资本的积累,在一极是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无产阶级失业和贫困的积累。,124,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一、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 一方面,在资本积累进程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由于竞争的加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由私人主宰和支配。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25,二、资本积累为新的社会制度确立提供了物质条件,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为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126,第四章 资本循环与周转,本章把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起来研究资本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分析资本的循环,掌握资本运动历经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连续循环的条件。通过对资本周转的分析,认识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提高资本运动速度方法和意义。目的全面把握资本运动的规律。,127,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1.产业资本是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128,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 三种职能形式,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PmG WA,其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129,第二阶段:生产阶段PmW P WA,其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处于生产阶段的资本,130,第三阶段:售卖阶段W G,这一阶段的资本职能形式就是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131,G,购买阶段, P, W,生产阶段,G,售卖阶段,货币资本,为m生产做准备,生产资本,生产m,实现m,W,Pm A,商品资本,132,3.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在运动中得到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13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依次更替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134,GWP W G,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 G W PW G G,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135,三、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三种循环形态时间上依次继起,即并存性和继起性,必要条件,136,9万元,售买,生产,购买,9万元,137,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继起性,继起性,138,9万元,售买,生产,购买,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139,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注意,140,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141,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加速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和途径,142,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周转。而资本循环则是一次的资本周转。,二者研究的目的不同:资本的循环研究资本运动历经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连续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研究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提高资本运动速度方法和意义。,一、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143,资本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数,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是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一年时间 (U) 周转次数(n)=-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 (u),二、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44,资本循环一次所经历的全部时间,是流通时间同生产时间的总和,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一)周转时间的长短,145,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劳动时间,非劳动时 间,自然力 作用时间,停工时间,购买时间,销售时间,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运输和通讯条件等,产品性质和技术水平,生产供应状况,产品特点、自然力等,设备维修等,生产时间,流通时间,Pm储存时间,周转时间,146,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及各自的周转速度,147,生产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厂房、机器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工资,一次收回,148,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二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二者划分的目的不同,149,生产资料,劳动力,厂房、机器等,价值逐次转移,固定资本,原料、燃料等,价值一次转移,流动资本,工资,一次收回,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资本的不同部分在m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揭示m的真正来源,揭示流通的规律,150,磨损,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固定资本磨损,有形 磨损,无形磨损,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使 用,自然力 的腐蚀,无形磨损,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劳动生产 率提高,新机器 的出现,151,折旧,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办法,152,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100,10,10,10,100,10%,15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均成正比,与固定资本所占比重成反比 与流动资本所占比重成正比,154,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其计算方法为:,四、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55,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156,预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厂房200万,使用20年,年周转价值为?万元。,机器350万:使用10年 ,年周转价值为?万元。,工具150万:使用6年,年周转价值为?万元。,原材料180万,月工资60万,年周转6次,年周转价值为?,=,?,=,?,?(次),一年内的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57,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的投入量,。,158,例如,159,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通常用M来表示。,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160,年剩余价 值率M,年剩余价值M ( m v n),预付可变资本V,161,甲,2000元,100%,3,6000元,乙,2000元,100%,6,12000元,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M=mv n=m n,162,甲,2000元,100%,3,6000元,乙,2000元,100%,6,12000元,甲企业M:3100%300%,乙企业M:6100%600%,163,从量上看,二者通常不等值,从质上讲,二者反映的关系不同,M与m的区别,剩余价值率反映一个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剩余价值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年剩余价值率反映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164,请你计算,某私营企业投资固定资本10万,使用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人,每人月工资500元。年产6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50元。计算: (1)预付资本周转速度 (2)剩余价值率 (3)年剩余价值率,165,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与经济危机,本章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主要学习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了解社会资本运动所要求的比例关系。,166,社会资本运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经济危机等概念;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中品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及周期性。,本章重点,167,本章结构,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68,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称社会总资本,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独立地进行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单个资本,称为个别资本,169,社会资本的运动与个别资本的运动的共同之处:a、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b、运动都要经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c、运动过程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170,社会总资本运动与个别资本运动的不同:第一,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还包括个人消费。第二,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还包括一般商品流通。,171,剩余价值( m ),可变资本( v ),不变资本( c ),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价值形态,物质形态,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二、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17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173,价值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174,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175,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该卖的卖掉了,实物补偿,该买的买到了,176,三、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177,社会总产品,不变资本( c ),价值形态,可变资本( v ),剩余价值( m ),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物质形态,社会生产,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部类,178,假设条件,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 产品全部按价值出售 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没有对外贸易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剩余价值率为100%,第二节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179,若第一年社会资本总额为7500, 其中5000,2500,C/V=4/1,m=100%;则第一年年末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9000,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构成图示,180,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81,4000c,购买机器,购买电力,购买煤炭,采矿部门,机器制造厂,发 电 厂,182,1,4000c +1000v +1000m =6000,2000c + 500v + 500m =3000,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83,500v + 500m,新创造的价值,消费资料,第部类企业 预付可变资本,工人所得 的工资,购买,第部类企业 的剩余价值,资本所有者 的收入,购买,500v,500m,184,1,4000c +1000v +1000m =6000,2000c + 500v + 500m =3000,2,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85,1000v +1000m,2000c,价值形态,工人创造 的新价值,购买消费资料供本部类工人和资本所有者消费,实物形态,生产资料,实物形态,消费资料,价值形态,不变资本,购买 生产资料,=,18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18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 ( c + v + m ) = ( c )+ ( c ),生产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18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 v + m ) = ( c ),基本条件, ( c + v + m ) = ( c )+ ( c ),( c + v + m ) =(v+m )+( v+m),消费资料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189,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一、社会扩大再生产及其前提条件 (1)扩大再生产必须要有可追加的生产资料。 (2)必须要有可追加的劳动力。 (3)必须要有可追加的消费资料。,190,生产资料余额,:(c+v+m)c+c,(c+v+m)(v+ m/x)+ (v+ m/x),(c+v+m/x+m-m/x)(v+m/x)+ (v+m/x),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消费资料余额,(v+m)c基 本前提条件,(c+m-m/x)(v+m/x),191,二、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的实现条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图式: 开端图式:4000c+1000v+1000m=6000 1500c+750v+750m=3000 第一部类将剩余价值M的一半500用于积累,假定C:V=4:1不变,社会总资本的配置如下:,192,1600(c+c) + 800(v+v)+600m/x =3000,1,4400(c+c) + 1100(v+v)+ 500m/x =6000,2,3,193,c+v+m=v+v+m/x+v+v+m/x,v+v+m/x=c+c,c+v+m=c+c+c+c,基本条件,194,(v+m)= c (c+v+m)=c+ c (c+v+m)=(v+m)+ (v+m)(v+m) c (c+m-m/x) (v+m/x) (v+v+m/x)= (c+c) (c+v+m)=(c+c)+(c+c) (c+v+m)=(v+v+m/x)+ (v+v+m/x),小结 ,记忆技巧,(v+m)= c,(v+v+m/x)= (c+c),195,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96,关于描述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对话:“一个煤矿工人儿子问妈妈说: “现在天气这样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生产太多了。”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197,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突出体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198,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199,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四个阶段:,周期性,危机-,复苏-,高涨,萧条-,200,0,t,再生产一个周期,201,固定资本更新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