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法雾化法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60811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氧法雾化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吸氧法雾化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吸氧法雾化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 吸氧法 雾化法 1 氧气疗法 通过给氧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CaO2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2 缺氧分类 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3 低张性缺氧 PaO2 使SaO2 组织供氧不足原因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 如高山病外呼吸功能障碍 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如先天性心脏病 4 血液性缺氧 Hb数量 或性质改变 造成PaO2 或Hb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见于贫血 一氧化碳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5 循环性缺氧 组织血流量 使组织供氧量减少原因全身性循环性缺氧 如休克 心力衰竭局部性循环性缺氧 如栓塞 6 组织性缺氧 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原因组织中毒 如氰化物中毒细胞损伤 如大量放射线照射以上四类缺氧中 低张性缺氧 氧疗效果最好 7 缺氧程度的判断 8 8 供氧装置 氧气筒及氧气表氧气筒容纳氧气6000L 总开关 气门氧气表由压力表 减压器 流量表 湿化瓶及安全阀组成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可供应时间 压力表压力 5 kg cm2 氧气筒容积 L 1kg cm2 氧流量 L min 60min 8 9 供氧装置 中心供氧装置医院氧气集中由供应站供给 设管道至病房 门诊 急诊 供应站有总开关控制 各用氧单位配氧气表 打开流量表即可使用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吸氧浓度 21 4 氧流量 L min 8 10 氧疗方法 鼻导管给氧法鼻塞法面罩法氧气头罩法氧气枕法 11 鼻导管给氧法 单侧鼻导管给氧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 3双侧鼻导管给氧双侧鼻导管插入鼻孔内约1cm 并将导管环固定稳妥 8 12 氧疗方法 鼻塞法将鼻塞塞入一侧鼻孔鼻前庭内给氧两侧鼻孔可交替使用面罩法面罩置于患者的口鼻部供氧氧流量一般需6 8L min用于病情较重 氧分压明显下降者 8 13 氧疗方法 氧气头罩法患者头部置于头罩里 罩面上有多个孔 可以保持罩内一定的氧浓度 温度和湿度主要用于小儿 氧疗方法 氧气枕法氧气枕是一长方形橡胶枕 枕的一角有一橡胶管 上有调节器可调节氧流量 氧气枕充入氧气 接上湿化瓶即可使用可用于家庭氧疗 危重患者的抢救或转运途中 8 15 家庭供氧方法 氧立得 一种便携式制氧器优点制氧纯完全符合医用标准供氧快立用立得 方便快捷易操作结构简单易学易会好携带小巧轻灵 加水后仅500克 缺点维持时间短 8 16 家庭供氧方法 小型氧气瓶小型瓶装医用氧 同医院用氧一样 系天然纯氧特点 安全 小巧 经济 实用 方便有不同容量2 2 5 4 8 10 12 15升 8 17 吸氧法 目的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提高PaO2和SaO2 增加CaO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8 18 吸氧法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准备护士自身准备用物准备环境准备 19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核对 8 20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 8 21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连接鼻导管 8 22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调节氧流量 8 23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湿润鼻导管 8 24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插管将鼻导管插入患者双侧鼻孔1cm 8 25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将导管环绕患者耳部向下放置 根据情况调整松紧度 8 26 操作步骤 双侧鼻导管给氧法 操作步骤 续 记录给氧时间 氧流量 患者反应观察缺氧症状 实验室指标 氧气装置是否漏气及通畅 有无出现氧疗副作用停止用氧时 先取下鼻导管安置患者 取舒适体位先关总开关 放出余气后 关流量开关后卸表 卸表口诀 一关 总开关及流量开关 二扶 压力表 三松 氧气筒气门与氧气表连接处 四卸 表 处理用物记录停止用氧时间及效果 8 27 吸氧法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用氧安全 切实做好四防 防震 防火 防热 防油使用氧气时 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 停氧时应先拔除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关闭氧气总开关吸氧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 呼吸是否通畅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是否通畅 如有鼻导管持续吸氧者 每8 12小时更换导管一次 并由另一鼻孔插入 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 防止导管阻塞 鼻塞每天更换在插鼻导管时 应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 如有创面 应插入健侧鼻孔患者饮水进食时 应暂停吸氧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连续吸氧患者每天更换湿化瓶及一次性吸氧管氧气筒氧气不可用完 压力表至少要保留0 5kPa 5kg cm2 对未用或已用空的氧气筒 应分别标 满 或 空 的标志 28 吸氧法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氧疗的重要性指导正确使用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29 吸氧法 评价 病人愿意配合 有安全感病人及家属用氧的相关知识病人缺氧症状改善未见呼吸道损伤及其他意外发生 30 氧疗监护 缺氧症状神志烦躁变安静生命体征平稳皮肤色泽发绀变红润实验室检查PaO2 PaCO2 SaO2 PvO2氧气装置是否通畅氧疗副作用 31 氧疗副作用 氧浓度 60 持续时间 24h氧中毒肺实质改变症状 胸骨下不适 疼痛 灼热感 呼吸增快 恶心 呕吐 烦躁 断续的干咳预防 1 避免长时间 高浓度氧疗 2 血气分析 3 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32 氧疗副作用 肺不张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 一旦支气管有阻塞 氧气被肺循环血液吸收 引起吸入性肺不张症状 烦躁 呼吸及心率增快 血压上升 呼吸困难 发绀 昏迷预防 深呼吸 多咳嗽 改变体位 33 氧疗副作用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症状呼吸道粘膜干燥 分泌物粘稠预防 加强湿化 雾化吸入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见于新生儿 以早产儿多见症状 不可逆转的失明预防 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34 氧疗副作用 呼吸抑制见于 型呼吸衰竭 PaO2 PaCO2 预防 低浓度 低流量 1 2L min 给氧 35 雾化吸入法 Inhalation 定义 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 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特点 奏效快 药物用量较小 不良反应较轻 36 雾化吸入法 常见的种类超声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压缩雾化吸入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37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 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 再由鼻或口吸入的方法 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雾滴小而均匀 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38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目的 湿化气道 术后预防及控制呼吸道感染 围手术期 呼吸道炎症 支扩 肺结核 肺脓肿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哮喘 39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计划 用物准备 1 超声雾化器 40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用物准备 2 药物 按医嘱备药 临床常用药物抗生素祛痰药 2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M受体拮抗剂 异丙托溴铵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口腔咽喉部念珠菌感染每次吸入后立即漱口可轻松预防 41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用物准备 3 其他用物 治疗巾一张 内放雾化管 连接管 口含器 按医嘱准备的药液 弯盘 纸巾 毛巾 冷蒸馏水 生理盐水 按需要备电源插座 42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协助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 43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洗手 44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连接雾化器各部件 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250ml 浸没雾化罐底部透声膜 45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操作中动作轻稳 避免损坏水槽底部的电晶片及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水槽内须保持有足够冷蒸馏水 槽内水温勿超过50 以免损坏机件 46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核对后 将药液稀释至30 50ml倒进雾化罐内 将盖旋紧 47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携带物品到病床旁 核对病人并作解释 协助其取合适体位 接通电源 先打开电源开关 调节雾量 雾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 过大会导致病人不舒适 调节定时器 每次治疗时间为15 20min 48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协助病人将口含器或面罩放置好 指导其紧闭口唇深呼吸 以更好发挥疗效 49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治疗毕 取下口含器或面罩 关雾化开关 再关掉电源 50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帮助病人擦净面部 取舒适体位 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与反应 51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实施 清理用物 将口含嘴 螺纹管 雾化罐浸泡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52 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 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 53 氧气雾化吸入法 用物准备 雾化吸入器 医嘱用药物与氧气装置 54 氧气雾化吸入法 实施 将药液倒在贮药瓶内 连接好管道 调整氧气流量6 8L min 口含吸嘴吸气 深呼吸到药物完毕停止 55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器是将药液置于高压的送雾器中 将其倒置拇指按压顶部时 阀门打开 药液便从喷嘴喷出 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 如哮喘 雾滴直径为2 8 4 3 m 速度快 药物直接可到达口腔 咽部 随着深吸气 药物可达气管 56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实施 取下口端保护盖 摇匀 将口端含住 吸气开始时按压 深吸气 屏住呼吸 10s 呼气 量 每次1 2喷 间隔3 4小时 57 谢谢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