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60091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1 年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上日程 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有目共睹 2017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目的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 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 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 2 主要内容 一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背景二 供给侧改革的近期重点三 供给侧改革促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3 一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背景 一 几个相关概念 4 1 供给和需求 市场经济的 两个基本方面 经济的平衡最终表现为供需平衡经济衰退经济不平衡表现为 通货膨胀滞涨 5 2 供给侧和需求侧 经济增长的 两大动力体系 经济短期增长 投资 消费 出口 劳动力 土地 创新 资本 需求侧 供给侧 制度 6 3 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 宏观调控的 两大政策框架 解决总量问题 解决结构性问题 需求侧管理 供给侧管理 稳定经济 持续发展 7 二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供需再平衡资源再配置 8 二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 抓住三个要点 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9 二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 抓住三个要点 2 把握三大引擎 改革 转型 创新 10 二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 抓住三个要点 2 把握三大引擎 依靠三大主体依靠靠三大主体 3 市场主体 创新主体 改革主体 11 二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1 抓住三个要点 2 把握三大引擎 依靠三大主体依靠靠三大主体 3 4 防范三大误区依靠靠三大主体 把供给和需求对立起来 认为以前的改革都是需求刺激 与美国的供给学派混为一谈 12 三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从发展阶段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供需关系看 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从经济运行看 面临 四降一升 的困境从国际背景看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 1 2 3 4 13 三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从发展阶段看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1 14 1 经济增速换档 高速 中高速 近几年经济增速从前30年的平均增长10 的高速增长下了几个台阶 基本稳定在7 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15 1 经济增速换档 高速 中高速 第一 劳动生产率下行 科技创新不足第二 人口老龄化 人口红利 削减第三 长期的产出缺口 需求不足 16 2 结构调整优化 中低端 中高端 从产业结构看 产业升级加快一是新动能快速增长 高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二是服务业进入快车道 从2013年开始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了制造业 成为第一大产业 17 2 结构调整优化 中低端 中高端 从产业结构看 产业升级加快 从需求结构看 消费成为第一动力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网络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实现年均近40 的迅猛增长 旅游 信息 文化 健康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18 从产业结构看 产业升级加快 从需求结构看 消费成为第一动力 从区域结构看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 连续多年农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极 形成区域经济 多轮驱动 的新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正在实施 2 结构调整优化 中低端 中高端 19 3 发展方式转变 规模速度型 质量效益型 2016年我国GDP总量接近11万亿美元 74 4万亿元人民币 稳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 进入上中等收入国行列 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 但工业化远未完成 工业经济时代四个阶段 工业1 0 规模经济 工业2 0 质量经济 工业3 0 品牌经济 工业4 0 智慧经济 十三五 时期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20 工业1 0规模经济 工业2 0质量经济 工业3 0品牌经济 工业4 0智慧经济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35 中国制造2050 工业经济时代 服务经济时代 农业经济时代 图1工业经济时代产业演进逻辑示意图 1 核心关键材料 2 关键零部件 3 核心元器件 4 数控机床 5 高端检测检验设备 6 工匠精神 农业1 0规模农业 1 原材料的信息化 2 工业设计数字化 3 制造流程智能化 4 检测检验数字化 5 销售互联网化 6 制造业服务化 农业2 0质量农业 农业3 0品牌农业 农业4 0智慧农业 21 1984 1985 1949 2015 2030 2050 21 4 增长动力转换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四大拐点 已现 人口 土地 资源 环境 高成本时代到来 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 传统产业 房地产 汽车 钢铁 石化 建材 有色等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减弱 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 健康养老 大数据 智能制造等 正在发育成长 但尚未对旧动力形成明显的替代效应 经济工作方式从 铺摊子 转向 上台阶 上台阶的关键是迈上 创新的台阶 结论 唯有创新 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才能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22 23 两类国家和地区发展结果截然相反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推动的差异 一是技术创新的差异 日本1956年 1961年间从美国 西欧等国大规模引进技术 并通过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 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二是劳动者素质的差异 韩国一直重视国民教育 通过长期的人力资源开发 小学入学率自1970年以来一直为100 初中入学率1990年达到99 8 1994年完成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了25 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差异 韩国在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进程中 从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70年代的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 80年代的机械工业深化和高级化 90年代的研究开发和知识产业发展并推行以技术开发和提高效率为核心的 产业合理化 四是制度供给的差异 以收入分配制度为例 如韩国的基尼系数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超过0 4 日本长期稳定在0 30 0 37之间 马来西亚为0 492 1997 墨西哥为0 531 1998 智利为0 571 2000 巴西为0 553 2001 24 2 从供需关系看 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 从需求看 消费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住 行 主导的消费结构向多样化 高端化和服务化需求结构转换 文化 康养 大数据 等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引领第4次消费结构升级 第一次 1978 1988年 单车 手表 缝纫机 录放机 小三件 第二次 1990 2000年 冰箱 彩电 洗衣机 中三件 第三次 2001 2012年 汽车 住房 计算机 大三件 第四次 2013年开始 文化 康养 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25 2 从供需关系看 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 从需求看 消费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 具体来说 一是 住 行 主导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阶段性变化 二是需求结构升级 过去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费 现在是个性化品质化消费 三是服务需求占比明显提高 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 旅游 养老 教育 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对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26 2 从供需关系看 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 从供给看 供给结构滞后于需求升级 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 过去是供给不足 现在是产能过剩 我国工业39个行业中 有21个已出现严重过剩 其中 突出的九大行业 钢铁 水泥 平板玻璃 煤炭 电解铝 船舶 光伏 风电 石化产业 终端产品过剩产能也很明显 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 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海淘 代购流行 国内消费外流 结论 供需错配成为主要矛盾 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表现为供给侧的结构性 体制性和素质性问题 27 3 从经济运行看 面临 四降一升 的困境 经济增速下降 GDP增速逐年放缓 2016年GDP同比增长6 7 工业品价格下降 工业品出厂价格 PPI 连续50多个月下跌 实体企业盈利下降 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增长 2 3 2016年增长8 5 财政收入增幅下降 2015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 8 2016年增长4 5 土地财政坍塌 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 产能过剩化解难度大 银行不良资产坏账率上升 非法集资案件 债务违约增多 28 4 从国际背景看 世界经济深度调整 金融危机打破了欧美发达经济体借贷消费 东亚地区提供高储蓄 廉价劳动力和产品 俄罗斯 中东 拉美等提供能源资源的全球经济大循环 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 经济贸易增长乏力 29 一是科技竞争 未来十二大新兴科技 1 移动互联网2 人工智能3 物联网4 云计算5 机器人6 次世代基因组技术7 自动化交通8 能源存储技术9 3D打印10 次世代材料技术11 非常规油气勘采12 资源再利用 30 二是全球治理体系的竞争各国都在加快调整发展模式 重塑产业优势 抢占经济制高点和全球话语权 31 专家指出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 但主要还是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上的问题 周期性问题 熬一熬 忍一忍就过去了 结构性问题是熬不过去的 根本之道在于改革 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 体制性 素质性矛盾和问题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 问题倒逼 32 二 供给侧改革的近期重点 一是认识要深化 只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和失衡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范围要深化 如拓展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是手段要深化 更多用市场化 法制化手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战略上要打持久战 坚持稳中求进 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战术上要抓关键点 33 二 供给侧改革的近期重点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二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四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4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35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本轮产能过剩程度重 持续时间长 行业多 腾挪空间小 钢铁 煤炭 电解铝 水泥 玻璃 造船 冶金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70 左右 个别行业不到60 PPI连续54个月负增长 产能过剩不但存在于传统产业 还蔓延到风电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而且本轮产能过剩遇到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寄希望于国外市场消化的空间缩小 36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2016年2月 国务院印发了两个 意见 提出 从2016年开始 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 1 5亿吨 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 要推动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组成联盟 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优化调整 未来3 5年煤炭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 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7 2016年全国钢铁去产能4500万吨 煤炭去产能2 5亿吨的目标任务均已提前 超额完成 特别是 企业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取得进展 钢铁方面 宝钢 武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煤炭方面 全国6000多处30万吨 年及以下的小型煤矿中 已有2600多处列入去产能范围 钢铁 煤炭企业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扭亏为盈 全部尺寸全部颜色全部类型 38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上海总部举行2016年12月2日 39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 的是 牛鼻子 处置 僵尸企业 盘活存量资源 目前 我国 僵尸企业 还有10多万家 占有还息贷款超过5万亿元 处置 僵尸企业 解决好三个问题 钱从何处来 财税引导 金融支持 企业挖潜 人往何处去 社会保障 就业培训 创业支持 企业怎么办 兼并重组 主线 资产剥离 破产清算 40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41 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房通道用足用活公积金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鼓励房企降价和兼并重组 各地去库存的主要做法 42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43 2015年世界主要经济体杠杆率指标 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总量指标日本23463101400法国10456121281英国928674252中国56 540156249美国887767233韩国4481105231德国805454188巴西652538128 44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 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 这与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 目前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直接融资占比不到15 优化融资结构是降杠杆的必经之路 即增加权益融资比重 降低债务融资比重 权益融资的上升需要放开IPO限制 推行注册制 45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加大股权融资力度 二是支持企业市场化 法治化的债转股 46 债转股是指将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关系 转变为股权关系 1999年至2002年 中国曾实施债转股 并将其视为国企脱困的三大政策之一 当时国企大面积亏损 银行积累巨额不良贷款 这次债转股中 政府偏重于市场化操作 出台了 指导意见 列出了 负面清单 禁止以下情形的企业作为市场化债转股对象 扭亏无望 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 僵尸企业 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 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 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 47 案例 中国银行债转股熔盛重工 熔盛重工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 截止2016年2月 熔盛重工负债总额上升到226亿元 中国银行是其最大的债权方 债务总额为63亿元 熔盛重工债转股后 中国银行在总股本中的持股占比将高达14 居第一位 48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49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用工成本高融资成本高税费成本高制度性交易成本高 50 哇哈哈掌门人 浙江的宗庆后 实体经济税费比较高 各方面成本比较高 利润率很低也很辛苦 导致生存不下去 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 我们一天到晚说降低税费 但今年的费跟去年的费 相比 没有任何下降 而且有的费还增加了 特别是环保经费增加太多 中国税收全球最高 玻璃大王 福建的曹德旺 51 一 继续深入推进 三去一降一补 52 二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 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满足多层次 高质量 个性化需求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推动农业功能拓展 促进生产向优势区聚集 优化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 大力发展节本增效 优质安全 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模式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53 三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54 经济 脱实向虚 实体经济被 空心化 防止经济 脱实向虚 振兴实体经济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质和量的关系新和老的关系内和外的关系大和小的关系 55 房 坚持 房子是用来住的 不是用来炒的 的定位 综合运用金融 土地 财税 投资 立法等手段 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 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既抑制房地产泡沫 又防止大起大落 分类调控 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 规范开发 销售 中介等行为 因城施策 促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 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四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6 三 供给侧改革促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 创新驱动 二 结构调整 三 制度供给 57 一 创新驱动 日本是 经济停止发展 的国家吗 日本有5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 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世界第一 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 三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 以上 四是日本的专利授权率高达80 五是2015年 全球创新百强 企业 日本40家 美国35家 法国10家 德国4家 瑞士3家 58 一 创新驱动 为什么一个资源匮乏 土地面积稀少 原材料几乎都要进口的国家能维持GDP世界前三半个多世纪 源于它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日本GDP停滞的原因 是资本 技术 工厂不断向外转移 到2015年日本的海外资产已经接近10万亿美元 是国内GDP的两倍 是中国GDP的80 但却不算在日本的GDP统计之中 也就是说 日本在海外还有一个超级日本 59 华为1987年在深圳成立 以2万元起家 2016年销售总收入5216亿元 成为全球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华为的创新之一 技术创新华为的创新之二 工者有其股 的制度创新华为的创新之三 产品微创新华为的创新之四 市场与研发的组织创新华为的创新之五 决策体制的创新 华为 中国最伟大的民族企业 60 一 创新驱动 1 创新是需要条件的 资金 创新需要资金 创新也有风险 鼓励创新 要有更多的融资渠道 也要帮助企业降低风险 制度 好的制度要有几个条件 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有一套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要有一套激励创新者的机制 要有一套在税收 信贷 奖励等方面帮助创新者的政策 人才 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经济领军人才和企业家人才 61 2 创新与创业紧密相连 在创业中创新 在创新中创业 创新是保障创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 创业是将创新商业化或社会化的过程 3 创新创业是企业家精神的主要表现形式 4 创新创业方式和层次有很多 比如新技术 新产品 新的营销模式 新的市场等等 一 创新驱动 62 二 结构调整 1 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第一 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 第二 服务业是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 第三 服务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63 二 结构调整 1 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是释放新需求 创造新供给的重要载体 而人的城镇化首要问题是解决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的城镇化 因此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 64 二 结构调整 1 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3 逐步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我国的消费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 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 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 将推动供给升级 带来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促使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平衡 65 二 结构调整 1 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3 逐步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4 逐步形成以提升产业价值链为核心的出口结构 长期以来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环节 要逐步环节向研发 营销两头延伸 构建自主技术 自主品牌和自主销售网络 培育技术 品牌 质量 服务等出口新优势 66 钢铁 有色 煤炭 电力 建材 化工是娄底的传统优势产业 工业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层次低 未形成集群式发展 链条式发展 这种以 两高一资 产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使娄底经济受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限制的双重冲击 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低 农业仍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 第三产业发展慢 质量不高 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三次产业比为14 7 51 3 34 对娄底来讲 产业升级是关键 67 大力提振工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巩固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钢铁 有色 能源 建材 化工 电子信息 轻工等七大百亿产业集群 湖南省汽车产业配套 板材深加工 中部地区不锈钢三大产业基地 农机 应急救援 特种陶瓷三大特色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新材料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生态环保 新能源 住宅产业化等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力把文化旅游 商贸物流 健康养老 现代金融四大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战略性支柱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培育更多特色产业 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科技型产业 大力发展农业承租 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8 三 制度供给 深化 放管服 的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69 结束语 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推动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行动 为新常态下 怎么干 指明了方向 通过供给侧改革 努力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迈向中高端水平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