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457734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人类智慧发展的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本文特指自然科学)和艺术之间在内容或者形式方面都有各不相同的联系方式,考察二者在不同阶段相互联系的特征对于理解二者的关系很有意义。古代文明中,艺术与萌芽时期的科学的结合是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来完成的,有关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后来的古希腊的史料几乎都是神话与宗教。据记载,古埃及的医学史涉及一个有关“贺鲁斯之眼”的神话,这个神话使埃及人将“贺鲁斯之眼”崇敬为守护与康复的象征,以至于“R”这个象征着贺鲁斯眼睛的神秘符号便出现在后来医生的处方笺上。古代的宇宙论思想也与神话直接相关,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都认为大地是被某种有力的能够负重的动物驮在背上的,并以这些动物因为过于劳累导致腿脚抖动来解释地震的成因。古代科学与艺术神话的这种从内容到形式近乎自然的融合,既与当时的科学发展状态有关,也与神话的性质和形成背景有关。文艺复兴后,科学与艺术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绘画和文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将绘画艺术和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早期人物之一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创作了一系列详细记录人体结构及功能的笔记和素描,具有艺术作品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近代以来,思想家们还用其他的文学形式来赞美科学,比如托马斯莫尔以水手对话的形式写成幻想小说乌托邦,书中的“乌托邦人”竟然掌握着当时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并广泛地加以运用。空想主义者康帕内拉所著的太阳城也描述了公有社会里所拥有的先进科学和技术。当代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从20世纪后期直到今天,现代科学和当代艺术又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古代和近代的结合方式呈现给世界,二者交融的侧重点不仅在于内容或者形式,更在于成果的相互利用,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向社会的广泛渗透。首先,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多种科技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各类艺术形式无不充分利用科学,尤其是当代技术的最新成就,艺术家们正是巧妙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塑造了众多的利用传统表现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艺术形象,来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当然,科学和技术不仅是手段,很多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就显示出极强的艺术性。比如数学家们用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奇幻迷离,这种全新的艺术格调带给人们以对称与和谐的美感。其次,科学自身的发展与普及也需要艺术家的帮助,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在很多国家的城市里都有艺术家们参与科学普及和教育所做出的贡献。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成为人类灿烂文化的两翼。当科学与艺术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必将散发出无尽的光彩。(摘编自讨论科学与艺术之关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医学史上的“贺鲁斯之眼”、把大地驮在动物背上等传说,显示了古代科学与神话的融合。B.文艺复兴后先进的科学技术兴起,绘画、小说和诗歌以不同方式展示了科学对艺术的影响。C.充分地利用现当代科学技术,艺术家巧妙地塑造了利用传统表现手段很难实现的艺术形象。D.数学家用迭代方程做出了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对称和谐,证明了科技手段有极强的艺术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列举了从古至今社会生活中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具体实例,论述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B.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对艺术形成广泛渗透,这是文章论述二者结合呈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前提。C.文章列举科学和艺术在不同时期相互联系的不同特征,其论证重点是这二者结合交融的方式。D.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文章先交代其特点,然后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来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对人类历史阶段性的考察,我们发现,科学和艺术的联系是不断密切、不断深化的过程。B.如果没有现当代多种科学技术手段的参与和支持,就很难满足当今社会不断变换的审美需求。C.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它们的结合是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必然。D.如果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能够寻找到一条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枪声稀了,硝烟淡了。一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黏稠血腥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两条汉子遥想三十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几条弟兄时,仍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强擦去流到嘴角的泪水,举起了酒杯。“咣”酒杯再一次潇洒地碰撞,将厚重的兄弟情谊迸溅得满屋荡漾。酒逢知己千杯少,一条条突暴的青筋在两条汉子锃亮的脑门儿上争相炫耀旺盛的酒力。杯盏交错,不觉已是夜半,浓烈的酒香仍四溢着无孔不入。日光灯咝咝喘吁着醉意朦胧。两条汉子的脸膛被五十二度的透明液体烧灼得愈加光辉灿烂。强用力转动着沉重的脑袋,说:“你,你你监狱里,有个叫,叫陈列宝的犯人,听,听说,改,改造得不错。” “陈,陈列宝?”刚睁着惺忪醉眼愣怔半晌,忽然一拍脑门儿,“是那个五短身材、大胡子的盗窃犯?大哥,你认识这人?”强摇摇脑袋,摇出一句轻描淡写:“啊,不,不认识,只是听人说起过,偶然想起,随便问,问问。”刚说:“哦,这家伙可是个出了名的反改造分子,屡犯监规,几天前还出手打伤了同监舍的人,现在还在小号里蹲着呢。” “哦,”强打了个酒嗝儿,忙抓起了酒杯,“喝,喝酒,你那,那一杯,咋,咋还没喝完呢?” “喝,咱喝!”刚说。 “喝,咱喝!”强说。于是,两条汉子又重重地碰杯。高脚酒杯里的透明液体一摇一晃地失去了依附,纷纷溅落在杯盘狼藉的桌面上 凶猛的火力如瓢泼大雨在小分队周围哗哗流淌。他们已陷入包围之中。他们边打边退守到一个无名高地上时,小分队只剩下了刚和强。左胳膊中弹的强右臂夹紧冲锋枪,扇形样一通猛扫,透过枪口飘起的蓝烟,一片灌木像割韭菜样齐刷刷被拦腰割断。对方的火力被暂时压了下去。强大叫着刚快快撤退。然而,一串火光从对面丛林里游窜而出。强纵身扑向了刚。一发冲锋枪子弹在强的身上洞穿出一个鲜艳的窟窿,血流如注,把刚的眼睛刺得生疼 “大哥!”刚大叫一声,忽地一下坐直了身子。一缕儿强烈的太阳光从拉得并不严实的窗帘边越窗而过,直直地照射在了床面上。刚揉揉被阳光刺疼的双眼,这才发现与他同床而眠的大哥不见了,一纸留言尴尬地趴卧在床头上。刚浑身一个激灵,一把抓了过来:好兄弟:大哥走了。原谅我的失礼!作为生死弟兄,我不能对你隐瞒这次造访的目的。陈列宝是我大姑唯一的孙子,判了十二年。大姑思孙心切,盼望着孙子能早日减刑出狱,眼睛已哭成了半瞎,前不久探监时得知他又被关了禁闭。大姑一急竟一病不起,咽了气还一直抓着我的手久久不放。大姑知道我俩的关系,可她老人家到死都没有向我开口。失亲的痛苦让我终于厚着脸皮找你来了。这次假借出差路过与你一起叙旧的理由,说穿了,其实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好兄弟,原谅大哥的不辞而别,我实在没有勇气正视你的眼睛大哥,匆匆于凌晨五时。刚一目十行读完留言,掏出手机一通猛拨,一个温柔的女声频频提示:你所拨打的用户已关机。刚飞身冲出宾馆,驱车直扑客车站,然而,省城直达涅阳的客车,早已绝尘而去不久,强收到了刚的一份传真:大哥,喝酒那晚我已看出你有话要说,谢谢大哥的理解与支持!实在对不起,陈仓无路啊。 (选自广西微篇小说精选,团结出版社xx版)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端通过枪声、硝烟、小道和血腥等描写再现战争场景,以回忆连接时空,将真实情状与主观幻觉交织融合起来,新颖别致,扣人心弦。B.“聚会”中反复出现“喝,咱喝!”的劝酒语,简单干脆,蕴含着人物丰富的情感和微妙的潜台词,又成为情节承转进程中的一个个节点。C.强在宾馆的一纸“留言”使叙述角度转换,便于人物更真实自然地道出此行的原委,吐露内心的纠结和情感,故事演进也愈显紧凑。D.小说的叙述语言运用了准确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参差变换的长短句式,以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简练凝重,颇具艺术表现力。5.小说在情节上设置了怎样的“双线”结构?有何作用?(6分)6.小说以“陈仓无路”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5分) 二、古诗文阅读(5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节选自后汉书徐稚传) 注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B.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C.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D.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孺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小。B.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由来。C.文中的“三辅”指京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所以韦著懂“礼义之俗”。D.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稚品德高尚,从来不羡富贵。他虽然家里贫困,自耕田地,自食其力,但为人恭敬节俭,讲义气,多谦让,所以邻居们都很佩服他。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B.徐稚淡泊名利,不赴桓帝征召。陈蕃等上书举荐徐稚等人,认为这些人德才兼备,可以辅政治国。于是桓帝以很高的礼遇征召他们,结果包括徐稚等人没有一个人应召。C.徐稚重视情义,感激知己之情。他先后受到陈蕃、黄琼、郭林宗等人的赏识和礼遇,在黄琼去世后,他亲自去黄琼的家乡祭奠,郭林宗母亲去世,他又亲自去吊唁。D.徐稚真诚友善,坦诚对待朋友。他与郭林宗彼此深知,让茅容传话,用“大树”喻国家,用“一绳”比喻郭林宗,劝他不要为国事过度忧虑,以致遑遑不安,不得清静。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二)名篇名句默写 (36分)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36分,每空2分)(1)陈情表中表现李密祖母命在旦夕的句子: , 。 , 。(2)文章结尾用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_,_。(4)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5)氓描写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人担负,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 , 。 , 。(6)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2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势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受助学子纷纷表示,有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他们一定会克服困难,自强不息,不孚众望,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将来成为爱心和善举的传承者。有些译者试图忠实于近体诗的格律,采用早已过时的英译格律,削足适履,结果适得其反,既丢弃了原诗作的精神,也吓跑了新时代的读者。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课文肢解成几个部分,然后逐段讲解,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技输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A. B. C. D.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事实上,旅游服务品质有没有保障、市场是否规范,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否牢固,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瓶颈。B.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推进慈善信用管理,大力弘扬公益慈善精神,积极传播正能量,着力建设清朗的网络公益环境和社会诚信氛围。C.总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它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D.为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高校将有序推进实施,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不少人买食品最关注的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实,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从食品配料表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根据相关规定,食品配料一般以加入量的比例,按由多到少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比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燕麦、核桃等”,说明 ,而燕麦和核桃都很少。有消费者认为乳酸菌饮料也是牛奶,通过配料表对比就会发现,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水,而牛奶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生牛乳,所以, 。四、写作 (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xx某大学医学硕士毕业的小黄在学了一段时间如何做面包后,开了一家面包店。小黄的父母都是个体户,深知做生意的辛苦,只希望儿子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但面对儿子的执意,父母也没有坚持反对,而是出资几万元作为小黄开店的本金。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黄、小黄的父母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1.A 【解析】B项,根据文意,只有达芬奇的人体素描具备艺术与科学研究的双重价值。C项,前后分句逻辑关系错误。D项,“这证明了科技手段极强的艺术性”于文不符,不是“科技手段”,而是“科学成果的内容自身”。2.B 【解析】科技与艺术广泛渗透,不是“前提”;科技向社会广泛渗透才是“前提”。3.D 【解析】条件与结论不匹配。寻找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路径,必须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都不断提高。4.A 【解析】“将真实情状与主观幻觉交织融合起来”分析判断错误。小说开头是对过去战争经历和场景的回忆,并非“主观幻觉”。5.小说以“聚会”为明线叙述现实事件,有利于揭出“法理”;以“回忆”为暗线回叙战争场景,着眼于表现战友“情义”。(2分)设置双线,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凸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冲突,更好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2分)明、暗线交织折叠,既使故事内容更丰厚,又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2分)(意思答对即可)6.(1)以此结尾,在结构上,照应强的留言,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2分)在人物刻画上,使既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的模范监狱长的形象跃然纸上;(2分)在立意上,突出法理战胜情义的“反腐倡廉”主题,画龙点睛。(1分)(意思答对即可)10.D 【解析】此题当断八处(不含句末划分处)。设两处错误,一处为“士”属上还是属下,一处为“出”属上还是属下。D项全对,C项全错,A、B两项各错一处。11.D 【解析】文中的“庐”指古人为守丧而在墓前构筑的小屋,不是“房舍”的意思,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不同。12.A 【解析】“他常常回避官府,不与之打交道”理解有误。原文“屡辟公府,不起”意为“多次被官府征召,不肯就任”。13.(1)桓帝于是用安稳的小车、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带上礼物去征召他们,都没有来。(5分,全句意思对,3分;“征”“并”翻译正确,2分)(2)(郭林宗等人)听说这件事,猜测这个人是徐稚,就派了一个叫茅容的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骑马追他。(5分,全句意思对,3分;“能言语生”“轻骑”翻译正确,2分)参考译文: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县人。家里贫困,常常亲自耕种,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做人恭敬节俭仁义谦让,身边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多次被官府征召,不肯就任。当时陈蕃是太守,按照礼节请他暂时代理功曹一职,他无法推辞,拜见完就回来了。陈蕃在郡府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了特别摆设一张坐榻,徐稚回去就悬挂起来。后来徐稚因为有德被举荐,到家里拜他为太原太守,都不接受。(汉桓帝)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人给皇帝上书推荐徐稚等人说:“臣等听说善良的人是天地的准则,治国的依据。诗经上说:愿美好善良的贤才,生在这个王国里。上天造就有杰出才能的人,为陛下而出现,一定能担当辅佐盛世的重任,帮助陛下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知道这些有才德而不愿意出来做官的人,豫章的徐稚、彭城的姜肱、汝南的袁闳、京兆的韦著、颍川的李昙,道德品行纯正完备,在世人中非常有名声。如果提拔他们任以公卿之职,协助陛下处理天下大事,一定能捍卫并发扬盛大美好的国政,让日月增光啊。”桓帝于是用安稳的小车、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带上礼物去征召他们,都没有来。桓帝于是问陈蕃说:“徐稚、袁闳、韦著哪个更优秀?”陈蕃回答说:“袁闳生长于公卿大族,能够在平时逐渐接受教育。韦著生长在多礼义之俗的京畿,就是所说的不用扶持自然挺直,不用雕刻自然成器。至于徐稚,生长在江南土地低洼贫瘠的地方,而特立杰出,应该是最优秀的。”徐稚曾经被太尉黄琼征召,没有就职。等到黄琼去世归葬故里,徐稚于是背着干粮徒步赶到江夏,摆出了鸡和酒微薄的祭祀,哭完离去,不说出自己的姓名。当时来参加吊唁活动的各地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听说这件事,猜测这个人是徐稚,就派了一个叫茅容的能说会道的年轻人骑马追他。在路上追上,茅容为他摆上了饭食,一起说农事。临告别时,徐稚对茅容说:“替我传话给郭林宗,大树将要倒,不是一根绳子所能维系的,为什么忙忙碌碌无暇安静地待着?”等到郭林宗的母亲去世,徐稚前往祭奠,在庐墓前放一束青草而离去。众人怪异,不知其故。郭林宗说:“这人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啊。诗经上不是说吗,青草一束,那人美如玉。我没有那么美好的品德来承受这样的赞美。”16.(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2)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错一字扣1分)17.B 【解析】“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句中不妥;“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用在句中不妥。18.C 【解析】A 项,两面对一面,“有没有”“是否”与“瓶颈”不统一;B项,动宾搭配不当,“建设”不能同“氛围”搭配;D项,不合逻辑,应去掉后一个“高校”。19.D 【解析】D项,条件与上文一致而结论截然相反。20.食品的配料表也很关键 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乳酸菌饮料并不是牛奶(每空2分,意思答对即可)21.“一甲子”指60年,用在此不妥,可将“一甲子”改为“数十载”;“诞辰40周年”语序不当,可改为“40周年诞辰”;“我校”不得体,可改为“母校”; “亲自莅临”应删去“亲自”;“叨扰望谅”不恰当,可改为“敬祈惠允”。(每处1分,意思答对即可)22.作文评分标准,可参照xx高考全国卷的作文评分细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