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概论第六节、传统医药哲学第一节)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45468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概论第六节、传统医药哲学第一节)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概论第六节、传统医药哲学第一节)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概论第六节、传统医药哲学第一节)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XX 副主任医师,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第一章 传统文化与传统医药文化概论,第六节 中医药的著名历史人物典故,神农与神农本草经 汤药之祖-伊尹 岐黄之术与黄帝内经 神医扁鹊与难经 “悬壶济世” 闽籍名医董奉与“杏林” 医圣张仲景与“坐堂”、伤寒杂病论 药王孙思邈与千金方 医药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神农与神农本草经,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 相传神农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神农氏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二)汤药之祖伊尹 伊尹生于公元前18世纪末至公元前17世纪初,夏朝末年空桑(今河南杞县)人,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约公元前1600年,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为商朝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根据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上古巫、史、医合一,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晋代皇甫谧就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三)歧黄之术与黄帝内经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医术、中医理论。,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就象本论文集,但这里面的论文,都是高水平的。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四)神医扁鹊,“扁鹊”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名词。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作“扁鹊”。 “扁鹊”最常指的是史记记载的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他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着扁鹊学医的故事:扁鹊是渤海郡郑(山东西北与河南交界地区)人,姓秦,叫越人。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鹊说:“好吧,遵命。”他这才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并说:“用草木上的露水送服这种药,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晓许多事情。”又接着拿出全部秘方都给了扁鹊。忽然间人就不见了,大概他不是凡人吧。扁鹊按照他说的服药三十天,就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他有时在齐国行医,有时在赵国行医。在赵国时名叫扁鹊。,中医学的一部经典之作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作,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黄帝内经成书以后问世的作品,成书于汉代。其内容深奥,是中医学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将该书托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鹊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书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神仙传卷九壶公传:“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王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壶公”壶公乃是东汉时一位卖药的老翁,有道术,善用符治病。因常悬一壶于市头卖药,“药不二价”、“治病皆愈”,是个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这一典故流传甚广, 故后世称行医为“悬壶”。 医家行医开业,常以“悬壶之喜”等为贺, 或送以“悬壶济世” 之匾。医生常于诊室门前悬葫芦为标志。,(五)悬壶济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药葫芦是一只盛药的“药壶”,用葫芦保存药物确实比其他的容器如铁盒、陶罐、木箱等更好。因为它有很强的密封性能,湿气不易进入,容易保持药物的干燥。,(六)“医圣”张仲景与“坐堂”、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名机,后汉南阳郡涅阳(今南阳)人,约生于公元2世纪,灵帝时(公元168189年)举孝廉。相传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做过长沙太守。他博学多才,是当时的良医。 张仲景生在汉末纷乱之世,社会道德沦丧,疾病流行,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他目击惨状,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立志学习医术,以解除人民大众的疾苦。因此,他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读素问、难经等医学典籍,并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16卷,创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法则。,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使中医临床学科有了根本的改观,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临床医学部分的基石,并使中医理论与临床融贯成一体。该书编成后不久亡失,后晋王叔和轶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刊,历代刻印数10次而流传至今,对中医学治疗急慢性传染病、流行病以及内科杂病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曾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坐堂,坐堂,指官吏出庭命理案体处理事务,因坐于厅堂而得名。由此引出另一涵义,在民间指中医师行医之处。 坐堂医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代。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诸如什么“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四知堂”等。以致有些药店沿变到后来发展成制药厂,仍然保留着这些老字号。,(七)闽籍名医董奉与“杏林”传说,董奉,字君异,候官县董墘村(今长乐县古槐乡青山村)人,东汉建安五年(20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也有一说此事发生在庐山)。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八)华佗与外科、“五禽戏”,华佗字元化,又名旉,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汉末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他专门立传。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外科手术为何在中国古代无发展?,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起来。 中医外科远在汉代,就曾经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达到治愈的效果,而这些痛苦大、损伤重、伤经断络的外科方法就渐渐被冷落了。在这种条件下,中医学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它的精妙深远。,华佗还创造一种名曰“五禽戏”的运动疗法。他认为,人体必须经常劳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功能、血脉流通,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达到“如户枢不朽”的健身效果。根据这个道理,华佗教人模仿五种禽兽的姿势,即虎的前肢扑动,鹿的伸转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长脚纵跳,鸟的张翅飞翔。把这些动作连起来进行锻炼,持之以恒,可以养身祛病。即使只练习其中一种动作,也会使人稍稍出汗,消除风寒,增加食欲。他的弟子吴普按照这个方法坚持锻炼,活到90多岁仍耳聪目明,牙齿坚固。五禽戏是我国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成套的健身体操,开保健体操之先驱。,(九)“药王” 孙思邈,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唐太宗李世民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合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现今我国各地都有祠堂纪念。 孙思邈的活了多少岁现今有多种说法:从最小的101岁到最大的168岁。普遍认为有120岁以上。,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对病人一视同仁,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他曾写了一篇文章大医精诚对医德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这篇文章至今一直是中医学生入门教育的必读。他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一心致力于医学。 著书八十多种,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是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十)医药学家、博物学家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汉族,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在莫斯科大学的走廊上,还镶刻陈列着李时珍的浮雕石像,这表明了李时珍在世界文化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李时珍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14岁中秀才,三次赴武昌乡试未中,遂专志于医。李氏博学多艺,乡试失利后,从理学家顾日岩处学过经学。上自经典,下及子史百家,无不阅览,对理学有很深造诣。李氏承家学,阅读医书,教授生徒,为贫民治病,多不取值。公元1548年,治愈富顾王朱厚之子,被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时珍又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授“太医院判”职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从35岁那年起,参考了800多种书籍,走遍了大江南北五六个省份,进行实地考察,用了27年时间,终于在公元1578年他60岁时完成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该书共52卷,190万字,载药1892种,附药图1109幅,方剂11096首。,本草纲目考证了过去本草学中的大量错误和非科学内容,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相当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所载药物分为水、火、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体附着物等16部,360类。这种科学分类法,在当时是没有前例的。它比最著名的瑞典人林那的“自然系统”要详细得多,而且在时间上还早200多年。 本草纲目不仅收载药物学知识,并且记载医理、验案、生物、矿物、化学、天文、地理、采矿及历史资料,因此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书印成后,受到医药界普遍欢迎,在短期内印了好多次,不久就被翻译成拉丁、日、法、俄、德、英等六种文字,传到了国外,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英国汉学泰斗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李时珍的其他著作还有:四诊发明、奇经八脉考、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其中奇经八脉考对针灸学的贡献很大。,第二章 传统医药哲学,阴阳五行 精气学说 整体观,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 是对自然界 相关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 属性的概括。,返回目录,返回本节,第一节 阴阳五行,二、 阴阳的分类,三、 阴阳的属性特征,阴阳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可运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分类归纳。,1.阴阳的普遍性,返回本节,返回目录,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 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 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如:天与地,是对宇宙而言;男与女,是对性别而言;上与下,是对方位而言。,返回本节,返回目录,3.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返回本节,返回目录,4.阴阳的可分性,阴阳的每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以至无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阴阳之中再分阴阳。,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一)阴阳对立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四、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就是指阴阳的相互斗争,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寒与热、水与火等。阴阳之间相互斗争,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取得统一的结果。 (二)互根互用:阴和阳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一般而言,阴和阳每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都以另一方为存在的条件。阴阳之间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称为阴阳的互根互用。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就无所谓热,等等。一旦这种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至“阳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三)消长平衡: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彼此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消长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的“阴消阳长”、“阳消阴长”之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例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由夏秋冬,就是阳消阴长的变化;由冬春夏,就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就人体生理功能而言,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即是“阴消阳长”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从兴奋逐渐转向抑制,即是“阳消阴长”的过程。 (四)相互转化: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它是事物运动变化中的突变与质变的过程。阴阳相互转化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古人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极就是向反面转化的条件,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就人体来说,机体内物质与功能的相互转化,生理活动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化,疾病可以由寒转热,由热转寒,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由实转虚,因虚至实,都是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五、 五行,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类物质,它们之间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们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来对自然界中一切事物进行归类和说明,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发展成为了五行学说,成为了一种哲学概念,常常和阴阳学说一起,成为了古代用以认识和分析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并贯穿到古代各种学术之中。“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运动和变化。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返回目录,六、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木”。,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和 现象,都归属于“火”。,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3.土爰稼穑,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 和现象,都归属于“土”。,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4.金曰从革,金的特性: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 和现象,都归属于“金”。,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5.水曰润下,水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 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水”。,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返回本节,返回目录,七、事物的五行归类,九、五行的生克关系,1.五行相生 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3.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克制; 化,是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配合关系。,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