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毕业论文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308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经济学 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年 5 月 23 日装订线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摘 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确立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经济发展区域,对无为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无为县地处皖中,交通便利,南濒长江,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是皖江开发开放的前沿,是马芜铜集中区的战略要地。文章立足在无为县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工具,全面分析和考量了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无为县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阶段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无为县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无为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由此提出对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关键词:无为县 产业转移 SWOT 分析 建议ABSTRACTLittle City with the transfer of industry demonstration zone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nhui Province, only one state-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a, Wuwei County, is a golden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 Wuwei County is located in Anhui,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outh to the Yangtze River, through rivers and seas, east and west, is the forefront of the of Wanjiang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up, Ma slimmer copper concentrated area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in Wuwei County, the SWOT analysis tool,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s of the advantages of Wuwei County industries to relocate,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Wuwei County has excellent locational advantages, a good industrial base and unique advantages in resources, at this stage, Wuwei County industries to relocate to the work already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the face of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Wuwei Count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Wuwei County in the industries to relocate to,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trengths and opportuniti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from a whole, and put forward recommendations on the Wuwei County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Key words: Wuwei county Industrial shift SWOT analysis Recommendation目 录前言 1一、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2二、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 3(一)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3(二)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4三、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7(一)坚持发展平台建设 7(二)选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承接点 7(三)发展自身优势产业 8(四)培养自己的乡土人才9(五)利用立体化交通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9参考文献 110 前 言2010 年初,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作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必将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扶持,成为承接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这对无为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无为县地处皖中,属芜湖市管辖,南濒长江,北依巢湖,与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公里,距马鞍山市 90 公里,距南京市 120 公里,距杭州市 300 余公里。面积 2433 平方公里。她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是皖江开发开放的前沿,与“长三角”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无为县不仅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而且立体化的交通系统正在筹建与完善中。此外,无为县还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地下还蕴含着多种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丰富的同时,自然风光更是引人入胜。因为有着极佳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1 一、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近年来 ,无为县坚持主攻“长三角” 、不放“珠三角” ,依托独特的岸线和区位优势引进了安徽承接长三角转移的最大项目总投资 350 亿元的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项目以及 15 家、年造船能力超 100 万载重吨的船舶制造企业, 2010 年 3 月 22 日,普莱克斯空分装置、麦王水处理、益海嘉里三期及码头、诺瑞精密电子、亚神电缆、华荣电缆、胜友体育用品、雷曼润滑油等 8 个项目总投资达 15 亿元集中开工。依托羽毛羽绒产业优势引进了投资 2 亿元的上海东隆集团羽绒制品加工项目,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引进总投资 18 亿元的安徽盐化工配套项目,依托三产服务优势引进华润苏果、上岛咖啡、肯德基等知名连锁企业,依托电线电缆产业优势引进了投资 6.5 亿元的安徽楚江集团铜导体产业园项目,依托亲情人脉优势引进明星电缆、希玛保龄等一批凤还巢企业;共引进项目 526个,协议总投资 629 亿元,累计到位 196 亿元 1。无为在依托自身优势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产业承接配套能力弱。其次,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不够完善。此外,一些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虽然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企业,但由于缺乏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难以吸引发达地区同类及关联产业入园发展。最后,政府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无为县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无为县政府各部门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体制效率和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审批项目较为复杂且环节较多,办事机制不灵活,企业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对无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1上述“一、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中引用的数据由 http:/www.ww.gov.cn/economy/网站上的数据整理而得。2 二、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一)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S)(1)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无为县地处皖中,属芜湖市管辖,南濒长江,北依巢湖,与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公里,距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余公里。11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环 绕 东 南 ,分别占全市和全省岸线总长的67%和 14.5%。淮 南 铁 路 斜 贯东 北 ,芜 湖 、 铜 陵 四 座 长 江 大 桥 ,以 及 筹 建 中 的 京 福 高 铁 、 江 北 高 速 、 庐 铜 铁 路 、 芜 湖第 二 长 江 大 桥 和 铜 陵 公 铁 长 江 大 桥 使 无 为 的 区 位 优 势 更 为 明 显 。 (2)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无 为 素 有 “鱼 米 之 乡 ”美 誉 , 棉 花 、 油 料 、 水 产 品 总 量 跻 身 全 国 百 强 。 其 中 , 棉花 年 产 量 超 百 万 担 , 为 全 国 重 要 的 优 质 棉 生 产 基 地 。 富 饶 的 土 地 下 还 蕴 藏 着 煤 、 石 灰石 、 石 油 、 天 然 气 、 铜 、 铁 等 20多 种 矿 产 资 源 。(3)综合成本优势综合成本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目前东部产业转移大部分是成本驱动型, 转移的产业大都是一些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为地区的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富余较多,无为县的人口优势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的中国社会会成为非常宝贵的资源。土地、工业用水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价格低廉, 具有综合成本比较优势。(4)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 ,无为电线电缆、船舶制造等特色产业已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同时,正在加快建设的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项目,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1。(5)人力资源优势无为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民营经济起步早,全县已形成了一大批适应市场、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形成了 4000 多人走南闯北的销售员队伍,形成了 42 万有一定经营才能、 经济基础的外出创业大军,他们不仅有开放的思想观念,而且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敢闯敢干,为全县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2、劣势(W)(1)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载体功能不够完善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只有那些能为发达地区已丧失优势的产业提供良好的协作配套条件的欠发达地区,才最有可能承接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3 如果这方面没有大的改善, 也就是说虽然具有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土地价格优势,这两个优势可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增强产品的比较价格优势,但是如果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降低不足以弥补由于运费高、信息不畅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上升、规模经济下降、集聚优势下降所带来的成本的上升,仍会降低产品的竞争优势,阻碍产业的转移。(2)企业管理水平不高,投资软环境不优第一,无为长期以来,企业的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有效分离,目前还没有企业上市。企业家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企业人才特别是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企业内部管理薄弱,仍处于传统、粗放阶段。企业营销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业务员包打天下,甚至有的企业发展还受制于业务员。第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当地的人力资源状况息息相关。无为虽然劳动力丰富,但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跟不上日益发展的经济的需要。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无为的开发建设中来,是关系到产业承接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3)农产品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产业链过短无为素 有 “鱼 米 之 乡 ”美 誉 , 棉 花 、 油 料 、 水 产 品 总 量 跻 身 全 国 百 强 , 但 是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受2010年通胀影响,作为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原料的农产品,其价格的波动将影响整个农业的发展。无为县农业产业层次低下,农产品加工产业很少,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4)产业结构不合理2011 年无为县的三产比例是 1:2.7:1.5 2,这与国际上第三产业比例达到 80%不能比,跟全国 09 年的 42.6%也相距很远,无为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过于倚重二产了,也就是过于倚重高沟电缆业,电缆行业这几年不景气直接影响了无为经济的发展速度。由于农业发展水平低,在家务工务农人员收入少、增收难、出路窄,绝大多数还是一亩、两亩全家耕种的自然经济,这样的农户恩格尔系数很低,又进一步制约了无为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5)地区发展不平衡2009 年高沟一个镇的 GDP 占整个无为 GDP 总值的 60%,财政税收占了整个无为财税的 50%多,整个东乡的 7 个镇 GDP 是西乡十几个乡镇的 2 倍多 3,地区差距如此之大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大量三无乡镇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一些发达乡镇的进一步起跳。(二)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2上述“(5)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引用的数据由 http:/www.wwtjj.gov.cn/include/web_content.php?id=441 网站上的数据整理而得。3上述“(6)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引用的数据由 http:/www.wwtjj.gov.cn/info/?zlm=6 /网站上的数据整理而得。4 1、无为县面临的主要机遇(O)(1)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设立的机遇安徽皖江的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无为县正处于示范区合芜“两核”之间,是马芜巢集中区的战略要地,必将得到国家和省政府诸多政策的大力扶持 1。(2)产业振兴规划带来的机遇2009 年 5 月以来,安徽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九大产业振兴规划,总投资 5000 多亿元,无为电线电缆、船舶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1。2011 年 3 月 22 日上午,无为县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首批 8 个项目总投资达 15 亿元集中开工仪式在无为经济开发区、高沟经济开发区、姚沟、泥汊、石涧等乡镇隆重举行。(3)省会经济圈加快发展的机遇无为与合肥相隔仅百余里,是省会经济圈腹地对外发展的南大门,是通江达海的必经之地,必将会在融入省会经济圈后,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1。(4)后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皖江城市带重化工业比重大,发展快;长三角经济圈快速崛起,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动力量;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促进中部崛起和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金融危机倒逼沿海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速长三角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 2。(5)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合作无为县依托独特的岸线和区位优势引进了安徽承接长三角转移的最大项目 总投资 350亿元的安徽华谊煤基多联产项目,发挥出无为县对产业转移的“牵引力” 。随着和泛长三角经济区的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不断深化,有利于无为县积极构筑泛长三角合作平台,成功实施融入泛长三角战略。2、无为县面临的主要挑战(T) (1)产业转出地地方政府造成的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发达省区也存在着省内发展的区域差距,地方政府出于缩小区域差距的战略考虑,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这样,在空间尺度较小的省内不存在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但在空间尺度较大的跨行政区范围,就会出现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特别是在强调省内区域间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情况在我国发达地区也很普遍。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出于社会就业、财政收入和经济景气的考虑,往往对那些应该并也愿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企业给予种种行政挽留。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上述行政行为具有其合理性和长期性,就会从多方面造成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 3。(2)来自中部其它县域的竞争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原因在于,中部地区的资5 源禀赋总体差异不大,吸引产业转移的动力主要集中在区位、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等方面 4。从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看,与长三角地区邻近的中部地区其它城市的快速发展给无为带来了最直接的竞争。特别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涉及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各地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竞争异常激烈。(3)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有待改善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投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存在“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如部分单位办事效率不高,程序复杂,存在着乱收费、乱推派、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现象。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中介劳务收费过高。投资环境有待于优化。无为与长三角发展的落差呈扩大趋势,有利于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也可能会延缓融入长三角的进程。(4)建设用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土地指标申请难,报批手续繁琐,一方面土地占补平衡和置换的潜力没有有效发挥,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低,导致项目建设用地供给矛盾日益突出 5。(5)大规模开发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无为是人口大县,人地资源比较紧张。在无为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在开发和发展中如何保护好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赢得跨越式发展,将是当地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6。通过SWOT分析可知,无为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从整体来看优势和机遇大于劣势和挑战。因此,无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应采取以SO战略为主,结合WO、ST 战略的总体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政策等优势,把握区域合作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选准承接点,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稳步推进 7。6 三、无为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在产业选择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既注重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又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承接方式上,既集中统筹、整体推进,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 8。围绕支柱产业承接配套产业转移,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挥规模积聚效应,把产业做大做强。二是依托区位优势以及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的平台、完善的配套设施,更好的发展原有的优势特色产业,以实现无为的跨越式发展。(一)坚持发展平台建设千方百计搭建“四大平台”:(1)交通平台。加快与长三角相连的立体化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跟踪配合做好京福高铁、北沿江高速、庐铜铁路等建设的相关工作。 (2)物流平台。与芜湖、铜陵两市探索共建物流产业园区,打造皖江航运中心和长三角物流基地 9。(3)园区平台。重点打造二坝、高沟“两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集中区。(4)招商平台。加强与央企和马芜铜、长三角对接,大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 10。(二)选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承接点1、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现,食品安全关系着国民的身体健康。不安全食品影响着人体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破坏社会信誉和道德危机、影响食品出口、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引发产业波动等众多问题已日渐凸显。无为承接产业转移后,消费市场增大,加之离长三角近,交通便捷,蔬菜消费市场广阔。长期以来,无为县不仅是农业大县,也是蔬菜生产大县。无为县有 35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大棚蔬菜就有 15 万亩,产量 30 万吨 4。通过查阅资料,我深深的为大棚蔬菜的高附加值、中等成本、易形成规模种殖等优势吸引,特别是无为县白峁等镇也有大批农民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无为大棚蔬菜种植的历史比和县早,气候、土壤、空气也比和县更适宜,他们现在能成为国家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台湾农民创业园,无为却在这么多年裹足不前,深为可惜。仅无为县二坝镇蛟矶行政村,蔬菜种植基地面积就有 3000 亩,但传统的蔬菜生产过程不安全,附加值也低。有机蔬菜 5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也不得采用基因工程,与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相比,是要求最严格的。无为可以抓住这一机遇,把现存的传统蔬菜生产基地都改造成有机蔬菜生产基地。4 上述“(1)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引用的数据由 http:/www.ww.gov.cn/economy/网站上的数据整理而得。5有机蔬菜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7 第一步,无为县可以在白峁镇建设现在农业示范园,这样的示范园应以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和步骤去推进它的建设,要在划拨土地指标上给与支持,宁可少进一些减排大户,也要多发展几个优良的示范园,同时无为县也要选举一、两个条件较好的示范园,在 3-5 年内争创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有机蔬菜基地。第二步,争取把现存的传统蔬菜生产基地都改造成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形成蔬菜生产从大棚的搭建、蔬菜的种植到分级销售,都有专业地分工,真正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生产出真正的优质的有机蔬菜,并利用市场营销手段打开局面,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第三步,以有机蔬菜为基础,进行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的优化升级。利用真正的优质的有机蔬菜的优良口碑,招商引资,引进博大面业,Kiehls 契尔氏小黄瓜水等企业,与这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强强联合,以无为县本地的有机蔬菜为原料进行深入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一举措同时可以发挥无为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进一步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2、打造优质特种电缆生产示范区无为县是全国 4 大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安徽省优质特种电线电缆生产示范区,电线电缆业是无为县支柱产业。近年来,无为县从多方面入手,全力推进这一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如:设立电线电缆企业上市基金,扶持重点企业上市。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其在培训、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2010 年,国家电线电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造船、铁道、飞机、宇航和通讯领域的发展规划,确定了需要特种电缆 6的品种和数量,由于上述领域市场的突现,电缆行业格局将重新洗牌。特种电缆这一新的市场领域的出现,为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的一批电线电缆企业将带来高速发展的良机。 就当前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来看,电缆企业的整体布局显得至关重要。无为电缆企业应该加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投入,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特种电线电缆的研发投入,逐步将产品提升到中高端线缆产品行列。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绩。企业自主创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专利申请和转化的力度不断加快,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用高科技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三)发展自身优势产业无为县水域资源丰富,水域面积 47.86 万亩,长江岸线 113 公里,境内水面广阔,水质优良,适宜开展水产、水禽、水生植物等水产品养殖,发展特色经济。无为县从 20 世6特种电缆是指可 以 在 特 定 场 合 使 用 的 有 特 定 用 途 的 电 缆 , 比 如 耐 高 温 , 耐 酸 碱 , 防 白 蚁 , 以 及 在 轮 船 飞 机 核 电 站等 场 合 使 用 的 电 线 电 缆 。 相 对 于 量 大 面 广 的 普 通 电 线 电 缆 而 言 , 具 有 技 术 含 量 较 高 、 使 用 条 件 较 严 格 、 批 量 较 小 、附 加 值 较 高 的 特 点 。8 纪 80 年代就开始发展水产养殖业,依托水域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生态养蟹、网箱养鳝、长江网箱生态养殖、虾蟹混养混和珍珠立体生态养殖养等多种水产养殖模型,2010 年渔业产值达 12 亿元 7,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水禽养殖中最突出的是白鹅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白鹅养殖数量达 1200 万只,虽然没有一个上规模的专业市场,县内却从不愁销售。这主要得益于无为加工业的发展,无为的板鸭远近驰名,是无为著名的特产之一,也是中国名菜谱的上榜名菜。无为板鸭的原料原是麻鸭,如今养麻鸭的已稀少,鸭源紧缺,于是用鹅代替,这一状况成就了白鹅产业的发展。近年无为的板鸭还创新发展了真空包装,可长期保存,远途携带。2010 年,无为县开始实施水产跨越工程,力争到 2015 年,养殖面积发展到 28 万亩,产量 6.8 万吨,产值 16 亿元 8,进入省内水产一类县行列。在现有的全县已拥有 1 家省级龙头企业、5 家市级龙头企业和 3 个省级水产品名牌的基础上,把长江特色水产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水产品龙头企业和国家级水产品名牌。为实现水产跨越工程,无为必须重视科技引入,一是严抓安全水产品生产,从池塘改造、苗种繁育到日常生产全部实行标准化;12 家苗种生产基地均实行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的全程监督。二抓规模化经营。例如:螃蟹生产实现育苗、养殖、暂养储运和包装销售一条龙经营模式;珍珠从幼蚌繁育、育珠蚌养成到珍珠加工全部实行系列化生产。三是帮助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模式,调整养殖思路,提升养殖户渔业科技知识,为渔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四)培养自己的乡土人才有安徽的犹太人之称的无为人,通过 40 万劳务大军、4000 名销售员和本土能人型企业家,共同创造出了别具特色的“无为人经济”,进而通过“无为人经济”带动“无为经济”的整体升级,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经济链条。观察无为县域经济纷繁复杂的数字变化与区域格局变动,可以发现无为人与“无为人经济”的力量,以及蕴藏在经济奇迹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他们思想观念开放,而且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敢闯敢干。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与世界接轨的幅度的加大、领域的渐深,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现今又面临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可能已经与经济发展现状有些脱轨。2011 年 3 月份安徽无为县政府付费,让 43 名电缆企业老总去清华大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增强作为县经济支柱的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产能过剩,以家族企业模式运行的无为电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站。培训班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因为针对性强,老总都觉得很实用。企业家的眼光与才能对于现代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该提供环境,大力培养扶植当地的乡土人才的发展。(五)利用立体化交通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7上述“(三)、发展自身优势产业”中引用的数据由 http:/www.ww.gov.cn/economy/网站上的数据整理而得。8资料来源:无为县人民政府网 , 无为实施水产跨越工程至 2015 年 养殖面积发展到 28 万亩9 筹 建 中 的 京 福 高 铁 、 江 北 高 速 、 庐 铜 铁 路 、 芜 湖 第 二 长 江 大 桥 和 铜 陵 公 铁 长 江 大桥 使 无 为 的 区 位 优 势 更 为 明 显 。 现 今 , 高 铁 时 速 为 250km/h-300km/h,京 福 高 铁 一 旦建 成 , 无 为 与 上 海 、 北 京 乃 至 深 圳 、 厦 门 等 发 达 地 区 的 交 通 将 史 无 前 例 的 便 捷 。 为 承接 产 业 转 移 , 筹 建 的 与 长三角相连的立体化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 将 对 无 为 旅 游 业 的发 展 产 生 极 其 深 远 的 影 响 。无为拥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闻名东亚的米公祠、红色经典的新四军七师旧址、碧波荡的竹丝湖、生态自然的万年台等,但是无为的旅游业却刚刚起步。要推进无为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高起点规划,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如果配套建设滞后,不利于企业投资长线产业的旅游业。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快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建设,挖掘并丰富景点内涵,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建立无为特色之旅的品牌。如:在挖掘景点内涵上,位于县城北郊的黄金塔,始建于公元 998 年,为安徽省现存的历史最为久远的塔类建筑;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天井山脚下的双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唐皇李世民御赐,大将尉迟敬德监工建造而成,距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无为县还应该围绕黄金塔景区建设,恢复毁于历代战火的大小黄汰寺。同时,着重开发“中国皇家第一寺”双泉寺所在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天井山景区的立体化景观带,有效推进历史财富和自然景观相融合,建设特色鲜明的景区。10 参考文献1 无为县发改委.无为县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区规划J.理论前沿,2009, (6):77-95.2 王运宝,邱积敏.共赢无为J.决策杂志,2010, (6):23-26.3 林平凡,刘城.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博弈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 (1):31-37.4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138.5 王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 (5):28-29.6 钱常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浅见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 (4):17-20.7 周茂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 SWOT 分析J.管理纵横,2010, (2):13-17.8 丁家云.皖江城市带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策研究以铜陵市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0, (2):34-39. 9 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 (3):24-31.10 陶诚,耿光颖,王春贤.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J.金融纵横,2009, (1):3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