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88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科门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装订线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摘 要民营经济在安徽省经济体系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营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对社会经济的协调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思想观念、社会环境、素质和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企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较大程度上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文章在对发展民营企业的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运用“钻石模型”法从生产要素方面、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四方面进行竞争力的分析,得出淮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并希望以此推动淮北市民营企业发展。关键词:淮北市 民营企业 市场 竞争力ABSTRACTNongovernmental economy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system of Anhui Province . The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is in a commanding position to the stabl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Huaibei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use of“ Diamond Model“ method from the production factors, demand conditions,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performance, corporate strategy, structure, competitor performance four respects undertake competitive analysis, that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Huaibei city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aibeis private enterprises.Keywords : City of Huaibei Private enterprises Market Competitiveness目 录一、淮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1(一)发展民营企业的现实意义 .1(二)淮北市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1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淮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分析 .3(一)生产要素方面 .3(二)需求条件方面 .4(三)相关产业表现 .5(四)企业的战略及竞争对手表现 .5(五)小结 .6三、提升淮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增长的对策建议 .7(一)重视人才战略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7(二)积极开拓市场 .8(三)发展产业集群 .8(四)积极应对竞争 .8参考 文献 100一、淮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一)发展民营企业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增加就业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减轻社会负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工商总局对 2010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个体工商户户数达 3406.54 万户,资金数额 1.27万亿元,从业人员 6982.37 万人;全国私营企业达 818.88 万户,注册资本(金)达 17.73万亿元,从业人员 9183.89 万人。随着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规模进步扩大,个体私营经济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成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2006-2010 年间,个体工商户户数年均增长 6.68%,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 11.66%。浩浩荡荡的民营经济从业队伍,不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储水池,同时也成为维系社会稳定的稳压器。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展民营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强化“加快发展全民有责”的意识,使人人都有一腔干事创业的热情,都有一份牵线搭桥的责任,都能投身到发展民营经济的大舞台中去,集中会神地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再上新台阶 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可以使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从业人员大多数率先走上致富道路,这部分人致富就能带动周围的其他人,如果这部分人不从事民营经济,可能仍在中等乃至贫穷之列,国家要背包伏,总体生活水平会有所下降,势必延缓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社会带来了效益,促进了生产力的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有利于节能降耗能源消耗和提供低能产品方面,民营企业由于自己产品的关系,在市场上没有补贴,因此一定要降低成本,同时慢慢可以在这方面提供节约能耗的产品。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大余地,世界银行报告中,中国能源消耗大大超过世界平均值,这就造成我国很多污染 2。我国只有很多节能型产品的出现,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地球保护我们国家。这方面民营企业做了很多,为能源消耗的降低和提供节能产品贡献了力量。民营企业存在上到国家,下到县乡,民营企业存在最广泛,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他们对环保参与,对我们国家来讲像水银泄地一样渗透力非常强。(二)淮北市民营企业现状分析1、淮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1淮北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格局变化和全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它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 20 世纪 50 年代直到 90 年代初期,淮北市一直是以煤炭行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民营企业很少,有也是规模不大的服务性行业。2006 年,淮北市民营企业发展到 3826 户,注册资金达到 354137 万元,就业人数为 39248 人,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30%。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比重达 61%。2010 年,淮北市民营企业达到 8457 户,注册资金达到 623771 万元,就业人数为 73658 人,民营企业在吸纳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部队退(转)军人、社会富余人员、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 70%以上的就业人员在民营企业。2、民营企业在淮北市经济中的地位正在积极打造我国亿吨煤基地、千万千瓦火电基地和多个百万吨级化工基地的淮北市,把积极扶持高科技民营经济,作为重点。近年来,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保证民营企业在投资、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到同等待遇的同时,财政拨出专款,专门设立了民营科技发展基金,从 2006 年起,以每年 20%的速度增加。在这些优惠政策的积极导下,全市的民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围绕着煤电化三大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到了煤机制造、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废水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生产。民营企业在淮北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淮北市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战略意义十分重要。(1)民营经济成为淮北市国民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截止到 2010 年末,淮北市民营企业达到 8457 户,注册资金为 623771 万元,安排就业 73658 人。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2%,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 190 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30%以上。(2)民营经济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 年,淮北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近 8 亿元,纳税千万元以上的已有 9 户,百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已达 40 多户,比 2009 年增长了 15%。(3)民营经济成为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全民创业”的号召,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就业、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据统计,全市共有 17 万人在民营企业就业,比 2010 年增长了 12%。(4)民营企业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诸多民营企业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发扬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积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先后向光彩事业、希望工程、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百万元 3。由此可见淮北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淮北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淮北市经济和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二、基于“钻石模型”的淮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分析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ter)1990 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书中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称“波特钻石理论” )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的“钻石模型”是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现在已经成为国际商业思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一)生产要素方面Porter 把生产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另一类是高等要素,如科研机构、高科技人才、电信通信设施等。1、人才短缺制约企业发展淮北市民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所提供的工资待遇及发展前景不能有效吸引高等人才,研发能力不足,资源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 5。2010 年,淮北市8457 家民营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工业技术人员匾乏,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阻碍了产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外部环境还需改善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2、民营企业发展资本不足2010 年,淮北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 31329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6.7%;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 125.5 亿元,其中省外资金 106.6 亿元。全年淮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区项目 25 个,其中外资项目 2 个;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总额 489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1360 万美元。利用外资出现四大亮点:一是合同外资成倍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三是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四是项目增幅大。尽管如此,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市相比,淮北市民营企业吸引外资明显不足。淮北市民营资本投资明显不足,民营经济总量偏小。2010 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淮北市民营经济产值为 127 亿元,而同期马鞍山、铜陵等市区分别为 226 亿元、167.8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马鞍山为 78.3%、铜陵为 70.2%,而淮北市仅为 33%(见表 2-1)。3表 2-1 民营企业指标比较表地区 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户)经济产值(亿元) 对 GDP 贡献率(%)淮北市 6231 127 52马鞍山 8361 226 40铜陵 3500 167.8 52.6芜湖 9856 354.38 61.1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11)淮北市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如马鞍山和铜陵大,与安徽省较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与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民营大中型企业形成强烈的反差。3.、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0 年淮北市民营工业企业已达 8457 家;科技型民营工业企业达到 80 家,部分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积极开发新产品,改造旧工艺,努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到 2010 年底被安徽省政府认定的高科技民营企业达到 32 家。许多民营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基地,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奠定了基础。但淮北市民营企业研发能力不足,资源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2010 年,淮北市 8457 家民营企业中,有不少企业工业技术人员匾乏,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阻碍了产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外部环境还需改善和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与大企业相比,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制约着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二)需求条件方面1、市场需求巨大淮北市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面积 2802 平方公里,人口 204 万人。淮北市地理位置优越,公路四通八达。处在承东启西、南北相通的重要位置,是沿海通向中西部的通道走廊,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区位优势。国家促进东部地区崛起政策和淮北市东向发展、全民创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培育百亿企业、打造千亿基地”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民营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可凭借淮北市靠东接西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充足的劳动力优势,去承接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专业转移,加速企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 6。民营企业只要敢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展创业思路,就一定能创造大量的商机。42、开拓能力不足基于此良好发展优势,淮北市民营企业市场需求态势逐渐增大。国内市场需求是决定一国产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很多产业的产品市场是细分的,占据国内细分市场足够大的份额,是国内市场孕育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基本前提。但是民营企业起步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制约了很多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致使企业规模不大,开拓市场能力不强。(三)相关产业表现1、具有一定数量的强势关联产业产业关联理论指出,特定产业的发展对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下游产业的发展对上游产业产生拉动作用,上游产业的发展对下游产业产生促进作用 7。由于淮北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食品等生产基地,相关关联产业优势明显。能源城市淮北市,工业较发达,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将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机会,民营企业围绕煤电建设,瞄准煤加工、煤机制造、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废水开发利用,塌陷区综合治理、泉大地区环境修复等项目,利用自身优势和特长参加参与研发、开发、生产和施工 8。2、企业规模较小淮北市以中小企业高度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迅速,产业集群发展从小到大,从最初的粗放式发展到内涵的整合提升阶段,已逐步成为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2010 年淮北市 5 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共有各类企业 1000 多户,从业人员 5万人;规模以上企业 463 家,较上年末增加 21 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 1071亿元,同比增长 12%;实现工业增加值 56 亿元,同比增长 36%;上缴税金 57 亿元,实现利润 48 亿元,同比增长 32.6%,增速全省排名第 6,皖北排名第一。全市多个镇形成了产业集群专业镇的雏形,主导产业特色明显,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但是由于淮北市民营企业起步晚,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制约了很多民营企业的成长过程,致使企业规模不大,因此淮北市民营企业的集群效益有待加强。(四)企业的战略及竞争对手表现1、民营企业战略意识缺乏企业法发展战略是企业为实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而制定的长远规划 8。民营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因为它使企业的发展有了战略目标。然而,淮北市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战略管理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有些民营企业至今缺乏对战略管理的认识,也从未考虑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问题。这样5的企业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缺少理性把握,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使得企业的发展缺乏战略目标,往往是市场流行什么就干什么,很容易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陷入困境。第二,有些民营企业尽管认识到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如何科学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缺乏把握,容易进入发展战略误区。而且,多数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单一,许多民营企业被创业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沉浸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的变化,盲目推行不切实际、难以适应市场细分需求, ,造成了企业生产的配置混乱,使企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可见,战略管理落后和结构单一已成为制约淮北市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2、民营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随着中国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发展,不少大中型企业机械设施依靠进口,并伴随着需求的上升,许多世界著名机械制造商纷纷进入中国,给淮北市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淮北市民营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以先进技术制造品牌产品,提高自身竞争力。可以看出,淮北市机械制造厂虽然在近几年内以市场需求为龙头,技术和售后服务为辅,坚持自主创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实行特色管理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是资本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的进一步扩大,市场开发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外在的竞争者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新专业人才仍需引进,公司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五)小结民营企业已经是淮北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2010 年的数据看,民营企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52%,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 30%以上。淮北市民营企业规模在逐年增大,科技创新企业不断增多,但是与马鞍山、铜陵和芜湖以及东部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淮北市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支持好,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只要淮北市民营企业采取正确措施,加强管理和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更辉煌的成就。6三、提升淮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增长的对策建议(一)重视人才战略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1、加强人才引进首先,民营企业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一定要重视人才战略。要完善淮北市民营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积极探索和应用在国际上都认可的、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如用股权、息权等手段,利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方式留住一批第一流的人才和关键人才;要加强人才开发和职业培训,为淮北市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民营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和组织者,在自主创新中负有重任。除了企业家自身要注重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的提高外,淮北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努力创造环境和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学习条件、出国考察条件等,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尤其要强化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9。为生产要素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支持。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大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战略落实到行动上来。以品牌为突破口,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步伐,更新管理知识,加快制度创新,培养企业的核心技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复合人才,形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淮北市各民营企业要多吸纳复合性人才,发挥人力智能作用,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引进,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继续招聘来自各方面的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逐步完善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进一步作好岗位培训,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促进公司竞争力的提高。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强淮北市民营企业融资能力首先需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开展资本运营。要为优秀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逐步消除民营企业在上市方面的非国民待遇,特别是在配合消化庞大的非流通性国有股、实现国有股减持方面, 鼓励民营经济的参与, 使淮北市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国有股而进入资本市场。拓宽淮北市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制度创新, 资本市场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平台, 消除观念歧视和规模歧视,实现资本市场的“国退民进” 。首先,银行对淮北市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要对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民营企业的产业调整和扩大规模给予倾斜。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国外大型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独资或合资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加大风险投资规模。并且对其投资的淮北市民营企业,经认定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资本收益,给予减免税优惠。最后,主板市场中要对具有潜力和规模优势的民营企业给予倾斜,先扶持和帮助这些民营企业上市。创业板市场也可适当放宽民营企业的上市条件。总之,要促进金融资本同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淮北市民营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7问题。(二)积极开拓市场1、突破诸多开拓市场困难应进一步出台一系列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并且要真正将这些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财税负担。培育淮北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建立一套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培养创新观念,鼓励技术创新,坚持技术创新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于人的目的,要探索和发展有利于创新的民营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创新意识等 10。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全体员工有充沛的创新精神,这是增强企业活力、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淮北市可以将创新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战略、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中去,最终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战略思维和文化氛围,推动企业创新的持续进行,提高产品科技创新竞争力,为深入开拓市场提供科技含量和质量竞争力强劲的产品。2、满足市场细分需求淮北市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短,转型跨越任务繁重。例如煤炭是淮北市的最主要的产品,但煤炭的深加工和转化比重却很低,目前主要作为一种初级能源使用,集成发展煤电化产业特别是煤化工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努力延长煤基燃料化工、煤基合成油产业链。推进煤化工业与煤炭、电力相结合,力争实现煤、电、化一体化,延长产业链 11。推进原煤资源的简单生产向煤炭产品的精深加工转变。(三)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指地理上邻近并存在交互关联性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使这些企业构筑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这种整体联合的优势是集群外的单个企业所无法模仿的 12。产业集群的培育对特定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发展产业集群,扩大企业规模,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淮北市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和升级,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集群效应,要进一步放松产业准入限制,鼓励淮北市民营企业的产业转型,以促进小规模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增强产业集群效应。鼓励民营企业从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价值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向低耗能、低污染和高附加价值的集约经营模式。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技术协作网络,实现高校人才与企业技术优势的互补,共同开发产品和技术。要清理限制淮北市民营企业进入的歧视性政策,更多地允许淮北市民营企业进入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产业部门,替代政府在这些领域的低效率操作行为,提升民营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出效益。8(四)积极应对竞争在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同时,特别要建设好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通过走集群式发展之路,发挥其对产业的集聚、带动作用,逐步改变工业结构较为单一的局面。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逐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结合国家调控政策,应坚持传统行业投资与新兴行业投资并重,加大对现代农业、新兴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3。淮北市民营企业自身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要在综合考虑国家宏观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对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大力推进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积极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摆脱淮北市自主品牌处于低端位置的局面,为振兴民族企业做出贡献。另外,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将产品结构细化,做大作强自主知识品牌,特别结合自身优势,在细分市场上做出自身的特色,走专业化生产道路,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竞争对手的挑战。9参考文献1 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10)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5-26.2 陈凌.制度与能力:中国民营企业 20 年成长的解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4-55.3 刘家雄,唐新贵.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分析J.非公经济,2008:03-04.4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178-181.5 荣兆梓.经济学与安徽经济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79-81,229-231.6 陈支武.民营制造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J.长沙:湖南大学,2006:13-14.7 曹永芬.浅谈如何增强我国民营企业的竞争力J.渝西学院学报J. 2005,(2):23-25.8 刘晓武.淮南市民营企业竞争力研究J.淮南市:淮南市理工大学,2009:34-45.9 方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M.人民出版社,2001,(2):119-121. 10 林泉.民营企业的成长上限及克服J.民营经济,2006,(1):68-71.11 李守身,黄永强.非公有制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扶持建议J.体制改革,2006,(8):12-14.12 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6-37.13 胡大立等.中西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351-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