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化验单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177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化验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解读化验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解读化验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看化验单,1,血常规检查 (blood routine; 血RT ),血常规是医院中最常见的一项化验,用于对病人身体状况,疾病初步诊断及对治疗疗效的观察。 血常规一般应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2,现代实验室中做血常规检查使用多参数血细胞计数仪一次测定可得到十几项至几十项参数,较为常见的为16-18项参数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中英文名称,如下所示:,3,分析项目 英文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白细胞 计数 WBC 10E9/L 3.5-10.0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 50.00-70.00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 % 20.00-40.00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 3.00-8.00嗜酸性细胞百分比 EO% % 0.50-5.00 嗜碱性细胞百分比 BASO% % 0.00-1.00,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EUT 10E9/L淋巴细胞绝对值 LYMPH 10E9/L 0.8-4.00 单核细胞绝对值 MONO# 10E9/L 0.12-0.8 嗜酸性细胞绝对值 EO# 0E9/L 0.02-0.5 嗜碱性细胞绝对值 BASO# 10E9/L 0.00-0.1,5,红细胞计数 RBC 10E12/L血红蛋白 HGB g/L 红细胞压积 HCT %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fL 0-100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pg 27-34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g/L 320-360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 11.5-14.5 血小板PLT 10E9/ 100-300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Fl 7-11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 15-17,6,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Hb),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是贫血诊断的主要指标。机体发生出血,血液生成障碍,红细胞破坏严重或红细胞异常增生等问题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量都可发生变化。,7,(1)病理性升高: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糖尿病酸中毒等,可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慢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8,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等也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非代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9,(2)病理性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引起的贫血; 慢性疾病,如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等造成或伴发的贫血;,10,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 如溶血性贫血等;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慢性失血等都是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的因素。,11,2.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其增高和减低直接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变化。,12,因此在临床检查中绝大多数病例白细胞总数实际反映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所以白细胞总数的临床意义主要指中性粒细胞的变化。,13,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a: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b: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出血严重创伤,血管栓塞等;,14,c: 肿瘤及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均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升高;d:过敏反应;e:中毒反应;,15,(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降低: 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风疹等。 某些细菌性感染,如伤寒和副伤寒。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 理化因素:如放射线,放射性治疗,化学治疗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抗肿瘤类细胞毒性药物等均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16,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a、增多:如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血液病;b、 减少: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某些传染病早期。,17,4、嗜碱性粒细胞记数的临床意义:a.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增多),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少见),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b.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的意义不大。,18,(5)淋巴细胞变化: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病毒性肝炎及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常升高; 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及细胞免疫缺陷病等淋巴细胞常降低。,19,3.血小板计数(PLT、PBC),一般情况下如需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有无止血能力,需要做血小板检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做血小板计数。,20,1)血小板升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21,(2)血小板减少: 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22,乙肝五项检查化验单,分析项目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S/CO N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sAb) S/CO N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HBcAb) S/CO N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S/CO N 乙肝病毒e抗体 (HBeAb) S/CO N ,23,各项指标的意义, HBsAg、HBeAg、HBcAB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HBsAg、HBeAb、HBcAB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单独HBsAb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 HBsAg、HBcAB或者HBeAb、HBcAB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者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HBsAg、HBeAg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24,尿常规化验单,分析项目 英文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颜色 Color 浊度 TURB 尿比重 U-SG 1.0151.025 PH值 U-PH 4.608.00 尿白细胞 U-LEU 亚硝酸盐 U-NIT 尿蛋白质 U-PRO 尿糖 U-GLU 尿酮体 U-KET 尿胆原 UBG umol/L 尿胆红素 U-BIL 尿隐血 U-ERY 尿沉渣红细胞 HRBC /HPF 0.03.0 尿沉渣白细胞 HWBC / HPF 0.05.0 尿沉渣上皮细胞HEC /HPF 管型 CAST /LPF 尿结晶 X-TAL 个/ uL 尿细菌 HBACT /HPF 酵母菌 YLC,25,各项指标的意义,1尿比重(SG)临床意义:增高:示尿液浓缩,见于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心衰等。减低:示肾浓缩机能减退,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等。 2PH值 酸性尿:糖尿病、酸中毒、肾盂肾炎、白血病等。 碱中毒:服用碱性药物,26,3白细胞(LEU) 临床意义:尿中白细胞增多见于: 1)泌尿生殖系统炎症、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 2)肾盂炎、肾盂肾炎、肾结核。 3)淋病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4.亚硝酸盐(NIT) 临床意义:阳性常见于革监氏阴性菌感染的尿道炎,但应作其它检查确征。,27,5尿蛋白(PRO)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可出现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 2)病理性蛋白尿: 1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的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 2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退和肾小管分泌所致的蛋白尿。 3异常蛋白质的排泄。 4某些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28,6酮体(KET) 临床意义:增多: 1)生理性:过度饥饿、分娩后、进食多量脂肪。 2)病理性:糖尿病酸中毒、妊娠等。,29,7尿糖(GLU)临床意义:尿糖增高,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8尿胆红素(BIL)、尿胆原(UBG) 临床意义:黄疸 型肝炎时出现异常,30,9红细胞(ERY)临床意义:自发性血尿。病因性血尿:肾性障碍泌尿系统肿瘤及结石,全身性疾病等。 10.管型的意义: 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蜡样 管型见于肾衰竭病人.,31,生化全套化验单,分析项目 英文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谷草转氨酶 AST U/L 0.040.0 谷丙转氨酶 ALT U/L 0.040.0 谷草/谷丙 AST/ALT r-谷氨酰转肽 GGT U/L 0.060.0 胆碱酯酶 CHE U/L 5000-15000 碱性磷酸酶 ALP U/L 35.0150.0,32,总蛋白 TB g/L 60.085.0 白蛋白 ALB g/L 35.056.0 球蛋白 GLO g/L 20.035. 白蛋白/球蛋白 ALB/GLO 总胆红素 TBIL umol/l 3.522.0 直接胆红素 DBIL umol/l 0.06.3 间接胆红素 IBIL umol/l 0.015.0 总胆汁酸 TBA umol/l 0.020.0,33,血糖 GLu umol/l 3.90-6.10 尿素氮 BUN umol/l 3.206.80 肌酐 Cr umol/l 40.0-110.0 尿酸 UA umol/L 150440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mmol/L 22.031.0,34,总胆固醇 T-CH mmol/L 3.306.40 甘油三酯 TG mmol/L 0.411.88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mmol/ L 0.742.07 低密度脂蛋白 LDL mmol/L 1.803.80,35,肌酸激酶 CK IU/L 24-200 羟丁酸脱氢酶 a-HBD IU/L 10-200 乳酸脱氢酶 LDH IU/L 10-240 HB/LD HB/LD,36,钾离子 K mmol/L 3.505.50 氯化物 CL mmol/L 101-111 钠离子 NA mmol/L 135-145 钙离子 CA mmol/L 2.102.80 血无机磷 P mmol/L 0.801.50 镁离子 MG mmol/L 0.701.20,37,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ALT/GPT),病毒性肝炎早期、酒精性肝炎常升高。谷草转氨酶(AST/GOT)意义同ALT AST/ALT比值对肝病诊断有一定帮助。急慢性肝炎时多1,原发性肝癌时可3。,38,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比值: 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时,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A/G倒置。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 用于判断黄疸的类型。体检常选总胆红素。如患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时增高。,39,(6)血糖浓度是论断糖尿病的依据 (7)血脂检验常用有四项检查: 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总胆固醇水平维持在2.86-6.0mmol/L较理想。高于6.21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4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又叫坏胆固醇,其理想水平低于3.4mmol/L。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又叫好胆固醇,其理想水平为12mml/L,低于0.9mml/L时,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大增 .甘油三酯(TG)也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41,(8)乳酸脱氢酶: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12-24h开始增高,48-72h达高峰,升高持续6-10d,常在发病后8-14d才恢复至正常水平,有助于后期的诊断。,42,(9)肌酸激酶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与心肌,在脑组织也有存在。各种类型进行性肌委缩时,血清CK活性均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后2-4小时就开始增高,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43,(10)羟丁酸脱氢酶 :心肌梗塞患者血清-HBD增高,LD/-HBD之比值减低。 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亦增高。,44,11.血清钾升高主要见于: (1)钾摄入过多; (2)肾脏排钾减少;血清钾降低见于: (1)钾盐摄入不足 (2)钾丢失过多:严重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等,45,钠(Na+) 临床意义: 血清钠降低见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烧伤、大汗时皮肤失钠。增高见于脑外伤 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46,氯离子(Cl-) 临床意义: 血清氯降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严重呕吐丢失胃液盐酸、代谢性酸中毒 。血清氯增高见于脱水、摄取盐过多、肾血流减少、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47,THANK YOU!,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