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126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1,主要内容,糖尿病的分类及起因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2,血糖-定义,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构成机体结构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血糖-来源与去路,4,血糖-正常值,3.616.11mmol/L(65110mg/dl) 换算系数:mol/L18.02=mg/dl,mg/dl0.05551=mmol/L,5,血糖-测定方法,1 葡萄糖氧化酶法 (GOD-POD) 2 邻甲苯胺法 (OT)3 Folin-Wu氏法 (已趋于淘汰)4 葡萄糖脱氢酶法 (GDH)5 葡萄糖氧化酶法 (氧电极法)6 已糖激酶法 (HK),6,血糖-调节,激素调节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其他影响代谢的激素:甲状腺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7,血糖-血糖水平异常,高血糖症:指血糖浓度7.3 mmol/L (130 mg/dl)生理性高血糖 病理性高血糖低血糖症:指血糖浓度2.5mmol/L (45mg/dl) 空腹低血糖 餐后低血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8,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引起的以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 其基本特征为高血糖。,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9,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接近4000万(印度4000万,美国2300万),为世界糖尿病人口第二大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糖尿病患者为12 有专家调查认为,目前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了4100万,已经为第1大国 1991年WHO和国际糖尿病组织(IDF)将11月14日定为糖尿病日(加拿大糖尿病专家班亭生日) 。,胰岛素,10,糖尿病的分类,I型 型 其它特异型 妊娠糖尿病,1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症状为起病急,必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1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约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中老年,13,妊娠糖尿病就是怀孕期间诊断的和怀孕期间得的糖尿病。妊娠期胰岛素需要量增加,故机体胰岛素分泌量亦必须增加,但对那些胰岛素储备功能减少的孕妇来说,将会出现糖代谢异常,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14,其它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 胰腺外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甲亢、胰高血糖素瘤 药物或化学药品导致糖耐量减低。 病例少。,15,二. 糖尿病的起因,1.遗传因素 2.自身免疫因素 3.病毒感染因素 4.胰岛素受体异常 5.神经因素 6.糖代谢激素失调,16,1.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25%50%,尤其是型糖尿病患者。,二. 糖尿病的起因,17,2.自身免疫因素,糖尿病人及其亲属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在糖尿病人中约占14%,比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高6倍。,二. 糖尿病的起因,18,3.病毒感染因素,病毒感染,例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等感染,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破坏,导致糖尿病。,二. 糖尿病的起因,19,二. 糖尿病的起因,4.胰岛素受体异常,胰岛素受体异常通常发生于肥胖者,当胰岛素受体数量少或胰岛素受体缺陷时,胰岛素效应减低,导致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20,5.神经因素,刺激下丘脑外侧核(LHA)可兴奋迷走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增多。 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则兴奋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下丘脑中存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中枢及胰岛素剥夺中枢。这个部位功能异常,也会导致糖尿病。,二. 糖尿病的起因,21,6.糖代谢激素失调,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糖浓度稳定,因为有两类激素调节糖代谢。 使血糖降低激素:胰岛素 使血糖升高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如果长期使用肾上腺素等激素时,引起糖代谢激素失调。,22,三.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23,1. 胰岛素是由胰腺的胰岛分泌,24,胰腺是人体的第二内分泌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分泌胰液,经各级导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可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25,胰岛 是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团块,散在于外分泌部腺泡之间。,26,27,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28,2. 糖尿病发病机理,I 型糖尿病发病机理,遗传因素:易感基因 环境因素: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损伤胰岛组织,使胰岛B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水平极低。,29,II 型糖尿病发病机理,遗传因素:基因缺陷,有明显家族史,遗传性较强。 环境因素:能量过多 能量过多肥胖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敏感性低胰岛素抵抗血糖利用 维持血糖稳定分泌胰岛素 -高胰岛素血症空腹需少量胰岛素、进餐血糖急聚 -加重B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量逐渐 -空腹、餐后血糖,30,糖尿形成,当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从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时,糖就随尿排出,形成糖尿。,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 肾糖阈为8.88 mmol/L。,31,四. 糖尿病的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食 多尿 多饮 体重减少,32,由于葡萄糖的大量丢失,能量来源减少,患者必须多食补充能量来源.不少人空腹时出现低血糖症状,饥饿感明显,心慌,手抖和多汗。如果并发植物神经病变或消化道微血管病变时,可出现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现象。,多食,33,由于血糖超过了肾糖阈值而出现尿糖,尿糖使尿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多。,多尿,34,糖尿病人由于多尿,脱水及高血糖导致患者血浆渗透压增高,引起患者多饮,严重者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多饮,35,非依赖型糖尿病早期可致肥胖,但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乏力,软弱,体重明显下降等现象,最终发现消瘦。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消瘦明显。晚期糖尿病患者都伴有面色萎黄,毛皮稀疏无光泽。,体重减少,36,糖尿病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冠心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肾动脉硬化 肢体动脉硬化,心血管并发症达80%,是糖尿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37,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心脏微血管病变,3.其它,肢端感觉异常,腹泻、便秘、心悸、阳痿,38,五.患者专用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糖尿病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均出现程度不一的紊乱,由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目的在于要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同时要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39,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结构特点,1. 总能量控制在仅能维持标准的体重水平 2. 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 3. 低脂肪 4. 高纤维 5. 杜绝能引起血糖波动的低分子糖类(包括蔗糖与葡萄糖等) 6. 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与活性物质,40,搭配原则:,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宜。 2.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 3. 蛋白质:与正常人一样按0.8g/kg体重供给,老年人适当增加。,41,4. 脂肪: 占总能量的30%或低于30%.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5. 胆固醇: 控制在300mg/d以内,以减少心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 6. 钠: 不超过3g/d,以防止高血压。,42,第二节 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物质,43,(1).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与胰岛素无关,不会引起血糖值和血中胰岛素水平的波动。 (2).无龋齿性.可抑制引起龋齿的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 (3).有类似于膳食纤维的功能,可预防便秘,改善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等作用。,(一) 糖醇类,44,麦芽糖醇组成:葡萄糖与山梨糖醇连接特点:吸湿性强,护香保水;热量相当于蔗糖的1/10功能: 调节血糖:不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 降脂作用:抑制脂肪贮存。胰岛素刺激脂肪合成和积累 防龋齿: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用途:适宜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患者。,重要的糖醇类有,45,木糖醇 特点:白色粉末、清凉,有利于色素和维生素稳定,甜度、热量接近蔗糖 存在:香蕉、胡萝卜、杨梅、洋葱、浆果等,46,功能: 调节血糖:5070g/d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72,减轻饥渴、减少尿量 防龋齿 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繁殖 价格:45万元/吨,47,山梨糖醇 特点:甜度低于蔗糖,热量相似;吸水性大大高于蔗糖 存在:海藻(13.6)、苹果、梨、葡萄 功能: 调节血糖:早餐加入35g山梨糖醇2型糖尿病人血糖值为32.2mg/dl,加入相同量蔗糖为44.0mg/dl 防龋齿,48,异麦芽糖醇 特点:甜度为蔗糖一半,难吸收,热量不到蔗糖的50 存在:无天然物,由异麦芽糖氢化而来 功能: 抑制血糖升高:代谢与胰岛素无关 防龋齿,49,(二) 南 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多种维生素、各种无机元素等。,葫芦科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果实,又名麦瓜、番瓜、饭瓜、窝瓜、搅瓜、倭瓜,50,南瓜生物学功能,降血糖作用:南瓜多糖 调节血脂:果胶、葫芦巴碱、南瓜多糖 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胡萝卜素、果胶、葫芦巴碱 其他:防止便秘:与淀粉混食增加黏度减肥:同上促进溃疡愈合:果胶清除有害物质:果胶吸附,51,(三) 苦 瓜,葫芦科植物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L的果实,又名锦荔枝、癞葡萄、凉瓜、癞瓜等。,苦瓜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滋养强壮、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功效。,52,苦瓜生物学功能,降血糖作用:促进胰岛素释放 促进免疫功能: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3. 抗癌作用:蛋白的细胞毒作用 4. 抑菌抗病毒作用:大肠、变形 5. 其他作用:清热解毒、防治痢疾、中暑,53,(四) 山 药,山药Rhizoma Dioscoreae为薯蓣科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块茎,又名山薯、山芋。,山药为滋补食疗佳品,能滋养脾胃。,54,山药生物学功能,降血糖作用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增加脾脏质量、增多T淋巴细胞数。 滋补强壮、抗衰老:8种必须氨基酸、含淀粉酶、增强谷光甘肽过氧化酶活力 对机体耐缺氧能力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增强小肠吸收功能 其他作用:健脾、补肺、固肾、益精,55,(五) 富铬食品,铬的主要来源为粗粮、肉类、酵母、啤酒、干酪、黑胡椒、可可粉。,56,铬的主要作用是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缺乏后可使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血糖升高,有可能导致型糖尿病的发生。,(五) 富铬食品,57,富铬食品生物学功能,对糖代谢的影响 对脂类代谢的影响 减肥作用 其他作用,58,(六) 蜂胶,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叶芽,树皮内采集所得的树胶混入公蜂分泌物和蜂蜡而成的混合物。具有广谱抑菌,抗病毒作用。,59,生理功能,能显著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能较快恢复血糖正常值。,60,安全性蜂胶本身无毒,但在蜂胶原料的制备过程中,可有很多污染机会,重金属含量较高,铅含量可达200400mg/kg,而规定不得超过1 mg/kg,粗蜂胶不能食用,而需精制后方能是食用。 婴儿及孕妇不宜。,61,番石榴也称拔子、那拔。生于原野、村边、溪旁等地,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和云南等地。 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番石榴,以叶和果入药 。,(七) 番石榴叶提取物,62,(七) 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物质,其中以窄单宁,异单宁和柄单宁为主要有效成分。还含有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植物甾醇和若干精油成分。将番石榴叶的50%乙醇提取物按200mg/kg的量经口授于患有型糖尿病的大鼠,血糖值有类似于给予胰岛素后的下降,显示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63,八、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大叶海澡)和羊栖菜(小叶海藻)的全草。主产于浙江、福建、辽宁、广东、山东等地。,64,十.苦荞麦,65,主要成分:芦丁、儿茶素、槲皮素、三价铬、膳食纤维 功能: 调节血糖:芦丁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 2型糖尿病人64人:每天100g苦荞麦,2周后空腹血糖由8.57mmol/L降至7.38,5周后降至6.75mmol/L 降血脂 减肥,66,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0mmol/L 餐后血糖7.8mmom/L,注意: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67,高血糖的发病原因,偶然的高血糖饮食不合理导致的高血糖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糖尿病的早期症状,68,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高血糖的症状,69, 不可任意停药 按医护人员及营养师的指示进食 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检查血糖值 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以防感染 如有恶心,呕吐或发烧时,不可任意停药,应立即求医诊治 找出高血糖发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发生,高血糖的预防,70,血糖-低血糖,(1)肾上腺素能症状包括出汗,神经质,颤抖,无力,眩晕,心悸,饥饿感(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71,诊断标准: 男:Glu50mg/dl(2.78mmol/L) 女:Glu40mg/dl(2.5mmol/L) 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72,低血糖的发病原因,降糖药物过度严重饥饿,73,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分为两种类型:(1)肾上腺素能症状(2)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虚汗;脑晕;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颤抖;饥饿感;无力;手足发麻;说话含糊不清;烦躁;性格改变;定向障碍;癫痫发作;昏迷,74, 按时进食,生活规律 不可随便增加药量 每次用胰岛素均应仔细核对剂量 运动量恒定 常测血糖 随身带糖果以备用,低血糖的预防,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