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认识比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08677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认识比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认识比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认识比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认识比教学设计1教科书第6869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读法和写法,求比值的方法。教学难点: 求比值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例1。对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比?(1)果汁比牛奶少多少杯或牛奶比果汁多多少杯?(2)果汁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或牛奶是果汁的几倍?2、板书:板书相差关系 倍数关系二、教学新课学习例11、谈话: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对两个数量进行比价,今天我们要在除法的基础上来比较两个数量,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板书课题:认识比。2、初步探究比的意义。(1)自学例1和试一试之间的内容(2)汇报板书果汁是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记作2 :3。牛奶和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记作3 :2。(3)说说3 :2和2 :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结合板书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根据学生的介绍板书名称。(4)为什么在这两个比中2有时在前项有时侯在后项呢?引导学生理解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要注意谁与谁比,谁在前、谁在后。写谁与谁比时,位置一定不要颠倒。(5)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6)试一试。在小组内说说洗洁液为1份,水分别看作几份?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集体交流。还可以怎样表示每种溶液里洗洁液与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学习例21、出示例2学生自己计算填写表格2、汇报后教师追问:速度是怎样计算的?教师;速度反映的是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两个人路程和时间的比应该怎样写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概括比的意义几求比值的方法。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后小结。小结:两个数的比都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因此,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处以后项得到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说说例1和例2中各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怎样求的?4、完成试一试。探究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1、观察:3 :535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数中的什么?比值呢?学生交流后完成板书:除法 被除数 除数 商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2、区别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比是表示所比较的两个数的关系,如2 :3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2比3。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指出: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而除数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不能为0。3、完成练一练。(1)完成第1题。独立完成。结合题意说出每个比及比值的含义。(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说说比的含义。(3)完成第3题。独立完成填写。汇报交流。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独立填写。说说每个比所表示的含义。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说出比值所表示的意义。3、完成第4题。理解2 :1的含义,画一画,想想可以画多少个?为什么?4、完成第5题。独立完成,集体核对。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这一课,不管是听别人上的课,还是自己上过的课,都有很多遍了。如何跳出原有设计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有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是我为难的地方。上课时觉得很不流畅,甚至有些别扭,学生们似乎还是对教师主导喂,自己被动吃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应,一旦放开反而不知所措。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和主动,发言不是很积极。自己平时上课早就感觉到,只是苦于很难改变这种现象。尤其是到了高年级,这种现象更是普遍。细细想来,主要还是自己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注意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多多少少搞的还是老一套。这节可内容并不难,只是点比较多,比的意义、读写法、和分数及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意义部分还要注意同类量和不同类量两种情况以及前后项不能颠倒的问题,与分数除法的联系区别部分还要讨论为什么0除外,还得给时间学生去计算比值。点多了之后上课时就有赶时间的嫌疑,自己感觉课堂平淡无生气。感觉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体现新意,有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意思,看来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真正实施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没有深入地思考和实践,不能保证做得最好。几点改进:(1)要善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2)对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和有关知识点没有深入地思考和预设,有时显得空间过大,使学生的思考失去针对性、方向性;有时又因为没有提得很到位或明确,使得学生在思维的影响下,回答和思考的问题背离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当然,理想的课堂也许很难达到,但我们应该有所追求,最好是无止境的追求。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