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PPT课件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4061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法治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学生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法治观念弱的举例,微交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一,三,二,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 172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 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所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其它的社会制度。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西方国家的多党制、议会制、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没有科学的理论就不可能取得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主要观点有:173页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制度保障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行动指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一,三,二,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三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它们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一,三,二,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性质、作用与目标都是一致的,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它们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法治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任何人都不洗遵守法律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培育、弘扬,度不同人群突出有针对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都有约束作用,但形式和违反要承担的后果不同。法治发挥作用主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道德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道德谴责。,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相统一,一,三,二,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以宪治国,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把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1、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加强宪法实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宪法实施,才能巩固和发展国家根本制度,保证国家权力规范运行,使公民权利实现、义务得以履行;加强宪法实施,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2、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1)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2)加强宪法实施。宪法实施,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1)要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前向宪法宣誓,增强宪法观念,普遍开展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2014年11月1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日。,(2)加强宪法实施,宪法实施,是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可以行使建议权和意见权,积极参与民主立法活动; 主动参与宪法实施的监督,要敢于监督,(3)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 律范围内活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尊重、学习、执行、维护法律,做好表率,3、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的宪政划清界限。四方面区别:制度基础不同;领导力量不同;权力主体不同;权力行使方式不同。新闻联播解释第七章视频权威访谈:中国的“依宪执政”不是西方的“宪政民主” 141105_高清.mp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5NzYyMTQ0.html,微交流,你们的法治观念如何?,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一,三,二,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一、法治思维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正当性、规范性、可靠的逻辑、科学 思维,2、法治思维的特征,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依据上,国家法律 个人魅力、德行、才智方式上,平等、稳定 个人意志,任意、非理性价值上,多数人之治 少数人的极权专断标准上,法律最高权威 服从个人权威,法治、人治?,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一般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1、法律至上,在所有的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任何规范都不得超越法律和与法律相抵触。具体表现为: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不可违抗性,2、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四项要求: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救济公平,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司法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保障,最后防线。,案例思考-湖北佘祥林“杀妻”案始末,1994年1月20日,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失踪,后在附近一水塘发现一具女尸,经张在玉亲属辨认死者与张在玉相似。4月28日京山县检察院批捕佘祥林。该案经过多次补充侦查,最终于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5年3月27日,已经“死亡”11年的张在玉出现。2005年4月1日,39岁的佘祥林走出了监狱,4月13日在京山县人民法院被当庭宣判无罪。 2005年9月佘祥林与京山县公安局达成了赔偿协议,京山县公安局向佘祥林及家人赔偿45万余元。,1994年的佘祥林,2005年的佘祥林,呼格吉勒图 赵作海 念斌 ,燕赵都市报增加每一个司法环节的透明度,建立可以随时纠错的循环机制,是防止冤假错案的最有效方法。只有当我们把公平放在优先的位置,并且随时随地接受公众的监督,司法领域中的冤假错案才能够逐渐减少。,5、正当程序,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且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程序的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正当程序,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正当程序,肖申克的救赎,影里杀凶案的情节与辛普森一案很相似。电影中亚特兰银行副总裁安迪的婚姻出现了红灯,他的妻子移情别恋,并且她妻子在与情人鬼混时被杀,恰恰案发时安迪就去过现场,并留下了一些痕迹,在法庭上安迪宣称他是无罪的,一切不利于他的证据都是“巧合”,有罪推定?疑罪从无?,中外法律相关电影推荐,中国: 亲爱的 盲井 盲山 白日焰火 外国:肖申克的救赎 杀人回忆(韩国) 七宗罪 教父 美国往事,三、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2、掌握法律方法3、参与法律实践4、养成守法习惯,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一,二,第三节 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有无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地位作用: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二、科学程度:反映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三、实施程度:得到严格实施和一体遵循四、信仰程度:反映共同意愿、被真诚信仰,一、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权威就是执政党的权威、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和人民政权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只有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法律,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法律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与连续性,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治理。,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就是尊重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具体实践。,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有权威的法律能够威慑人、警示人、保护人,防范违法犯罪行为。公民尊重法律就是对个人幸福的最大尊重。,二、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1、信仰法律,应当崇尚、信仰法律,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不信仰法律,就不可能建设成法治社会。,如果一次犯罪可以说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司法裁判则是污染了泉源。培根立法、执法、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2、遵守法律,公民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参与社会活动,实施个人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3、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法律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一切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的决定,真心接受,自觉执行。,4、维护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坚决克服事不关己高高观其的消极心态,抵制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什么时候就建成了法治社会?,什么时候,人们将法律内化于心,认为法律是保护自己的,而不是约束和限制自己的,是自己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没有被强迫,而是信仰、崇尚法律,自觉自愿地遵守、服从并呵护它,那么就可以说,我们的法治社会形成了,本章回顾,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3、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