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工作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40262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0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保健工作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妇幼保健工作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妇幼保健工作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保健工作要点,LOGO,1,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全面推进妇幼卫生工作,(一)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为抓手,推进妇幼卫生全面发展。,1.切实抓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使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510万以下。,2,进一步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和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服务管理,切实降低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力争使费用全免率达80%以上。,3,严格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率,县人民医院剖宫产率控制在35%以下,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控制在30%以内,中山医院、江北医院、仁爱医院剖宫产率不得超过25%,县计生医院和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得超过20%。,4,同时,要认真落实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做好对在境外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尚未享受补助的本县农村孕产妇的回补工作,以提高救助率,使我县农村孕产妇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5,2.继续抓好妇幼“降消”项目,加强产科“绿色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产科、儿科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健全和完善县乡两级产科、儿科急救管理制度、措施,提高对高危孕产妇急救和新生儿破伤风救治能力;健全完善高危孕产妇急救和新生儿破伤风救治网络体系,建立切实便捷、高效的随访、转诊、急救机制。,6,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切实强化产科儿科建设,提高技术力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对基层业务技术服务与指导中心作用。县妇幼保健院要突出职能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经随访发现的高危妊娠,务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抢救与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任何理由截留病人,而延误抢救。,7,3.抓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力争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80,叶酸服用率达到75%,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45%。,8,4. 做好“艾梅乙”项目工作,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本着早发现、早防治、早阻断原则,切实抓好孕期监测。凡开展孕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务必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加强孕期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9,对筛查发现的抗体阳性孕妇和婴儿进行追踪、随访,实施干预措施。对确诊的艾滋病病人纳入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施统一管理。按照创建全国艾滋病防控示范区要求,加快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设,力争在2013年6月前通过市卫生局的评审确认。,10,其余各助产机构在开展助产服务过程中,务必事先对孕产妇实施“艾梅乙”快速检测,检测率要达到100%。以加强医护人员保护,积极发现“艾梅乙”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对通过检测发现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实施抗病毒治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要及时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11,5.继续抓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人员培训将这项工作推向深入,建立起长效机制,让广大妇女真正得到实惠。(各乡镇将此项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12,(二)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工作,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加强妇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和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定期访视和健康体检与评估指导。,13,2.强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两个”系统管理,确保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5%以上。其中:高危妊娠筛出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要分别达1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产后访视率达到98%以上。,14,通过强化系统管理,对筛出的高危妊娠者和高危(体弱)儿实行专案管理,重点监控,努力将全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510万、15和10以下。,15,3.按照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县妇幼保健院要充分发挥在儿童保健方面的技术中心优势,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全县入托、入园儿童健康体检,作出科学的健康状况评价,并予以相应健康指导。,16,(三)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切实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医疗保健机构要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管理,实行领取发放登记制、专人管理责任制、证章分离制,确保每份出生医学证明来历清楚、去向明确、有据可查,严禁弄虚作假,严禁以任何名义收取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进一步明确出生医学证明补办程序与审核制度,县妇幼保健院系县卫生局指定的补办出生医学证明的唯一机构。,17,任何助产机构不得为未在本机构分娩的婴儿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对违规办证者,一经发现查实,并视其情节,将按照母婴保健法和公安部、卫生部有关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县妇幼保健院要切实加强全县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日常管理与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务必及时报告。,18,(四)推进妇幼卫生信息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1.继续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妇幼卫生年报、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产科质量调查等工作,保证妇幼卫生信息数据质量。(李娇妍具体讲解),19,2.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保证筛查工作质量,做好患儿的随访治疗。2013年要求所有接产单位都要开展此项工作,每周星期五交血片(2012年全开展情况见表),20,(五)以打击“两非”行为为重点,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技术执业准入制度。对机构和人员实施依法监督,严把准入关。加强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依法执业、规范执业,确保母婴安全。,21,强化监督执行,深入开展以打击“两非”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两非”行为发生。同时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与知识宣传教育,协同做好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2,渝卫【2013】32号文件 各单位务必紧急行动起来,严格对照重庆市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指标体系逐项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以满意的效果迎接市局和国家督导检查。县卫生局决定将此次检查结果作为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内容,对检查出现失误的单位将严肃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23,涉及妇幼保健的:附件1中一现场考核指标中的1.2.4,3.4,3.5,4.1.1四项;二、日常监测数据考核指标中的1.3(包括2个小项目),1.4两项;,24,1.2.4 协作机制(1分)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考核,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业务数据收集审核和督导:0.5分 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的相关资料。3.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3.4.1 抽查的儿童系统管理率(5分) 抽查的儿童系统管理率=抽查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抽查的管理的0-6岁儿童总数100%。 指标值80%。 得分=抽查的儿童系统管理率/80%5分。抽查的儿童系统管理率80%,得分按5分计算。随机抽查0-6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20份,优先抽查03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每个基层单位抽查10份档案。,25,3.5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3.5.1 抽查的产后访视率(5分) 抽查的产后访视率=抽查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抽查的访视的产妇总数100%。 指标值80%。 得分=抽查的产后访视率/80%5分。抽查的产后访视率80%,得分按5分计算。 随机抽查的2012年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20份。每个基层单位随机抽查10份2012年分娩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或孕产妇保健手册。,26,4.1.1 抽查的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12分) 了解服务对象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综合满意程度。了解服务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情况。 得分=抽查的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12分。 抽查的服务对象综合满意度=综合满意度问卷总得分/综合满意度问卷总分100%。通过入户、电话或拦截调查等形式,随机访谈常住居民30名,访谈居民是抽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辖区内常住居民,并获得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服务。其中慢性病患者8人,孕产妇8人,儿童家长8人,老年人(65岁以上)6人,两个基层机构平均分配人数。,27,1.3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1.3.1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5分)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规范要求系统管理的03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3岁儿童数100%。 满分5分。 得分=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0%5分。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0%,得分按5分计算。 各区县2012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数据。 1.3.2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3分)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年度辖区中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人数/年度辖区中7岁以下儿童数100%。 满分3分。 得分=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0%3分。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80%,得分按3分计算。 各区县2012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数据。,28,1.4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1.4.1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分)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按规范要求系统管理的孕产妇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满分8分。 得分=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8分。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5%,得分按8分计算。 各区县2012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数据。,29,谢谢! 2013年4月,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