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jqx.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98956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jqx.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jqx.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jqx.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jqx一、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旅行,小朋友喜欢吗?,不过小朋友可要看仔细拉,一会把路上看见的大胆、响亮的说出来!1、课件出示图片:一是妈妈到市场买鸡回来,欢迎小客人;二是青蛙骑在驴背上到西瓜地玩;三是小朋友在池塘里洗澡、抓大虾,累了到边上吃西瓜。学生喜欢这样的情境,都很投入进行到学习中。学生看见一副画面,就旁若无人的开始动起他们的小嘴,说得有声有色,津津有味!惟恐自己落下了!还有的小朋友居然编起了长长的童话故事!呵呵非常可爱。着彩轿学习热情和兴趣呢!二、拼音王国到了,迎接我们的是谁呢?1、击点出示娃娃模样的j q x这时候的学生,已经不把学习当作一种学习拉。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欣喜地找到了今天的玩伴,今天的新朋友!2、谁认识啊? 师板书出示:j q x3、打开课本,自己想办法记住它。完了和小朋友交流。4、反馈:学生有的编了儿歌,有的编了顺口溜。如:小驴手里拿气球,五彩气球真漂亮,像个9字qqq,q-q-q! 一只母鸡叽叽叽 J-J-J学生的想象里,创造力事无限的。他们编的儿歌既好听,又好记,而且很实用哩三、实践操作:1、四人小组合作:用橡皮泥、小棒、毛线、纸条等捏捏、摆摆j q x什么是寓教于乐?在这儿可以窥见一斑吧!这样的设计不但事学生在懂得后操作中,记住了拼音的音,认清了拼音的形,还有美学教育的成分呢!五彩缤纷的手工拼音,就是孩子们亲自制作的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做完了手工,还用比较完整的话,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别人,学习成功的体验多么灵人愉悦啊!2、看拼音卡片,认读。3、打开课文,写拼音。观察有几笔范写学写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也就此慢慢形成!四、游戏:捉迷藏。课件出示:拼音在草地上捉迷藏,让学生寻找躲起来的j q x学生写累了,学累了,假如游戏的环节既轻松,有巩固了新知。这需要教师智慧的设计啊五、拼读1、1、正当大家玩的开心的时候,来了。他和j q x碰在一起发生了意见奇怪的事。出示:j juq qux xu2、教师提示:发生了什么变化?(的眼泪不见了,拿掉了帽子向朋友行礼拉)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就要在学生感到迷茫时指路,在学生感到黑暗时点灯,在学生过河时搭桥,在学生攀登时架梯。只有这样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我想盛老师在这时候及时的出现,提示学生,就是这个意思吧?3、拼读:不带声调带声调卡片抢拼(游戏小白兔登山,拼对就上一个台阶,一直到达山顶抢红旗)知识巩固的形式可以多样,教无定法!但是一定要符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随想:1、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拼音的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说普通话和识字教学想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容易枯燥乏味。加上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如果就事论事的教学势必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所以,汉语拼音的教学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堂课设计中多次交替出现游戏和活动,我觉得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2、课标还指出: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验,就是自己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情感体会和感受。这课的设计加强了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亲历中,进行语文的实践运用。在亲历中,理性的、抽象的认识,变成了形象的,直观的,学生的体验就很深刻!在亲历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3、良好习惯的培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出幼儿园大门,告别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学前时期。在学习上,正处于无意学习向有意学习的转换期,学习缺乏主动性、坚韧性和持久性。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在课堂教学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是听课习惯。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洞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光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是发言习惯。学生上课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课,更要用心听同学们的发言,并且能在互相评价、对别人发言给予补充、提出反对的见解等,把没听懂的地方并大胆提出来。三是书写习惯。一年级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写时头正、身直、肩平、足稳。我说那么多想表明的就是: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关键还是老师观念的转变问题。因此,新课标的学习和实践,还有指导要一路并存!在理念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提高!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