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合理用药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954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儿童合理用药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安全用药,1,内容概述,儿童生理特点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用药常见问题儿童安全用药指导规范,2,新生儿期:出生以后28天内 2.婴儿期:1岁 3.幼儿前期/书-幼儿期:1-3岁 4.幼儿期/书-学龄前期:3-6岁 5.童年期/书-学龄期 女:7-11/12 男:7-13/14 6.青春期/少年期,儿科用药对象:按解剖生理特点分期,3,儿童生理特点,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旺盛,对一般药物的排泄比较快。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对药物的敏感度高于成人。 儿童病情较急,病情变化快。,4,儿童用药特点,儿童的给药频率与成人不同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有别于成人,5,胎儿期用药特点,胎儿不能成为直接的用药者,但很多药物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由于大部分药物自身的性质和胎儿生理及代谢功能不健全等诸多因素,致使胎儿中毒或致畸。 “反应停”事件,减少妊娠期用药,杜绝滥用。,6,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小孩正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其生理特点是体格生长显著加快,各器官功能渐趋完善。 由于其呼吸道狭窄,炎症时黏膜肿胀,渗出物较多,故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以祛痰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于疾病恢复。,7,在选用止咳药时,不主张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防气道阻塞,喘憋加重。 婴幼儿腹泻不宜过早使用止泻剂,以免使肠道毒素吸收增加,而加重全身中毒症状。,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8,新生儿、婴幼儿期用药特点,在便秘时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多吃些水果、蔬菜、B族维生素、蜂蜜等,不宜轻易使用缓泻剂,更不能使用峻泻剂,否则会导致腹泻,影响婴幼儿健康。 吗啡、哌替啶等麻醉药品对婴幼儿能引起呼吸抑制等中毒现象,不宜使用。,9,童年期用药特点,随着体内内分泌的改变,其发育速度加快,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进入青春发育早期,因此对影响神经、骨骼发育和内分泌的药物特别敏感。 如长期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可造成中枢神经及智力的损害;长期服用类固醇皮质激素可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儿童的生长。,10,儿童用药常见问题,滥用抗菌药物 滥用解热镇痛药物 滥用营养及保健药 盲目相信新药、贵药、进口药,11,抗菌药物,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庆大霉素(肾毒性、耳聋) 喹诺酮类(哺乳动物的骨关节,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12,解热镇痛药物,吡唑酮类复方剂(再生障碍性贫血、紫斑癫)阿司匹林制剂(粘膜糜烂、急性脑部疾病),13,营养及保健药,微量元素锌(损害巨噬细胞,杀灭真菌-脓疮病) 类激素成分的营养品。 维生素过度使用,易引起中毒,或无效治疗。 免疫球蛋白及各种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 鱼肝油、维生素D制剂(周身不适、头疼、骨关节压疼、高钙血症) 中药进补。如:人参蜂皇浆导致性早熟。,14,新药、贵药、进口药,新药一般上市时间不长,临床用药经验少,安全性资料有限。 贵药不一定疗效就好,关键要对症。 进口药一般由于原创方面的优势,临床疗效较好。但价格较高。,15,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用药量适宜专用药剂安全性好药袋标示很重要,原 则,16,用药量适宜,主动提醒医生,仔细确认小孩的年龄、体重、身高。 小孩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败,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使用。 精确好用的量具、喂药器,应先确认药量刻度,并正确量取,小孩才能吃进适当的药量。,17,专用药剂安全好,18,注意药袋上的姓名 药品总笔数及药品数量 用法用量 (第一次拿药或有新开立的药品) 药袋标示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 一般的用药指示 药品的保存方式,以上若有疑问或不清楚时,请立即询问药师,药袋标示很重要,19,注意事项,熟悉儿童特点,不滥用药物 严格把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 根据儿童特点,正确选择给药途径 儿童禁用或慎用的化学药物,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20,药品的正确存储,儿童合理用药指导规范,21,密闭,避免药物因吸潮而变质。 避免药物被空气中的氧氧化而变质。 防止含挥发油的药品因挥发和风化而失效(如薄荷油、各种香精、酒精、碘制剂)。 冰箱不是最佳的储药场所。,22,低温,冷处保存为210,阴凉处保存应不超过20,凉暗处保存为避光且不超过20,常温保存为1030。 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多是蛋白生物制品和活菌制剂,如胰岛素、培菲康等。 须冷藏的药品应放于冷藏室,独立包装并与食物分开,避免拿错或被小朋友接触到。,23,避光,光照特别是日光中紫外线会加快药品的分解和破坏药物有效成分。 避光方法:将药品放在棕色瓶内或能够避光的纸盒、容器内。需避光的药品一般在出厂时都具有避光措施,不要随便更换包装或撕毁药品外面的包装纸。,24,谢谢大家!,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