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94194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数学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目的:1记住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2能正确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培养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通过归纳揭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认定目标1.小小售货员游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乘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2.教师小结:从上面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应用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同类型乘法应用题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口头展标l.2)。评析:通过游戏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标及时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二、导学达标1求总价数量关系的教学。(1)出示例1。例1.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铅笔每支8分,买3支用多少钱?篮球每个70元,买2个用多少钱?鱼每千克9元,买4千克用多少钱?(以上三道题让学生自己解答)(2)讨论(出示讨论题,四个小组讨论)。例1中的三道题都说的是哪一方面的事?题里已知条件有什么共同点?要求的问题又有什么共同点?(3)单价、数量、总价含义的教学。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像这样,每件商品的价钱或单位重量的价钱;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单价(板书单价):买商品的件数或重量,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数量(板书数量);买商品一共用多少钱叫做总价(板书总价)。请你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例子来。(4)引导学生总结数量关系。根据例1的三道题的解题规律,请同学们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总结出的数量关系。)(5)看教材,勾画重点句子。(6)做一做指出例l各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举出生活中像例1这种求总价的应用题。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和产生成功的愉快感。2.自学求总产量数量关系。(1)按照老师教同学们求总价的方法,请你们带着以下思考题自学例2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个思考题)。例2.解答下面各题(投影出示相应的图)。每棵苹果树平均收苹果25千克,3棵苹果树收多少千克?菜园每畦地产莱150千克,4畦地产菜多少千克?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两道题都说的什么问题,它们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共同点?什么叫单产量?什么叫数量?总产量?知道单产量和数量怎样求总产量?(2)检查自学情况(投影出示检测题)。例2的两道题都是求 的应用题。每棵树收苹果的重量或每哇地产菜的重量叫做 ,有多少棵树或有多少波菜叫做 ,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写出求总产量的数量关系:例2中的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各是多少?举出生活中像例2这种求总产量的应用题。评析: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自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也会学习知识的快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小结。以上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求总价和总产量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和数量,用单价乘以数量就可以求总价;知道单产量和数量就可以求总产量。三、达标测评1.将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与相应的数量名称连起来。(1)皮球每个35元,买4个皮球一共用多少钱?数量 总价 单价。(2)每只母鸡平均每月下蛋20个,有5只母鸡。每月共下多少蛋?总产量 数量单 产量2.先说出数量关系,再解答。(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2)畜牧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产奶15千克,20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3.编一道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应用题。4.编一道已知单产量和数量求总产量的应用题。5.把下列应用题补充完整,并解答。(1)葡萄园每畦产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2)每双童袜2元, , 应付多少元?(补充不同的条件,用不同方法解答。)6.一个水果店运来150千克苹果,平均放在6个筐里,每千克苹果2元。每筐苹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评析:测评题有密度,有梯度,既体现了基础知识要求,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1、2题是检查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是否都掌握;3、4题不仅要求学生要有这节课的基础,而且还要会选材和组装;5题的第(2)题补充不同的条件,要求学生思路要广,思维要灵活;6题要求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四、全课总结(略)。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