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90344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数学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试题:1(35+65)3723537+6537385(174+26)485174+85265(80+8)2568025+825732(200+3)832200+323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下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二、新课1教学例7(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联系下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2)教师出示例题:10243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教师:从下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板书:10243=(100+2)43=10043+243=4386下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三、课堂练习做练习十四的题目。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3、第7题,7先让学生独立做,8然后集体核对,9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4、第9题和第10题,18先让学生独立做,19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5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l9*题。当学生想出一种算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这道题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803030)110;(80302)110。四、作业练习十四的第5、6、8题。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