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388336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估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16除法的估算。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1、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加减法估算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它与加、减、乘法估算又有所不同,后者一般都运用四舍五入(学生有所感悟)法取出近似数再计算,而除法的估算要根据除数来选择被除数的近似数,不一定用四舍五入法,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轻松地算,合理地算。教学目标:经历估算的过程,探索并总结估算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2、教学策略选择设计意图:估算教学的意图简而言之不外乎两个方面:学会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本课中,我创设了走进校园的情景串,让学生围绕校园里发生的人、事等问题展开有层次的讨论,在估算方法得到拓展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估算意识的积累发展。教学策略:从已知中学。虽然除法的估算方法与已学的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教学中,我没有另立门户,而把它放入估算大系统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估算的本质,探索、感悟除法估算的方法。在生活中学。创设体现需要估算的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提高能力。在思考、讨论、反省中学。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分析、反思、比较各种算法,使学生能为每个问题提供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了解起点,创设情景。1、揭示课题估算2、提问: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回答:求出大概数要用四舍五入是近似的.3、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走走,看有什么需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4、我校是个半寄宿制学校,有住校生289人,走读生251人,请同学们估一估我们学校大概共有学生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学生汇报各种计算方法,教师课件显示这些方法。5、呈现材料,提出问题。(图片播放走读生午餐的餐厅和学生公寓)251人分6排就餐,289人分住20个寝室,从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探索比较,归纳方法。1、探索解决每排大约坐几人?(围绕下列建议进行)建议:先安静地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记下来。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方法。选出组内最好的方法,准备汇报。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预计):252300252250653006=502505=50每排大约坐50人。每排大约坐50人。2522402522502406=402506=41.4每排大约坐40人。备选如果学生提出2606等方法,要组织讨论,以明确其与2506思想方法相同而不必板书。3、比较:以上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提出喜欢第一种,第二种都予以肯定备选若学生以最接近实际结果为由提出第四种方法最好,可以通过你们觉得他的想法怎样?组织讨论。4、总结:估算时不仅要好算,还要尽可能接近准确数。三、联系实际,合理估算。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每个寝室大约住几人?。2、学生汇报(预计有两种方法):28930028928030020=1528020=14每个寝室大约住15人。每个寝室大约住14人。3、引发思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小结: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4、(1)改题: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2)组织讨论:用28020=14估算为什么不可取?(3)小结: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三、巩固知识,灵活应用。1、比一比,谁算得更快?20xx年12月31日全校师生去距离学校2750米的瑞安广场冬游,同学们每分钟步行90米,从学校出发后,约()分钟到达。教师口述:在冬游现场,每个同学发到了这样一张倡议书(课件显示倡议书)他告诉大家我们的结对学校湖岭镇三小孩子们窘困的生活情况,估一估这张倡议书共有()个字。在学生提出首先得知道每行多少字、有几行以后,出示每行32字,23行学生估算。在倡议书的倡议下,20xx年2月26日我校12个班共捐资11362元,平均每班大约捐资()元。2、比一比,谁算得更合理?信息20xx年2月28日,政教处王老师带了40张佰元币准备给湖岭镇三小的孩子们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先买运动鞋,批发价每双9元4角,买110双要付出()张佰元币。信息2月29日,王老师把剩下的7533元分装在11个红包内,准备送给11个特别贫困的孩子,每个红包最多放()张佰元币。信息2月30日,4位老师带着学生代表70人前往湖岭镇三小。至少要租()辆面包车?(课件中面包车上写有限载20人字样。)备选如果出现每辆车多坐5人租3辆的答案,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学生代表看了同龄人艰苦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后,回来向全校同学号召: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尽一切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课件出示)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即找准了建构本课知识所需的学习起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建立了一个根基。加法估算起到引入情景与复习的双重作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展解读信息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引领学生在交流中加强各种算法的比较,减少重复,沟通各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方法背后的方法,达到闻一知百的效果。既尊重学生的想法,又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从而学会倾听、比较、完善创造。既巩固方法,又引出新问题。这样从同一学习材料中,提炼出两个不同的需用估算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广泛应用,还有利于他们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一说法的理解。呈现学生经历过的手拉手活动图片,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这些需用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切身地体验了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而且现实背景中的具体情况更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结合情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学习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使课堂绽放异彩。五、 教学片段实录片段一组织讨论,总结方法。(学生自主探索2506的估算方法,巡视中发现所有学生都能估算。汇报中只出现了教学设计中的1、2、4三种方法。)师: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1:第一种,因为它很好算。师:这是聪明人的选择。生2:第二种,因为它不仅好算,而且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师:他用了不仅.而且,什么意思?生3:第一种方法只是好算,与实际结果相差较远,第二种方法既好算,又接近实际结果。生4:第一种方法只具备估算的第一个条件,而第二种方法具备了估算的2个条件。(这时我又请了5、6个同学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有的喜欢第一种,有的第二种。)师:为什么没有人喜欢第三种,他可是最接近实际结果的?生:因为他不好算。师:看来每个同学都是聪明人。好现在就请大家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28920)。(学生独立思考后板演出现了28020=1430020=1526020=1320xx0=10四种方法。)师:你有什么话要说?生1:第四种方法离准确值太远了!生2:估算应该不但好算还要尽可能接近准确数。师:三种估算的方法都合理,为什么结果有差别?生:因为第2种方法把289看作300,估大了;第1种和第3种方法都估小了。师:估算时有时会估大,有时会估小,只要符合估算的两条原则,都是好方法。师:因为下半年我校要扩大招生,规定每个寝室住20人,289人要安排几个寝室?生:15个,14、13估小不行。师:刚刚说估大、估小都是好方法,现在为什么不能估小?生:如果估小就有一些人没地方住。师小结:生活中的问题有时估大更合理,有时也会出现估小更合理的情况,这就要求同学们解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估算。.片段二结合情境,灵活估算。巩固练习二出示信息讨论如下:生1:把9元4角看成9元,1109=990元,所以应该付10张百元币。生2:把9元4角看成10元,11010=1100元,所以应该付11张百元币生3:我觉得这两种都可以。因为他们具备估算的2个条件。生4:我认为把9元4角与9元比较接近,所以应该付10张百元币。生5:付10张不够,这种情况估大比较合适,所以应该付11张。生6:王老师如果跟老板讨价还价,付10张就够了。生7:都已经是批发价了,恕不还价,所以应该估大,付11张。生8:如果王老师还有零钱,可以先付10张百元币,再付零钱。师: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购物的实际情景,对王老师付钱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如果王老师没有零钱,应该估大更合理,付11张百元币。下面这种情景又该怎样分析呢?(出示信息)生1:7张百元币,70011=7700,7700与7533接近。生2:只有7533元怎么可以看作7700元,这样钱会不够分的。所以应该把7533看作6600,660011=600(元),每个红包放6张百元币。生3:我同意生2的说法,这种情况估小更合适。师:真好!与王老师当时的想法一样。2月30日,带着礼物和红包,我们就出发了。(出示信息).六、教学反思。十来岁的孩子精算长于估算,不愿意也不习惯估算,在再三提示的前提下,仍然会出现精确计算的情形,更不知道怎样才合理。而上述案例,学生不但愿意估算,还会估算,而且会合理估算,究其因,以下两点至关重要。1、精彩的生活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整堂课,我始终把握住生活中学数学这一新理念,撷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的画面,提炼出学校安排餐厅、寝室,小手拉小手活动,购物等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数学问题,组成走进校园情境串,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和价值,从而杜绝了为估算而估算现象的发生,把发展估算意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熟悉的生活画面,亲历过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估大、估小两个策略的理解和选择,培养了应用意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2、简单的数学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对估算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估算的本质已有所了解。或许除法的估算与加、减、乘法有些不同,但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教学中,我以对于估算,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问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引领他们先看看估算这片森林,然后再带领学生在这片森林中寻找除法的估算这棵树木。实践证明,学生在把握估算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学习除法的估算变得更自主,更轻松,这种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做法,起到简约数学知识的作用。是的,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原则而非细则,还学生一个简单的数学。值得注意的是,估算决不能仅仅出现在估算课上,我们要把它落实在数学教学全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三算结合,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