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8630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1,一 早产儿的定义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指胎龄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出生体重多不足2500g活产婴儿其组织器官的成熟度和功能较足月儿差,因此更需耐心、仔细护理,以降低其死亡率。,2,3,4,5,6,三早产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一)外部特点早产儿体重一般在2500g以下,身长不足47cm,哭声轻,皮肤红嫩、水肿发亮,胎毛、胎脂多,皮下脂肪少,指(趾)甲软,不超过指(趾)端,颈肌软弱,肌张力低下。头相对较大,有细软的头发,耳廓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乳晕隐约可见。足底光滑,纹理少,仅在足前部见到12条足纹。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7,(二)呼吸系统,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 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和出现紫绀。 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8,(三)循环系统,安静时,心率较足月儿快,平均120140次分(足月儿安静时心率120次分),血压也较足月儿低。,9,(四)消化系统,消化早产儿 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早产儿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故喂养时乳汁的渗透压不宜过高。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疽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10,(五)血液系统,早产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维生素,铁及维生素较足月儿低,容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11,(六)泌尿系统,早产儿由于肾浓缩功能差,易出现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肾小管排酸能力差,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12,(七)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13,(八)免疫系统,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g和补体水平较足月儿低,极易发生各种感染。,14,(九)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15,其他 早产儿酸碱调节功能差,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早产儿糖原储存少,又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能力低下),此外,早产儿还易发生高血糖、贫血和严重感染。,16,三、常见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产热贮备力不足有关。 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 3有感染危险 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4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17,四.护理措施 ,(1)保暖 1.将患儿置于中性环境温度 (室内温度在24-26度,相对湿度在55%-65%) 2.监测体温 3.严密观察病情,18,19,20,(2)合理喂养,1.每天同一磅秤测量体重一次 2.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热量 3.监测每天出入量 4.观察大便排出的时间,次数,颜色,性状 5.监测血糖变化,21,22,()维持有效呼吸,1.保持呼吸道通畅 2.给予氧气吸入 3.呼吸暂停者给以相应处理 4.反复发作者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23,()预防感染,1.早产儿与感染患儿隔离 2.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限制探视人员 3.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加强口腔,脐部,皮肤的护理 6.检测体温,观察病情变化 7遵医嘱使用抗生素,24,25,(5) 健康指导,(1)鼓励父母尽早探视及参与照顾早产儿,提供父母接触、拥抱、与早产儿说话和照顾早产儿的机会,耐心解答父母提出的有关问题,讲解早产儿所使用的设备和治疗,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及恐惧。(2)指导并示范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向家长阐明保暖、喂养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建议母亲护理早产儿前后必须洗手,减少他人探视,家中有感染性疾病者避免接触早产儿。(3)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门诊检查;指导生后2周开始使用维生素D制剂,生后两个月补充铁剂,预防佝偻病和贫血;按期预防接种;以后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26,27,谢谢!,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