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438593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鹅口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鹅口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鹅口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第五章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1,概述,一、定义: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特征一种口腔疾病。其状如鹅口,故称鹅口疮;其色白如雪,故又名“雪口”。 二、发病情况: 1、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年龄:多见于初生儿,以及久病体虚婴幼儿。 3、特点: 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体虚邪盛者,鹅口疮白屑蔓延,阻碍气道,也可影响呼吸,甚至危及生命。,2,病因病机示意图,鹅口疮发病,可由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感受秽毒所致。其主要病变在心脾,因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脾脉络于舌,若感受秽毒之邪,循经上炎,则发为口舌白屑之症。现代研究表明,本病系感染白色念珠菌所致。外因 秽毒内侵 内因 胎毒遗患 心脾积热禀赋不足 虚火上炎 上熏口舌 鹅口疮病后体虚病 因 病 机 病 位 病 证,3,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 (1)新生儿,久病体弱,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者。 (2)舌上、颊内、牙龈或上颚散布白屑,融合成片。 重者向咽喉蔓延,影响吸奶与呼吸,累及食管、气管等。 (3)取白屑涂片,加10氢氧化钠液,显微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芽孢及菌丝。2鉴别诊断(1)白喉:是一种传染病。白喉假膜多起于扁桃体,渐次蔓延于咽或鼻腔等处,其色灰白,不易擦去,若强力擦去则易出血,多有发热、喉痛、疲乏等症状,病情严重。,4,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 本病重在辨别实证、虚证。 实证病程短,口腔白屑堆积,周围焮红,尿赤便秘。 虚证病程较长,口腔白屑较少,周围不红,疼痛不著,大便稀溏,食欲不振,或形体瘦弱等。 2治疗原则 本病总属邪火上炎,治当清火。实火证应治以清泄心脾积热;虚火证应治以滋肾养阴降火。病在口腔局部,除内服药外,配合外治。,5,辨证论治,(1)心脾积热:口腔满布白屑,周围焮红较甚;面赤唇红,发热烦躁,口干欲饮,便干尿赤;舌红苔薄,脉数纹紫。 治法:清心泻脾。方药:清热泻脾散加减。常用黄连、栀子清心泄热; 黄芩、石膏散脾经郁热;生地清热凉血;竹叶、灯心清热降火,导热下行;甘草调和诸药。,6,辨证论治,(2)虚火上浮:口腔内白屑散在,周围红晕不著;形体瘦弱,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纹紫。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知母、黄柏滋阴降火; 熟地、山茱萸滋阴;山药、茯苓健脾养阴;丹皮、泽泻泻肝肾虚火。,7,其他疗法, 药物外治 生石膏2.5g,青黛1g,黄连1g,乳香1g,没药1g,冰片0.3g。共研细末,瓶装贮存。每次少许涂患处,1日45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选用冰硼散、青黛散、珠黄散。每次适量,涂敷患处,1日3次。用于心脾积热证。,8,其他疗法, 西医治疗 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洗口腔。局部涂0.5%1%龙胆紫溶液,每日12次。 病变广泛者,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患处,1日34次。,9,预防与调护,1预防 (1)孕妇注意个人卫生,患阴道霉菌病者要及时治愈。 (2)注意口腔清洁,婴儿奶具要消毒。 (3)避免过烫、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口腔黏膜。 (4)注意患儿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长期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尽可能暂停使用。 2调护 (1)母乳喂养时,应用冷开水清洗奶头,喂奶后给服少量温开水,清洁婴儿口腔。 (2)用银花甘草水轻轻搽洗患儿口腔,每日3次。 (3)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者,适当食用水果及蜜糖。 (4)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白屑变化,如发现患儿吞咽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处理。,10,思考与参考 鹅口疮白屑与残留奶块如何鉴别? 鹅口疮的白屑,先见于舌上或颊内,渐次蔓延于牙龈、口唇、上腭等处,白屑随拭随生不易擦去,若强行擦去,其下面黏膜见潮红、粗糙;而残留奶块主要见于舌上,若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拭去。,11,思考与参考 试述口疮的病因病机。 小儿口疮发生的原因,以外感风热乘脾、心脾积热、阴虚虚火上浮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心、脾、胃、肾。因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脉连舌本、胃经络齿龈,若感受风热之邪,或心脾积热,或虚火上浮,均可熏蒸口舌而致口疮。,12,思考与参考 试分析“湿”在泄泻发病中的意义。 泄泻的发病,皆因脾胃功能失调,主要由于脾主运化功能失职,水湿、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下流而成。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是造成运化失职的常见原因。湿之由来,有外感时令之湿,多见于夏季,暑热、风寒常与湿邪相合为病;有伤于饮食生冷瓜果,酿成内湿,困阻脾胃;有素体脾虚者,运化功能薄弱,水湿不化而蕴积于中焦。泄泻的病因由于湿,泄泻的病机不离湿,因此,前人有“无湿不成泻”之说。36试就参苓白术散的药物组成,从治疗脾虚泻的角度分析其方义,并说明常用加减法。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砂仁、桔梗、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脾虚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补脾益气,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莲子肉健脾化湿,砂仁温脾理气,桔梗和胃升清,共用有健脾益气、助运止泻之功,故可治疗脾虚泄泻。 如胃纳呆滞,舌苔腻,加藿香、苍术、陈皮、焦山楂芳香化湿,消食助运;腹胀不舒加木香、乌药理气消胀;腹冷舌淡,大便夹不消化物,加炮姜以温中散寒,暖脾助运;久泻不止,内无积滞者,加煨益智仁、肉豆蔻、石榴皮温脾固涩止泻。,13,思考与参考 试述小儿厌食证的诊断要点。 有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史。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除外其他外感、内伤慢性疾病。 23试述小儿积滞与厌食的区别。 积滞由饮食不节,伤乳伤食,损伤脾胃所致。其基本病机为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临证除有不思乳食,食而不化外,还应有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等食停气滞证,舌苔多厚腻。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厌食则由喂养不当,或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脾胃不和,纳化失职为主要病机。以较长时期不思饮食,食量减少为主证,无食停气滞之象。舌苔可正常或薄腻、或少,以运化功能改变为主。,14,思考与参考 积滞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18积滞的诊断要点:有伤乳、伤食史。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为特征。可伴有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呕吐等症。大便化验检查,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脂肪滴。,15,思考与参考 如何预防疳证的发生?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定时定量,按时按序添加辅食,供给多种营养物质,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安排小儿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纠正饮食偏嗜、过食肥甘滋补、贪食零食、饥饱无常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发现体重不增或减轻,食欲减退时,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加以治疗。,16,思考与参考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如下:(1)有明确的缺铁病史: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2)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年长儿有头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有肝脾肿大。(3)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fl/dl,平均血红蛋白(MCH)27pg。(4)3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5)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血清铁蛋白等异常。(6)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0g/L以上。(7)病情分度:轻度,血红蛋白:6个月6岁(90110)g/L,6岁以上(90120)g/L;红细胞(34)1012/L。中度,血红蛋白(6090)g/L;红细胞(23)1012/L。重度,血红蛋白(3060)g/L;红细胞(12)1012/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11012/L。小儿厌食、积滞、疳证、贫血应如何鉴别? 27厌食:是由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不足或情志失调所致,以脾失健运为主要病机,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虽有面色无华、形体偏瘦,但无明显消瘦,精神活动如常可与疳证鉴别;无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酸臭,可与积滞鉴别;无面色萎黄,唇甲色淡,血常规正常可与贫血鉴别。 积滞:是因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酸臭为特征。无明显形体消瘦可与疳证鉴别;无明显血虚不荣可与贫血鉴别;有积滞内停,气滞不行之证可与厌食鉴别。 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由多种原因影响,使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嗜食异物为特征,病情重者可病涉五脏而产生多种兼证。较之厌食、积滞,有明显消瘦及精神异常可资鉴别。病重者常同时有贫血表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先天不足,喂养不当等导致脾肾肝心不足,气血生化无源,血虚不荣所致。以面色苍白,口唇爪甲、睑结膜苍白伴头晕乏力纳呆等为主症。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HGB:16岁110g/L,6 岁以上 120 g/L, 有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等异常。可与以上病症相鉴别,而重症贫血可同时有疳证表现。,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