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紊乱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3823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紊乱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医学课件)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紊乱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医学课件)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紊乱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各年龄期体液的分布(占体重的%),电解质浓度及其换算,百分浓度:5%葡萄糖、10%NaCl 摩尔 mol(克分子量) mmol1 摩尔NaCl=23+35.5=58.5克 摩尔浓度 mol/L (克分子浓度) 换算:摩尔/L= 溶质的百分浓度(%)10/分子量 (原子量)例: 0.9%NaCl= 0.9 10/ 58.5=0.154mol/L =154mmol/L,渗透压,渗透克分子(OSM)1mmol的任何物质溶于1ml水中产生1mOsm的渗透压,1ml水,1mmol,1mOsm,对于非电解质,1mmol 葡萄糖,1mOsm 渗透压,2mOsm 渗透压,1mmol Nacl,对于电解质,1mmol Cacl2,3mOsm 渗透压,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阳离子: Na+ 142 (mmol) K+ 5Ca+ 2.5Mg+ 1.5,阴离子: HCO3- 27 (mmol) Cl- 103HPO4= 1 SO4= 0.5 有机阴离子 19.5,151 mmol/L,151 mmol/L,血浆渗透压范围:280320mOsm/L,液体张力,等张液:溶液的渗透压接近血浆.等张含钠液:1000ml内含钠150mmol1/2张含钠液:1000ml内含钠75mmol2/3张含钠液:1000ml内含钠100mmol1/3张含钠液:1000ml内含钠50mmol (注意:血浆中Na:Cl=3:2),阴离子间隙,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即: AG=(Na+K+)(ClHCO3)(12-20mmol/L)或 AG=Na+(ClHCO3)( 8-16mmol/L),水的来源与去路,水的来源 饮水:1200ml/d 食物水:1000ml/d 代谢水:300ml/d总量:2500ml/d,水的去路 肾排出10002000ml 肺排出200-400ml 皮肤蒸发 300600ml 粪便排出100200ml,钠 平 衡,钠的含量与分布 总量45-50mmol/kg体重 44%于细胞外液,9在细胞内液 47在骨骼中,但只有45可交换,其余55以骨盐形式 存在总体可交换钠为74,钠代谢的调节 主要通过肾脏排出调控能力强大 有一定的滞后性 48h后调节能力开始增强72h达高峰 急性钠紊乱是细胞外液的紊乱慢性则是可交换钠的紊乱,水、钠代谢紊乱,水、钠代谢紊乱常同时或先后发生,关系密切。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分为脱水(包括失钠)和水中毒进行讨论。,脱 水,脱水(dehydration)系指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脱水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以失水为主者,称为高渗(原发)性脱水;以失钠为主者,称为低渗(继发)性脱水;水、钠各按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成比例丢失者,称为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脱水以水丧失为主,失水大于失盐,多见于饮水不足 特点:体液电解质浓度增加,血浆钠浓度大于150mmol/l或CL-与HCO3-浓度之和大于 140mmol/l有口渴现象有细胞脱水,脱水量的补充,缺失水量正常体液总量(1血钠或血渗量正常值/血钠或血渗量实测值),等渗性脱水失水和失盐基本平衡,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平衡,多见于呕吐和腹泻等 特点:a 血Na+135145mmol/l正常b:细胞形态正常c:有口渴少尿现象等渗 性脱水对机体的主要损害在于细胞外液量减少,而导致血容量不足,外周血循环障碍。,低渗性脱水以电解质丢失为主,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 特点:a. 血Na+130mmol/Lb. 血容量明显降低,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c.细胞内水肿,脑细胞水肿,昏迷d.组织间液减少,皮肤干燥e.尿量变化:早期尿量增加,晚期尿量减少。,补钠盐公式:,需补钠量mmol(正常钠140mmol测得血钠值mmol)体重 0.6(女性为0.5),液体补充,累积损失量:发病至开始治疗前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继续损失量:治疗中继续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生理需要量: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液体的量、成分及完成时间,累积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轻度: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根据脱水程度、性质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补充累积损失量,累积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成分,等渗脱水:2/31/2张 低渗脱水:等张2/3张 高渗脱水:1/31/8张,确定补液速度,原则:先快后慢 重症:扩容:20ml/kg301h内 其余:812h内完成,继续 损失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一般按1/21/3张补给,确定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于补完累积损失后1416h内均匀滴入,约为1040ml/kg.d,确定补液成分,补充继续损失量,生理 需要量 补充,确定补液量,一般按1/5张补给,确定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 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1416h内均匀滴入,约为6080ml/kg.d (包括口服),确定补液成分,补充生理需要量,1、先快后慢,液体疗法输液原则,2、先浓后淡,3、见尿补钾,4、随时调整,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正常3.5 5.5mmol/L)称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 时,机体的含钾总量不一定减少。但在大多 数情况下,低钾血症的患者也伴有体钾总量 的减少,原 因,钾摄入减少 :消化道梗阻、昏迷、手术后较长时间禁食的患者,不能进食。儿童营养不良。 钾排出过多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小儿失钾最重要的原因 经肾失钾:利尿药的长期连续使用或用量过多 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多尿期,防治原则,防治原发疾病,去除引起缺钾的原因如停用某些利尿药等 补钾最好口服,每天以40120mmol为宜 输入液的钾浓度不得超过40mmol/L 每小时滴入的量一般不应超过10mmol。静脉内补钾时要定时测定血钾浓度,作心电图描记以进行监护 需补钾46日后细胞内外的钾才能达到平衡,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体内钾过多在理论上可以引起细胞内钾含量增高。但在实际上,高钾血症极少伴有可测知的细胞内钾含量的增高。,原 因,钾摄入过多:在肾功能正常时,因钾摄入过多而引起高钾血症是罕见的 肾排钾减少:这是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 细胞内钾释出过多:如酸中毒、缺氧,高钾性周期性麻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血管内溶血严重创伤特别是在挤压综合征 ),治疗,葡萄糖25克+胰岛素10单位30分钟内滴完,10分钟开始生效,持续24小时 5%碳酸氢钠50100ml于30分钟内滴完,30分钟见效,持续数小时 使用排钾利尿剂、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透析等可以加速钾从体内排出 拮抗钾的作用:在心电监护下,用10%葡萄酸钙2030ml于1020分钟内静脉注射,无效者10分钟后可重复,接受洋地黄治疗者慎用。,酸碱平衡及其调节,酸性物质的来源,挥发酸固定酸,酸碱物质的来源,经肺呼出,挥发酸,固定酸,H2SO4,HCl,有机酸,经肾排出,H3PO4,碱性物质的来源,碱性氨基酸分解有机酸盐转变,酸碱平衡的调节,缓冲系统肺肾,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 6.1 +1.3 = 7.4,常用检测指标,pH,概念: 溶液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意义: pH:失代偿性酸中毒 pH:失代偿性碱中毒,pH(-),无酸碱平衡紊乱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酸碱中毒并存相互抵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意义: 原发性呼酸 原发性呼碱,概念: 物理溶解在动脉血浆中的 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值P: 5.32kPa(40mmHg) H2CO3: 40 X 0.03=1.2mmol/L,标准碳酸氢盐,意义: 原发性代碱 原发性代酸,正常值: 24 mmol/L,实际碳酸氢盐,意义: 原发性代碱 原发性代酸,正常值: 24 mmol/L,缓冲碱,意义: 原发性代酸 原发性代碱,正常值: 48 mmol/L,概念: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 作用的阴离子总量。,碱剩余,意义: BE正值增大代碱 BE负值增大代酸,正常值: 03 mmol/L,概念: 标准条件下,将1升全血 或血浆滴定到 pH 7.4所 需的酸或碱的量。,阴离子间隙,血Na+浓度减去血Cl和HCO3的 浓度,等于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 与未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AG = UA - UC,Na+ UC = Cl- + HCO3- + UA,AG = Na+ - Cl- - HCO3- = 140-104-24 = 12 (mmol/L),正常范围1014mmol/L,意义: 反映血浆固定酸含量区分代酸 的类型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概念 以血浆 HCO3- 原发 性减少和pH降低为特征的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原因与机制,AG增大型代酸,特点血浆HCO3减少AG增大(固定酸增加)血Cl含量正常,入酸增多摄入水杨酸类药(固定酸)过多,产酸增多 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排酸减少 急、慢性肾衰排泄固定酸减少,原因,AG正常型代酸,特点血浆HCO3减少AG正常血Cl含量增加,入酸增多摄入含氯酸性药过多,HCO3丢失 严重腹泻、小肠及胆道瘘管、肠吸引术等,排酸减少 急、慢性肾衰泌H减少,原因,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原发病,应用碱性药物,呼吸性酸中毒,概念 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 增高和pH降低为特征的酸碱 平衡紊乱类型。,原因与机制,CO2排出减少CO2吸入过多,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增加肺泡通气量,应用碱性药物,代谢性碱中毒,概念 以血浆 HCO3- 原发 性增加和pH升高为特征的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原因与机制,消化道失H,肾失H,低氯性碱中毒,盐皮质激素增多 原发性、继发性(循环血量减少),缺钾性碱中毒,血K,肾小管,低氯性碱中毒,利尿剂,碳酸氢钠摄入过多,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原发病,含氯酸性药,生理盐水 盐水反应性碱中毒盐水抵抗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概念 以血浆H2CO3原发性 减少和pH升高为特征的酸 碱平衡紊乱类型。,原因与机制,CO2排出过多(低氧血症,中枢病变, 精神因素,高代谢,药物),实验室常用指标的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原发病,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