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骨与关节感医学幻灯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3816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骨与关节感医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骨与关节感医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医学课件)骨与关节感医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骨与关节感染,2,.,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定义:化脓性细菌侵入骨髓,骨皮质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症称为化脓性骨髓炎。 好发于儿童长管状骨的干骺端。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途径:血源性(常见),创伤性,外来性。 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3,.,一、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一)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80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途径: 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 外伤性: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骨关节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骨髓炎。 蔓延性:骨骼附近软组织感染扩散,如脓性指头炎引起指骨骨髓炎。,4,.,(二)病理:,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诱发的修复反应(骨质增生)同时并存。 早期以破坏和坏死为主,后期以增生为主。 1、骨内病灶的形成: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病灶形成后脓肿的周围为骨质,引流不好,多有严重的毒血症表现,以后脓肿扩大依局部阻力大小而向不同方向蔓延。,5,.,胫骨上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扩散途径:,1、干骺端化脓病灶向骨髓腔发展 2、穿破骨皮质,侵入骨膜下 3、骨膜下与骨髓腔经骨小管相通 4、至关节腔 5、穿破骨膜至关节周围 6、穿破骨膜至软组织,6,.,2、脓肿的蔓延途径: (1)脓肿向骨髓腔蔓延: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较强,不易通过,所以脓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 (2)骨膜下脓肿形成:骨髓腔内脓液可沿中央管(哈佛氏管 )扩散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肿逐渐增大,压力增高时,也可沿哈佛氏管侵入骨髓腔或穿破骨膜流入软组织。 (3)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成人骨骺板无抵御能力,比较容易并发化脓性关节炎。若干骺端处于关节囊内时,感染就能很快进入关节内。如股骨上端骨髓炎并发髋关节炎。,7,.,3、死骨形成:骨膜下脓肿形成,骨膜掀起,血管栓塞造成局部骨缺血性坏死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对坏死骨的吸收,加上破骨细胞和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导致骨的分离形成死骨。 4、急性骨髓炎的转归: (1)经早期药物和支持疗法,炎症消退。病变吸收而完全治愈。 (2)急性期未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因严重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死亡。 (3)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8,.,(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全身症状:全身症状严重。发病急,开始即有发热,多驰张性高热达3941,全身倦怠、酸痛,食欲不振,畏寒,烦燥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 2、局部症状: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跳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肢体不敢活动。患部肿胀及压痛明显。如病灶接近关节,则关节亦可肿胀,但压痛不显著。当脓肿穿破骨质、骨膜至皮下时,即有波动,穿破皮肤后,形成窦道。,9,.,3、化验检查:早期血培养阳性率较高,局部脓液培养有化脓性细菌,应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选用有效药物。血化验中白细胞及中性多核粒细胞明显增高,一般有贫血。分层穿刺:抽出物可作涂片及培养 4、X线检查:一般在发病后2周内,不显示骨质破坏,高质量的线片可显示两侧骨膜不对称,或一侧局限性隆起。发病3周后X线可见干骺端骨质疏松,骨质吸收破坏,骨膜增厚,其阴影密度增高,呈葱皮样阴影,为骨膜下新生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影。,10,.,骨髓炎早期X线改变,11,.,5、其他检查:核素骨显像,常用的骨显像剂为;锝99-亚甲基二磷盐,枸橼酸镓67。 CT、MRI:可提前发现病灶及骨膜下脓肿。 6、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1)软组织炎症:蜂窝织炎、丹毒等软组织感染,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局部炎症较广,压痛范围大且表浅。 (2)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出现早,疼痛在关节部位,关节腔穿刺有脓液。,12,.,6、鉴别诊断及并发症: (3)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和局部症状均较轻,常为多关节游走性。 (4)尤文肉瘤:可有肿瘤性发热,但起病不急骤,表面有曲张的血管,“葱皮样”骨膜下新骨形成,可摸到肿块 骨髓炎常见的并发症: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肢体生长障碍;关节痉挛及强直。,13,.,(四)治疗:,1、全身支持治疗: 降温处理,保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多次少量输新鲜血。 2、药物治疗: 早期、联合、足量、广谱抗菌素,据培养和药敏调整。继续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周左右。 3、局部治疗: 牵引固定制动,抬高患肢,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性骨折。,14,.,4、手术治疗: 形成脓肿,切开引流,钻洞开窗,闭式滴注冲洗引流3周至细菌培养3次阴性。 手术治疗宜早,最好在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手术。,15,.,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或低毒性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 (一)病因: 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 有死骨或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16,.,(二)病理:,由于死腔内含有炎性肉芽组织、死骨、脓液、瘢痕及残留的细菌,瘘道分泌物等,不断导致: 1、骨的增粗,硬化包壳 2、皮肤瘢痕,有的癌变 3、全身脏器因长期消耗发生淀粉样变,17,.,(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全身症状:窦道开放时,不断排脓,无全身症状;若窦道暂时闭合,脓液积聚,则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2、局部症状: (1)经久不愈合溃疡或窦道 (2)皮肤菲薄色泽暗 (3)肢体增粗及变形 (4)局部反复红肿热痛 (5)病理骨折、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 (6)关节挛缩或僵硬。,18,.,3、X线检查: 骨膜下层状新骨形成,骨硬化,骨增粗,骨髓腔封闭。 有死骨、死腔,有包壳。,19,.,(四)治疗:,1、治疗原则: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 以手术为主+药物=综合治疗 2、手术适应证: 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均应手术治疗,20,.,3、手术方法: (1)病灶清除术:骨壳开洞,切除窦道,摘除死骨,清除坏死组织,骨腔大时填塞死腔,病骨切除:如腓骨、肋骨的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可截肢。 (2)消灭死腔:可用带蒂肌瓣充填死腔、闭式灌洗、庆大-骨水泥珠链填塞术。,21,.,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定义:由化脓性细菌所致关节腔内的化脓性感染。 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 感染途径:血源性、开放性损伤、医源性(手术、局部封闭等),骨、软组织感染的直接蔓延。 多为单一肢体大关节感染,22,.,病理:,化脓性关节炎病变发展分为三期: 1、浆液性渗出期:系病变早期,仅有充血、水肿,渗出液中有白细胞,无骨质破坏,可完全吸收,恢复正常。 2、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此期特点是渗出液中出现纤维蛋白及酶类物质,对关节软骨产生破坏并形成关节纤维性粘连,引起功能障碍。 3、脓性渗出期:渗出液中有大量脓液,骨质破坏更明显,可遗留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完全强直于非功能位。,23,.,临床表现及诊断:,1、一般起病急,寒战,高热39 2、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3、受累关节红、肿、热、压痛,关节痉挛 4、关节常呈屈曲位 5、关节穿刺检查:是确定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手段,依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关节液性质不同,关节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24,.,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升高 7、 X线检查:早期仅见关节肿胀;可有骨质脱钙,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关节骨性或纤维强硬及畸形等,有新骨增生现象,但死骨形成较少。 8、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区别。,25,.,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保全生命与肢体,保持关节功能。 1、全身治疗:同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局部治疗: 关节穿刺抽脓,注入抗菌素,关节腔灌洗。 关节切开引流,关节腔内不放引流物。 患肢固定或牵引,保持功能位置。 关节矫形术:关节融合术或截骨术。,26,.,本章要求:,1、掌握骨或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发病机理,早期治疗及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成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