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60988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物理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物理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届高考物理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物理适应性最后一模考试试题 (I)14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半径为R、圆心为O(图中未画出)的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记为L,不计所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若L = R,则 B. 平衡时,若L = 1.2R,则M = 0.56mC. 平衡时,若,则M = m D. 平衡时,若L越大,则M与m的比值越大15如图所示,匝数n=100,边长l=0.1m的正方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现让线框垂直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如图为计时开始后,通过线框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A.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 B. 线框两端电压瞬时值为C.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D. t=0时刻线框恰好位于中性面处16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一辆小车,站在小车上的人拉系在墙壁上的水平绳子,使小车和人一起向右加速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子的拉力对人做了负功 B. 绳子的拉力对小车做了正功C. 人对小车的摩擦力对小车做了正功 D. 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对人做了正功17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 。质量的铁块以水平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A. 3J B. 6J C. 20J D. 4J18关于核力和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力是原子核内部的力,弱力是原子核外部的力B. 强力和弱力都是短程力,其力程均在10-18米范围内C. 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饱和性D.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越低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三角形滑块置于水平光滑地面上,三角形的底边长为L,斜面也光滑,当盒子里为m的滑块(看做质点)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 A. M与m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 m沿斜面滑动底端时,M移动的位移大小为C. m对M的冲量大小等于M的动量变化量 D. m克服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增加的动能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r=2,定值电阻,ab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在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相等,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等于S闭合时的示数 B. 电阻可能分别为4、6C. 电阻可能分别为3、9D. 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量大小之比与无关21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水平向里一带电微粒由a点以一定初速度进入电磁场,刚好能沿直线ab斜向上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粒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B. 微粒的动能一定不变C. 微粒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D. 微粒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 共8分)利用图1的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要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除了图示器材,以下实验器材中必须要选取的是有 1分 。A秒表 B刻度尺 C天平 D交流电源(2)下列有关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注意让上下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B将打点计时器与直流低压电源连接C释放纸带时应尽量让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D应先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3)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量得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 2分 ,重锤动能增加量Ek= 2分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比较就可以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4)设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恒定不变的阻力F,则可根据本实验数据求得阻力F的表达式为 2分 (用题中所给字母m,g,s1,s4,f表示)23(8分)请你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电路,用来测量两个电流表的内电阻要求方法简单,有较高的测量精度A待测电流表A1:量程为50mA,内电阻约几十欧姆B待测电流表A2:量程为30mA,内电阻约几十欧姆C电压表V:量程15V,内电阻为rV=15kD电阻箱R:阻值范围09999.9E滑动变阻器R0:最大阻值20,额定电流2AF电池组E:电动势12V,内电阻约0.5G单刀单掷开关若干、导线若干(1)将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同时写出所用表示字母)_;(4)分别写出计算两只电流表内电阻的表达式: =_、=_24(12分)2011年1月30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俄“进步”M09M货运飞船于北京时间10时38分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如图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假设货运飞船的质量为3 200 kg,其尾部推进器提供的平均推动力为9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8 s后测出飞船和空间站的速度变化是 1.0 m/s.求:(1) 空间站的质量(2) 飞船对空间站的作用力大小25(19分)如图所示,在第三、第四象限存在电场强度为E,方向与x轴成q=60的匀强电场,在第一象限某个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x轴上的P点处在磁场的边界上,现有一群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在纸面内以速度v(0v)垂直于x轴从P点射入磁场所有粒子均与x轴负方向成j=30角进入匀强电场中,其中速度最大的粒子刚好从坐标原点O射入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二象限为无场区,求:(1)P点的坐标;(2)速度最大的粒子自P点开始射入磁场到离开电场所用的时间;(3)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33(1)双原子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线所示,A为曲线与r轴的交点,B为曲线的最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 A.A点处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B.A点处分子的动能最大B点处对应的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B点处分子的动能最大E.原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最大时,原子间距大于B点处对应的原子间距(2)(10分)如图所示,有一热气球,球的下端有一小口,使球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以保持球内外压强相等,球内有温度调节器,以便调节球内空气的温度,使气球可以上升或下降,设气球的总体积500(球壳体积忽略不计),除球内空气外,气球质量180kg。已知地球表面大气温度280,密度1.20kg,如果把大气视为理想气体,它的组成和温度几乎不随高度变化。.为使气球从地面飘起,球内气温最低必须加热到多少?.当球内温度为480K时,气球上升的加速度多大?34(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仙台以东地区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4 km,地震随后引发10 m高海啸,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并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凌晨3时左右,抵达5 700多公里以外的夏威夷群岛,造成至少3亿美元财产损失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为500600 km/h,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分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A海啸波是机械波B美国夏威夷发生的海啸是日本发生的地震,并将该处的海水传到了美国夏威夷而引起的C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进行海啸预警D海啸波沿x轴方向传播,图中a点经周期时将到达10 m高的波峰处E海啸波的频率大约1.25 Hz(2)(10分)如图是一个用折射率的透明介质做成的四棱柱镜的截面图,其中A=C=90,B=60,AD=DC=L。棱镜放在真空中,真空中的光速为c,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棱镜的AB面,求:从棱镜中射出的光与出射镜面间的夹角多大?(本问题只写出结论)光在棱镜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多少?物理部分14.B 15.A 16.C 17.A 18.C 19.BD 20.CD 21.BCD22 BD AC ; 23 电路图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4和变阻箱R1之值,读出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I1和I2电压表示数U,变阻箱阻值R 24解:(1) 飞船和空间站的加速度为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解得空间站的质量为M4103 kg(2) 对空间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a500 N12解:(1)速度最大的粒子运动轨迹如图,设粒子在磁场中轨迹半径设为R,有得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P点坐标为(,0)(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粒子在OA段做匀速直线运动,OA距离,运动时间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运动时间为则: 解得: 总时间 (3)由题可画出图示运动情况,扇形面积S=的面积磁场最小面积为PA连线与最大轨迹圆弧围成的面积: 33(1)ADE(2). 设气球刚好从地面飘起时气球内的气体温度为,密度为,则气球升起时,浮力等于气球和内部气体的总重力即由于气球内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并没有变化,那么原来的气体温度升高后体积设为,根据质量相等,则有原来的气体温度升高后,压强不变,体积从变为,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有整理可得。当球内温度为480K时,气球升高前体积,温度密度的气体变为体积温度等于密度的气体,则有,计算得对气球受到自身重力,空气浮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34(1)ACD (2)由 ,可得临界角 由几何关系得光线第一次打到AB边上E点的入射解 所以,光线在此面上发生全反射因为角B=600,所以,过E点的法线恰为EC所在直线, 为等边三角形, C面反射垂直AB边射出。设从CD边射出光线的折射角为,根据,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