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5.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56550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语文 3 边城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5 教学目标1、分析作品主题。2、分析人物性格。3、鉴赏作品特色。 教学重点1、作品主题。2、人物性格。 学时难点作品特色 教学活动 拓展延伸延伸巩固1、沈从文在谈及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边城的“人生形式”的?【思维点拨】角度:风景美、风俗美、人性美 内容:风景美-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 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 风俗美-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中秋、过年:月下对歌,舞龙耍狮子,放炮仗烟火。边城祥和安定,人民和睦安乐。人性美-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淳朴的友情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如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二老傩送热心助人,即使被翠翠误会,也托人送翠翠回家;祖父身上更是体现传统美德,坚持不收过渡商人多给的钱,而商人也是一样的朴实,非坚持给钱不可,最后祖父只收下一个铜子,却搭了一把烟叶给商人。2、边城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思维点拨】(1)人物美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要人物,故事的展开与发展都与翠翠有关。试从节选部分来分析翠翠的人物形象。答案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2)语言美边城的语言美体现在哪里?答案边城的语言具有如下特点:如水一般的抒情笔致,语言柔和清丽,明净澄澈,自然流畅,平缓深远,充溢着水的气息。语言既质朴自然,又浮沉蕴藉,以诗如散文的凝重、情致融入乡土写实小说的写作,产生了纯和真的美文效果。边城中对小溪、白塔、老船工工作的渡口环境、气候、祖孙的心态和话语交流,都赋以诗情画意的散文之美。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和人际交流的语言,则质朴真诚,内蕴丰富,意味深长。如:二老对翠翠的戏语,“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翠翠念叨着“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这样的异句重复,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出它的水乡风味,通俗、深刻而耐人寻味。(3)写法美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1)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出色,其中翠翠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这一细节出现了多次,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答案:翠翠从心里喜欢傩送,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这句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一则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二则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翠翠的情感倾向愈加明朗化;三则在天意和人为的错综中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活动,充满了含蓄美。“大鱼咬你”作为贯串翠翠和傩送间爱情的一根线,这根线愈清晰,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就愈浓烈,但是又不难看出,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人性的含蓄化之间的矛盾又无意间加剧了当事者内心的痛苦。(2)小说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及心理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试加以分析。答案翠翠知道自己误会了傩送,“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翠翠吃惊、羞涩,默默无语,正是傩送在她心里投下一道影子的表现。后来翠翠和打火把送她回家的人重逢,那人调侃翠翠:“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已经“长大了”的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不说话只是笑,表现了翠翠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微妙的感情涟漪。最后祖父借和翠翠年龄相仿的新嫁娘喻示翠翠时,“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情窦初开的翠翠并不是对祖父的话无动于衷,而是少女已经心有所属,默默相思。3、为什么将小说处理成为悲剧?明确: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他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4、本文在叙事方面主要有三个特色: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1)平中见奇。这篇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一波三折的悬念,作者充分发挥高超的叙事能力,使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就以“误会法”的运用为例,小说通过种种“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如节选部分一开始写翠翠因误会而骂傩送“你个悖时砍脑壳的”,在后来明白了真相后是“又吃惊又害羞”。正是有了这种误会,才使我们从平淡的故事中品味到新奇独特的感受。(2)静中见情。与本文的故事情节相适应,文中的人物之间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多少活动。以翠翠为例,文中通过对她的心理和语言的刻画,让我们感受到翠翠是一个恬静的湘西少女,让我们看到了她平静的外表下,火山喷涌般的激情,九曲黄河般的情感波澜,使我们热烈地感受到少女的青春活力。(3)疏密相间。作者非常注重叙事的详略安排。例如,写天保详,傩送则只出现一个影子;写端午盛况详,第五部分中写近两年的中秋节略。由于叙事疏中见密,疏密有致,因此,文本所写虽是生活琐事,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5、文本延展阅读 写在沈从文旧居 红尘子 一抹淡淡的月辉,一片昏暗的灯光。 心披着一袭风尘,我从灯火阑珊的凤凰古城文化广场,走到被昏暗的灯光洗褪了色的月辉里,瞻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居。 朦胧的夜色中,那青青封火砖有些模糊了,那斑驳木门有些模糊了,那繁体“沈从文旧居”几个字有些模糊了,那门上一把铁锁有些模糊了。 只因陪家人多游玩了一会儿沱江,竟错过了沈从文故居的开放时间。也罢,岁月深处的历史,如这夜色朦胧;远去的大师的背影,如这夜色朦胧。就让这一片朦胧美丽在我心中吧。 与沱江两岸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商铺相比,沈从文故居的灯光是暗了一点,人是少了一点。不过,辉煌的灯火埋葬了月光,鼎沸的人声多了些喧嚣。而沈从文故居前,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有浓浓的宁静漫开来。多好!有了这些,还需要什么呢? 两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士照相后匆匆离开,只剩我一人了。我情不自禁,又走近了大门。我知道,在大门的那边,是一片烟云,是一泓梦幻;人去楼空,那里什么都没有。然而,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抬起手,轻轻敲响了那扇大门。 “咚咚咚” 那扇大门发出了轻轻的回声。声音很厚实。那是逝去岁月的声音么? 沈从文只有二十岁就去了北京,那是1923年。他在外漂泊了六十五年,心身俱疲,1988年想回故居看看,却再也走不进老屋,而在沱江岸畔的听涛山卧地长眠了。xx年的敲门声,他永远也听不见。 在沈从文长眠的宝地,有一花岗岩石碑,上铭十六字碣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此刻,我坐在沈从文的旧居前,悟着这十六字,忽然想起“翠翠”来。 在今天的下午,我恍惚看见“翠翠”从边城中走了出来,款款行至沱江岸边,和我不期而遇了。她带着满是银饰的帽子,穿着色泽亮丽、同样缀满银饰的苗服。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来往的游客。我痴情地邀她合影。她灿烂地一笑,说要收费。那一刹那间我醒过神来,哦,她不是翠翠。翠翠仍在边城里,独自守在渡口,静静地等候着心上人傩送归来。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表达爱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 为了爱情,翠翠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人生选择,要以对歌的形式报答爱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了。” 多么淳朴而美丽的翠翠。我原以为她只是先生的一个幻影。今天,我才明白翠翠真实地存在。是的,呼吸着葱绿山林滤过的空气,踏进古色古香的小城,站在木纹鲜活的吊脚楼上望下去,只见沱江水泛着初夏的阳光,缕缕潋滟光波直抵心灵,让人迷醉。天天生活在这里,月月生活在这里,年年生活在这里,性情怎能不像沱江水一样清纯?这山这水这吊脚楼,难道不能孕育出翠翠? 翠翠是湘西人美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化身。 我原来只是把边城当做一个爱情故事来欣赏。今天,当我来到湘西凤凰,当我来到沈从文旧居,当我“照我思索”时,我忽如醍醐灌顶,多少年来,因了我的浅薄,我是怎样误读了先生?边城哪里是一个爱情故事?分明是先生憎恨爱情与物质交换,而借翠翠这个人物对信守人的美德进行歌颂与弘扬!一个民族的美德,就是靠一代代人口授笔传而得以彰显和传承。芸芸众生,来去匆匆,所有的繁华与喧嚣都将成为明日黄花,长久留在人间的唯有美德。 美德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美德,那一个民族就会被人类唾弃。当今时代,那些昧着良心的少数“精英”,以丑为美,误导大众,为背弃民族美德的人和事鸣锣开道,难道不是对民族的犯罪? 在沈从文旧居不远的一家小书店,边城就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告别沈从文故居从那里路过,我还是情不自禁放慢了脚步,多看了几眼。一部边城,引得多少人来凤凰古城?给凤凰带来多少商机?一个人死后能被人怀念已经不错了,死后还能福泽他人,那就更不错了。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追怀文章,作者把对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无限怀念寓于对沈从文旧居的描绘之中,将眼前现实景象的描写与先生作品边城中的人物评述结合起来,展示旧颜新貌,赞扬传统美德,可谓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反思感悟整理纠错1、语言运用训练(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句式一致,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答案示例一: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示例二: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解析仿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本题暗含了一个排比句,题目中又明确提出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这就是考查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2)将下面的一段话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 (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和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答案示例:边城真美啊!美得像一幅五彩的画,又像一首抒情的诗,还像一曲婉转的歌。这种美澄清了我们浑身的污垢,洗尽了我们日常的烦恼,冲散了我们的劳累,带走了我们的忧愁,滋润了我们的心灵,留下了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爱她的美,爱她的奉献与辛勤,爱她的有滋有味,爱她的不倦拼搏。解析修改后要求语言形式上匀整,结构上大致相同,修辞上可运用对偶、排比等。其表达效果是富于节奏,音韵和谐,表意强烈,极有气势。2、文本素材运用学完边城后,你发现文本中哪些材料可以用到写作之中呢?仿照下面的示例,写出你对文本素材的发现和运用过程。运用示例我用鼻子嗅到了浓浓的乡土味:渡头落日、溪上小船、石头泥土上的热气、甲虫类气味、溪崖草屋、灶上炊烟、熏蚊的火绳这些近乎原始的自然氛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爱的存在:爷爷对孙女的亲爱,翠翠对傩送的恋爱,还有这里的人对家乡的热爱。我喜欢这样的文章,全文无一“爱”字,却让人处处感受到爱,真可谓不写“爱”,尽得爱,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你的发现和运用:_3、片段短文写作边城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湘西这个地方的景美、人美,所以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这与作者高超的描写功力是分不开的。请你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点,细致观察,写一段文字,要求体现这一景点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达出自己某种特定的感情。200字左右。参考例文中山公园的小池像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池子附近树旁的几盏路灯,那圆圆的灯光映在水里,就像是一个小月亮似的,围绕着池中的月亮。一片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把澄澄的天空分成两半。白云移过,逐渐消逝在远方。天空碧澄澄的,月亮显得分外皎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