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7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53309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7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7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7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练7含解析一、选择题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 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AB28 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22.4 L氧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D117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2NA个氯化钠分子解析标准状况下,SO3为固态,A项错误;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2,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即2NA,B项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C项错误;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存在氯化钠分子,D项错误。答案B2、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分子或离子解析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A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当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时,该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项错误。答案A3、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证明Cl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l2反应解析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A项设计错误;B项中脱脂棉燃烧,能表明Na2O2与水反应放热;C项中气球变大,Cl2能被NaOH溶液吸收;D项能进行Na与Cl2反应。答案A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解析在F处,可能是未反应完的Cl2与KI发生反应置换出I2,使淀粉变蓝色,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答案B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原子核内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C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解析质量数是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分子或离子,因此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第A族锑、铋最外层电子数为5,属于金属原子,故A、B、C不正确。答案D6、(xx昆明模拟)已知:H(aq)OH(aq)=H2O(l)H157.3 kJmol1,H2(g)O2(g)=H2O(g)H2241.8 kJmo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向含0.1 mol NaOH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1D若反应中水为液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HH2解析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正确;B项中Ba2与SO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也会放出热量,B项错误;与物质标准燃烧热对应生成的水应该是液态,C项错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个放热过程,故Hc(H)c(OH)时,一定是醋酸过量D当溶液中c(Na)c(CH3COO)c(OH)c(H)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解析当溶液中c(CH3COO)c(Na)时,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c(CH3COO)c(OH),溶液中还存在醋酸分子,则一定是醋酸过量,A、B项错,C项正确;D项,当氢氧化钠与醋酸恰好完全反应时,也符合。答案C9、C5H12有3种不同结构,甲:CH3(CH2)3CH3,乙:CH3CH(CH3)CH2CH3,丙:C(CH3)4,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属同系物,均可与氯气、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BC5H12表示一种纯净物C甲、乙、丙中,丙的沸点最低D丙有3种不同沸点的二氯取代物解析甲、乙、丙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C5H12存在3种结构,B错误;丙的二氯取代物只有2种,D错误。答案C10、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C实验室将HCl气体溶于水时,倒扣的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不应该相互接触D分液操作分离出下层液体时,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烧杯的内壁不应该接触解析锥形瓶装标准溶液前,不能先用该溶液润洗,故A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实验必须重做,故B正确;漏斗能防倒吸,所以漏斗口与烧杯内的水面可以接触,故C错误;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应与烧杯的内壁接触以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答案B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所有元素中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B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第一电离能最大D钾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解析C项,在所有元素中,He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答案A12、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D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含顺反异构)解析分子中标有*的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形成四面体结构,故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A错误;对命名时,要取含有OH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且从最靠近OH的碳原子一端开始编号,故其系统命名为2-丁醇,B错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C错误;C4H8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分别为CH2=CHCH2CH3、CH2=C(CH3)2、CH3CH=CHCH3(顺式和反式),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实验室需要配制0.1 molL1CuSO4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_、_以及等质量的两片滤纸。(2)计算,应选择下列_。A需要CuSO4固体8 gB需要CuSO45H2O晶体12.0 gC需要CuSO45H2O晶体12.5 gD需要CuSO4固体7.7 g(3)称量。所用砝码生锈则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 _。(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6)定容,摇匀。(7)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注明配制的时间、溶液名称及浓度。(8)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解析(1)依据配制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的步骤可知,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等。(2)实验室需配制48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要选用500 mL容量瓶,实际上配制的是50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5 L0.05 mol,若用CuSO4配制,则需要的质量:160 gmol10.05 mol8.0 g;若用CuSO45H2O配制,则需要的质量:250 gmol10.05 mol12.5 g。(3)称量所用砝码生锈,称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的浓度偏高。(4)溶解固体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固体的溶解。(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移液操作中应该用玻璃棒将溶液引流入容量瓶中,并洗涤烧杯23次,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防止产生误差。(8)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低。答案(1)胶头滴管500 mL容量瓶(2)AC(3)偏高(4)搅拌,加速溶解(5)玻璃棒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8)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