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40571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生物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的遗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所以运输氨基酸的tRNA也有20种B. 中心法则中的所有过程都是以核苷酸链为模板的C. 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DNA中的遗传信息和生物的性状D. 真核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都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把握转录和翻译的场所,理解翻译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中心法则的实质;知道基因突变的实质,明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故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点睛】思路点拨:1.mRNA中的密码子种类有43=64种,但由于其中有3种密码子仅具有起始信号的作用,不决定氨基酸,故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种;翻译时mRNA中的一种密码子只能与一种tRNA中的反密码子配对,故运输氨基酸的tRNA也只有61种。2.中心法则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其中DNA复制需要亲代DNA解旋提供模板,转录需要DNA提供模板,翻译需要mRNA作为模板,RNA复制需要亲代RNA作为模板,逆转录需要RNA作为模板,可见中心法则中的所有过程都是以核苷酸链为模板的。3.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导致DNA结构发生的改变,所以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DNA中的遗传信息,但由于翻译时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故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此外发生在真核基因内含子区段的基因突变,也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2. 下图曲线分别为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条件下(酶的最适条件)底物M生成产物N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能体现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B. 该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C. 若改变酶促条件,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D. 若仅增加底物M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曲线考查酶的高效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等知识,要求考生明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需要与不加催化剂的反应活化能进行比较,酶的高效性需要将酶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同时明确最适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最强,结合化学知识可以根据底物与产物的能量高低判断一个反应是放能反应还是吸能反应。图中缺少不加催化剂的反应所需能量曲线,不能反应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更显著,故不能体现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A错误;该图表明反应物M初态所含的能量高于产物终态所含的能量,故能表明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B正确;根据题意,图中曲线是在酶的最适条件下测得的,此条件下酶活性最高,故若改变酶促条件,酶活性降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错误;若仅增加底物M的量,则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能力不变,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点睛】易错知识点拨:酶具有高效性的内涵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更显著,因此要确定酶是否具有高效性,应设置没有催化剂催化、无机催化剂催化和酶催化三组实验,先让无机催化剂和酶分别与没有催化剂的反应进行比较,得出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的结论,再将无机催化剂催化和酶催化两组实验比较,若酶降低活化能比无机催化剂显著,则酶催化的反应速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速率,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3.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孟德尔、摩尔根和萨顿对遗传学的研究都釆用了“假说演绎”法B. 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三个实验都釆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 调查某群落中蚯蚓和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都要采用样方法D. 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时,温度可以任意设置但每组温度要相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要求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教材中的相关实验,掌握孟德尔、摩尔根和萨顿对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和噬菌体侵染细菌三个实验的实验方法,明确不同类型的生物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掌握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知道设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各组的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孟德尔和摩尔根对遗传学的研究都釆用了“假说演绎”法,而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A错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和噬菌体侵染细菌两个个实验都釆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没有釆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故调查某群落中蚯蚓和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都要采用样方法,C正确;探究某种酶的最适pH时,每组温度要相同且适宜,D错误。4.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C. 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 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要求考生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的实质是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结构决定功能,进而利用这一观点分析判断各选项。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增加光合色素和酶的分布,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A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C正确;有氧呼吸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D错误。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菌的种群数量B. 种群増长的“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必须大于或等于1,并且保持不变C. “J”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不一定多于“S”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D. “1 mm2的培养液中分布了 50个大场杆菌”推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等知识,要求考生能掌握不同生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知道种群的空间特征及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能正确区分种群数量的两种曲线,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显微计数法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菌的种群数量,A错误;种群増长的“J”型曲线的数学模型中为定值,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并且保持不变,B错误;“J”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不一定多于“S”型增长种群新出生的个体数,C正确;“1 mm3的培养液中分布了 50个大场杆菌”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6. 有关酒精在相关实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名称酒精浓度主要作用(及作用机理)A脂肪的鉴定体积分数为50 %的酒精洗去浮色;苏丹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中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1:1混合)固定细胞;能使组织中的细胞固定在某个时期C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无水乙醇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乙醇无毒,方便操作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小动物防腐、固定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高中教材中相关实验的试剂选择及其作用,要求考生明确脂肪的鉴定实验中50%的酒精溶液作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的组成及其作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作用,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苏丹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中,故可用体积分数为50 %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 A正确;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1:1混合,可用于解离,即溶解细胞间物质,将组织细胞分离开来,B错误;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且乙醇无毒,方便操作,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C正确;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小动物进行防腐、固定,D正确。二、非选择题7. 将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棉花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图2是甲品系棉花植株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表是测定图2中Q点各组相对气孔开度、水分利用效率的记录数据。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组别相对气孔开度(%)水分利用效率A1001.78B621.81C833.10D473.25(1)分析图1、图2,影响棉花植株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有_。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棉花植株在相同条件下的光合速率不同,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这是由_造成的。(2)图2中,M点时,B组棉花植株产生ATP的场所有_。M点时,D棉花植株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_。(3)髙温环境下,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棉花植株中_品系对高温的耐受力最强。(4)析图2和上表数据可知,Q点时,干旱降低棉花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C0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棉花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_来增强抗旱能力。【答案】 (1). 光照强度、C02浓度、温度、水分 (2). 基因多样性 (3). 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4). 呼吸作用生和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或线粒体和外界环境) (5). 甲 (6). 气孔开度降低,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 (7). 呼吸速率增大 (8). 水分利用效率【解析】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考查考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要求考生能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分析不同组别净光合速率不同的原因,以及图2中M和Q点细胞代谢的特点,进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2)图2中M点时,B组棉花植株净光合速率为0,即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M点时,D棉花植株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实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其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呼吸作用生和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或线粒体和外界环境)。(3)分析图1可知,将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棉花植株从30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甲品系的光合速率、气孔开度、光能捕获效率均高于乙、丙两个品系,说明髙温环境下,甲、乙、丙三个品系的棉花植株中甲品系对高温的耐受力最强。(4)分析图2和上表数据可知,Q点时光照强度相同,但各组的净光合速率不同,各组的水分供应和二氧化碳供应也不完全相同,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干旱降低棉花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有:气孔开度降低,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大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C0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棉花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增强抗旱能力。8. 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示意图,排尿时需要肌肉、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_中,排尿时需要肌肉、和的所处状态分别是_。(2)儿童夜间遗尿说明_发育不完善,尿意产生于_中,成年人有意识憋尿是通过图中_(填写字母)将大脑发出的兴奋传至肌肉_(肌肉序号),使该肌肉处于_状态。(3)神经系统存在着_的现象,即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答案】 (1). 脊髓 (2). 收缩、舒张、舒张 (3). 大脑 (4). 大脑皮层 (5). D (6). (7). 收缩 (8). 分级调节【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人体的排尿反射及大脑对脊髓的控制过程,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人体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组成,理解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过程。(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排尿时膀胱肌收缩,膀胱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排出。(2)儿童夜间遗尿其排尿反射正常,但不受大脑意识支配,说明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完善;人类包括尿意在内的各种感觉都产生于大脑皮层中,成年人有意识憋尿是通过图中D传出神经将大脑发出的兴奋传至肌肉尿道括约肌,使该肌肉处于收缩状态,从而阻止尿液排出。(3)上述现象表明,大脑可通过控制脊髓的排尿中枢控制人体的排尿过程,说明神经系统存在着分级调节现象,即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9. 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是能量流动初级消费者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通过过程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完成的,图中的食物链是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图乙中的初级消费者相当于图甲中的_(填字母),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粪便中的能量是由_同化的,B的含义是_。(3)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则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会_。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后会引起初级消费者数量减少,之后又会导致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它是生态系统的_的基础。【答案】 (1). ca (2). adef (3). d (4). 生产者(第一营养级) (5).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6). 提高 (7). 负反馈调节 (8). 自我调节能力【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稳态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根据甲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箭头关系判断出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d是初级消费者、f是次级消费者、e是三级消费者;根据乙图判断出A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是B是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上述营养关系判断出甲图中的食物链组成是adef,并根据各生物数量变化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理解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及其意义。(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交换,分析图甲可知,图中a、c之间存在双向箭头,a、b、d、e、f都有箭头指向c,说明a是生产者,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通过过程c(二氧化碳库)a(生产者)完成的;图中a、d、e、f都有箭头指向b,说明b是分解者,因此d、e、f都是消费者,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故该图中的食物链是adef 。(2)根据上述食物链的组成可知,图乙中的初级消费者相当于图甲中的d;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所以图乙中A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B是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食物链中各级消费者粪便中能量都属于其前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图乙中分解者利用的粪便中的能量是由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同化的。(3)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则会加大对初级消费者的捕食,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会提高。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增加后会引起初级消费者数量减少,之后又会导致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减少,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它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点睛】解题思路点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生产者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到生产者体内,并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向各级消费者,还能通过细胞呼吸将生产者体内有机物分解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还会将其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提供给分解者,即生产者和无机环境间存在双向交换的箭头;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消费者还能将尸体及粪便等含有的有机物提供给分解者;分解者能通过分解作用将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及粪便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上述分析可用图表示,则可先根据双向箭头A D确定A、D两者肯定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生产者,再根据箭头指向:A有三个指出,应为生产者;D有三个指入,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和C,一个为消费者,另一个为分解者,A(生产者)和B均指向C,则C为分解者。10. 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夫妇均不患血友病,他们生出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孩,请回答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问题:(1)该夫妇生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孩,说明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发生了_变异。(2)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孩患血友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则生出该异常小孩的原因是_(填“父亲”或“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_(填“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时出现异常。(3)现在需要探究某对基因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选择利用纯合个体(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为亲本,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方案:_。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答案】 (1). 染色体数目 (2). 母亲 (3). 第二次 (4). 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 (5). 若子代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本题结合题意考查异常减数分裂、伴性遗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定位等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题意判断出异常小孩的基因型为XhXhY,并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判断出异常的原因是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出现异常;能熟练运用分离定律分析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与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遗传特点上的差异,从而进行基因定位。(1)根据题意,该夫妇生出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孩,比正常孩子多出了一条性染色体,说明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即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中产生了多一条性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作用。(2)根据题意,若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小孩患血友病(不考虑基因突变),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夫妇均不患血友病,则妻子的基因型为XHXh,丈夫的基因型为XHY,该异常小孩的基因型必为XhXhY,则该小孩只能是基因型为XhXh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可判断出该异常小孩的原因是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出现异常。(3)要探究某对基因(B、b)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即XbXbxXBYB,则子代基因型即比例为XBXb:XbYB=1:1,子代雌雄个体全表现显性性状;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即XbXbxXBY,则子代基因型即比例为XBXb:XbY=1:1,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点睛】解法指导: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是常出现的题型考点,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异常现象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还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以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减数分裂为例,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则产生的配子情况如下图:。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则产生的配子情况是:。故结合本题亲本的基因型可分析回答出该异常小孩的基因型必为XhXhY,则该小孩只能是基因型为XhXh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可判断出该异常小孩的原因是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出现异常。11.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科研人员以秸秆为原料进行酒精的制备,大致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对采集的土样进行稀释的目的是_。有时需要在梯度稀释前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_。(2)用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在稀释倍数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定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约有_个(接种液的体积为0.2 mL)。(3)经过的培养,可以得到多种纤维素分解菌,应该在含有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选取_的菌落进行_,从中提取的纤维素酶活性高。(4)经、步骤后得到的糖液中的糖是_,过程常用的微生物是_,过程的气体条件是_。【答案】 (1). 便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2). 增加目的菌的浓度 (3). 1.3107 (4). 透明圈大 (5). 扩大培养 (6). 葡萄糖 (7). 酵母菌 (8). 无氧【解析】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及酒精的制备,要求考生能掌握目的菌种筛选和分离计数的方法,理解刚果红染色法选择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明确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进而分析回答问题。(1)分析流程图可知,制备酒精所需的纤维素分解菌来源于土壤,因此需对采集的土样进行稀释,其目的是便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有时需要在梯度稀释前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的浓度。(2)用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若接种液的体积为0.2 mL,在稀释倍数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定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约有260.2x105=1.3107个。(3)经过的培养,可以得到多种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上纤维素分解菌能分解纤维素形成透明圈,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则形成的透明圈越大,因此选取透明圈大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从中提取的纤维素酶活性高。(4)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酶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酵母菌可利用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用于酒精的制备。 1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如图为纯种荷斯坦小奶牛的繁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供体母牛体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在体外培养到_(时期)才能参与受精,从优秀公牛体内获取的精子要经过_处理才能受精。(2)体内受精和操作A的区别之-是场所不同,体内受精的场所是_。早期胚胎所需的培养液中除了有水、无机盐、维生素、_、核苷酸外,还需加入_。(3)操作B是胚胎移植,移植前要对受体母牛进行_处理,胚胎能在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成活,是因为_。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后,其遗传特性_(填“会”或“不会”)在孕育过程中受到影响。【答案】 (1). M中期 (2). 获能 (3). 输卵管 (4). 有机盐、激素、氨基酸(缺一不得分) (5). 血清 (6). 同期发情 (7). 受体对移入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8). 不会【解析】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胚胎工程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操作A是体外受精、操作B是胚胎移植,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此题难度不大。(1)体外受精时,从供体母牛体内获取的卵母细胞,一般要在体外培养到M中期才能参与受精,从优秀公牛体内获取的精子要经过获能处理才能受精。(2)体内受精和操作A体外受精的区别之一是场所不同,体内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早期胚胎所需的培养液中除了有水、无机盐、维生素、有机盐、激素、氨基酸、核苷酸外,还需加入血清等天然成分。(3)操作B是胚胎移植,移植前要对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由于受体子宫对移入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胚胎能在受体母牛的子宫中成活。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的子宫后,其遗传特性不会在孕育过程中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