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29259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可知,礼乐制度中,“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压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庶人地位平等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的“乐者为同”、“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可知B最符合题意;A是礼乐制度的弊端和局限,C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史实,D是礼的社会功能,故ACD军不符合题意,排除。2. 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而西方人喜欢说“天上”,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占代中国的“天下”A. 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B. 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C. 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D. 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国家是以地缘为基础逐渐形成的,而民族则是以血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材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知,古代中国的“天下”主要的区分“文化认同”,故答案选C。材料所说的“天下”与近代国家观念是不同的,排除A;材料也没体现出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也没涉及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所以排除BD。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古代中国的“天下”的概念“文化认同”3. 西周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武装,一些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这主要表明分封制A. 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中央王朝尚未实行权力高度集中B.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建立国家大一统局面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D【解析】由“大的诸侯国不断地扩充实力向周边的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控制其人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先进文化”可知分封制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加,最终都接受了中原文明,故选D。4. 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麓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承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麓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A.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 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C. 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列举了西汉宰相的名字,并不能说明丞相更替频繁,故B项错误;“客馆”的荒废不能反映丞相有任免官员的权力,不选C;丞相府从“客馆”到“客馆丘虚”,再到“马厩、车库、奴脾(婢)室”,丞相府的地位不断下降,反映的是丞相权力的下降,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5.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B.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C.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教,故A不选;B项中的民主题干无从体现;由“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它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可以分析出明朝初期重视法规的宣传以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错误,乡村宣读的是中央的律令法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6. 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君主年幼或君主无能B. 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C. 君主专制制度D. 没有及时调整统治政策【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力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最初都是为了维护皇权、防止皇权旁落,所以根源就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故选C。7. 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当时的雅典公民广泛参与城邦事务。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行为,如数千群众聚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宣召伯利克里解释其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材料反映的问题是A. 雅典公民法制意识淡薄B. 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C. 公民执政能力参差不齐D. 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答案】B【解析】据材料“一些过激行为不仅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在阿吉纽西海战中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说明直接民主会损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在一起制定法律审查执政官的行为”说明雅典公民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直接民主的局限性,不是说明公民执政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显然不是强调雅典社会人人平等的原则,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处死了苏格拉底,更处死了打了大胜仗的六个将军”,学生应该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联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之一,即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据此即可正确判断。8. 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希腊的生活中写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亦是最充实的,最狭隘是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之少。”那么,与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相比,雅典民主政治“最充实”的特点是A. 人民主权B. 法律至上C. 轮番而治D. 议会选举【答案】C【解析】这一题中的“最狭隘”与“最充实”应该是相反的意思,题干中“最狭隘是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之少”,那么“最充实”,就应该是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则是一种间接民主,题干中的“轮番而治”就是直接民主的形式,故选C。AB与题意不符,D是近代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故排除ABD。9. 主义就是强力推行的主张或学说,它具有极强的排它性。20世纪扩张力量最强的是A. 法西斯主义B. 自由主义C. 殖民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D【解析】这一题考查的是再学习的能力,从“主义”的含义出发,20世纪法西斯主义从意大利的法西斯上台到1945年的日本法西斯最后失败,一共存在了大约二三十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则从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而自由主义是19世纪最盛行的主义,殖民主义则在20世纪逐渐走向消亡,故选D,排除ABC。10. 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代下表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据此可知A. 普鲁士在帝国中享有特殊地位B. 帝国政体不具有民主特征C. 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残余D. 皇帝具备了绝对权威【答案】A【解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而普鲁士拥有17名代表”,说明普鲁士的代表可以通过联邦议会表决的规定,来达到否决议案的目的,而根据联邦议会的总人数和各邦数量,则可以看出其他邦是不可能有普鲁士邦的地位的,据此可选A;由题干中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表决”等信息可以看出B不符合史实,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CD。11.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关于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评价错误的是A. 它否定了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B. 它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规律C. 它反对用革命手段夺富人之田为国有D. 它能动员广大农民参加民主革命【答案】D【解析】首先要明确这一题要选择评价错误的选项。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涨价归公,这意味着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故A的说法正确,但是三民主义并不主张把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所以不可能去调动农民参加民主革命,故C的说法正确,而D符合题意;由于三民主义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是符合当时(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潮流的,故B的说法正确。12.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A. 是对中国国情正确分析基础上作出的结论B. 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D. 强调农村与城市革命协调发展【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可知,李立三认为从乡村开始革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革命的重点还是应该从统治阶级“头脑与心腹”的城市开始,实际上是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否定,排除D,C项正确。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时期,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一再失败,可知李立三认为中国革命应从城市开始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并未对中国国情进行正确分析,排除A。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武装斗争一再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已经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排除B。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3. 1938年3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发表告全国学生书,指出:“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至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材料表明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是A. 为中华民族持久搞战储备人才B. 与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相呼应C. 强化国民政府在大学的党化教育D. 战时抗敌教育与战后建国教育相统筹【答案】D【解析】“国防之内涵,并不限于狭义之军事教育”“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即为所由造就之专门技能,均各有其充实国力之意义”表明战时教育不仅仅需要满足抗战救国,更需要满足战后建设,故D正确;A不符合材料“各级学校之课程不为必须培养之基本知识”,排除;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政府战时教育的基本方针具有片面性,B错误;C与材料无关,排除。14.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A. 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B. 已成为进行抗战的主要力量C. 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 配合了国民党太原会战的进行【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和时间“1940年8月”、朱德代表的中共军队“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可知,材料所述为八路军进行的百团大战,这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所以C符合题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时间在题干所述时间之后,故排除A;题干所述只是中共领导的一个抗日行动,没有与国民党的抗战进行比较,不能得出B的结论,故排除B;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15. 中国所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及伟大抗日卫国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中,吹响了盟国向日本法西斯进攻的号角的是A. 大西洋宪章B. 联合国家宣言C. 开罗宣言D. 波茨坦公告【答案】D【解析】盟国向日本法西斯进攻在抗战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各个战线都进入尾声的时候,所以应该发生在1945年,再根据波茨坦公告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等内容,即可得出只有D符合题意;AB处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战略防御阶段,不是进攻,故排除;开罗宣言不符合时间要求,故排除D。16.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援前线。此次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可能是A. 淮海战役B. 辽沈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A【解析】题干所述的战役之后,毛泽东发布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而这一号召是在1949年元旦发表的,据此可知这是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被称作“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好符合上述材料;B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平津战役的战术与上述情况不相符,渡江战役是在上述战役之后1949年4月发生的,故排除BCD。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对日本的政策由遏制转而扶植B. 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C. 尼克松时期对中国的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D. 世界形势缓和,美国对苏遏制政策开始改变【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美苏冷战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所以不可以说世界形势缓和,因而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当时日本和西欧实力逐渐增强,开始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而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出于自己全球战略的需要,开始谋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同时也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以期改变美苏冷战的不利地位,故选B;美国对日本的政策由遏制转而扶植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不符合上述时间,故排除A;尼克松时期,中美并没有实现建交,所以只能说关系改善,不可以说是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故C的说法错误。18.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改变了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答案】A.19.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D. 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由材料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故C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是国民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是解放战争的影响,排除。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影响20. 下表为近代某一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比照表,据此判断该思想主张最可能是近代某一思想传统观念权力来源“天赋人权”说君权神授权利主体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权至上经济政策经济自由重农抑商人性个性自由、个人自由“克己复礼”、“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A. 民主主义B. 自由主义C. 人文主义D. 理性主义【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这一思想包括经济上的自由,人性的自由、政治上的权利自由、平等和民主等信息,与传统的封建专制和压制思想对比,可以看出自由是其最大的不同,故选B;A只与其中的政治方面的主张一致,故排除A;CD说法过于笼统,没法清晰的表达题干原意,故排除。21. 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A. 南京临时政府B. 武汉国民政府C.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D. 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的资产阶级政权,但当时毛泽东等为登上政治舞台,排除A;武汉国民政府是国民大革命时的政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B;结合所学南京国民政府是国民党一党独裁的政府,当不包括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排除C;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当不可能容纳国民党高官,所以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名师点睛】武汉国民政府,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昌,国民革命重心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同年12月,一批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到汉。为了不致使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权力中断,到汉的委员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行使中央最高职权,后选定南洋大楼。联席会议的成立,标志国民政府由广州迁都武汉。以武昌、汉口、汉阳三域为一大区域作为“京兆区”,定名武汉。又组织管理京兆区委员会,以财政、外交、交通等部长,汉口、武昌二市市长以及防军司令等九人为委员,管理京兆区。22.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A. 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B. 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C. 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D.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正好是美苏冷战的时期,当时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没有解冻,在美苏两强之下,中国外交要打开局面,只有改善与两强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关系,而这时亚非拉美和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在逐渐崛起过程中,所以把外交立足点定位为两个中间地带,故选C。A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亚非拉美国家的独立运动正在进行中,还没有最终实现,故排除A;B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D的说法也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的外交23.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 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 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 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近代列强侵华导致天朝惊梦, 随后洋务派自强求富, 甲午梦碎, 再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专制梦醒, 解放战争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新中国, 建国梦成, 改革开放后,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富强梦起航, 故 B 项正确, A、 C、 D 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影响;24.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说,历史经验证明,宪法的重要性在于民众对它的信任,而民众的信任完全建立在宪法能否约束政府、约束代表民意多数的议会以及维护民众的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基础上。美国宪法取得民众“信任”的主要方式是A. 分权制衡B. 人民主权C. 联邦制D. 选举总统和议员【答案】A【解析】由“民众的信任完全建立在宪法能否约束政府、约束代表民意多数的议会以及维护民众的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和1787年宪法对政府、议会等的权力约束内容可以看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最能实现民众的愿望,故选A;BCD都只反映了题干内容的部分而不是全部,故排除。25.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 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答案】A【解析】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就;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苏联解体之后才有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B: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排除D。【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的崛起、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共3小题,其中26题25分,27题10分,28题15分,共计50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阶段演变萌芽于战国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建立于秦朝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于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善于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加强于北宋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新发展于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空前强化于明清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八股取士衰败于晚清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材料二雍正七年(1729年),为方便及时处理西北地区与准部的作战军务,始设军需房。雍正八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诸王参预政务的权力。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摘编自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三当辉格派在政治上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期间,他们的领导人罗伯特沃尔波也长期(17211742年)担任政治上的重要职务。1714年辉格派在大选中获胜后,次年沃尔波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不久解职,但于1721年重新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在当时的内阁大臣中,财政大臣总是处于首要的地位,也就是首席大臣。人们有时直接称他为“首相”,意指他的地位在各大臣中的重要性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首要的地位。事实上,沃尔波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子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英两国政体的不同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答案】(1)趋势: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监察制度日益完善。原因: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封建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冲击等。(2)不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英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其它国家的民主制度提供借鉴和示范。原因:这一题需要用中外关系、中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考虑。由材料一中的“衰败于晚清”一栏的信息可知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封建经济逐渐瓦解。由所学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冲击等均是其原因。(2)这一题需要“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由材料二中的“凡被选入军机处的大臣,都是皇帝宠眷的亲信,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和所学清朝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由材料二中关于内阁首相的相关表述及所学英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英国当时是君主立宪制。影响:可分别从对本国政治、经济和对国际的影响角度考虑即可。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中国的这一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了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由所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可知,英国的这一制度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政局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其它国家的民主制度提供借鉴和示范。27. “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与近代主权国家一同产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现象。材料一十九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日耳曼兴起浪漫主义这动,学者文人对于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颇多歌咏,这个文化活动对于日耳曼人的统一建国激动甚大。1862年,“现实主义政治”大师俾斯麦用铁血政策取得三次王朝统一战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德意志民族的自豪感。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他在动员、集合民族感情膨胀的民众方面使具备了无限潜力。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成望。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再次分裂,东德经济发展缓慢,增长率从1984年的5.5%下降到1989年的2%,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非常紧缺,买汽车必须提前10年预订。在200万人逃向西德后,东德于1961年开始修筑“柏林墙”,这产重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感情。而西德经济在二战后始终保持高速而又相对稳定的增长,到l960年,西德国民生产总位年平均增长8.6%,高于所有西方工业国家,退速地挤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放弃统一,其国家法律一直称“基本法”而不是宪法,从而为重析统一德国留有余地。1990年,德国再度实现统一。摘编自美本特利新全球史,张建华世界现代等著作材料二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当中参杂的不过是几百万蒙古人,百多万满洲人,几百万西藏人,百几十万回教之突厥人,所以就大多数说,四万万中国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我们这种民族处于现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呢?用世界上各民族的人数比较起来,我们人数最多,民族最大,文明教化有四千多年,也应该和欧美各国并驾齐驱。但是中国的人没有民族的精神,所以实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处国际中最底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实现两次统一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族主义思潮。【答案】(1)相似:国家分裂,阻碍了德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渴望统一。经济发展,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基础。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展开,迫切需要实国家统一。建立统一市场。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远远超过民主德国,为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出现统一的中坚力量。19世纪末,普鲁士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实力最强,成为统一的领导者、组织者。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成为德国统一的主导者。民族意识(民族情感)为统一奠定思想基础。19世纪日耳曼浪漫主义对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歌颂,激发了民族意识,促进了统一。二战后,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伤害了民族感情,联邦德国称国家法律为基本法,为统一留有余地,有利增强德意志民族情感共同的历史文化心理特征都属于日耳曼民族,有着共同的语言,历史,文化和心理特征,这是统一的强大的动力(2)评析: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积极:激发民族热情,促进国家的团结统一;推动民族救亡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增强民放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国闷家的富强和发展消极:狂热的民族主义容易煽动侵犯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常成为军国主义温床(侵略他国,引发战争)狭隘的民族主义,内不利于民族团结,外不利于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明成果。理性的民族主义推动社会进步,过度偏激的民族主义导致社会动荡【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题干“民族主义,指以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宿、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是思想、学说、运动的统一”,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有关两次德国统一的史实,从政治背景、经济基础、民族意识、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两次德国统一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分别从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考点:(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的统一;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德的统一(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论述: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的。【答案】古代中国只有诸夏,夷狄观念,没有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民众没有国家意识、个人权利意识,把天下和国家混为一谈,以泱泱大国自居。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开始经受贫困、战争和外国统治,中国中心的天下观开始被打破,中国逐渐失去昔日的荣光,从大国的顶端滑落。在尖船利炮的打击下,人们终于看到列国并存的事实,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比如: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自救运动等。一些开明之士倡导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主张变法和改革,以救亡图存。由此可见,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西方大举入侵,传统国家行将崩溃的历史背景下,为救亡图存,构建现代民族国家而产生的。【解析】这一题属于观点论证题,考生要先明确题干要求论证的观点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的”,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考生先要明确古代中国没有民族主义的观念这一史实,然后才可以论述近代其产生。因为是要说明与西方打交道过程中被动产生,所以要结合所学近代史中先进的中国人谋求国家独立和富强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政治、经济和思想均可)及其与列强的冲突与战争的关系,来论证上述观点,比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海战、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最后要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证的观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