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28193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I)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这反映当时学者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B. 强调变革和法律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D. 重视规则和秩序【答案】D【解析】据材料“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规矩、道、法等概念反映了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各思想流派相互竞争,故A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只符合法家,故B项错误;儒家孔子和道家老子并未主张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材料关键信息“礼者,天地之序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无两适”归纳出规则和秩序的相同点,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归纳能力尤为重要,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3.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古代四次封建反动都是因为分封血缘关系的亲人为诸侯导致的,分封制虽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可期观念深深影响后市,C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排除A。题干主旨是分封制的影响,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宗室借血缘分封造成反动,不是强化皇权,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词“封建有四次反动”,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4.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 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 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 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熹平石经”为人们校对版本、规范文字提供了准确的范本,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故体现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而是强调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排除A。“熹平石经”是刻于石碑上的官定儒家经本,而不是书画艺术,排除B。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排除D。5.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 摧毁了门阀政治B. 扩大了政权基础C. 促进了社会公平D. 与人才培养脱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制使寒门子弟缺乏政治素养,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科举制度摧毁了门阀政治,故A排除。材料重点也不是科举考试扩大了政权基础,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6.(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说明A. 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 B. 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C.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说明政府减轻了商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市场税收问题,并没有反映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政府减轻商税,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是古代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宋代并没有放弃,故C项错误。点睛:尊重材料是解题的唯一秘籍,根据材料“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分析影响即可。7.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马关条约签订后C. 辛丑条约签订后D. “二十一条”签订后【答案】B【解析】“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哩长的、在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与1895年马关条约中的中国向日本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有关,英国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样获得该特权,故C正确;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不是最早出现材料现象,排除C、D。点睛:本题考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开放长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航行权范围,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8.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这说明章太炎A. 主张反清革命B. 反对民主共和C. 提倡保皇立宪D. 支持君主立宪【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载湉”是指光绪皇帝)等信息可知,章太炎主张反清革命,故选A;题干中没有关于民主共和的信息,故排除B;由题干中的“革命”可知,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9.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答案】B【解析】从材料“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中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C.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D. 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可知,毛泽东说的“社会主义的任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民主主义任务”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题干中的“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说明毛泽东主张二者不可以同时完成,也就是主张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即革命要分两步走,故选C而排除AD;毛泽东思想诞生于井冈山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11.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A. 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B. 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 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D.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答案】C【解析】“星期六工程师”,主要指上世纪80年代初,那些在国企捧着铁饭碗尚觉“吃不饱”的工程师们,每逢周末就到外地挣外快的情景。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受到冲击,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90年代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错误。12.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人员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C.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D. xx年“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均与两岸关系的史实相符,与题意不符,排除;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两岸交往还没有开启,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由此可知,B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13.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中小学教育中都应当注意劳动教育以便中小学毕业生广泛地参加工农业劳动。”这些教育举措A. 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 直接推动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C. 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创造了条件D. 牢固树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C【解析】材料“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小学教育中都应当注意劳动教育以便中小学毕业生广泛地参加工农业劳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周恩来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作的政府报告,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4.美国东部时间xx11月9日凌晨1:40,第58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这说明唐纳德特朗普将在宣誓就职之后A. 成为国家元首、国会首脑和军队总司令B. 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 有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D. 有权随意替换最高法院大法官【答案】B【解析】【详解】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美国总统的职权范围,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总统在宣誓就职之后,就成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不能成为国会首脑,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他是可以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的,故B符合史实,所以选B;美国总统无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故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美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被任命后,除非渎职,否则终身任职,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D。15.“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A.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答案】C【解析】从材料“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中可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故C项正确;A项强调“认识你自己”,排除;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强调人性,反对神性,故B项排除;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故D项排除。16.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26年,到1940年也就是14年中,苏联完成了两个半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92%,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7%,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其国民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经济产值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从4%跃升到19%。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A. 新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B. 资本主义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D.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所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相适应,因而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故选C;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在位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而题干中的时间1926-1940年间,属于斯大林领导时期,故排除A;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并没有影响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当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出于隔绝状态,故排除B;题干问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惊人的原因,D是题干意思的归纳和概括,而不是在阐述原因,故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题目要求选择“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17. 埃里克方纳在美国自由的故事这样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即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A. 增发钞票,成立联邦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稳定金融秩序B. 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 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D. 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题干语言的含义是,“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主要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回答,依据材料中“政府实行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说明这一问题,故B项正确。考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措施18.“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对于赫鲁晓夫的这封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信书写于20世纪60年代末“进攻性武器”当中包含核武器信中的“命令”使加勒比海地区重归平静信中所持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后世借鉴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再结合通信双方是苏联与美国的领导人可知,这一事件是指古巴导弹危机,这发生在1962年,故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BC;苏联的赫鲁晓夫拆除和运回武器的做法是苏联方面的一种克制和理智选择,因为它使得美苏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激化,故符合题意,所以排除D而选A。【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目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题目。19.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他意在说明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资本主义的逻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应该理解为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故A项正确;BCD项材料都没有体现出来。20.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的发展B. 自由主义的兴起C. 启蒙运动的兴起D. 女权意识的勃发【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是19世纪,这符合工业革命的时代,强调了女性经济独立接受良好教育和平等观念的思想,这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发展,男女在机器大工业生产面前,创造财富的能力,差距逐渐缩小的表现,故A项正确;自由主义思想兴起的原因也是工业革命,故B项排除;启蒙运动是十七十八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女权主义兴起只是反映了材料的现象,没有揭示出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21.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严复辟韩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答案】(1)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程朱理学的束缚。(2)政治观: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思想启蒙;进步的:救亡图存(爱国的)。树立: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解析】(1)据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回答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即可。(2)差异: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要求限制君权。依据材料二“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知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则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结合维新思潮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回答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树立: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等角度来回答。2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91919236517627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答案】(1)主要原因: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商业的重视。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2)态势: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动因: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政策: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效果:轻重工业均得到较快发展,但重工业仍然落后。【解析】(1)本题主要依据材料作答。主要原因:依据“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可以推出洋务运动的兴起,近代企业的兴办;由一些官员“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并结合史实可以推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由“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可以推出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由“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可以推出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2)本题需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作答。态势:由材料表格可以看出1914-1923年,面粉厂家数量和资本数额都有所增加,这说明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动因: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面粉业的主要创办人或企业代表均为民族资本家,同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推知动因为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根据史实,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发展和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这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作答。政策:依据材料中的经济建设方案“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可以推出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效果: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制定经济建设方案,方案侧重重工业并兼顾轻工业发展,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可以推知轻重工业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材料数据中,重工业的进口仍然增加,说明国内重工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内其他工业的发展需要,仍然较为落后。23.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参考消息(xx年7月25日)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三 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年撰文说“俄在21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单极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领导世界;第二小问,依据材料 “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可分析概括得出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伴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经济腾飞、不结盟运动的建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了。(2)本题主要考查对90年代的国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可分别分析概括出目的。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可分析概括出其原则。(3)本题主要考查对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开放型问题,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的强大有利于另一方的发展或提高。答题需注意,首先观点要明确,然后结合史实论证,论证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24.王安石希望走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任参知政事后,七月就推行均输法,九月又施行青苗法,十一月制定农田水利法,十二月实施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又实行免役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设立市易法,五月颁布保马法,八月实行方田均税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对北宋财政发展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出王安石在理财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借鉴?【答案】(1)思想: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作用: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的局面。(2)不足:制定新法不够完备:颂布新法操之过急,推行新法用人不当(危害百姓)。惜鉴:改革要关注民生;措施要循序渐进;政策要执行得当。【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三小问从财政收入增加以及积贫的局面改变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关注民生和改革注意循序渐进角度回答。”25.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传统主义的代表,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并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它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甘地)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吴俊才印度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学说深受印度民众推崇的原因,甘地“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在发动民众的斗争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时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主要的经济思想并做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甘地的学说结合了印度社会宗教传统和现实的需要;甘地个人的人格魅力。方法:非暴力(不合作)影响:推动了民众投身民族解放斗争;将民众斗争局限在非暴力范围内。(2)经济思想:反对机器生产;提倡手工纺织,发展传统民族经济。评价:积极性:有利于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推动印度经济上的独立;有助于农村手工业的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消极性:抵制西方现代文明,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非暴力不合作来回答;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民族解放运动角度回答。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充分做到自服其布。”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评价结合甘地经济思想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即可。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人物评说题,回答此类试题首要是依据材料中信息点进行采集,其次要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回答,本题中的评价人物是高考常考的命题方法,评价人物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视角分析,积极的一般从本国经济发展以及近代化角度思考,消极从阻碍新式文明等角度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