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24009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一、选择题1.1.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C. 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D. 酶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酶的本质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同无机催化剂相比较,酶可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酶只是起催化作用,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和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起催化作用的原理是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2.2.下列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A. B. C. D. 【答案】B【解析】酶是通过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来催化反应的,由题意可知酶降低的应是和之间的能量,分析图形可知B正确,A、C、D错误。点睛:酶发挥催化作用机理是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3. (xx秋宜昌期末)下列有关ATP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等中储存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细胞中的ATP含量和少,但对于ATP的需要量很大,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大量需求;ATP的合成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过程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光能,呼吸作用过程合成ATP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细胞或生物体生命活动需要的光能、化学能、机械能或者电能等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正确;Na+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因此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正确;ATP中的“A”为腺苷,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错误;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对ATP的需求,正确;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如蓝藻,正确;光合作用过程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光能,呼吸作用过程合成ATP能量来源于化学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以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正确故选:A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4.4.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 放能反应总是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合成B. 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C. 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的【答案】B【解析】放能反应总是与ATP合成反应相联系,吸能反应时总是伴随ATP的水解,A项错误;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有氧呼吸过程,B项正确;蔬菜、水果在储藏时都应在零上低温、低氧条件下,而且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延长保鲜时间,C项错误;淀粉发酵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乳酸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酒精,D项错误。【考点定位】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细胞呼吸【名师点睛】影响细胞呼吸外界因素的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除了记住其原理外,还有以下几点说明:(1)外部因素在影响呼吸作用时是综合起作用的,有时在其他因素满足的情况下,某一因素成为限制因素。如动物冬眠时呼吸速率低的限制因素是温度,而夏季作物受涝死亡,其限制因素则是O2浓度。(2)外部因素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应用在生产或生活实践中,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其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取供水、升温、高氧等措施;若需减弱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蔬菜、水果在储藏时都应在低温低氧条件下,种子应保持干燥,而蔬菜、水果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一般为零上低温。5. 如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B. 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C. 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D. 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乙P时没有光照,小球藻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适当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下降,P点上移;B错误。装置B中缺镁,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B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强度小于A中小球藻光合作用强度,但同一温度下呼吸强度相同,因此Q点右移,R点下移,故C正确,D错误。考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6.6.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B. 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都储存在ATP中C. 过程产生的O2中的氧来自H2OD. 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且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过程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B错误;C、光合作用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二氧化碳,水中的氧变成的氧气,C错误;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是NADP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是NADH,用于第三阶段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水,D正确故选:D7.7.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 形成小膜泡,将各结构或物质进行纯化处理。含有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2的是A. 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B. 丙酮酸+小膜泡C. 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D. 丙酮酸+线粒体基质【答案】B【解析】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虽然是小膜泡是由线粒体内膜反卷而成,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但是不能利用丙酮酸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酵母菌可以利用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8.8.下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4时不能产生ATP和HB. 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时不能进行暗反应C. 正常条件下,12时CO2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D. 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通过夜间吸收CO2以适应环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04时没有光照,叶肉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二两个阶段会产生H,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A项错误;据图可知,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以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以适应环境,1016时,虽然CO2的吸收速率为0,但由于叶肉细胞中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CO2,所以仍能进行暗反应,故B项错误,D项正确;正常条件下,12时CO2吸收速率最快,只能说明此时光合作用最强,但16时之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0,说明植株仍在积累有机物,干重增加,所以植株干重在20点之前与横轴的交点处最大,故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9.9.研究发现,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都有水分的生成。下列关于生成的水中氧的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全部来自CO2,细胞呼吸全部来自O2B. 光合作用全部来自水,细胞呼吸全部来自水C. 光合作用部分来自CO2,细胞呼吸全部来自O2D. 光合作用全部来自CO2,细胞呼吸部分来自葡萄糖【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中水中氧来源于暗反应中的CO2,细胞呼吸中的水来源于有氧呼吸第三步,氧气与【H】结合形成水,氧来源于氧气,A正确。10.10.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A. 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B. 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C. 能形成ATP的过程有D. 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过程旺盛【答案】C【解析】解:A、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可在暗反应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故A正确;B、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故B正确;C、ATP形成的过程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暗反应和多糖的水解需要消耗ATP,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故C错误;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光照强度较强,光反应速率较快,光合作用速率较快,故D正确故选:C11.11.人体细胞内含有46条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92条时,此时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A. 前期、中期 B. 中期、后期C. 后期、末期 D. 间期、末期【答案】A【解析】当姐妹染色单体为92条时,此细胞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A正确。12.12.如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A. 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 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 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 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正常培养时,细胞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DNA含量为2n的细胞较多,DNA含量为4n的细胞较少。药物处理培养时,DNA含量为4n的细胞较多,DNA含量为2n的细胞较少,故推测药物处理导致细胞中DNA含量加倍,即间期DNA复制完成后,在前期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从而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13.13.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复制加快B. 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功能趋向专门化C. 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D. 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答案】D【解析】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减小,合成蛋白质增加,故核糖体数量增加,但是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的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信使RNA的种类和数量会不同,B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色素积累增多,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生命历程【名师点睛】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14.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12的基因,诱导该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从而有助于避免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是A. 控制合成一种酶,促使癌细胞衰老、凋亡B. 控制合成一种激素,诱导癌细胞分化为正常组织C. 控制合成一种糖蛋白,增强癌细胞间的黏着性D. 控制合成一种RNA,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答案】C【解析】控制合成一种酶,促使癌细胞衰老、凋亡,与癌细胞的粘着性无关;A错误激素调节生命活动,并不能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错误根据题意,诱导RHOGDl2的基因在癌细胞内表达后,“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从而有助于避免癌细胞在体内的扩散”,说明该基因控制合成一种糖蛋白,增强癌细胞间的黏着性;C正确控制合成一种RNA,使癌细胞的DNA复制受阻,则癌细胞不能无限繁殖;D错误【考点定位】恶性肿瘤的防治【名师点睛】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的粘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15.1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A. 间期有染色质的复制 B. 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C. 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D. 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答案】B【解析】间期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会出现细胞板,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不会出现细胞板,B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都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D错误。16. 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容易表达出来A. 蛙的口腔上皮细胞 B. 蚕豆的叶肉细胞C. 蛔虫的受精卵细胞 D. 人的神经细胞【答案】C【解析】蛙的口腔上皮细胞、蚕豆的叶肉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属于成熟的体细胞,全能性较低,其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AB错误;受精卵的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最容易表达,C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全能性【名师点睛】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卵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17.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A.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B.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的消失C. 皮肤表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答案】A【解析】骨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皮肤表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是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错误;人的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而由环境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称为细胞坏死。18.18.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一般比较短B. 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的体细胞少C. 癌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D. 细胞癌变是由于正常细胞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答案】D【解析】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A正确;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其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B正确;癌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速率较快,而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所以癌细胞在分裂、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C正确;细胞癌变是由于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D错误。19.19.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A. 血红蛋白、葡萄糖 B. 02、葡萄糖C. 胰岛素、呼吸酶 D. 氨基酸、唾液淀粉酶【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O2和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呼吸酶是细胞内的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唾液淀粉酶分泌进入消化道,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 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B. 组织液、消化道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知,血浆中的水来自淋巴和组织液,另外通过消化道吸收的水也会进入血浆,本题答案为D。考点:内环境成分关系【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熟悉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另外要注意问题的全面性,不要忽略消化道的消化吸收。21.21.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营养不良,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 正常情况下处的CO2浓度低于处D. 饭后4小时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处【答案】D【解析】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为肝细胞;为淋巴;为组织液;为血浆。若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中的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项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液由流动的过程中,肝细胞产生的CO2不断进入血液,因此处的CO2的浓度低于处,C项正确;饭后小时,因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不断进入血液,导致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处,D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细胞呼吸、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建立联系。22.2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D【解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23.2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答案】C【解析】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可以在细胞间传递信息,酶在细胞内、细胞外或体外都可起作用,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性激素是固醇,而神经递质有多种有机物,B错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行使调节功能,酶与相应的底物结合才能行使催化功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C正确;酶在反应后仍然保持活性,递质和激素在起作用后会失活,D错误。24.24.某反射弧模式如图所示,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强度、适当持续时间的刺激(S)后, 肌肉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给予刺激S以前,a处质膜上没有Na+、K+进出B. a点与肌肉的距离越近,给予刺激S后肌肉收缩越强C. 刺激S可使a处质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D. 从图中可看出神经细胞之间有3个突触【答案】C【解析】未受刺激的条件下,少量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B项错误;刺激S可使a处Na+离子通道迅速开放,Na+大量涌入,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C项正确;图中神经细胞之间有2个突触,均存在于脊髓中,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不衰减的特点。25.25.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C.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 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答案】D【解析】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A错误;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B错误;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错误;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突触前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突触结构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突出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26.26.下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 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C. 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发生兴奋D. 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答案】C【解析】由于反射弧中突触的存在,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兴奋在突触处以神经递质传递信号,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B正确;由于c处表示抑制,b处表示兴奋,所以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处均能发生兴奋,3处不能发生兴奋,C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完成人体膝跳反射,D正确。27. 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 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 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D. 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答案】D【解析】多糖分布在膜的外侧,故侧为细胞膜外侧,侧为细胞膜内侧,A错误;脂质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与膜中的磷脂分子有关,B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释放方式为胞吐,C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即外正内负外负内正,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28.28.下图中是反射弧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表示中间神经元B. 切断,对处的刺激形成感觉无影响C. 的功能是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兴奋D.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上的传导是双向的【答案】D【解析】据图可以看出,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而则可以表示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A正确;感觉是由神经中枢向大脑传出的信息,所以切断传出神经后,效应器没有反应,但不影响对的刺激形成感觉,B正确;是感受器,其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传导,C正确;表示神经中枢,因神经细胞间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29.29.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A.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B.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C. 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 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数量不变,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的,这说明给药后突触前神经元的功能完好,该药物可能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使神经递质不能发挥作用,故选 A。30. 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 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 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C. 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D.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答案】B【解析】人体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包括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需要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运动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A错误;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不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B正确;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需要语言知识、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C错误;见到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需语言中枢等高级神经中枢参与,D错误。31.31.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B.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C. 甲状腺激素促进糖的氧化,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D. 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肌糖原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升高【答案】D【解析】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A正确;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但没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是胰岛素,C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但不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D错误。32.32.与神经调节相比,不属于体液调节特点的是A. 通过体液运输 B. 作用时间较长C. 反应速度迅速 D. 作用范围广泛【答案】C【解析】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特点,解题关键是识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与联系。33.3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血浆渗透压降低B.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脱水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浆渗透压也会升高,A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BD错误。34. 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 参与体温调节 B. 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B、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正确;C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不是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D、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D正确故选:C35.35.游泳爱好者在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到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 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B. 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速速加强D. 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进入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A、B错误;寒冷环境中,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肌肉不自主收缩,活动加快,从而增加产热,C错误;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D正确。36.36.下列选项中,均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的是A. 淋巴结、吞噬细胞、溶菌酶 B. 肾脏、肾上腺、甲状腺C. 骨髓、扁桃体、胸腺 D. 扁桃体、B细胞、T细胞【答案】B【解析】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免疫系统组成成分,A错误;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肾脏、肾上腺、甲状腺都不是免疫器官,不属于免疫系统组成,B正确;骨髓、扁桃体、胸腺都属于免疫器官,属于免疫系统组成,C错误;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B细胞和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属于免疫系统组成,D错误。37.3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 体液大量损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防卫功能有三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解: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是由于皮肤大量损伤,第一道防线功能丧失严重造成的A、皮肤的防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造成的,B错误;C、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与体液流失无关,C错误;D、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不是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D错误故选: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8.38.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下列行为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A.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B.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剃须刀C. 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 D.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书【答案】B【解析】与艾滋病病人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通过血液感染艾滋病,B正确;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不会传染艾滋病,C错误;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书不会传染艾滋病,D错误。39.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B.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C. H1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答案】B【解析】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免疫应答,抗体和细胞因子可作用于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增殖,B错误;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功能丧失,C正确;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例如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外源添加生长激素显著地提高了家畜的生长速度,降低单位日增重的饲料消耗量,促进了肌肉的生长和减少了组织脂肪的合成,D正确。【考点定位】免疫调节40.40.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 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 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A【解析】效应B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项可排除。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巨噬细胞吞噬,C项可排除。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项可排除。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二、非选择题41.41.图1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af表示物质,甲和乙表示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叶片有机物重量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1)图1中,a为_,c生成d的过程称为_,e被彻底分解的场所是乙中的_,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发生在乙中的_。甲、乙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乙增加膜面积主要是通过_。若光照减弱,短时间内图中c的含量会_。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图1中“dcd”的循环不能进行,原因是_。(2)图2中,在15时,影响B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A点时,气体a的产生速率_(填大于、等于、小于)气体f的产生速率。(3)图2中,两种温度下,若给该植物15小时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和9小时黑暗处理,则一昼夜有机物积累更多的是_,比另一温度下多积累_g。(4)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向_方向移动。下图与C点相符的是_。【答案】 (1). 氧气 (2).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 基质(线粒体基质) (4). 内膜(线粒体内膜) (5).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6). 上升 (7). 缺少光反应提供的ATP和还原氢 (8). 光照强度 (9). 等于 (10). 15 (11). 18 (12). 叶绿体基质 (13). 类囊体薄膜 (14).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图1中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af分别表示O2、H和ATP、C3、C5、丙酮酸、CO2。图2表示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呼吸速率,15时呼吸速率是2gh-1,25时呼吸速率是4gh-1,A点是15时光补偿点,C点时15和2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相等。(1)图1中,a由叶绿体产生,用于线粒体,则a是氧气,c是C3,d是C5,则c生成d的过程称为C3的还原。e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分解产物,是丙酮酸,彻底分解的时期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是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甲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积,乙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若光照减弱,光反应首先减弱,H和ATP含量减少,导致C3还原减弱,而CO2固定正常进行,则C3含量增加。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中,则光反应不能进行,不能合成H和ATP,则暗反应不能进行。(2)图2中,在15时,B点处于曲线的上升阶段,此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A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O2的产生速率等于CO2的产生速率。(3)C点时,15、25下净光合速率都是6gh-1,15时的呼吸速率是2gh-1,25时的呼吸速率是4gh-1,因此给该植物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15小时和9小时黑暗处理,则一昼夜中,温度为15积累的有机物是615-29=72g,25时积累的有机物是615-49=54g,因此一昼夜15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多,比25条件下多18g。(4)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ADP产生于暗反应C3的还原,利用于光反应ATP的合成,所以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C点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即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叶绿体需要的CO2量多于线粒体产生的CO2,还需从空气中吸收CO2,D项符合。42.42.如图甲中a、b、c, 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模式图(顺序已打乱),图丙表示该植物根尖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核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填图甲中的字母)区细胞,和过程中细胞核遗传物质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2)在装片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解离液成分是_,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的_期的细胞数目最多。(3)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4)ab段形成的原因是_,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乙中的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和染色体数之比为_。(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_。【答案】 (1). b (2). 不会 (3). 盐酸与酒精比例1:1的混合液 (4). 间 (5). CBAED (6). C (7). DNA的复制 (8). A (9). 1:2:2 (10).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图甲中a、b、c、d分别表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图乙中,A细胞处于中期;B细胞处于前期;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末期;E细胞处于后期。图丙中,ab表示分裂间期DNA复制,bc表示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表示分裂末期。【详解】(1)分生区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可用于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即b区细胞,和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核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2)在装片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解离液成分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比例的混合液;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因此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在视野中观察到的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3)图乙中,A处于中期,B处于前期,C处于间期,D处于末期,E处于后期,因此顺序为CBAED,染色单体是间期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即C时期。(4)ab段DNA含量加倍,原因是DNA的复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即A时期,此时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则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43.43.多细胞生物调节生命活动需依靠细胞通讯。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请分析回答:(1)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是_,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_。(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_。(3)上述两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有_,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_。 (4)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要探究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浓度对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无影响,实验人员在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兴奋感应时间测量点。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说明:实验已排除其他干扰因素Ach浓度(mmol/mL)c处(ms)d处(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 c处数据说明了_ 。d处数据说明了_。【答案】 (1). 蛋白质(糖蛋白) (2). 胰岛素 (3). 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4). d、e (5). 激素、神经递质 (6). 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7). 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速度 (8). 乙酰胆碱的浓度影响突触传导速度,浓度较大时突触传导速度加快【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和物质基础,以及神经调节的实验结果分析。解析:(1)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糖蛋白)。A图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物质是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作用于肝细胞,所引起的生理反应是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2)B图中,若在e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b、c、d、e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d、e。左侧的神经元构成突触结构的突触前膜,右侧的神经元构成突触结构的突触后膜,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递到突触前膜。(3)左侧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是激素,右侧图中细胞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不需要血液传送。上述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有分泌、识别、信息传递。 (4) c点在乙酰胆碱处理的同一细胞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c处数据没有变化,说明了乙酰胆碱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速度。d点在乙酰胆碱处理的下一个细胞的神经纤维上,c与d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d处数据逐渐变小,说明了乙酰胆碱的浓度影响突触传导速度,浓度较大时突触传导速度加快。点睛:1、注意区分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受这一化学信号和体液调节的区别。2、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4.4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现分别向正常人和甲亢病人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连续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采取抽取血样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_的特点。注射TRH后,与正常人相比,甲亢病人的血液中TSH浓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甲亢病人体内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产生_。(2)临床上80%以上甲亢是由Graves病引起的, Graves病患者体内存在TSH受体的抗体,所以Graves病属于_病。(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填器官,有三种)功能下降。若给某甲减病人注射TRH,结果血清中TSH无明显变化,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是_。【答案】 (1). 通过体液运输 (2). 反馈抑制 (3). 自身免疫 (4). 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5). 垂体【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免疫调节的综合性考查,通过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再结合题干问题进行解答。(1)通常采取抽取血样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利用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注射TRH后,正常人血清TSH明显升高的原因是TRH含量的增加会促使垂体分泌TSH增加;而甲亢病人无TSH升高反应,其原因是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产生强烈的反馈抑制作用。(2)从免疫角度分析,患者“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外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3)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甲状腺、垂体、下丘脑功能下降;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某病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偏低,当注射TRH后血清中TSH无反应,表明病变的器官可能垂体。45.45.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细胞。(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3)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4)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_。(5)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增殖需要逆转录酶,从遗传物质分析,研究SARS疫苗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_。(6)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答案】 (1). 体液B细胞和记忆B (2). a、c、d (3). T细胞 (4). 免疫缺陷病 (5). 数量多,速度快 (6).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单链的RNA结构不稳定,变异频率高 (7). 防卫、监控 (8). 淸除【解析】试题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特有的细胞或物质有B细胞、浆细胞、抗体,细胞免疫特有的细胞有效应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二次免疫是指同种抗原再次侵染人体引起的免疫应答,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病原体。(1)图中ad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则该特异性免疫属于体液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