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16646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读下图,问答下列小题。1. 图中永定河的流向是A. 自西向东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向西 D. 自东南向西北2. 图中109国道A. 最高点海拔约为620米B. 长度大致为150千米C. 甲处曲折,地势起伏小D. 乙处平直,可能为隧道3.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居民区的是A. B. C. D. 【答案】1. B 2. D 3.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1题详解】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中永定河穿过220米等高线,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方向相反的关系可知,永定河应从西北向东南流动。B选项正确。【2题详解】图中109国道穿过的等高线数值最大为700米,所以最高点海拔高度应大于700米小于800米,A错误;结合图示比例尺可知图上一个单位距离为1千米,估算109国道图示长度不可能达到150个单位距离,因此不可能为150千米,B错误;甲处国道曲折说明此处地势起伏大坡度陡,C错误;乙处平直,但此处国道却穿过山谷和山脊,所以有可是修建了隧道,D正确。【3题详解】由等高线可知该地区为山区地形,居民区应位于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农耕条件好的河谷沿岸,所以图中地最为适宜,A选项正确。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俗称“金光穿洞”。 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光穿洞”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4. 据图可知A. 桥体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B. 拍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18:00C. 拍摄照片之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为黑夜D. 在整个可拍摄该景观的日子里,北京太阳高度逐日增大5. “金光穿洞”景观A. 属于水域风光类型 B.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 受天气状况影响小 D. 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答案】4. A 5. D【解析】【4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该时间为冬至日,太阳日落方位为西南,太阳光照要从桥洞穿出,说明桥东朝向西南,桥体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A 正确;此时为冬至日,日落时间早于18:00,B错误;此时南极昆仑站为极昼,C错误;拍摄日期为冬至日前后,北京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之后逐渐增大,D错误。故答案选A。【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金光穿洞”需要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才能形成,因此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故答案选D项。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 图中曲线表示A.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B. 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C. 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D.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7. 曲线表示的太阳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A. 地势较高 B. 冰川面积大C. 空气稀薄 D. 气候干燥8. 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A. B. C. D. 【答案】6. D 7. B 8.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6题详解】1.读图,结合纬度变化,图中曲线中 的数值最大,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A对。在副热带区域降水少,云层反射量少,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B错。因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所以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C错。由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数被地表吸收,故而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最少,所以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D错。【7题详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南极地区为冰雪大陆,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大;而北极是北冰洋,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小。所以B正确。【8题详解】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应该是地面最终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2017年10月19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下图为该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 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 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A. B. C. D. 10. 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可能出现A. 持续大雾 B. 狂风暴雨C. 晴空万里 D. 大风降温11. 图中A. 风向普遍为偏南风 B.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C. 河流均处于丰水期 D. 包括三种季风气候类型【答案】9. C 10. B 11. D【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1)形成雾一般需要具备静风或微风天气且水汽较为充足等条件,据此分析即可。(2)甲天气系统属于台风天气系统,其控制下将出现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天气现象。(3)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类型。【9题详解】根据图示,此时低压在海上,并不控制北京,北京附近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但北京处于低压中心的西北,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区域的低压槽并不明显,也没有冷锋过境,据此选C。【10题详解】甲天气系统属于强低压中心,而且系统中心附近等压线密集,属于台风天气系统,若其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经历台风天气如狂风暴雨等,选B。【11题详解】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低压的西部,风向普遍为偏北风;大部分位于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河流大部分已经结束丰水期;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类型,选D。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2.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 13.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答案】12. A 13. D【解析】【12题详解】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为了固定表土和减少地表径流,黄土高原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故A项正确;沉积泥沙和降低风速都不是主要的目的,故错误。【13题详解】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A、C项错误;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项错误。【点睛】水库对环境的影响1、增加灾害发生的频率兴建水库可能会诱发地震,增加库区及附近地区地震发生的频率。山区的水库由于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2、造成库区泥沙淤积由于受水坝的拦截,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3、使土壤盐碱化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4、河水的水质的改变由于水质的恶化及水流流速的减慢,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这些水生植物不仅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5、对下游河道的影响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造成河床被严重冲刷侵蚀,入河(海)口向陆地方向后退。6、对气候的影响库区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 图中引水卧管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15. 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A. 增加地表径流 B. 减少土地盐碱化 C. 缓解水土流失 D. 增加水汽输送量【答案】14. A 15. 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引水卧管设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15题详解】坝窖联蓄工程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距今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左图为“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6. 形成“蜂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流水沉积17. 左图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 一一一 B. 一一一 C. 一一一 D. 一一一【答案】16. C 17.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貌的形成过程。【16题详解】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A错、C对。读图可以看到,图中岩石形成的是蜂巢状的孔洞,冰川侵蚀地貌形成的是角峰、冰斗和U形谷等,B错。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图中岩石是花岗岩,D错。【17题详解】读图,图中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说明先有沉积岩形成,也就是过程;然后有岩浆上升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没有喷出地表,也就是先后;现在花岗岩露出地表,说明岩层形成后有地壳抬升作用,地势变高,表层岩层被侵蚀掉,花岗岩才露出地表,然后被外力侵蚀形成现在千疮百孔的地貌状况,最后经历过程。所以本题B正确。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18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8. 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是A. 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B. 高寒荒漠C. 高山草甸 D. 高山灌木林19. 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A. 透光率较低 B. 大气降水较多C. 草地退化严重 D. 大气温度较低【答案】18. C 19. A【解析】【18题详解】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是高山草甸,C对。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较低,在针叶林下面,A错。高寒荒漠海拔较高,温度低,降水少,不适宜,B错。高山灌木林比高山草甸海拔低,D错。【19题详解】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盖度低,可能原因是透光率较低,A对。降水少会导致植物死亡,大气降水较多不是盖度小的原因,B错。材料不能判断草地退化严重,C错。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D错。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20. 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B. 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C. 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D. 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21.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B. 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C. 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D. 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答案】20. B 21.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人口的数量变化和影响,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20题详解】从图中读不出人口自然增长率,A错;图T2时期人口迁入率增加,因东南沿海迁入的以青年人为主,因此老年人口比重下降,B正确;T1时期人口迁出率大于迁入率,总量不断减少,C错;T2时期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差值加大,机械增长加快,D错。【21题详解】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就业压力不断减小;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受人口迁移率影响;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劳动力数量减少,制约经济的发展,C正确;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促进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点睛】本题读懂“图”是关键,本题的纵坐标要注意“0”以下表示的是正值,越往下数值越大。读“我国某城市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xx年面积分布图与xx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2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R功能用地是工业用地 B. 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减少C. 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最多 D. M功能用地呈现向外迁移的趋势23. 近年来C功能用地在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 人口向郊区迁移 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 该处人流量更大 市中心交通拥堵A. B. C. D. 【答案】22. D 23. B【解析】【22题详解】据图可知,R 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可知为商业用地,故A项错误;M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故B项错误;C功能用地增长面积变化最大,故C项错误;M功能用地为工业用地,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呈现出向外迁移的趋势,故D项正确。【23题详解】据图可知,C功能用地为住宅用地,距离市中心1618千米处面积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用地趋于紧张、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市中心交通拥堵,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人口主要集中在市区,故错误;市区人口密度较大,数量较多,人流量更大,故错误。“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xx在山东省青岛市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袁隆平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据此回答下列小题。24. 目前,种植海水稻需要多投入A. 有机肥 B. 淡水 C. 农业机械 D. 农业技术25. 青岛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利的条件是A. 气候雨热同期 B. 盐碱地面积大 C. 劳动力丰富 D. 交通便利26. 发展海水稻种植的意义有增加粮食产量 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缓解水资源危机 保护滩涂湿地A. B. C. D. 【答案】24. D 25. B 26. A【解析】【24题详解】文字材料有袁隆平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说明科技投入在海水稻种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25题详解】根据文字材料可知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并非直接生长在海水里,而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而青岛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主要是因为青岛临海,沿海滩涂盐碱地面积大,故B项正确。【26题详解】结合我国国情,在原来无法利用的盐碱地种植“海水稻”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我国耕地不足,减少淡水资源的消耗,增强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性,故正确,A项正确;在滩涂湿地上种植海水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滩涂湿地,故错误。xx我国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陆续在芯片产业中投入上千亿元资金。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我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50%。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我国中兴通讯公司进行为期7年的制裁,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产品。下图示意xx1-2月全球芯片行业市场区域分布(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7. 我国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业的直接原因是A. 科技水平高 B. 研发成本低C. 劳动力丰富 D. 市场需求大28. 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将促使我国企业A. 加强自主技术研发 B. 注重高端品牌塑造C. 加大外国资本引入 D. 加快国际市场开拓【答案】27. D 28. A【解析】【27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全球芯片行业市场占份额比重最大,单纯的依赖国际市场风险大,所以市场需求大是促进我国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业的直接原因;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芯片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芯片制造研发成本高;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是劳动力导向。选D正确。【28题详解】我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大,且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美国商务部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将促使我国企业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减少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依赖,以减少进口的风险。选A正确。2017年9月2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2018年1月25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技术方案在青岛通过专家评审,标志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课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9.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选择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因素 B. 地形因素 C. 资金因素 D. 技术因素30.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掌握后,最先运行的线路是( )A. 北京天津 B. 北京广州 C. 北京拉萨 D. 北京乌鲁木齐【答案】29. A 30. B【解析】【29题详解】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选择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千米时速运营,是由于京沪高铁线路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沿线连接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对高铁运输需求大,原来的速度满足不了需要。所以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A对。地形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不是率先选择在京沪线运行的主要原因,B、C、D错。【30题详解】如果时速 600 千米的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掌握后,最先运行的线路应该是距离较远,市场需求量大的线路。选项中北京到广州线路长,市场需求最大,B对。北京天津距离近,不适宜,A错。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的市场需求量小,不适宜,C、D错。点睛:“复兴号”选择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千米时速运营,关键是注意“率先”一词。交通发展目的是联系便利,减轻原来的交通压力。京沪高铁线路沿线连接城市数量多,规模大,对高铁运输需求大,原来的运输压力最大。时速 600 千米的高速磁浮,最先运行的线路应该是距离较远,市场需求量大的线路。二、综合题(31-33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雀河亦称饮马河,是库尔勒市工业、农业、经济的母亲河,与塔里木河并流于南疆盆地,二者之间是南疆沙漠难得的绿洲,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和优质长绒棉主要产于此地。库尔勒香梨是一个地域性极强的名优特优良品种,果皮薄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库尔勒香梨极耐贮藏,果农采收后,置于无人居住的房间或土窑中,到第二年春(3、4 月)不霉不烂,而且变得更加金黄诱人,香气浓郁。库尔勒市通过狠抓香梨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香梨品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全年销售。现在已经跻身世界零售业连锁巨头“沃尔玛”和“欧尚”旗下各大超市,成功地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的飞跃。材料二 库尔勒区域图材料三 博斯腾湖区域图及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据材料三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分析库尔勒香梨品质优良,并成功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飞跃的有利条件。(3)你是否赞成库尔勒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并说明理由。【答案】(1)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品质好原因: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纬度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品质好;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少用农药,品质好。飞跃有利条件:扩大种植规模,产量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极耐贮藏,储藏保鲜能力强(冷藏保鲜技术提高),能实现全年销售;政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3)赞成。库尔勒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不赞成。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会影响到库尔勒香梨的种植规模;可能是长绒棉质量下降等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库尔勒区域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运用,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湖陆风的本质是湖泊和陆地温度的差异导致的热力环流现象,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2)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库尔勒香梨品质优良主要与当地的光照、生长期、病虫害少等因素有关。据图可知,该地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而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位于中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品质好;气候干燥,病虫害少,少用农药,品质好。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飞跃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产量、交通、保鲜与冷藏技术的发展有关。该地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交通条件的改善与高速化;极耐贮藏,储藏保鲜能力强(冷藏保鲜技术提高),能实现全年销售;政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若同意主要从该地适合种植该作物及促进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该地自然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种植,库尔勒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经济发展方面,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若不同意,主要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分析。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会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土地盐碱化;大规模发展长绒棉种植会影响到库尔勒香梨的种植规模;可能是长绒棉质量下降;不利于作物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与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0 %以上, 同时还开采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另外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也是其传统出口商品。但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与日用品主要依赖进口。该国首都阿尔及尔,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1)描述阿尔及利亚的地形特征。(2)评价在乙地布局炼油厂的区位条件。(3)请你为阿尔及利亚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4)分析阿尔及尔成为重要港口城市的优势条件。【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势北(西北)部、南(东南)部高,中间低;沙漠广布、海岸线平直。(2)有利条件:乙地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乙地位于沙漠地区,人口城市稀少,污染危害小。不利条件:乙地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处理污染的能力较弱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3)调整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重;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对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软硬件),利用海陆交通优势,发展港口贸易,参与国际竞争;注意生态环境保护。(4)自然:地形平坦,地理位置优越;相对封闭海湾,风浪、潮差小;终年不冻。人文:以城市为依托;陆上交通便捷;广阔的经济腹地。【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的地形特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考查区域的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等方面分析。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地势北(西北)部、南(东南)部高,中间低;沙漠广布、海岸线平直。(2)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评价区域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方面分析。从有利条件分析,炼油厂应该接近石油产地,而且对环境有影响;结合材料,可知乙地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乙地位于沙漠地区,人口城市稀少,污染危害小。不利条件,主要从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乙地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处理污染的能力较弱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3)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可以从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环保、科技等方面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的比重,降低粮食作物的比重;对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利用海陆交通优势,发展港口贸易,参与国际竞争;农业发展的同时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4)考查港口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自然条件分析,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建设港口;相对封闭海湾,风浪、潮差小,有利于船舶的停靠与避风;水温较高,终年不冻,全年可通航。社会经济方面,有城市为依托;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点睛】港口的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无结冰或结冰期短。港湾:避风浪、背风地带。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有较大的抛锚空间。2.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依托城市:以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33.阅读下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比较温尼伯与温哥华1月气温差异,并分析温哥华1月形成上述气温特点的原因。(2)在圣劳伦斯河上游建设大坝后下游河道将 (选择: A.展宽 B.淤积),并简述上游建大坝后下游河流整体水文特征的变化。下图为加拿大传统民居。民居多为木质结构,且屋顶呈人字形,窗户多且大。 (3)分析该民居特点的形成原因。【答案】(l)差异:l月温尼伯气温约零下18,温哥华气温约3,温尼伯比温哥华气温低(或温哥华比温尼伯气温高),原因:温哥华临海;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受沿岸暖流和温暖西风影响;(2)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小;流速减小。(3)多木质结构,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屋顶人字形,降雪量大,利于清除积雪;窗户多或大,利于采光(纬度高,气温低)。【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考查气温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据等温线分布特征可知,l月温尼伯气温约零下18,温哥华气温约3,温尼伯比温哥华气温低(或温哥华比温尼伯气温高);影响气温差异的因素主要与洋流、海陆位置和地形有关;据图可知,温哥华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调节作用较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位置,气温较高;冬季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较强。(2)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含沙量,流速,流量的季节变化等方面分析。在圣劳伦斯河上游建设大坝后,可以调节河流的流量变化,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库的修建可以减小含沙量;河流水量减少,流速减小。(3)考查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据图可知,民居多为木质结构,且屋顶呈人字形,窗户多且大,说明该地森林资源丰富,可以为木屋的修建提供木材;屋顶为人字形,说明降雪量较大,有利于清除积雪;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较小,窗户多或者大,有利于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1)纬度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海陆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差下;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3)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的地区温差小,裸露地区温差大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1)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如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过境时,大风降温;过境后,气温较低)2)天气状况:白天多云,气温较低;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全天多云,昼夜温差较小;全天晴天,昼夜温差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3、地形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