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8周周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16644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8周周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8周周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8周周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8周周考试卷(含解析)1.公元1世纪初,王充在论衡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两部作品都A. 主张秉持实诚的作风B. 反对儒家思想神学化趋势C. 因切中时弊而被重视D. 表达了对社会稳定的期盼【答案】A【解析】材料“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强调的是诗经三百篇都出自真情;材料“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表明论衡反对虚假荒诞的事物和言论;因此两者都主张实诚的作风,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神学化,故B项错误;王充的主张没有被重视,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故D项排除。点睛:对材料“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大族”、“豪族”、“著姓”等等,但隋唐以来,“土豪”、“富室”、“富人”、“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A. 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B. 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C. 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D. 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唐以来豪族阶层向 “富民”阶层转化反映出了隋唐以来传统的宗法性血缘组织的松解弱化和家庭社会功能的强化,故D项正确;材料总没有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排除; “富民”阶层在政治上更多的是扮演了王朝支持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赋税制度的改变,故C项排除。3.下表为不同史籍中与崔彧有关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B. 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C. 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D. 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崔彧)拜御史中丞”“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崔彧”等可知,崔是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故选A;由材料新世纪的记述“建言,选用台察官”,可知崔彧弹劾卢世荣并非出自嫉妒,排除 B;材料“帝从之”“世祖从之”,说明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因秩序卑权重而积极监察”,排除D。4.明清时期两湖地区的移民运动,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规模庞大。下表为当时长久迁居该地区的移民原因分类表。在这四类移民中,前三类占绝大多数。据此可以推断A. 战乱与移民迁徙无关B. 长江流域开发重心向中上游转移C. 强制性移民占比较大D. 政府的传统政策制约了区域开发【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受政府招民垦荒政策驱动”“受地区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不堪繁重的赋役而离乡”可知大规模的移民是受政策、谋生和赋役等的影响,而未提及战乱的影响。大量的移民到达两湖地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两湖熟,天下足”的局面,这与当时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故A 错误,B正确;移民大都是因为自身利益进行自发性移民,而强制性移民较少,故C错误; 移民带动了两湖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未制约区域开发,故D错误。5.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但这些公司却有很大比重的华人资本,“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不少洋行的许多轮船实际为华商所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列强尚未开始对华资本输出B. 中国近代造船业初步发展C. 新式航运需要专业化的管理D. 政府支持中外合资的模式【答案】C【解析】从材料“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中可以看出,新式航运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管理,故C项正确;材料“长江的航运业为外国公司垄断”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输出,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航运业的发展,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作用,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材料“华洋合资,华资为主,洋商主持”。6.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A. 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B. 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C. 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D. 制度变革成为社会共识【答案】D【解析】材料“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说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提出了变革制度的要求;材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说明新政成为当时的社会共识,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已经垮台”;“立宪派张謇”属于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1901年”时间不符,排除。7.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发表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称,“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将来)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其经济建设必超越资本主义之毒害向社会主义前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三民主义开始与工农运动相结合B. 更多的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C. 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新形势出现D. 部分国民党人继续弘扬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材料“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表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以宋庆龄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坚持新三民主义,故D项正确;材料“农民必能于最近与城市之革命势力重心联合”表明的是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故AB项错误;C项是共产党人的措施,排除。点睛:材料“1927年11月,宋庆龄、邓演达等”“政权主要的掌握在工农为中心的平民群众手上”是解题的关键。8.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业合作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这种观点( )A. 直接导致了“大跃进”B. 准确指出了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C. 成为“大包干”的先声D. 忽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从材料“1955年”“农业合作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表明,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农业发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故B项正确;A项是社会改造完成后1958年实行的,排除;材料“可以适当把小社合并为大社”说明C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材料“1955年”“农业合作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9.古罗马奉行“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的信条,无论是私诉还是公诉都不能由法官主动发起,诉讼提起后承审员的选择乃至传唤被告和执行判决,都由当事人自主进行。古罗马司法权的被动性A. 使得法官在诉讼中无所作为B. 确保了司法权的中立性C. 有利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D. 捍卫了罗马的共和体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无论是私诉还是公诉都不能由法官主动发起,诉讼提起后承审员的选择乃至传唤被告和执行判决,都由当事人自主进行”中可以看出,司法权不能主动介人到公民之间的纠纷中去,而行政权力不管公民的意愿都会主动介入公民的生活,公民不能自由选择,在被动性上,我们可以看到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区别,故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无所作为”;材料强调的是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区别,故B项排除;D项错误,错在“共和体制”。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从共和国初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产生了50届政府,平均每年一届。一战之后,政府更迭速度加快,内阁平均寿命为6个月。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内阁不能有效制衡议会B. 两党制度下竞争激烈C. 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D. 总统拥有的权力过大【答案】A【解析】从材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议会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的是议会制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下内阁不能制衡议会,从而导致政府更换频繁,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体现出两党制和战乱的影响,故BC项排除;法国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故D项错误。11.下表是苏联集体农庄农民收入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A. 农民生活质量有效改善B. 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有所发展C. 产业结构得到积极调整D. 工业快速发展依赖廉价劳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940-1944年间,劳动者的实物工资逐渐减少并取消,货币工资加大,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增加,这说明了集体农庄中个人经济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A项错在“有效”,此时处于二战期间,农民生活质量不可能有效改善,故错误;材料只涉及农业,无法体现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的发展,故CD项错误。1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A. 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B. 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C. 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D. 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答案】C【解析】从材料“美国公众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中可以看出,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报纸对政府的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制约,故A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多元化,故D项错误。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茶馆即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据都城纪胜载,临安的茶馆三教九流汇聚,不仅张挂名人书画,插四时花,还有弦歌和说书,社会上各种新闻和奇谈怪论在这里都能听到。对茶馆主来说,茶水费的收入有限,故他们往往兼营生意,如兼卖酒、汤、果汁等饮食。东京梦华录里提到“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还有茶馆“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许多茶馆是家庭经营,投资少,只需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提供沸水、茶叶、茶具和桌椅便可开张。茶博士是茶馆主雇佣的伙计,在茶馆里挣钱的艺人多为流民。摘编自杨永兵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材料二 20世纪以来,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还有人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不少茶馆特设“球房”,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还提供电话和报纸等服务。悦来、可园等茶馆不仅上演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川剧黑奴义侠光复记,还多次组织慈善演出以支持赈灾等公益事业。但政府始终以维护公共秩序之名对荼馆加以控制,每家茶馆都有“休谈国事”的告白。国民政府时期,茶馆的数量及营业时间都被限制。40年代,一个包括茶馆数量、营业时间和顾客容量等更为激进的控制计划被提出,但遭到包括改良人士在内的大多数人反对,因为这极大地扰乱了民众的公共生活。摘编自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茶馆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宋代茶馆相比,20世纪以来茶馆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特点:分布广泛;功能多样化(集服务、娱乐、交易、交友等于一体);社会化;小本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方式灵活,不受时间限制。积极作用:茶馆作为多功能的场所,促进了宋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推动了宋代市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和谐了社会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或吸纳了一定的社会闲散人员)。(2)变化:茶馆的社会功能进一步丰富:更多卷入社会公共和政治事务,甚至成为政治力量角逐的场所:受政府管控加强。原因: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影响:政府加强社会治理以巩固统治:辛亥革命等社会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和民权意识的提高。【解析】本题主要古代和近代茶馆的相关问题。从宋代茶馆的的特点及其作用、20世纪以来茶馆的变化及其原因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宋代茶馆即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张挂名人书画,插四时花,还有弦歌和说书”“荼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许多茶馆是家庭经营,投资少,只需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提供沸水、茶叶、茶具和桌椅便可开张”中可以概括出宋代茶馆的特点。从材料“茶博士是茶馆主雇佣的伙计,在茶馆里挣钱的艺人多为流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从材料“讨论时事、宣传演讲、发动民众”“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特设“球房”,提倡“文明”、“健康”的娱乐,还提供电话和报纸等服务”“政府始终以维护公共秩序之名对荼馆加以控制”中可以概括出20世纪以来茶馆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影响、政府管理和社会民主运动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是中西方关于“人民”含义的诠释。将表中“人民”含义的诠释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提取其中有关“人民”含义诠释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说明。【答案】示例一:不同:古代中国:官民相对,等级森严。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说明: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近代中国: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巨变(社会转型)。示例二:不同:古代中国:官民相对,等级森严。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说明:中国:大河文明,农耕经济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雅典:海洋文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示例三:不同: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近代西方:公民主体和权利不断扩展。说明:古代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生产力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有限。近现代西方:社会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纵向来看,中国古代是官民对立,等级森严;近代中国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百官是人民公仆。从纵向来看,古代雅典公民是城邦的主体,但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而近代西方公民范围扩展到全体国民,公民主体和权利也在不断扩展。根据材料信息,从横向来看,古代中国与雅典关于“人民”的看法和社会地位不同;近代中国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和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以及社会巨变,关于“人民”的观念与西方逐步接近。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论题,从以上分析来看,横向或纵向确定某一论题均可,然后联系有关史实来说明不同的社会现象,以及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往往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归纳得出两个以上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其道理,考生可以同意其中任何一种,并对相应观点进行分析说明。解答开放型题,选取所要阐述的观点对答题特别重要。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保证消费者有充足的食物和纤维,停止浪费土地,减少巨大的剩余和灾难性短缺的缺口”。国会则明确农业政策的目标,是帮助农业生产者取得公平的价格和收入。1938年2月,罗斯福签署新农业调整法。该法将农产品分为基本农产品和非基本农产品,对前者实行强制性管控措施。农业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和销售配额,配额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执行控制计划的农场主,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预付土壤保护补贴,还能以农产品作为抵押获取贷款。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政府则出责建立存储仓库,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摘编自李超民(1938年农业调整法)与常平仓:美国当代农业繁荣的保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38年农业调整法的特点。【答案】目的:缓解农业危机;化解自然因素(天气土壤)对农业的消极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兼顾农场主和消费者的利益;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资本义统治,(2)特点:国家干预与经济民主化相结合;制度设计巧妙,运作灵活間便,环环相扣:兼顾短期控制与长期发展;借鉴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经验,【解析】(1)从材料“1937年的大丰收使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罗斯福指出农业立法的主导思想,是战胜天气变化对农产品产量造成的波动”“农场主可根据来年的市场价格,决定归还现金还是置留抵押的农产品”“多余粮食通过销售体系解决部分存货,或发放给无力购买的急需者”中概括出答案。(2)从材料 “配颥由农场主表决通过后强制执行”“这种以常平仓制度(中国古代政府调控粮价的重要举措)为核心的农业法律制度,有力保证美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李准,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光绪末,李准巡视南海,发现日本侵占东沙岛,李准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将该岛交还中国。有鉴于“中国向不以领海为重,故于海面之岛屿,数千年来并无海图、任外人之侵占而不知也”,宣统元年,李准率舰再度查勘南海,探明岛屿15座,“勒石命名,挂黄龙之国旗焉。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他还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测量考察,且“绘之成图,呈于海陆军部及军机处存案”。在这份海图基础上,1912年出版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中已绘出了较准确的南海疆界线。回粤后,李准编著了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并奏请朝廷开发西沙、南沙。宣统三年,清廷把西沙、南沙群岛划归崖县管辖。身为清廷要员,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故深为革命党人所恨,屡遭刺杀。辛亥革命后,李准宣布反正,使广东得以兵不血刃而宣告独立。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法国侵占南海多座岛屿,已赋闲在家的李准在报上发表当年视察南海岛屿的相关文献,力证主权。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也曾引用其著作,重中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至今西沙群岛仍有一个小岛以李准的名字命名。摘编自陈天锡西沙岛东沙岛成案汇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准一生主要活动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准进行简要评价。【答案】【解析】(1)从材料“李准,清末任广东水师提督”“发现日本侵占东沙岛”“身为清廷要员,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2)从材料“李准镇压了黄花岗起义等多次革命党起义,故深为革命党人所恨”“勒石命名,挂黄龙之国旗焉。此地从此即为中国之领土矣”“已赋闲在家的李准在报上发表当年视察南海岛屿的相关文献,力证主权。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也曾引用其著作,重中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李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