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07492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1.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氧来自于羧基C.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答案】A【解析】细胞膜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A错误;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生成一分子H2O,生成的H2O中的氧来自于羧基,B正确;细胞内的蛋白质在蛋白酶的催化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如-NH2和-COOH)相关,D正确。2. 若含3H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3H最可能来自氨基酸的()A. COOH B. NH2 C. R D. COOH和NH2【答案】D【解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NH2)和羧基(-COOH),所以正确选项是D。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只有ATP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遗传物质均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1.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只有拟核;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蛋白质以覆盖、镶嵌、贯穿等方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3.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详解:细胞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均为磷脂双分子层,其中蛋白质以覆盖、镶嵌、贯穿等方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正确;新陈代谢活动中都可由ATP直接供能,ATP是能量通货,是所有细胞共同的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所有细胞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正确;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共性,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解题关键是注意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4. 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肽键数目减少4个 B. 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C. 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D. 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在50肽中,2个丙氨酸均位于肽链的中间,每去掉1个丙氨酸需水解掉2个肽键,同时要消耗2个水分子,因此将2个丙氨酸去掉后肽键数目减少了4个,同时要消耗4个水分子,水解得到的所有产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A、B正确, D错误;每水解掉1个肽键,就增加1个氨基和1个羧基,所以水解掉4个肽键,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C正确。【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脱水缩合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和与蛋白质相关的计算能力。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和肽链数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B. 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C.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D. 性激素在动物减数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故A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能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故B正确;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但不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故C错误;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故在减数分裂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脂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凡是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生物就一定是自养生物B. 原核细胞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都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D.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7. 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 )A. 米虫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水 B. 米虫体内含有大量水C. 米虫消化淀粉时产生水 D. 米虫在代谢中产生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中水的饮水、食物中的水和自身代谢产生的水;由题干信息可推知米虫正常生活所需的水主要来自自身代谢产生的水;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体中水的来源,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应用。8.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A. 调节渗透压 B. 组成体内化合物 C. 维持正常pH D. 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使细胞液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中溶液的浓度,才使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液泡内Na+参与调节其内部的渗透压,故选A。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 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的通道C. 脂质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D. 肝细胞膜上存在有协助胰岛素跨膜转运的载体【答案】B【解析】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在细胞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时也能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胞间连丝是高等植物见进行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通道,核孔是进行核质之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的通道,B正确。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质中的固醇的性激素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C错误。肝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受体,但胰岛素不进入到细胞内,D错误。10. 用一定的方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是细胞的“动力车间”B. 乙可能是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C. 丙合成的物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 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可知:甲为线粒体,A正确。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有膜结构,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B正确。丙为核糖体,合成的物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C正确。酵母菌和动物一样是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器【名师点睛】学生对细胞器理解不清11. 下列关于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唯一能合成ATP的细胞器C. 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构成D. 性激素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溶酶体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实质是溶酶体中的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故A正确;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细胞器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故B错误;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构成,故C错误;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与核糖体无关,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 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B. 以上七种结构均含有膜结构C. 上述细胞器都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但不是每个细胞都同时具有D. 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蔗糖、淀粉等物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示各结构分别为: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e中心体,f核糖体,g核膜,都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A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组成,但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B错误;真核细胞内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可能有差别,C正确;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合成葡萄糖,但不能直接合成淀粉、蔗糖, 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3. 若“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B. C. D. 【答案】A【解析】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正确;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错误;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正确;答案选A。14. 如图,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作用B. 是细胞膜的外侧,决定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是C. O2通过a方式进入细胞D. b的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作用,A项正确;是磷脂双分子层,决定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是即载体蛋白,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是细胞膜的外侧,B项错误;物质a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为自由扩散,而O2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的,C项正确;b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情况,难度稍大。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的结构名称,箭头所示物质的运输方式,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5. 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有关的细胞器和相关生理过程分别是( )A. 液泡主动运输 B. 线粒体、液泡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C. 线粒体 主动运输 D. 线粒体 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硝酸钾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现象是因为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到细胞中,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而发生质壁分离的时候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是因为水出来的多,故应是液泡和线粒体,水是自由扩散,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6. 有人进行实验以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反应温度升高A点上移B. 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C. 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D. 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答案】A【解析】解:A、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若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则反应温度升高后A点会下移,A错误;B、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化合物P的有无,其他无关变量都要相同且适宜,所以实验中应保持pH不变,B正确;B、曲线1代表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曲线2代表实验组的实验结果,C正确;D、由图可知,加入化合物P的一组,其反应速率低于没有加化合物P的一组,说明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及化合物P的作用此外要注意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本题没有说明该实验条件是的温度是否是最适温度,所以反应温度升高后,A点可能会下移,也可能会上移17. 下列生理过程中,能用图表示的是( )A. 神经细胞排出钠离子B. 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C. 肾小管细胞分泌钾离子D. 肝细胞排出葡萄糖分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分析,该细胞具有分泌功能,分泌蛋白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以小泡的形成运输,经细胞膜排出。葡萄糖分子、钾离子、钠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 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B.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 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D. 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答案】B【解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A项正确;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B项错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C项正确;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D项正确。19. 有人把能够在所有细胞中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而把只在特定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ATP水解酶、膜蛋白、血红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过程需要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调控C. 人的RNA聚合酶基因和抗体基因都属于管家基因D. 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D【解析】ATP水解酶、膜蛋白都是管家基因的表达产物,而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因此血红蛋白是奢侈基因表达的产物,A错误;细胞从未分化状态分化为成熟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携带的遗传信息一般不会改变,B错误;人的RNA聚合酶基因可在所有细胞中表达,属于管家基因,而抗体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属于奢侈基因,C错误;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20. 细胞自噬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物质得以循环利用。根据以上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 细胞自噬等同于细胞凋亡B. 降解蛋白质的酶在溶酶体中合成C. 自噬体是具有两层磷脂分子的细胞结构D. 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 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细胞自噬指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说明细胞自噬不是基因控制的自主死亡,A错误;降解蛋白质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自噬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具有四层磷脂分子,C错误;细胞自噬可以降解损伤蛋白质或细胞器,因此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属于材料信息题,解题关键是提取题干信息,如“双层膜结构的自噬体”、“自噬体包裹的损坏蛋白或细胞器被降解”等,找出与教材的衔接点,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各选项。21. 如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图中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核苷酸B. 若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一定是糖原C. 若为生物大分子,则其彻底水解产物最多为4种D. 若为重要储能物质,则动物和植物细胞都含有这种物质【答案】D【解析】图中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若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则最可能是氨基酸,A错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则其是糖原或脂肪,B错误;由C、H、O、N、P 五种元素组成,若为生物大分子,则为DNA或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C错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若为重要储能物质,则可能是脂肪,动物和植物细胞都含有这种物质,D正确。【点睛】此类问题常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依托进行考查。分析此类问题要明确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核酸的化学组成、分布、功能等,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22. 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淀粉可用碘液,但不能通过蓝色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B.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C. 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淀粉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D. 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可用斐林试剂【答案】C【解析】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蓝色越深表示淀粉的含量越多,因此检测淀粉可用碘液,能通过蓝色的深浅来判断淀粉含量的多少,A项错误;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蔗糖与淀粉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B项错误,C项正确;检测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D项错误。23.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B.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C. 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D. 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和【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b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所示的核糖体,A正确;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可见,甲状腺细胞通过a过程吸收碘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c过程是指对甲状腺球蛋白的运输、加工和分泌过程,与此有关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即乙图中,是来自所示的高尔基体的囊泡,其中形成的蛋白质已经是成熟蛋白质,C正确;在甲状腺球蛋白(一种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所示的高尔基体,D错误。24.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C.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答案】B【解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包括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多于必需氨基酸,A正确。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包括核膜、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所以ca+b,B错误。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包括内膜和外膜,而内膜向内凹陷成嵴,所以内膜面积大于外膜,C正确。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而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D正确。25. 下图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及其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代表化学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乙、丙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甲不是B. 结构1中的甲和大多数乙都可以运动C. 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同时含有结构1和结构2D. 结构2经酸性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答案】D【解析】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结构1是生物膜,结构2是染色体,甲为磷脂,乙为蛋白质,丙为DNA。蛋白质和DNA都是由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但磷脂不是,A项正确;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B项正确;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生物膜,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C项正确;染色体经碱性染料染色后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D项错误。26. 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有机化合物组成元素甲C、H、O乙C、H、O,很多种类还有N和P丙C、H、O、N,很多种类还有P、S丁C、H、O、N、PA. 基因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 肺炎双球菌中有乙类化合物C. 叶绿体中不能形成丙类化合物D. 丁类化合物只存在细胞核中【答案】B【解析】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五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B、肺炎双球菌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主要组成元素是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B正确;C、叶绿体是半自助性细胞器,含有少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蛋白质,C错误;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错误。点睛:五碳糖是单糖,构成核酸的组成成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膜成分相似,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叶绿体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一部分蛋白质;核酸有DNA和RNA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本题主要考查了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7. 科学家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B. 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 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D. 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答案】C【解析】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而不影响人的成熟红细胞,说明它们的生物膜种类不同,A错误;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C正确;青蒿素不影响人体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D错误。【考点定位】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8. 寨卡病毒(ZIKV)有包膜和蛋白衣壳,为RNA病毒,“超级病菌”MRSA的全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生物膜系统B. 它们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 它们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进行分裂生殖D. 它们共有的遗传物质都是核糖核苷酸【答案】B【解析】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病毒的蛋白质再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细菌的蛋白质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B正确;细菌进行二分裂生殖,病毒不能分裂生殖,进行增值,C错误;寨卡病毒有包膜和蛋白衣壳,为RNA病毒,而超级病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考点定位】病毒和细菌【名师点睛】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9. 下图表示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淀粉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在此环境中约经过20天左右幼苗死亡,并被细菌感染而腐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表示葡萄糖变化情况的曲线是乙B.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为越来越少C. 在此环境下种子萌发过程中会发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D. 幼苗被细菌感染后,便没有CO2释放【答案】B【解析】玉米种子在暗处萌发初期,淀粉会不断水解为葡萄糖,导致淀粉的含量下降,葡萄糖的含量上升,因此图中表示葡萄糖变化情况的曲线是甲,A项错误; 种子萌发过程中因细胞呼吸不断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总量越来越少,B.项正确;在暗处,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会发生光合作用,但会发生细胞呼吸,C项错误;幼苗被细菌感染后,细菌的有氧呼吸会有CO2释放,D项错误。30.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用H2O2作实验底物B. 蛋白质鉴定:将适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滴加到豆浆样液中观察C. 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叶黄素D. 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D【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加热会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因此不能选择H2O2作实验底物,A项错误;蛋白质鉴定时,先向豆浆样液中加入A液(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1mL,摇匀,再加入B液(0.01g/mL硫酸铜溶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B项错误;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C项错误;在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而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31.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 A. 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B. 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C. 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D. 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分析,结合题意分析曲线可知,c点后细胞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c段细胞可能是活细胞,A错误;图中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有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de段,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由于e时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降低,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D正确。32. 酶抑制剂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者作用特点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相应的反应速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B. 曲线c表示在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下酶的活性降低C. 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D. 竞争性抑制剂与该酶催化的底物结构相似【答案】B【解析】从乙图可知,曲线a表示没有酶抑制剂存在时的作用效果,A正确;曲线c表示在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上酶的活性降低, B错误;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 C正确;由于酶具有专一性,Z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故与该酶催化的底物结构相似;D正确。【考点定位】酶促反应的原理【名师点睛】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与底物竞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的作用;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剂不仅可以与游离酶结合,也可与ES复合物结合并阻止产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 。33. 植物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其张开度有多种调节机制,其中的一个调节机制如图(ABA代表脱落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SO2浓度过高时,可能会抑制光合速率B. ABA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C. 当SO2浓度过高时,植物体内C3的含量上升D. CO2进出保卫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使光合速率降低;2.ABA可调节气孔的开关,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3.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详解:据图分析知,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进而抑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光合速率降低,故A正确;据图可知,在ABA的作用下气孔会关闭,可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植物免受SO2的破坏,故B正确;由图可知,当SO2浓度过高时,会抑制CO2固定酶的活性,使植物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故C错误;CO2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结合气孔开闭的调节机制图,考查光合作用、植物激素的作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4. 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B. 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增加D.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nm500nm波长的光,A正确;由图可知,叶绿体中色素吸收450nm波长的光比吸收600nm波长的光要多,因此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由图可知,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色素吸收的光变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变多,暗反应中C3的还原量增多,则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C错误;叶绿素吸收420nm470nm波长的光较多当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叶绿素吸收420nm470nm波长的光变少,则植物对420nm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正确。【考点定位】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35. 晴朗夏季,将用全素营养液培养的植株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继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水平虚线: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CO2浓度)。据图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 AD段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 影响曲线BC段变缓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 FG段表明气孔关闭,不进行光合作用D. 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减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横坐标为“时间”(一昼夜24h),而纵坐标为“罩内CO2浓度”,影响罩内CO2浓度的因素有光合作用强度(降低因素)和细胞呼吸的强度(增加因素),而罩内CO2浓度如何变化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强度。AD段呈上升趋势,则说明此阶段罩内CO2浓度是增加的,即总体上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强度,A项错误;BC段相对AB段上升趋势变得平缓,是因为此时在凌晨,温度比较低,影响了呼吸作用的强度,B项正确;FG段相对于EF段下降变缓是由于此时处于夏季中午,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关闭,只是光合作用减弱而非停止,C项错误;对比起点A点,K点时罩内CO2浓度小于A点时浓度,少的部分被植物固定积累,所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36. 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 时期呈现不同状态B. 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 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D. 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 核需要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是染色质,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状态,间期和末期以染色质形式存在,前期、中期和后期以染色体形式存在,A正确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是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正确据图分析,蛋白质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RNA通过核孔出细胞核,同时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B37.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 h和第3 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C. 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D. 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时,根据需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消耗1 mol O2可产生1 mol CO2;当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时,根据反应式可知,生成1 mol酒精的同时产生1 mol CO2;再结合曲线图可以计算出,实验结束时甲发酵罐中的CO2量为61824 (mol),乙发酵罐中的CO2量为15 mol,因此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CO2量之比为85,故A错误;酵母菌厌氧呼吸的速率最快,即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结合图示可知曲线的斜率最大时酒精产生的速率最快,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酒精的速率最快时分别约为第5小时和第3小时,故B正确;从图中曲线可知,甲发酵罐中约在第2小时开始产生酒精,而O2约在第4小时才被消耗完,故C错误;当O2达到一定浓度时,酵母菌不再进行厌氧呼吸,而酵母菌只有进行厌氧呼吸才能产生酒精,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38.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B. 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C. 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D. 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有关【答案】A【解析】20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适当提高温度时,光合速率将增强,cd段位置会上移,但是超过一定的温度,cd段位置可能会下移,故A错误;a点时无光照,所以玉米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故B正确;环境条件适宜,可能受到叶绿体内在因素的影响使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故C正确;外界条件均适宜时,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是内因造成的,叶绿体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因有色素量、酶的数量等,故D正确【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多,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照强度再增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不变图中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点已经达到了光饱和,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39.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 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C. 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酶的活性都下降D. 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微型人脑”是由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DNA不复制,但是可以合成蛋白质,A错误;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B正确;凋亡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升高,如与衰老和死亡有关的酶的活性,C错误;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但是并没有发育成完整的个体,所以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40. 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5h时实验组细胞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B. 10h时对照组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2倍C. 维生素C对分裂间期几乎没有影响,使细胞周期时间变长D. 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期抑制作用比对间期抑制作用明显【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实验组)后,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所得到的曲线图,对照组癌细胞分裂间期时间约为7h,分裂期时间约为3h,而实验组癌细胞分裂间期时间约为10h,分裂期时间约为3h。含氮、磷的物质是合成DNA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间期,而实验组细胞在10-11h时分裂期细胞百分比迅速升高,所以此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慢,A错误;10h时对照组中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前期、中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和体细胞相同,且末期细胞中的DNA数也和体细胞相同,但后期细胞是体细胞的2倍,B正确;由图可知,使用维生素C后分裂间期的时间明显延长,而分裂期的时间基本不变,说明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所以C、D错误。41.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_;B代表_;(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3)图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编号_。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4)1925年,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组成。有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个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_。【答案】 (1). 蛋白质分子 (2). 磷脂双分子层 (3).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4). a、e (5). b (6). d (7). 两层磷脂分子 (8). 糖蛋白【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内容:1.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此可以判断物质是进细胞还是出细胞)。2.物质运输方向及方式分析:a、b、c、d表示物质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a、e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详解:(1)图中A是蛋白质分子,B是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即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图中物质a和e都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即图中编号b;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即图中编号d。(4)根据题干信息“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结构特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解读,结合教材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图示各结构的名称,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及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42. 下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2所示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研究表明,结构h的功能越复杂,其上_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2)若图1是浆细胞,分泌物称为_,与其它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_。(3)若要完成图1的中某染色体组蛋白基因表达,则需要图1中细胞器_(填数字)完成这项生理活动。(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_。(5)若图1所示的细胞某时期发生了图2中的g现象,则该细胞肯定不具有图2结构中的_,原因是_。【答案】 (1). h (2). 蛋白质 (3). 抗体 (4). f高尔基体 (5). (6). 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或清水)中,让细胞吸水胀破 (7). b (8). 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分裂【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其中结构依次是: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分析图2: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其中a-h依次表示叶绿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染色体和细胞膜。图2中的为mRNA。详解:(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细胞膜,图2中h表示细胞膜。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就越多。(2)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在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所以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浆细胞含有较多的f高尔基体。(3)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4)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将动物细胞置于蒸馏水,让细胞吸水胀破。(5)若图1细胞发生了图2中g的现象,而g表示细胞正在进行分裂,这表明图1细胞还未成熟,不含b液泡,因为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细胞是已分化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分裂。点睛:本题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各种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有丝分裂等知识点,解题关键对题图的解读:根据教材中各种细胞器的图象,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归纳和总结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43.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abcdefgh表示)_。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限制丁点光合作用的因素最可能是_。(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4)写出图一细胞中有氧呼吸的反应式:_【答案】 (1). 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2). afgh (3). 光照强度 (4). CO2的浓度 (5). 升高 (6).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析】(1)叶绿体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2)图二甲状态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于图一中的afgh过程。图二中乙丁段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丁点后限制其光合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或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