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303067 上传时间:2020-01-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I)一选择题xx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地球且级别最低的是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2. 火星上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对作出下列推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A. 火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B.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C. 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长 D. 火星大气层稀薄【答案】1. B 2. B【解析】试题分析:1. 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属太阳系;太阳系又包含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又包含在总星系之中;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存在于总星系之中。选B正确。2. 火星公转轨道形状与液态无关;水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火星有水,可能有生命;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自转周期也与液态水的存在关系不大;火星质量小,大气稀薄,与水无关。选B正确。考点:考查天体系统及生命存在条件。3. 1月17日,京城迎来了xx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导致此次降雪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天气系统。读图可知,A为暖锋(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同),B为冷锋(冷暖气团移动方向相反),C为低压,D为反气旋。故选B。【考点定位】锋面与天气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近年来随灌区土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回答下列问题。4. 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 B. 蒸发旺盛 C. 盐碱化严重 D. 地下水不足5. 据图示信息判断,10月水质最差的河段是A. 磴口以上河段 B. 磴口至临河C. 临河至乌拉特前旗 D. 乌拉特前旗以下河段【答案】4. B 5. D【解析】试题分析:4. 夏秋季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且是农作物生长季节,所以夏秋季节大量灌溉,故B项正确。5. 水质最差的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段,支流减少,陆地排污量大,结合选项,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读某地气候水平衡图,回答下列各题:6. 该地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 影响该地月均温的因素不包括A. 纬度位置 B. 月可能增发量C.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D. 月雨量8.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9. 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安全防御 B. 节约耕地 C. 防雨保温 D. 就地取材【答案】6. C 7. B 8. C 9.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带类型,影响区域月均温的因素。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曲线的特征,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影响月均温的因素与纬度、太阳高度、天气等因素有关,温度高低影响蒸发量的大小,蒸发量不是影响月均温的因素。6. 根据图例读图可知此地月雨量小,好几个月是0,蒸发量大,月均温大约20,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C对;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降水量都比较大,ABD错。7. 纬度位置高低直接影响月均温,A对;月蒸发量对气温影响小,B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太阳高度,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C对;月雨量与云量有关,影响到过地面的太阳辐射量,D对。8. 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由北方的中原各地,至雷州半岛,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选C正确。 9. 客家人的土楼,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屋顶有宽檐,围墙上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选A正确。下图是渭河某河段干流河漫滩颗粒物平均半径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0. 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月份中渭河输沙量最大的是( )A. 7月 B. 5月 C. 1月 D. 9月11.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流流向是从东向西 B. 甲河段易形成三角洲C. 支流坡度小于干流坡度 D. 处颗粒物主要源于支流【答案】10. A 11. D【解析】试题分析:10. 读图可知,该图为渭河河漫滩颗粒物平均半径分布图,渭河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降水补给,夏季降水多,地表径流大,流速快携带能力强,所以渭河输沙量最大月份在7月,故选A 项。11. 据图分析,该河干流河漫滩沉积物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小,可以判读干流流向是从西向东流,A错误;读图可知,乙处沉积物颗粒大于甲处,是由于乙处有支流汇入,使得乙处流量比甲处大,流速也大,沉积速度大于甲处,B错;因为支流泥沙颗粒大,所以支流坡度大于干流坡度,C错;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支流,D正确。故答案选D项。【考点定位】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名师点睛】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河流水系特征受到流域内地形、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地形是河流水系特征 形成的主要因素。坡度大小影响河流流速大小,流速大小又影响流水携带泥沙的能力以及沉积颗粒物的大小。流速快,沉积颗粒较大,反之,沉积颗粒较小。12. 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其位置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往右为西半球,结合图示,则他所在的经度是160E,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可判断是在南半球上,则他所在地纬度为23.5S,所以D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完成下列各题。13. 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A. 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B. 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C. 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D. 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14.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A. 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B. 两个年份南北皆涝C. 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D. 两个年份南北皆旱【答案】13. B 14. C【解析】试题分析:13. 根据图中数值分析,温度距平值越大,说明温度年际变化越大,因此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季风环流强弱呈波状变化,1999年陆表温度距平比海表温度距平高,不代表温度高,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距平波状上升,所以B正确。14. 根据图乙中的海陆热力差指数,可以看出1966年指数高,说明夏季风势力强,则我国出现北涝南旱,1980年海陆热力差指数低,说明夏季风势力弱,则我国出现北旱南涝,所以C正确。考点:全球气候变化15. 下图为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C. 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 D. 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的是太阳日,B表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故A项错误;太阳日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故B项错误;A的时间是24时,故C项错误;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16. 下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 雨热同期 B. 终年光照充足C. 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D.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答案】C【解析】图中甲是地是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两地相同点是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C正确。【点睛】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到60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下图为中亚部分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17. 关于上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南部高原山地,西北部平原丘陵B.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起伏和缓C. 东部是山地,西部是平原D. 地势东高西低,起伏大【答案】A【解析】根据中亚部分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河流的流向可知,地势东北低,西南高,东南部高原山地,西北部平原丘陵。选择A。18. 下图能准确表示L湖与河流R2之间流向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河流R2流入L湖,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可知B图中的河流是流向湖泊,与L湖与河流R2之间流向一致。选择B。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9. 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 B. C. D. 20. 长白山主峰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其形成原因是 ( )A. B. C. D. 【答案】19. A 20. C【解析】19. 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是冷凝上升作用;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是重熔再生。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0. 长白山经过漫长岁月无数次的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地下流出的玄武岩浆,沿着地裂的缝隙,大量喷出地面,于是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依据上题分析结果,故选C。【点睛】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21. 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 “五.四”青年节 B. “十.一”国庆节C. “八.一”建军节 D. “六.一”儿童节【答案】D【解析】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仪式与日出同时,日出早,则升旗时刻最早,“六.一”儿童节离夏至日最近,夏至日北京白昼最长,日出最早,升旗也最早,所以升旗时刻最早的是“六.一”儿童节。【点睛】日出的早晚和昼夜长短有关,昼长越长,日出则越早。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B. 甲山地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C. 丙山地的基带可能热带(季)雨林带D. 乙山地A为温带草原带23. 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坡向 D. 地形【答案】22. C 23. A【解析】试题分析:.23. 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山麓地带的热量有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三地同一海拔高度的热量条件有差异,导致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不同。考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是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 此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5. 该地河流A. 夏季含沙量最少 B. 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C. 结冰期约4个月 D. 春、夏两季汛期明显【答案】24. B 2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通过降雨量判断水循环的是否活跃,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判断含沙量,结冰期气温低于0。24. 根据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气温变化图可知,最低温在00C以下,属于温带地区,最高温出现在7、8月份,判断是北半球。降水量7、8月份明显上升,说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综上判读,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在夏季,选择。25. 夏季降水多,侵蚀作用强烈,河流含沙量大,A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B错;0以下有结冰现象, 结冰期约4个月,C对;河流只有夏季汛期,D错。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的湖泊松木希错流域示意图及该湖xx面积变化及湖冰比例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26. 松木希错结冰期大致为A. 5个月 B. 6个月 C. 7个月 D. 8个月27. 对松木希错面积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 流域面积 B. 月均气温 C. 月降水量 D. 月蒸发量【答案】26. C 27. A【解析】26. 读xx该湖面积变化可知,该湖的湖冰完全融化的时间为6-10月,其它时间皆有冰,所以该湖的结冰期为7个月,故选C。27. 根据该湖年内湖泊面积来看,当气温低时,湖水结冰面积增大,6、7月份,湖冰融化完毕,雨季尚未到来,蒸发量大,湖泊面积最小,8-10月随着降水的增多,面积增大。所以面积变化与气温、降水、蒸发有关,而流域面积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对湖泊的面积影响基本固定,A错。故选A。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8. 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B. 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C. 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D. 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29. 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28. A 29. D【解析】28. 图中陆地上的箭头下沉,气流冷却才下沉,受热气流上升,因此陆地上的温带小于海洋,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此时应该是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因此A正确,C、D错误。该气流运动的基本原理是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因此B错误。29. 由上题可知,这是由于海陆比热容不同,海洋降温慢,陆地降温快,导致陆地上的温度比海洋低,且陆地上形成的是高压,海洋上形成的是低压,因此此时是冬季,选择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基本理论和案例运用。青藏高原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存在着与陆地和海洋相似的热力性质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0. 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近地面存在()1月,冷低压8月,热低压1月,冷高压8月,热高压A. B. C. D. 31. 正确表示青藏高原与同高度自由大气之间大气运动的是()A. B. C. D. 【答案】30. D 31. D【解析】30.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与周围同高度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是近地面大气,而同高度周围地区是高空大气;8月夏季太阳高度大,高原成为热源,气流在高原面上辐合形成热低压;1月冬季,太阳高度小,高原气温低冰雪面积大,空气下沉,在高原上形成冷高压。选D正确。31.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夜间降温快,高原上温度低形成高压,空气下沉,图错;白天,太阳辐射强,高原地面增温快,形成低压,空气上升,图错;1月冬季,太阳高度小,高原气温低冰雪面积大,空气下沉,在高原上形成冷高压,图错;8月夏季太阳高度大,高原成为热源,空气上升高原形成热低压,图正确。选D正确。【点晴】由于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因此气温和气压之间的关系,只适用于近地面热力环流的判断。本题需要迁移“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1、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就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就高。2、在同一地点上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3、在同一地点上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4、在同一地点,低空是高压,高空就是低压;低空是低压,高空就是高压。32. 广安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A. 气温高低 B. 太阳高度 C. 经度差异 D. 昼夜长短【答案】D【解析】作息时间是根据白天时间长短来确定的。广安某中学为了充分利用白天时间,作息时间相应进行调整。选择D。33. 表中我国的某城市可能位于A. 东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答案】B【解析】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根据作息时间与北京时间进行对比,说明此城市位于北京的西侧,东南、华北、东北与北京在同一时区范围内,作息时间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B。读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4. 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 净化空气 B. 防风固沙 C. 保护农田 D. 保持水土35. 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水患加剧结冰期延长A. B. C. D. 【答案】34. D 35. B【解析】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功能。结合图中的内容可以判断森林的作用,学生要熟悉森林破坏带来的影响。34. 图示反映河流沿岸地表受到森林的保护,森林减缓水流,而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图示森林作用不是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选择D。35. 若森林被破坏则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水患加剧,符合。河流的结冰期与水土流失关系不大,故选B。36.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甲中,冷气团为字母_;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锋降水集中在_(锋前、锋后)。(2)图乙中,低压中心是_;高压中心是_(填写数字符号),若此时空气中水汽充足,三地有明显降水的是_; (3)图中地吹_风,与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原因_。(4)预报图中地的天气变化过程。【答案】(1)B 锋后 (2) (3)西北(偏北)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读图可知,地位于冷锋锋面的前面,(冷锋过境前,此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析】(1)冷气团在锋面下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2)低压中心是闭合等压线,中间气压低;高压中心是闭合等压线,中间气压高,若此时空气中水汽充足,有明显降水的是气旋、冷锋后、暖锋前。 (3)先画出气压梯度力,再根据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4)读图可知,地位于冷锋锋面的前面,主要回答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37. 读下侧锋面气旋图,回答下列各题.(1)a、b、c代表等压线的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若该锋面气旋在北半球,则a地的风向为_。(3)若图中锋面均能带来降水,则四地中出现降水的是_和_。(4)请描述地此时的天气状况_。(5)目前地在_气团的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_天气过程。【答案】(1)abc (2)西南风 (3) (4)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5)暖 冷锋【解析】(1)锋面气旋为低气压中心,因此气压值从大到小为abc。(2)过a点做垂直等压线的垂线,且从高压指向低压作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风向为西南风.(3)冷锋锋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据图锋面符号可知, 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因此为降雨区。(4)据图可知,地此时在暖锋锋后,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5)据图中锋面移动规律和分布可知,目前地在暖气团控制下,不久将冷锋过境。 38.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2)B风带名称为_。(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图示表示北半球的季节为_,(冬或夏),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是_,南亚地区的风向是_。(4)此时亚欧大陆上亚洲高压切断了_的控制。【答案】(1)据图a可知,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判断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据图a可知,B风带位于北半球0-30之间可判断为东北信风带 (3)据图a可知,该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的甲图。据图可知,此时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盛行西北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 (4)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冬季,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1)据图a可知,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判断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2)据图a可知,B风带位于北半球0-30之间可判断为东北信风带。(3)据图a可知,该季节气压带风带南移,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冬季。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高气压,海洋形成低气压。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的甲图。据图可知,此时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盛行西北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4)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冬季,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39. xx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左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右图为某节气当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所示节气当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度,对应日期在 左右。(2)右图中: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图中所见到的晨昏圈部分,为 (晨、昏)线,并说明在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是 。(3)在右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纬度范围,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是 纬度范围。(4)“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描述的是 节气,此时下列有关重庆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单项选择)A盛行东南信风 B湖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C嘉陵江正值枯水期 D重庆和北京的昼长相等【答案】(1)270 12月22日 (2)b 昏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 赤道及其以北的地区 (4)夏至 B【解析】(1)据右图光照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可判断为冬至日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据材料可知,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冬至日当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270。(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右图可知, b位于赤道,线速度最大。图中昼夜半球的界线为昏线,即顺地球自转方向,从昼进入夜,据图可知,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分布规律是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3)据上题分析可知,右图表示冬至日时,该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赤道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4)“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意思是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夏至日重庆盛行东南季风,A错误;湖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B正确;嘉陵江正值丰水期,C错误;重庆昼长短与北京,D错误。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